Workflow
科技E贷
icon
搜索文档
迈向“十五五”:金融机构如何精准赋能实体经济与雄安未来之城
新华财经· 2025-11-17 21:29
金融机构战略布局 - 国有大行需聚焦实体经济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打造全周期陪伴、全链条覆盖的服务体系 [2] - 中小银行应围绕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方向调整信贷与客户策略,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期货行业因十五五规划首次将期货衍生品写入国家战略,应通过场景化服务推动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落地 [2] - 券商应对科创与绿色企业采取早识别、早介入、早培育策略,并通过多元融资工具与全链条服务支持区域产业发展 [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建设银行构建五全三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出科技E贷、雄安疏解科技贷等产品覆盖企业不同成长阶段 [4] - 建设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将绿色信贷认定前置至贷款发放环节,并落地数字人民币政府采购场景实现资金全程可追溯 [4] - 兴业银行建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机制与技术流评价体系,将企业知识产权等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 [4] - 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推出涵盖信贷、信托、租赁、基金等全品类产品,推动全集团向绿色转型 [4] - 衡水银行推出优企贷、订单融资、排污权质押贷款等区域特色产品,并与人社部门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款破解小微企业抵押难题 [4] - 建设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如E并通延伸服务至上下游中小企业,并结合集团化优势提供股债贷险租综合服务 [5] - 兴业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政采数币贷等创新工具为雄安建设提供中长期资金与智能合约监管支持 [5] 风险管理与平衡 - 建设银行通过风险先行理念与智能风控系统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3] - 城商行应敬畏风险但不畏惧发展,通过科技赋能与合规文化建设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3] - 期货行业应通过一体化风险预警机制与金融工具协同,提前化解系统性风险 [3] - 券商应从信仰定价转向市场化定价,通过证券化与凭证类产品分散风险,推动风险显性化与市场化处置 [3] 特定区域与产业链服务 - 随着央企与产业集群入驻雄安,企业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汇率风险的管理需求日益增强,期货行业需加强校企合作与科技平台建设以提升服务普及性与实效性 [6] - 证券公司通过FICC业务与衍生品工具为企业提供风险对冲与资产配置方案,助力供应链稳定 [6] - 金融机构在雄安新区的角色正从传统信贷提供者向产业赋能者转变 [4]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广度深度双提升——中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精准滴灌助区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1 15:09
业务增长与客户覆盖 - 2025年一般授信对公客户新增占比达37.38% [2] - 新上报及批复企业数量较上年实现显著增长 [1][2] - 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企业等重点领域客户占比大幅提升 [2] 小微企业及科创企业支持 - 小微型科创企业客户数增长率达41.38% [2] - 小微型科创企业贷款占比22.21%,较年初提升2个百分点 [2] - 信用贷款占比较上年提高10.61%,有效缓解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2]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整体增长7.53% [3] -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贷款增长51.77% [3]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及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贷款分别增长10.61%和85.04% [3] 服务模式与产品创新 - 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搭建模式化服务场景 [2] - 拓展供应链金融与线上服务渠道,实现银税数据互通 [2] - 创新运用“内保外债+外汇掉期”等跨境金融工具,打通境外低成本资金渠道 [3] 行业布局与战略重点 - 服务范围从传统绿色产业拓展至“绿色交通”“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等新兴领域 [3] - 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格局 [4] - 通过实施FTP减点优惠专项政策,搭配“薪悦通”“科技E贷”等特色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
不止于贷!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深圳建行科技金融“方法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2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建行通过架构革新、服务创新和生态搭建,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有效支持其从初创到成长的发展历程 [1][3][5][8][9][11][12] 科技企业融资案例与成效 - 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借助深圳建行“天使贷”1000万元补充现金流,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7轮股权融资 [1] - 深圳市源微创新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科技E贷”获1000万元授信,已从初创企业稳步成长为覆盖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截至9月末,深圳建行累计为超2万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覆盖全部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八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六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 - 该行9月末科技贷款余额超2500亿元,年初新增超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500亿元,新增超450亿元,增速45% [3] 专营服务架构革新 - 深圳建行搭建“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分行科技企业专营机构—1家科创支行—4家科技支行—24家科技特色网点”的专营组织架构 [5] - 连续四年开展科技企业专项服务行动,在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方面进行倾斜,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5] - 服务架构革新直接带来服务效率和质量跃升,例如及时满足源微创新的资金需求并深化合作 [5][7] 分层数字化服务创新 - 依托总行“技术流”评价体系,自研小微科技企业特色准入模型,创新科技e贷平台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化 [9] - 小微科技企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已服务超1.1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累计放款超百亿元 [9] - 针对大中型科技企业打造专属信贷服务平台,创新网银支用线上化、电子印章签约审查线上化等提升效率 [9] - 为头部科技企业定制数字化产业链平台,已与超100家核心企业合作,服务全国链条企业超9000户 [9] - 紧跟监管部署,在并购贷款、研发贷款等领域开展创新试点,依托科技支行落地试点业务十余笔 [10] 多方联动生态搭建 - 通过“银政联动”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工信局等部门合作,推出“高企贷”“专优贷”“政补贷”等产品 [11] - 通过“股贷债保联动”与深创投、深圳天使母基金等头部机构合作,打造红土贷、天使贷等特色产品 [11] - 采取“一园一策”园区合作策略,重点合作园区93个,授信覆盖园区科技型企业330余家,贷款余额超200亿元 [11][12] - 2024年初获建设银行总行授予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称号,并获差别化政策支持 [12]
不止于贷!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深圳建行科技金融“方法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1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建行通过架构革新、服务创新和生态搭建,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有效促进了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 [1][3][5][9][12] - 1000万元级别的早期信贷支持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产业化、生产线升级和现金流补充具有关键意义,成功案例企业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1] - 截至9月末,深圳建行科技贷款余额超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500亿元,增速达45%,服务覆盖超2万家科技企业 [3] 架构革新 - 深圳建行在建设银行系统内率先设立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构建"总行级中心-分行专营机构-1家科创支行-4家科技支行-24家科技特色网点"的专营组织架构 [5] - 通过连续四年开展科技企业专项服务行动,在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方面进行倾斜,引导全行协同推进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5] - 服务架构革新直接带来服务效率和质量跃升,例如向源微创新实业有限公司授信1000万元保障企业经营资金 [5] 服务创新 - 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特质,依托总行"技术流"评价体系自研小微科技企业特色准入模型,创新科技e贷平台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化 [9] - 小微科技企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已服务超1.1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累计放款超百亿元 [10] - 为头部科技企业定制数字化产业链平台,截至9月末累计与超100家核心企业合作,服务全国链条企业超9000户 [10] 生态搭建 - 整合政府、创投、园区资源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局等部门合作推出"高企贷""专优贷"等产品 [12] - 与深创投、深圳天使母基金等头部机构合作打造红土贷、天使贷等特色产品,通过线上评价模型实现见投即贷 [12] - 采取"一园一策"策略重点合作园区93个,授信覆盖园区科技型企业330余家,贷款余额超200亿元 [12]
广发银行以金融之力为特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7:42
核心观点 -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实体、普惠民生三大举措支持深圳经济特区发展[1] - 公司聚焦基建与产业升级、普惠金融及科创企业服务三大领域[2][3][4] - 截至8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服务客户超1.21万户[3] 产业金融服务 - 与当地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近40家中国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2] - 为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二期提供20亿元碳减排项目贷款,支持年发电量44.38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项目[2] - 为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放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提供10000P算力支撑[2] 普惠金融服务 -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为供应链、产业园等场景配套标准化授信方案[3] - 通过"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为激光技术公司一天内批复500万元"科技E贷"授信[3] - 为专精特新软件开发企业批复486万元"惠信通(专精特新E贷)"授信[3] 科创企业支持 - 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特色产品+保银协同"组合拳为20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4] - 通过定制国际结算等综合方案助力骨传导耳机研发公司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为存储芯片公司量身打造"腾飞贷",将授信额度从5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4]
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以绿色金融赋能乌兰察布铁合金产业“脱黑向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7:30
行业绿色转型进展 - 内蒙古乌兰察布铁合金产业实现从粗放到精细、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型升级[1] - 产业转型聚焦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和技术改造三大领域[1] - 通过直流矿热炉冶炼技术实现单位电耗下降10%-15% 年减少焦炭消耗超万吨[1]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专项制定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提供1.5亿元授信支持铁合金上下游企业[1] - 推出专精特新贷和科技E贷等金融产品精准解决企业转型资金压力[1] - 为直流矿热炉技术转化项目快速审批0.8亿元贷款[1]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 重点关注废渣、余气、余热等循环资源的价值挖掘[2] - 通过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打通产业上下游绿色发展链条[2] 未来发展规划 - 制定自治区能源基地建设专项支持计划 未来三年新增50亿元绿色信贷额度[2] - 信贷资金将重点支持无碳冶炼、绿电供应和储能等重点领域[2]
赓续特区精神 广发银行以金融之力续写“春天的故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7 10:19
公司发展概况 -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自1993年成立以来资产规模突破2200亿元 分支机构数量达42家 覆盖深圳全市[1] - 该分行与当地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近40家中国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1] - 经过32年发展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力量[1] 绿色金融与基建支持 - 为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二期项目提供20亿元碳减排贷款 支持采用国际领先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2] - 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44.38亿千瓦时 推动深圳能源结构绿色转型[2] - 向深圳(东部)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投放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提供10000P算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2]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 服务客户达1.21万户[3] - 通过"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为激光技术企业当天批复500万元"科技E贷"授信[3] - 为软件开发企业提供486万元"惠信通(专精特新E贷)"授信支持[3] 科技创新企业支持 - 为20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4] - 将存储芯片公司授信额度从5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 through "腾飞贷"产品[4] - 两周内完成5000万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投放 支持蓄电池企业技术研发与智能升级[4] 消费金融与社会责任 - 与鸿蒙智行、比亚迪等汽车品牌合作提供低息分期及免息方案[6] - 与深圳多家商场及餐饮商户合作推出低至五折饭票优惠活动[6] - 1997年以来累计投入超400万元捐建贵州希望小学 资助千余名困难学生[6] 金融服务优化 - 42家网点全面完成适老化改造 提供上门服务及远程视频服务[6] - 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和"精彩校园"系列金融教育活动[6] - 通过场景扩容和减费让利措施响应国家促消费战略[6]
与特区同频共振 广发银行以金融之笔续写“春天的故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6:09
核心观点 -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通过金融支持产业升级、普惠小微企业、赋能科创企业及服务民生等方式 深度参与深圳特区45年发展历程 资产规模达2200亿元 分支机构42家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1][2][3][4][5][6] 产业升级支持 - 与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近40家中国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聚焦城市基建与产业升级领域 [2] - 向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二期项目提供20亿元碳减排贷款 支持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44.38亿千瓦时 [2] - 为深圳(东部)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放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提供10000P算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 [2] 普惠金融服务 -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为供应链、产业园等场景配套标准化授信方案 [3] - 通过"科技E贷"为激光技术企业当天批复500万元授信 通过"惠信通"为软件开发企业批复486万元授信 [3]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 服务客户达1.21万户 [3] 科创企业赋能 - 为20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特色产品+保银协同"组合拳 [4] - 为骨传导耳机研发公司定制国际结算方案 助其成长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4] - 为存储芯片公司提升授信额度从5000万元至1亿元 为蓄电池龙头公司投放5000万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4] 民生与社会责任 - 与比亚迪等汽车品牌合作提供低息分期方案 与商场餐饮商户合作推出五折饭票优惠活动 [5] - 1997年起捐建贵州织金希望小学 累计投入超400万元 资助千余名困难家庭学生 [5] - 42家网点全面完成适老化改造 提供上门服务和远程视频服务 [6] 发展规模与定位 - 1993年扎根深圳 32年间从单一网点发展为42家分支机构 资产规模突破2200亿元 [1] - 以金融活水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践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1][6]
广发银行综合金融力促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新华网· 2025-08-12 14:18
公司战略定位 - 发挥集团"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优势 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1] - 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要求 以服务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8] 产品与服务方案 - 针对科技企业推出"科创慧融"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方案 覆盖种子期至成熟期差异化金融需求 [2] - 提供小微E秒贷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首贷 科技E贷科信贷满足初创成长期需求 股权融资顾问引入战略投资人 [3] - 为成熟期企业提供全品类信贷 支付结算 投资银行服务及上市规划财务顾问等综合性服务 [3] - 通过智慧现金管理 e秒供应链 跨境瞬时通等线上化服务助力企业日常运营管理 [3] 业务推进与落地 - 作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合作银行 为七大行业赛事提供金融支持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2] - 长沙分行为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提供快融通产品 发放900万元贷款解决资金缺口 [4] - 通过科信贷产品为湖南电子技术公司提供1000万元信用贷款 无需资产抵押且半月内完成放款 [5] - 协同国寿科创基金参投太阳能科技公司A轮融资 同时提供5亿元银行授信支持 [7] 业务成效 - 2022年上半年长沙分行科技金融信贷余额48亿元 较年初净增28亿元 [5] - 截至8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9% [7] - 通过大赛平台路演推广科创慧融方案 与企业深入交流并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 [2]
金融活水汇楚江 中国人寿广发银行助湖北经济奋楫逐浪
新华网· 2025-08-12 14:14
公司战略与区域投资 - 中国人寿将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战略中心和优先方向 大力推进险资入鄂 截至2022年底在鄂存量投资余额超800亿元 [1] - 广发银行作为集团成员单位累计向湖北投放信贷资金超5000亿元 协同引入险资超600亿元 [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 通过保债联合投资方式落地15亿元债权投资计划 支持咸九高速公路湖北段建设 该项目全长46.7公里 预计2024年通车 [2][4] - 咸九高速系湖北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建成后将缩短区域通行时间(从2小时降至1小时)并带动沿线旅游服务业发展 [4] - 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自营资金带动险资对接省内重大项目 服务于区域轨道交通等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 [4][5] 普惠金融发展 - 运用科技E贷、担保E贷等产品及线上渠道批量对接小微企业 截至2023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增长7.3% 综合融资成本下降40BPs [6][8] - 近三年累计为小微客户减免手续费等超2000万元 实现融资量增、面扩、价降 [8] - 绿色信贷较年初增长92%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49% 科技金融信贷增长34% [8] 乡村振兴服务 - 在定点帮扶地区强化信贷支持 配套六专政策(专用额度、专享通道等)支持特色农副产业 [9] - 创新防贫贷产品 采用政府风险金+银行+保险模式向脱贫对象提供信贷服务 [9] - 在秭归县六家包村通过合作社+农户+金融模式建设128个蔬菜大棚 使其成为县规模第一的蔬菜基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