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低波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姐姐的钱,我这样打理合适吗?
集思录· 2025-10-21 22:19
姐姐的财务状况与投资计划 - 姐姐40岁,居住在北方县级市,能源类央企工作,月薪3800元,离异带娃,有一个6年级男孩,因婚姻变故卖出手上唯一住房后租房居住,手头持有约30万元银行存款和28克黄金 [1] - 姐姐对投资了解几乎为零,个人计划是买够100克黄金,剩余约20万元可长期理财的资金计划购买定期存款 [1] - 姐姐畏惧市场波动,在了解基金知识后仍对红利低波和国证现金流指数基金感到担忧 [1] 弟弟提出的投资方案 - 弟弟计划将姐姐的20万元资金拿来,一半买入红利低波指数基金,另一半买入现金流指数基金,然后按照年化5%的收益率复利给姐姐计算收益,姐姐持有多长时间就按复利结算本息 [2] - 由弟弟持有而非姐姐自己持仓,原因是弟弟认为姐姐无法平静面对基金波动,而固定收益可以帮她稳定心态,即使亏损弟弟也有能力兜底 [2] - 弟弟认为红利低波和现金流指数基金都是很稳当的指数,股息率都在3.5%以上,但不敢承诺更高收益率因为无法保证基金收益 [2] 社区对弟弟方案的风险与关系考量 - 有观点认为姐姐生活艰难,30来万是未来小孩读书、结婚、养老、应急的依靠,钱即使由亲弟弟管理心里也会慌,万一弟弟出事姐姐拿回钱会很折腾 [3] - 20万元一年5%收益是1万元,建议弟弟逢年过节通过红包形式帮助姐姐,而不是管理其所有积蓄 [3][8] - 投资赚钱是荆棘之路,弟弟自己也在摸索,不应将姐姐所有积蓄压上,大部分放在定存是更稳妥的选择 [3] 对姐姐原投资计划的评估 - 姐姐中年离异带男娃,无自有住房,工资不高,对投资应很谨慎,其想法购买黄金和定期存款是可行的 [4] - 100克黄金比例偏大,按当前金价近1000元每克需约10万元,黄金属避险资产,适合长期不用于日常生活的钱,且出手换钱麻烦,金价已上涨很多 [4] - 姐姐的想法更符合其现状,黄金长期看不一定增值但保值没问题,定期存款安全,在当地大银行柜台存不超过50万理论上基本无风险 [4][6] 对弟弟方案的修正与替代建议 - 建议弟弟承诺的收益率可降低至每年3%,姐姐也会很高兴,因三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已不到2% [5] - 可姐弟商量找合适比例配置黄金、定期存款、股票基金,让姐姐安心同时弟弟帮其多挣点 [5] - 一个大风险是若姐姐在股市赚到钱可能喜欢上这个赌场,弟弟能否一辈子提供兜底否则她可能后面自己瞎炒或被骗 [5] - 建议姐姐自己打理30万元,弟弟可出主意但不代操作;弟弟可借姐姐证券账户放入自己钱打新股新债,收益分一部分给姐姐作为无风险收益 [9][10] - 若弟弟净资产远高于20万元可帮姐姐,否则万一亏损会一地鸡毛;也可用借钱形式给固定利息,照顾对方尊严而非施舍 [11][12] - 买黄金是姐姐的梦想生活已如此就别掐断,20万元存定期是姐姐生活的底气让她心安,弟弟可每年自己拿出1万元分几次给姐姐帮助 [13] 具体的低风险投资策略 - 建议为姐姐账户配置市值打新,上海16万元深圳14万元,打新收益数学期望是2.98%一年,选择稳健高股息股票如长电、美的、神华等平均股息率4%,加上打可转债和LOF基金套利,一年下来股票不涨不跌有8.5%左右收益约2.5万元,弟弟承诺不足5%收益部分补齐 [13]
2025 年理财真别想着赌一把!稳稳的才好,一家人的好日子得靠它守着
搜狐财经· 2025-10-13 17:34
个人投资行为转变 - 个人投资者初始投入本金32万元进行股票投资,后亏损至19万元 [2] - 投资动机源于对高收益的追求,如子女15万元择校费及家庭8万元医疗开支等财务压力 [2] - 初期受他人影响跟风购买科技股,首月获利2.7万元,但后续因市场波动遭遇连续跌停导致重大亏损 [3] 2025年理财市场环境 - 银行存款利率已跌破1%,推动资金流向其他投资渠道 [2] - 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站上36万亿元新高,显示市场资金向低风险产品聚集的趋势 [4] - 美联储降息引发国内股市剧烈震荡,凸显外部宏观环境对市场的影响 [3] 稳健理财策略与工具 - 采用“资金分层”策略,将19万元资金按用途分类配置 [4] - 3万元日常备用金存入招商银行“朝朝宝”货币基金,享受1.8%的7日年化收益率,并保持高流动性 [4] - 为子女教育支出配置10万元国债(利率接近2%)和5万元短债基金(7日年化约2%),兼顾安全性与收益 [4] - 利用券商新客理财机会,例如华泰证券提供的年化4.5%的14天短期产品 [5] - 建立每月500元定投红利低波指数基金的长期习惯,并定期进行资产再平衡,例如将债基收益部分转换至黄金ETF以对冲风险 [5] 理财产品特征与选择 - 货币基金如“朝朝宝”提供T+1计算收益的便利,适合日常开支管理 [4] - 国债以其国家信用背书成为低风险配置的核心选择 [4] - 选择理财产品时需关注实际成本,如券商佣金,避免因高手续费侵蚀收益 [5] - 指数基金的选择标准包括跟踪误差小、操作便捷(如通过支付宝设置自动定投)等 [5] 普通投资者行为洞察 - 市场存在以“高收益保本”为噱头的营销陷阱,以及低价理财课诱导购买高风险产品的现象 [6] - 普通投资者的核心需求是保障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以应对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 [6] - 稳健理财的目标被定义为让闲置资金产生收益,同时确保急用资金的可获得性,而非追求短期暴利 [6]
养老星球|12只养老目标基金二季度份额增长超100%;指数基金Y份额规模显著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22 18:42
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变化 - 二季度共有12只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00% [1][2] - 部分产品因基数较小,几十万份增长即可实现100%以上增幅 [5] - 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A、景顺长城保守养老一年持有混合A等单季度份额增长超5000万份 [6] - 9只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减少超30%,财通资管康泽稳健养老被赎回超3亿份,汇丰晋信养老2036被赎回超2亿份 [6][7] - 南方富瑞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A以20644.2万份居存量份额前列 [8] 养老FOF持仓动向 - 30只权益基金获得养老FOF超3000万元持仓 [9] - 指数类持仓集中于恒生ETF、证券ETF、红利低波指数基金、创业板ETF、沪深300ETF等 [9] - 主动管理类持仓包括南方产业智选、富国稳健增长、中泰星元价值优选等产品 [9] 指数基金Y份额表现 - 85只指数基金Y份额总规模达15.76亿元,较一季度末11.86亿元显著增长 [13] - 份额从一季度10.49亿份增至13.66亿份,增幅明显 [13]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和易方达科创板50ETF联接Y规模均超1亿元,另有6只产品规模超5000万元 [13][15]
盘点几只高收益、低回撤的宽基指数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14 14:39
沪深300指数 -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最具代表性证券组成,涵盖各行业,反映A股整体趋势 [1] - 该指数在资产配置中起到稳定作用,长期投资中提供分散性和稳定性,避免单一股票风险 [1] - 沪深300指数代表中国经济增长红利,适合作为投资组合的基础配置 [1] 央视财经50指数 - 央视财经50指数由央视财经频道联合高校及专业机构编制,筛选治理完善、财务稳健、具备成长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上市公司 [2] - 指数走势比沪深300更陡峭,中枢提升幅度更好,收益更高,代表A股市场"精华" [2] - 投资该指数可分享优质企业的额外收益,兼具市场增长与公司治理优势 [2] 红利低波指数 - 红利低波指数选取各行业分红较高的股票,集中于成熟行业,商业模式稳定且盈利可观 [3] - 行业分布以银行和资源型企业为主,与银行指数相关性较高 [3] - 指数历史上曾出现较高回撤,需注意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 [3] 纳斯达克100指数 - 纳斯达克100指数涵盖英伟达、苹果、谷歌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近五年收益110%,近七年收益超200% [4] - 指数集中反映科技行业创新与盈利能力,但行业分散度不足,曾受互联网泡沫冲击 [4] - 当前美股估值较高,投资需理性评估市场风险 [4] 标普500指数 - 标普500指数覆盖美国500家大型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广泛,全面反映美国经济状况 [5] - 近五年收益超90%,近十年收益230%,波动性低于纳斯达克100,稳定性突出 [5] - 适合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等长期投资目标,需耐心获取复利收益 [5] 指数基金配置策略 - 高收益低回撤的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央视50、红利低波、纳斯达克100、标普500)可作为投资组合核心 [6] - 投资者需根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及期限合理配置不同指数基金 [6]
为什么红利增强基金,很难做出显著超额?
雪球· 2025-06-26 15:51
核心观点 - 红利指数增强策略难以实现显著超额收益,因其本身已具备高Beta特性,而宽基指数(如中证2000、沪深300)更易通过量化策略获取高Alpha [2][4] - 主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红利低波、港股红利)表现分化,港股红利近3年涨幅达70.47%,中证红利仅5.75% [8][9] - 主动管理的红利增强基金多数跑不赢红利低波指数基金,仅个别基金(如广发稳健策略)通过独特因子(景气度、价量因子)实现超额收益 [12][15] 指数增强策略差异 - 红利指数增强难度高:中证2000指数超额收益可达30%以上,而红利指数超额通常仅个位数,因其自带估值或盈利能力筛选规则(如红利低波、红利质量)[2][3] - 宽基指数增强空间大:沪深300、中证500等Beta较低,量化策略可显著提升Alpha收益 [4] 红利指数表现对比 - 中证红利全收益:近3年5.75%,近1年27.87%,今年来-0.72% [9] - 中证红利低波全收益:近3年15.05%,近1年48.59%,今年来6.32% [9]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全收益:近3年70.47%,近1年26.40%,今年来16.97% [9] 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对比 - 广发稳健策略:今年来14.03%(超额8%),近1年30.08%(超额16%),使用景气度与价量因子 [12][15] - 中泰红利优选:近3年50.69%(超额10%)[12] - 华商红利优选:近3年-13.56%,呈现"红利减弱"效应 [12][14] - 红利低波指数基金(华泰柏瑞):近3年40.03%,优于多数主动基金 [12] 投资建议 - 高Beta红利指数(如红利低波)建议直接配置指数基金或ETF,因其增强策略边际效益低且已有"月月分红"产品 [16] - 低Beta宽基指数(如中证2000)优先选择指数增强基金以突破长期业绩瓶颈 [16]
盘点可用于防御的五类资产
天天基金网· 2025-06-12 19:44
核心观点 - 在资本市场中,攻守平衡的投资策略至关重要,防守型资产如现金、债券、黄金等能在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定性 [2] - 避险资产具有低波动性、高流动性和抗跌性,能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护投资组合 [4] - 五种主要避险资产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市场环境 [6] - 不同避险资产在经济通缩、滞胀和地缘冲突等情景下表现各异 [20] 资产分类与特征 - 资产可分为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后者在市场波动中价值稳定 [4] - 避险资产能降低组合波动并提供高流动性 [4] - 投资"不可能三角":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不可兼得 [4] 五种避险资产详解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安全系数高且流动性好 [8] - 货币基金投资于同业存款、短期债券和债券回购,预期收益率高于现金 [9] 债券资产 - 具有固定收益属性,与股票走势常呈负相关 [11] - 国债防御性最强,信用债波动较大但收益更高 [11] - 可通过短债、中短债和长债基金配置 [11] 红利资产 - 定期分红,股息率高于国债和银行理财 [13] - 公用事业、银行和能源等行业分红稳定 [13] - 属于权益类资产,防御性弱于现金和债券 [13] - 可通过红利低波、红利质量指数基金配置 [13] 黄金 - 具有货币、金融和商品三重属性 [15] - 全球公认"终极货币",抗通胀但无稳定现金流 [15] - 价格波动大于债券和红利资产 [15] - 可通过黄金股基金或黄金指数基金配置 [15] 大宗商品 - 包括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工业原材料 [17] - 铜、铝、锌等工业金属需求稳定 [17] - 地缘冲突时供应中断风险推高价格 [17] - 可通过豆粕、原油、有色金属指数基金配置 [17]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 经济通缩 - 货币宽松+需求下行,债券表现最佳 [22]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债券>货币>黄金>大宗商品 [22] 经济滞胀 - 货币收紧+高通胀+供给收缩,大宗商品表现最佳 [23]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原油和黄金表现突出 [24] 地缘政治冲突 - 黄金表现最优,冲突规模越大涨幅越大 [26] - 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沪金上涨110.79% [26] 配置建议 - 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配置避险资产势在必行 [27] - 应多元化配置不同避险资产以增强组合防御性 [27]
盘点可用于防御的五类资产
天天基金网· 2025-06-12 19:43
核心观点 - 投资组合中需平衡进攻与防守,配置避险资产可降低波动性并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2] - 避险资产具备低相关性、高流动性和抗跌性特征,但通常收益率低于风险资产 [4] - 五种主要避险资产包括现金等价物、债券、红利资产、黄金和大宗商品,各具差异化功能 [6][21] - 不同市场环境下避险资产表现分化:通缩利好债券、滞胀利好大宗商品、地缘冲突利好黄金 [24][31] 资产防御性定义 - 避险资产指内在价值稳定、价格波动小或抗跌的资产,与风险资产形成互补 [4] - 核心作用包括降低组合波动(缓冲市场冲击)和提供高信用流动性(稳定现金流) [4] - 受"不可能三角"制约,避险资产通常牺牲高收益换取低风险和高流动性 [4] 五大避险资产分析 现金及等价物 - 货币基金为核心配置,具备准储蓄特性(无申赎费、T+0流动性) [9] - 通过同业存款(利率谈判优势)、短期债券(1年内期限)和债券回购(质押担保)提升收益 [9] 债券资产 - 国债防御性最强(国家信用背书),信用债波动较大但收益更高 [11] - 基金配置选择包括短债/中短债/长债基金,收益来源为利息+价差 [12] 红利资产 - 高股息率(超越国债/理财收益)提供类债现金流,公用事业/银行/能源行业为典型代表 [14] - 基金优选红利低波/质量指数基金,通过多因子筛选增强防御性 [15] 黄金 - 兼具货币/金融/商品属性,历史危机中作为硬通货抗贬值(如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沪金涨110%) [17][30] - 无稳定现金流,价格波动高于债券,可通过黄金股基金或指数基金配置 [18] 大宗商品 - 工业金属(铜/铝/锌)需求稳定,能源/农产品可对冲供应中断风险 [20] - 基金工具包括豆粕/原油/有色金属指数基金,滞胀环境下表现突出 [20][28] 市场情景表现对比 - **经济通缩**:债券最优(利率下行驱动),大宗商品最差(2008年金融危机案例) [26][27] - **经济滞胀**:大宗商品领涨(石油危机期间原油/黄金表现),债券承压(利率上行) [28] - **地缘冲突**:黄金显著跑赢(2022年俄乌冲突推动金价创历史新高) [30][31] 配置策略建议 - 复杂宏观环境下需多元化配置,分散至不同避险资产以增强组合防御性 [32] - 动态调整配置重点(如通缩期增配债券、冲突期增配黄金)可优化风险收益比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