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薹
搜索文档
贵州岑巩:稳产“菜篮子” 保供大湾区
央广网· 2025-11-17 16:20
"我们是通过社员带动农户来发展,农户的技术培训,包括田间地头管理我们是全程跟踪服务。目前, 在岑巩范围内已带动农户200多户,亩数已达到5000多亩。"基地负责人陈文建说。 今年,该合作社按照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不断丰富蔬菜品种,确保四季不轮空,供应不断档,实现稳 产增收,带动就近就业。 "我们合作社是以发展蔬菜为主,春季和夏季以种辣椒、豇豆为主,冬季是种红菜薹、白菜。年发放工 人工资20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陈文建说。 岑巩县以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为契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已成 功申报粤港澳"菜篮子"基地7个,其中蔬菜基地4个,面积达6000余亩。销往粤港澳的蔬菜产品主要包括 辣椒、红菜薹、南瓜、冬瓜、白菜、茄子等,年销量约8000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 入冬以来,气温逐步降低,贵州省岑巩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却热度不减,各类冬季蔬菜抢鲜采 摘供应,实现农家"菜园子"直通城市"菜篮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在岑巩县凯本镇沈家湾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一颗颗红菜薹整齐排列,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 其间,采摘、打包、装车后发往市场。 "现在是红菜薹采摘高峰期,每 ...
粮食稳产高产靠什么丨生产体系稳健性持续增强
经济日报· 2025-11-11 09:49
全国粮食生产总体成就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 - 粮食生产体系稳健性持续增强,产能结构和风险抵御能力不断提升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主产区形成“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耕作格局 [1] - 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在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控等环节加速应用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年平均新建和改造提升约400万亩 [4] - 山东省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亩均增产100斤左右 [4] - 肥城市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将190公顷碎片化耕地重新规划为11个标准化单元,块均面积由0.6公顷扩大到17.33公顷 [5] - 巨野县自2019年累计投入7.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3.6万亩,覆盖412个行政村,惠及11万户群众 [6] - 高唐县累计建成38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智能灌溉井房和节水管道 [6] - 曲靖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14.9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5% [9] - 老河口市近5年累计投入3.8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78万亩,目前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67.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83% [14]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应用 - 部分地区依托卫星遥感与物联网系统建立“智慧农田”,实现精准监测与科学调控 [1] - 宣威市利用光伏新能源建成日提水1万立方米的小江光伏提水灌溉工程,辐射带动36个光伏提水工程 [10] - 木乃村建设光伏提水自动控制系统,村民扫码取水,用水成本降低一半多 [10] - 老河口市张集镇农垦示范区田间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种植大户李建国承包的500亩智慧农田节水30%,节省人工成本20%,产量提高15% [15] 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 - 山东省连续4年在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安排盐碱耕地治理,改造提升盐碱耕地200多万亩 [6] - 东营市利津县实施雨洪资源集约利用和“坑塘蓄水+泵站+低压管道+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7] - 滨州市沾化区在盐碱地改造中广泛应用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 [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山东省自2024年起全面取消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标准分别提高到2800元和2300元 [8] - 2025年山东省已筹集资金91.96亿元,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77.29万亩 [8] - 2023年以来山东省筹集资金10.33亿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 [8] - 农发行曲靖市分行于2023年、2024年累计投放1.1亿元耕地流转贷款,支持宣威市农业种植基地示范项目建设 [11] - 老河口市每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超过8000万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03% [15] - 老河口市金融机构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农担贷”“丰收贷”等专属产品贷款5255万元 [15]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宣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三增”:单产增,总产增,农民收入增;以及“三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模式转变 [11] - 陆良县召夸镇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用水成本从每亩200元降至20元,土地流转费用从每亩600-800元提高到1200-1500元 [12] - 宝山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烂泥田”变身为产业田,实现了涝能排水、旱能补水的效果 [9] - 老河口市通过生态修复、废弃地复垦等项目5年累计新增耕地近2万亩 [13]
新农人返乡 高科技下田(青年观察·乡村和青年双向奔赴①)
人民日报· 2025-05-18 05:52
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强调青年与乡村的双向流动 [7] - 系列报道聚焦青年与乡村相互成就的故事,展现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7] 农业现代化案例 湖南郴州"农二代"骆雨 - 骆雨整合分散农田,改造4000亩低效梯田,配套灌溉沟渠和机耕道,230亩抛荒梯田整治后产出稻谷27.6万斤,创造经济价值40万元 [8] - 成立公司统一采购农资降低化肥成本28%,统一销售渠道提高稻谷收购价每斤0.3元,2024年代管农田超6万亩,带动2000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9] - 创办农机培训班培训超100名农机手,培养12名90后新农人,吸引4名大学生返乡 [9] 贵州威宁博士团队 - 李经纬博士团队推广10多个蔬菜新品种,科技服务覆盖贵阳、黔南、遵义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12] - 团队使用生物菌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尾菜发酵生产有机肥降低成本 [13] -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免疫诱抗和生物防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3] 浙江绍兴大学生王园园 - 王园园创办南野农庄,流转200余亩土地,引进黄金水蜜桃等优质品种,带动8名村民人均年增收4万元 [16] - 开发乡村游带动村里建设民宿、咖啡馆等,年吸引游客超90万人次 [17] - 推动水蜜桃分级销售和品牌化,丁宅乡水果年产量增长25%,果农年增收近4000万元 [18] 政策支持 - 湖南省出台文件加强产业对接扶持、金融保险服务等,对"头雁"对象综合扶持 [9] - 郴州市"人才新政52条"每年培养30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予优秀人才认定和奖励 [9] - 上虞区实施新农人培育"百千万工程",出台"虞农共创政策十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