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

搜索文档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创新高,率先火起来的“村超”县城GDP已过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6-30 22:59
草根足球赛事发展 - "苏超"单场观众人数达43617人 创下新纪录 昆山奥体中心容纳4.5万人的球场几乎满座 [1] - "村超"球队数量从2023年20支增至2024年62支 2025年达108支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超1300支球队参与交流 [5] - 2025年1-5月"村超"系列赛事已举办450场 吸引县内外32支球队490名球员参与 [5] - 三年来近700支啦啦队20多万人自发参加巡游展示 占县城38.5万人口超一半 [6] 赛事经济效应 - 榕江县从全国最后一批脱贫县跃升为GDP百亿县 [3] - 2023年"村超"吸引游客超76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83.98亿元 [11] - 2024年游客量增至940万人次 旅游收入108.03亿元 同比增长显著 [11] - 2024年新增文化旅游市场主体1850家 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7.08亿元 [11] - 2025年1月1日至5月5日游客量241万人次 同比增长11.77% [11] - "五一"期间接待游客40.93万人次 旅游收入4.06亿元 同比增长均超10% [11] 产业联动发展 - 推出"村超可乐"等联名产品 新建罗汉果速溶茶加工厂 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10] - 携手大湾区11家企业打造31个"村超"联名产品 [11] - 2024年新引进41个项目落地 投资总额28.07亿元 [11] - 探索"赛事引流+农业体验+品牌推广"模式 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 [10] 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村超"社会足球+"班超"校园足球+"逐梦"职业足球的"新三线"体系 [4] - 计划2026年"班超"参与学生占比达50% 2028年70% 2030年80% [12] - 榕江已连续两年获贵州省县域男子足球联赛冠军 [12] - 在黔东南州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10个组别中5个冠军 [12] - 贵州省U12女足代表队中榕江选拔球员占三分之一 [12] 赛事国际化进程 - 全球近50个国家超1200名国际球员来榕江交流 [5] - 巴西民间足球队及世界足球先生卡卡等曾参与交流 [6] - 计划2028年组建"村超联队"参加"村超世界杯" [8]
专家谈食品添加剂行业趋势:监管趋严,技术升级,消费者更理性
贝壳财经· 2025-06-26 17:59
食品添加剂行业现状与重要性 -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涉及面包、糕点、饮料、乳品、速冻食品等多个环节的质地、色泽、保鲜和营养强化 [1] - 行业面临公众认知分歧,如"海天味业双标事件"等舆情反映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担忧,但专家指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有保障 [2] "十四五"期间行业变化 - 法律法规监管趋严:近3年批准100项添加剂相关调整,涉及营养强化剂21项、加工助剂9项、酶制剂32项、功能型添加剂38项,聚焦应用范围、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革新 [4] - 技术升级:加工方法从粗放转向精细化,如新萃取和生物合成技术提升效率与环保性,人工智能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 [4] - 标志性政策:2024版GB 2760标准禁止脱氢乙酸钠用于烘焙食品,罐头防腐剂清零,2025版GB 7718禁止"零添加"等标签用语 [4] 消费者认知演变 - 从"妖魔化"转向理性:70%消费者已认知合规添加剂的安全性,但舆情事件(如"海克斯科技")仍引发短期恐慌 [5][6] - 科普效果显现: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关注,但需持续教育以澄清量效关系误区(如阿斯巴甜争议) [10] 添加剂功能与安全机制 - 核心作用:延长保质期(防腐剂)、改善感官品质(如冰淇淋乳化剂)、营养强化及辅助加工 [8] - 安全评估体系:GB 2760-2024严格规定种类、用量及标签要求,参考FDA/EFSA国际标准,动态调整(如脱氢乙酸钠禁令基于消费量变化) [9] 未来趋势 - 健康化:天然添加剂(罗汉果糖苷、甜叶菊)需求增长,昆虫蛋白等新型原料或纳入安全评估 [11] - 智能化:AI技术用于风险预警数据库建设,提升监管效率 [12] - 可持续化:细胞农业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与污染 [12]
经济大省“盯上”足球
投中网· 2025-06-25 15:23
核心观点 - 足球赛事已成为经济大省激活城市消费、带动文旅产业增长的重要抓手,通过短期消费刺激和长期产业重构实现经济赋能 [8][9][18][19] - "苏超"联赛推动江苏文旅市场火爆,暑期预订量同比增长41%,端午假期主场城市出游人次最高增长45% [5][7][16] - 贵州"村超"现象级破圈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升级,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108亿元,衍生文创产品超200款 [11][12][18] 赛事经济效应 - **直接消费拉动**:杭州国足世预赛70588名观众带来5000万元门票收入,1:6比例带动当地3亿元消费 [18] - **文旅联动效应**:江苏端午假期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3%,泰州/盐城/徐州出游人次同比增45%/27%/26% [16] - **产业延伸能力**:榕江"村超"带动农特产品销售超2.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开发蓝染文创产品200余款 [12][18][19] 省级战略布局 - **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足球联赛,发放赛事奖金,"苏超"单场观众达36712人创纪录 [5][13][14] - **广东**:计划7月启动"粤超"联赛,允许港澳台球员参赛扩大辐射力 [8][19] - **四川**:筹备"川超"联赛借鉴苏超经验,2025年前5月社零总额达11734.5亿元(同比+5.6%) [8][19] 数据亮点 - 贵州榕江2023年旅游收入83.98亿元(同比+73.94%),夜间消费收入5.86亿元(同比+253.2%) [11] - 美团数据显示江苏暑期文旅预订量同比+41%,异地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49% [7] - 研究显示体育赛事直接消费对吃住行间接消费带动比例达1:13,2025年中国足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 [8]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金融助力非遗焕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20:53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的"金融+非遗"模式 - 持续创新金融模式,为非遗传承提供金融支持 [1] - 通过信贷资金支持非遗相关企业,促进地方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 [2][3] 罗汉果产业的金融助力 - 广西永福罗汉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当地百亿元产业 [2] -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为当地生物科技公司发放1000万元资金,用于收购农户罗汉果,保障原料采收 [2] - 该生物科技公司拥有40余项专利,将传统非遗技艺转化为现代科技成果 [2] - 金融支持推动罗汉果提取工艺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带动10万亩种植区农户增收 [2] 冰泉豆浆产业的金融支持 - 梧州冰泉豆浆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文化价值 [3] - 冰泉豆浆公司研制出全国第一包速溶豆浆晶,突破传统保鲜限制 [3] -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近两年累计提供超3000万元金融支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远期信用证等业务 [3] - 金融助力使企业完善分销网络和电商平台,推动冰泉豆浆走出梧州 [3] 非遗产业的金融赋能效果 - 金融支持帮助非遗技艺转化为现代产业,如罗汉果提取工艺升级和豆浆晶研发 [2][3] - 通过信贷资金直接带动农户增收,如罗汉果种植区10万亩农户 [2] - 促进非遗产品市场扩张,如冰泉豆浆建立全国分销网络和电商渠道 [3]
为何餐馆都在统一提供免费柠檬水?
36氪· 2025-06-11 08:00
行业趋势 - 餐饮行业正逐渐用清新调味水饮替代传统凉白开和冲泡茶,以提升就餐体验和竞争力[4] - 柠檬水、柑橘类水饮(青桔水/西柚水/橙子水)因芳香油成分成为主流选择,冰镇后更受欢迎[6] - 薄荷水、黄瓜水等植蔬类水饮凭借清凉感和多元气味形成差异化竞争[8][10] 产品特性 - 柑橘类水饮中的柠檬酸可刺激唾液和胃酸分泌,具有开胃功能[14] - 薄荷水含薄荷醇,通过激活TRPM8受体产生清凉感[11] - 罗汉果茶含甜度300倍于蔗糖的罗汉果甜苷,兼具低热量特性[18] 区域差异化 - 北京餐馆夏季提供绿豆汤作为特色饮品[16] - 川渝火锅店推广老鹰茶(老豹皮樟嫩芽)形成地域标识[17] - 两广地区夏季流行罗汉果茶,冬季偏好红枣桂圆枸杞茶等暖身甜饮[18][21] 经营策略 - 免费升级水饮可提升消费者情绪价值,成为隐性竞争力指标[14] - 原材料(柠檬/薄荷)成本低于茶叶,且可反复冲泡降低运营成本[14] - 取消茶位费模式实现与顾客双赢,避免因仅提供凉白开导致印象分下降[14] 季节性产品 - 夏季主打冰镇果蔬水饮,强调清凉解暑功能[6][11] - 秋冬季转向大麦茶、荞麦茶及八宝茶等热饮,帮助恢复体温[20][21] - 围炉煮茶模式成为秋冬社交场景新热点,但属于付费增值服务[23] 产品风险 - 反复使用水果原料可能引发腐败变质问题[25] - 部分商家添加过量糖浆提升口感,存在健康隐患[25]
焙烤行业迎来全产业链健康化变革
消费日报网· 2025-06-10 10:48
行业趋势 - 健康化成为焙烤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全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产品、技术均围绕健康主题展开[1] - 2023年低糖/无糖焙烤食品市场规模达345亿元,同比增长18.7%,全麦面包、代糖蛋糕、高蛋白饼干为增长最快品类[2] - 消费群体健康需求快速上升,2022年成年人超重率超50%,控糖控脂及膳食纤维摄入成为普遍健康建议[1] 产品创新 - 原材料展区转向功能食材主导:新型全麦粉、高膳食纤维粉、高蛋白小麦粉强调低GI和微量元素,天然代糖如赤藓糖醇占比提升[2] - 产品功能属性强化,从"口感好"转向"功能性""可持续性""健康正当性"[2] - 品牌布局"功能+情绪"双通道产品线,如轻食代餐面包、晚安酸奶蛋糕、儿童成长小饼干、快乐减压曲奇等细分场景产品[3] 技术升级 - 智能烘焙解决方案成为焦点:智能控温技术实现低温慢焙保留营养,自动油糖配比系统提升批量稳定性[3] - 可视化烘焙流程系统推动标准化生产,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可自动调整配方参数[3] - 行业从"手艺人经验型"向"工业4.0精控型"转变[3] 消费需求 - 消费者追求"好吃又健康",希望"吃得懂成分,吃得起长期"[4] - 健康化不是牺牲口味,而是通过再创造实现营养与口感的平衡[3][4] - 细分市场如年轻人、孕产人群、中老年群体对健康烘焙的认知和偏好持续提升[1] 产业链重构 - 健康化推动全产业链系统性重构,涵盖上游种植、中游原料、生产制造、终端销售及消费教育[4] - 领先品牌通过构建健康闭环抢占消费心智高地[4] - 行业认知升级,健康从产品标签延伸至"地里到口里"的全过程[4]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529
天风证券· 2025-05-29 08:11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策略、行业公司研究,涉及海内外政策、大类资产表现、半导体、中小市值与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分析各公司业绩、发展战略及行业趋势,给出投资建议与评级展望[3][4][8]。 宏观策略 海内外政策要闻 - 国内总书记考察河南,强调高质量发展;国常会通过制造业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19][20][21] - 海外特朗普税改法案众议院通过,待参议院审议;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谈判完成[20] 大类资产表现 - 权益:A股三大指数上周小幅回落,创业板和中证 500 分别降 0.88%和 1.1%;万得微盘股指数反弹 0.04%[3][21] - 固收:央行净投放 12000 亿元,DR007 维持 1.6%以下[3][22] - 大宗商品:有色金属震荡,原油分化,贵金属反弹,黑色金属和猪肉震荡[3][22] - 外汇:美元贬值,5 月 23 日美元指数收 99.12,周环比跌 1.84%[3][22]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权益处于赛点 2.0 第三阶段,重视黄金,债券关注转债;预计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配合,政策或转向结构宽松[3][23][24] 行业公司 立昂微 - 业绩:2024 年营收 30.92 亿元,同比增 14.97%,归母净利润 -2.66 亿元,同比降 504.18%;2025Q1 营收 8.20 亿元,同比增 20.82%,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同比增亏[25] - 点评:营收创新高,受行业回暖与市场拓展推动;盈利承压,因成本、降价、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26] - 业务:半导体硅片营收 19.06 亿元,功率器件降本增效,射频芯片营收增 115.08%[27] - 投资建议:下调 2025 - 2026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7 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10][29] 华致酒行 - 业绩:2025Q1 营收 28.52 亿元,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0.75 亿元,同比分别降 31.01%、34.19%、41.27%[31][32] - 点评:业绩承压,受行业调整与存货跌价影响;经营性现金流较优,因减少预付款[32] - 策略:产品注重性价比,渠道以酒行 3.0、酒库、华致优选拓展;预计 25 - 27 年收入和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33] 半导体 COMPUTEX 展会 - 热点:AI、数据中心和机器人受关注,芯片大厂展示成果,如英伟达、英特尔等推出新产品[35] - 存储技术:革新赋能 AI 基础设施,江波龙、德明利等发布创新存储产品[36] - 小米芯片:玄戒 O1、T1 采用先进工艺,有望打破垄断,加速国产化并构建生态[37] 市场回顾与展望 - 4 月总结:芯片交期稳定,AI 订单强,消费电子库存稳,汽车/工业需求复苏,存储价格上涨[38] - Q2 展望:AI 驱动增长,关注端侧 SoC、ASIC、存储、CIS 及设备材料国产化机遇[38][39] 莱茵生物 - 战略:将“天然提取 + 生物合成”升为战略,合成生物车间投产,预计年产超 1000 吨,产值超 10 亿[8] - 产品进展:甜菊糖苷量产并获美国认证,罗汉果甜苷跑通合成路径,左旋β - 半乳葡聚糖有新结构,麦角硫因在研发[8] - 盈利预测:调整 25 - 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8] 投资评级调整 - 五矿资源(01208):首次评级“买入”,目标价 3.5 [17] - 新天绿色能源(00956):首次评级“买入”,目标价 5.46 [17] - 四方股份(601126):调高评级为“买入”,25 - 27 年 EPS 为 1.03/1.19/1.37 [17] 天风 5 月金股推荐 锦波生物、百济神州 - U、工业富联等多家公司入选,最新调整日期 2025.04.30 [6]
2025-2031全球与中国精制罗汉果糖市场动态规划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8 09:58
精制罗汉果糖市场概述 - 产品分为天然和有机两大类型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售额增长趋势显示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031年将进一步扩大[1]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工业、保健品、医药工业及其他 全球不同应用销售额增长趋势显示食品工业占比最高 2020至2031年复合增长率突出[1]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行业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 中国成为重要生产和消费市场[3] - 未来趋势显示需求增长将集中于健康食品和医药领域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3] 全球供需规模分析 - 全球产能预计从2020年持续增长至2031年 产量和需求量同步上升 中国产能占比显著[3] - 2020年全球销售额为百万美元级别 2031年预计实现倍数增长 价格呈温和上升趋势[3]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和欧洲市场2020-2031年销量及收入复合增长率稳定 中国和东南亚市场增速领先全球[3] - 主要地区产量份额显示亚洲主导供应 2025年后新兴市场产能扩张加速[3] 竞争格局 - 全球TOP5生产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Archer Daniels Midland和Biovittoria为第一梯队企业[4][5] - 中国市场厂商收入排名中 Guilin Layn Natural Ingredients等本土企业表现突出[4] 产品及应用细分 - 有机类型产品价格高于天然类型 2026-2031年价差可能缩小[6] - 医药工业应用收入增速最快 2024年后将超越保健品领域[7] 产业链及技术 - 上游原料供应集中于罗汉果种植区 中游加工技术以高效提取工艺为主[8] - 下游客户中食品制造商占比超60% 直销和分销渠道并重[8]
莱茵生物:公司当前进展如何?当植物提取遇到合成生物-20250528
天风证券· 2025-05-28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合成生物技术可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依赖,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追求,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和差异化竞争新机遇;莱茵生物将“天然提取 + 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发展上升至战略目标,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多项成果和专利,合成生物车间已投产;公司在天然代糖、生物多糖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因提前终止工业大麻雾化项目合作,调整盈利预测,但仍看好公司未来在植物提取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合成生物对行业的作用 -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2021年进入提质期,合成生物技术发展能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依赖,规避异常气候、地缘政治等风险,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追求,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和差异化竞争新机遇 [1] 莱茵生物的战略与成果 - 自2016年起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天然甜味剂生物合成研究,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建立两个研发平台负责不同领域生物合成技术研究与开发;截至2024年9月,获8项专利授权和10项专利申请受理,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全面达产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生物相关产品1000吨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 [2] 产品进展 - 甜菊糖苷:瑞鲍迪苷M2是重点产品,公司合成生物法生产在效率、成本、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优势,2025年2月产品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3] - 罗汉果甜苷:2023年底与江南大学团队在实验室级别实现罗汉果甜苷V的全合成,是首家全面跑通从头合成技术路径的企业 [3] - 左旋β - 半乳葡聚糖:由赛迪科研发团队获得,具有多种作用,可应用于多个领域,预计2025年获得美国FDA的GRAS认证 [4] - 麦角硫因:公司认为其有良好市场前景,正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工艺技术开发和验证工作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营收20.81/24.80/29.96亿元(25 - 26年前值24.09/29.15亿元),归母净利润2.13/2.88/3.96亿元(25 - 26年前值2.63/3.46亿元),对应EPS0.29/0.39/0.53元/股;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4.94/17.72/20.81/24.80/29.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65%/18.60%/17.44%/19.17%/20.8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83/1.63/2.13/2.88/3.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53.84%/97.56%/30.38%/35.55%/37.43%等 [6][14]
莱茵生物(002166):公司当前进展如何?当植物提取遇到合成生物
天风证券· 2025-05-27 22: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合成生物技术可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依赖,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追求,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和差异化竞争新机遇;莱茵生物将“天然提取 + 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发展上升至战略目标,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多项成果,产品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因终止工业大麻雾化项目合作调整盈利预测,看好公司未来在植物提取与合成生物领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合成生物对行业的作用 -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2021年进入提质期,多项技术普及和突破,合成生物技术能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依赖,规避风险,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追求,为企业提供新机遇 [1] 莱茵生物的战略与成果 - 自2016年起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天然甜味剂生物合成研究,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建立两个研发平台负责不同领域生物合成技术研究与开发;截至2024年9月,获8项专利授权,10项专利申请受理,合成生物车间投产运营,预计全面达产后每年生产合成生物相关产品1000吨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 [2] 产品进展 - 甜菊糖苷:瑞鲍迪苷M2是重点产品,公司合成生物法生产在效率、成本、质量方面有优势,2025年2月产品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3] - 罗汉果甜苷:罗汉果甜苷V是核心产品之一,2023年底公司与团队在实验室级别实现全合成 [3] - 左旋β - 半乳葡聚糖:由赛迪科研发团队获得,有多种作用,可应用于多领域,预计2025年获美国FDA的GRAS认证 [4] - 麦角硫因:公司认为有良好市场前景,正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工艺技术开发和验证工作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营收20.81/24.80/29.96亿元(25 - 26年前值24.09/29.15亿元),归母净利润2.13/2.88/3.96亿元(25 - 26年前值2.63/3.46亿元),对应EPS0.29/0.39/0.5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4.94/17.72/20.81/24.80/29.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65%/18.60%/17.44%/19.17%/20.8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83/1.63/2.13/2.88/3.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53.84%/97.56%/30.38%/35.55%/37.43%等 [6]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7.42亿股,流通A股股本4.48亿股,A股总市值57.25亿元,流通A股市值34.55亿元,每股净资产4.19元,资产负债率36.75%,一年内最高/最低9.14/6.53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