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天德钰20251103
2025-11-03 23:48
公司概况与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为天德钰,行业涉及半导体芯片设计,主要产品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和非显示驱动芯片(如电子价签、音圈马达、快充协议芯片)[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4.8亿元,环比下降25.1%,同比下降23.6%[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4,200万元,环比下降47%,同比下降53%[4]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14.4%;累计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7%[3] * 第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受基数效应和市场需求波动影响,第二季度因电子价签提前出货导致基数较高[2][4] * 公司总资产为27.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18.9亿元,占总资产的69%[3] *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54天,费用同比增长27.9%[3] 分业务表现与结构变化 * 显示驱动业务前三季度营收基本持平[2][5] * 非显示驱动业务(包括电子价签、音圈马达、快充协议等)增长显著,其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9.3%上升至今年第三季度的29.8%[2][5] * 电子价签业务贡献突出,在第二季度营收占比曾达到36%的高点[5] * 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由非显示驱动业务贡献,显示驱动业务相对持平[7] * 从单季环比看,第三季度显示驱动业务下滑比电子价签业务更明显[7] 毛利率与市场竞争 * 总体毛利率因市场竞争加剧及价格压力有所回落[8]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保持平稳[8] * 电子价签市场竞争激烈,2025年第三季度有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10] * 公司通过产品型号多样、持续迭代以及提供AI工具等技术服务来维持竞争优势和较高市场份额[10]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在电子价签领域,公司保持领先地位,新一代四色产品具有技术优势[2][9] * 公司与元泰合作开发多色电子价签,并推出新一代多摄产品和大屏产品[2][6][12] * 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公司重点发展AMOLED技术,已于2025年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并在硬板和软板产品上有所布局[4][11] * 在LCD显示驱动芯片方面,公司擅长TDDI技术,并看到其渗透率不断提高,2025年及未来将有更多TDDI产品问世[4][11] * 非TDDI的外挂式驱动芯片在智能家居、穿戴设备、工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1]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方面,公司与vivo、OPPO等主要手机品牌客户合作,实现了开环、闭环以及OIS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大规模出货[13] * 快充协议芯片方面,公司与公牛、小米等公司深入合作,产品兼容性强,应用场景不断扩充[6][13] 市场前景与业务展望 * 公司对第四季度和2026年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2][6][12] * 电子价签领域,欧美大型零售商计划将传统价签转为电子价签,有望为该业务带来30%以上的成长[2][6] * 公司对2026年业务发展充满信心,电子价签、OLED、工控类大尺寸显示驱动等领域已实现量产出货,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也将发挥更大作用[4][12][13] * 公司在中大尺寸显示驱动领域与小米、百度、亚马逊等品牌客户合作增加[6] * 大尺寸户外看板是电子纸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2]
希荻微微Q3营收翻倍 亏损收窄至3167万元
巨潮资讯· 2025-10-31 22:56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07.8%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7635万元,较去年同期1.95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18.0% [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167万元,远低于去年同期7792万元亏损 [3]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97万元,较去年同期7822万元大幅收窄 [3] 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拓展 [3]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终端客户需求上升 [3]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营收规模实现明显增长 [3] - 新增的传感器芯片产品线开始贡献收入 [3]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截至三季度末总资产为18.21亿元,较上年度末微增0.6% [3] - 归母净资产为14.4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2% [3]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25.31%,较去年同期减少37.08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占比下降显示出公司在规模扩大下对费用管控的加强 [3] 运营效率与未来展望 - 公司在扩大业务规模和丰富产品矩阵的同时,正努力提升运营效率 [3]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 [3] - 市场将继续关注公司在保持营收高速增长的同时,何时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3]
普冉股份2025年三季报:存储超级周期带动行业拐点,多维布局凸显增长韧性
经济网· 2025-10-31 15:52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27亿元,环比增长5.24% [1] - 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18亿元 [1]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0.10亿元,环比增长35.70%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较为明显 [2] - 半年度计提减值准备7175万元,转回/转销减值准备4382万元,减少报表利润总额2793万元 [2] - 第三季度计提减值准备4979万元,转回/转销减值准备1887万元,减少报表利润总额3093万元 [2]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NOR Flash产品采用SONOS和ETOX技术,容量覆盖512kbit-1Gbit,应用于TWS耳机、车载导航、手机触控等场景 [2] - 代表产品PY25Q129HA基于50nm ETOX工艺,是128Mbit超低功耗串行多I/O NOR Flash,支持X1/X2/X4多I/O及QPI/DTR接口协议,数据保持20年,擦写10万次 [2]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嵌入式IP,应用于通用高性能MCU产品线,具备芯片尺寸、功耗及读取速度等优势 [3] - MCU产品基于ARM Cortex M0+/M4内核,覆盖通用型、电机专用型、超低功耗型、高性能型等多个系列,包括PY32F、PY32M、PY32L、PY32T、PY32E等 [3] - 电机专用SOC系列PY32MD集成预驱与MCU,支持无感方波/FOC控制,应用于电动工具、家用风扇、高速风筒等场景 [3] - 研发并批量交付新一代光学防抖音圈马达驱动芯片VOIS,提升了防抖等级、终端稳定性与影像效果 [3] 公司外延并购策略 -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参股公司珠海诺亚长天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 [4] - 预计交易完成后将在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有效互补,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业绩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4] 存储行业趋势与需求 - 存储行业周期呈现“AI算力牵引+产能结构性倾斜”的双重催化特征 [5] - AI服务器DRAM容量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容量需求是3倍,单台AI服务器存储需求高达2TB [5] - 主流存储芯片供应紧张传导至中小容量利基产品,导致SLC Nand、MLC Nand及NOR Flash等芯片价格上涨 [5] - 摩根士丹利维持第四季度NOR Flash价格上涨5-10%的观点 [5] - 基于物联网和服务器领域需求增长,预计NOR Flash供应缺口将从“低个位数”扩大至“中个位数” [5] 行业周期与市场表现 - 存储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向景气上行的关键衔接点 [6] - 10月24日普冉股份等存储概念股强势涨停,凸显资本市场对行业拐点的认可 [6]
希荻微Q3营收同比增长117.99%,亏损为3166.63万元
巨潮资讯· 2025-10-31 12: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1亿元,同比增长117.99% [2]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7.17亿元,同比增长107.81%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166.63万元,亏损幅度显著缩窄 [2] - 202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635.47万元,亏损幅度显著缩窄 [2] - 2025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亿元,现金流出减少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8.21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56% [2]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终端客户对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显著上升 [3]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部分产品实现自主委外生产,营收规模明显增长 [3] - 2024年8月末新增传感器芯片产品线,对报告期营收形成有效补充 [3] - 市场需求释放与产品矩阵完善,推动公司整体订单与交付量同步提升 [3] 盈利能力改善原因 - 业务规模扩大与上游供应链整合成效显现,2025年1-9月毛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 [4] - 销售费用得到有效管控,2025年1-9月销售费用为4117.62万元,低于上年同期的4851.24万元 [4]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2025年1-9月为285.1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947.73万元显著降低 [4]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年1-9月研发投入达1.97亿元,同比增长2.68% [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48%,较上年同期减少28.14个百分点,主要因营收大幅增长导致占比被动下降 [5]
希荻微: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107.81% 亏损大幅收窄
中证网· 2025-10-30 22:39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07.81%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17.99%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35万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的-1.96亿元大幅收窄 [1]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68% [2]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终端客户对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 [1]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通过实现自主委外生产,营收规模明显增长 [1] - 2024年8月末新增的传感器芯片产品线对营收增长有所贡献 [1] 盈利能力改善原因 - 业务规模扩大、产品矩阵丰富及上游供应链有效整合,带动毛利润增加 [2] - 加强费用管控提升运营效率,销售费用支出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2] - 市场环境趋于稳定,存货减值风险缓释,减值计提金额减少 [2]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消费类芯片产品已导入小米、OPPO、vivo等头部客户供应链并延伸至AI眼镜领域 [2] - 车规级芯片进入高通智能座舱平台,应用于奥迪、小鹏等品牌 [2] - 通过技术收购实现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从贸易模式向自产模式转化,产品覆盖三星、荣耀、传音等全球品牌 [2] - 在工业机器人、AI算力等新兴市场获得突破 [2]
希荻微创始人陶海重磅发声:愿景是迈过10亿美元收入门槛|百亿千万计划
中国基金报· 2025-09-30 16:19
公司概况与近期业绩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供应商,于2022年1月21日在科创板上市 [3] - 2024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6.31% [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102%,毛利大增71.5%,净利润大幅减亏62% [5] - 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集成电路芯片(希荻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研发战略与成果 - 公司超过60%的员工为研发人员,核心竞争力来自研发 [8][9] - 公司拥有各种类型的发明专利249项 [9] - 视觉感知产品市占率全球领先,出货量全球第一,产品线已延伸至40nm准先进制程 [9] - 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延伸至AI服务器领域,在效率和发热指标上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9] - 公司目标是在技术、制造和团队上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做到自主可控 [8] 市场竞争格局 - 视觉感知方向主要国际竞争对手是日本的旭化成(AKM),国内市占率超过其他公司总和 [10] - 电源管理方向,国内厂商在小功率端侧产品种类丰富,但在大功率算力集群产品方面相对落后,主要由国外供应商主导 [10] 运营管理与财务优化 - 公司库存比例约为10%,处于A股芯片设计企业(库存比例5%-20%)中较好水平 [11] - 通过供应链国产化(如以国内供应商替代韩国厂商)提升沟通效率和反应时间,压缩生产周期 [12] - 客户主要为国内外品牌手机大厂、汽车大厂及其供应商,资质良好,回款周期短且标准化,基本无坏账 [12] - 公司通过增加销售和利润,缩减管理费用和生产费用,同时不牺牲研发投入来平衡盈利 [10] 业务重点与未来增长点 - 当前两大主力业务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和摄像头应用的音圈马达驱动芯片(视觉感知业务) [13] - 未来两大增长潜力市场为智能汽车(已有产品布局并开始出货)和AI算力配套的电源管理系统 [13] - 公司长远发展目标是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美金,成为中国模拟芯片行业领先企业 [16] 行业趋势与创业背景 - 半导体行业的客户已从海外快速转移到国内,带动产业供应商回归中国成为大势所趋 [14][15] - 公司创始人基于中国市场在半导体全球业务占比从10%增长至30%-40%的趋势,于2012年回国创业 [14][15]
希荻微创始人陶海重磅发声:愿景是迈过10亿美元收入门槛
中国基金报· 2025-09-30 16:07
公司概况与近期业绩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供应商,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024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6.31% [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增102%,毛利大增71.5%,净利润大幅减亏62% [1] 研发战略与成果 - 公司超过60%的员工是研发人员,核心竞争力来自研发 [4][5] - 公司拥有各种类型的发明专利达到249项 [5] - 研发目标是在技术、制造和团队上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做到自主可控 [4] - 视觉感知产品市占率全球领先,出货量是全球第一 [5] - 视觉感知产品线已延伸至40nm准先进制程,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已进入AI服务器领域,在效率和发热指标上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5] 市场竞争格局 - 视觉感知方向的主要国际竞争对手是日本的旭化成(AKM),国内市占率超过了其他公司的总和 [7] - 电源管理方向,国内厂商在小功率端侧产品上种类丰富,但在需要算力集群的大功率产品方面相对落后,主要由国外供应商主导 [7] 财务与运营管理 - 公司平衡研发与盈利的原则是增加销售和利润,缩减管理费用和生产费用,不牺牲研发 [7] - 公司库存比例约为10%,低于A股芯片设计企业5%-20%的行业水平 [8] - 供应链国产化后,与国内供应商的沟通效率和反应时间提升,有助于压缩生产周期 [8] -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品牌手机大厂和汽车大厂,应收账款质量高,基本无坏账,回款周期短且可预期 [9] 业务重点与未来增长点 - 当前主力业务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和摄像头应用的音圈马达驱动芯片(视觉感知业务) [11] - 未来两大增长潜力板块是智能汽车(已有产品开始出货)和AI算力配套的电源管理系统 [11] - 公司长远发展目标是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美金,去年全年出货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14]
希荻微创始人陶海重磅发声:愿景是迈过10亿美元收入门槛|百亿千万计划
中国基金报· 2025-09-30 16:00
公司概况与近期业绩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供应商,于2022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5] - 2024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6.31% [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增102%,毛利大增71.5%,净利润大幅减亏62% [5] 研发战略与成果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因为芯片设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研发,且需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7] - 研发目标是实现技术、制造和团队的百分之百国产化,做到自主可控 [8] - 公司已获得249项发明专利,超过60%的员工为研发人员 [9] - 研发回报丰厚,已在电源管理和视觉感知两个方向形成丰富产品系列,视觉感知产品市占率全球领先,出货量全球第一 [9] - 视觉感知产品线已延伸至40nm准先进制程,AI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在效率和发热指标上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9] - 公司整体原则是增加销售和利润,缩减管理费用和生产费用,但不牺牲研发投入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在视觉感知方向,国际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的旭化成,国内市占率已超过其他公司的总和 [11] - 在电源管理方向,国内厂商在小功率端侧产品上种类丰富,但在AI算力等大功率产品方面相对落后,主要由国外供应商主导 [11] 供应链与财务管理 - A股芯片设计企业库存比例普遍在5%-20%,公司库存水平约10%,属于行业较好水平 [14] - 优化供应链的关键是与下游客户紧密配合,准确预测需求,国产化供应商的沟通效率和反应时间优于海外厂商,有助于压缩生产周期 [14] -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品牌手机大厂和汽车大厂,资质优良,基本未出现坏账,回款周期短且可预期 [15] 业务重点与未来增长点 - 当前两大主力业务是应用于消费电子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应用于摄像头的音圈马达驱动芯片,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是公司成长和获利的主要板块 [17] - 未来两大增长潜力市场是智能汽车和AI算力配套的电源管理系统,公司已在此进行产品布局,部分产品开始出货 [17] 创始人愿景与行业展望 - 创始人基于中国芯片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客户从海外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判断供应商也必将回归中国,因此于2012年回国创业 [20][21] - 公司的长期愿景是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美金,成为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公司去年全年出货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22]
希荻微(688173):H1亏损边际收窄 AI、汽车电子市场产品有望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9-15 18:3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66亿元 同比增长102.7% 归母净利润亏损0.45亿元 亏损同比减少0.73亿元[1] - 25Q2实现收入2.89亿元 同比增长169.4% 环比增长62.52% 归母净利润亏损0.17亿元 亏损同比减少0.51亿元 环比减少0.10亿元[1][2] - 2025H1综合毛利率29.4% 同比下降5.34个百分点[2]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带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2]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部分产品实现自主委外生产推动营收增长[2] - 2024Q3新增传感器芯片产品线贡献增量收入[2] - 电源管理芯片收入1.82亿元 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抖芯片收入1.42亿元 端口保护及信号切换芯片收入0.47亿元 传感器芯片及其他收入0.96亿元[2] 盈利能力改善 - 规模扩大和产品矩阵丰富带动毛利润同比增加[2] - 上游供应链有效整合提升运营效率[2] - 管理和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 新兴市场布局 - AI手机领域已向小米 OPPO vivo 传音等客户出货[3] - AI/AR眼镜等智能设备已向雷鸟 亿镜 Meta等厂商供货[3] - 机器人领域向卡诺普等工业机器人企业销售高性能芯片[3] - AI算力领域大电流POL产品和E-Fuses负载开关芯片进入客户端试制和测试阶段[3] - AI影像业务从贸易模式向自产模式转换 逐季度提升自产比例[3] 汽车电子进展 - 推出车规级单通道30mΩ和50mΩ低边开关芯片[3] - 开发双通道高边开关芯片及8通道750mΩ高边/低边开关芯片等高性能产品[3] 并购整合 - 标的公司诚芯微专注于模拟及数模混合 已导入立讯精密 BYD 联想 吉利等供应链[3] - 并购完成后将布局白牌市场 整合双方车规及工规芯片产品[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 +0.18亿元 +0.54亿元[4] - 对应PE分别为-141倍 +373倍 +121倍[4]
希荻微(688173):H1亏损边际收窄,AI、汽车电子市场产品有望放量
中泰证券· 2025-09-15 18:2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2.7%至4.6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0.73亿元至-0.45亿元,2025Q2收入同比增长169.4%至2.89亿元,亏损持续收窄[5][6] - AI端侧及算力、汽车电子等新兴市场产品实现多点突破,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需求增长,并购整合有望带来新动能[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改善,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4][6] 财务表现 - 2025H1综合毛利率29.4%,同比下降5.34个百分点[6] - 2024年营业收入546百万元(同比增长39%),预计2025年达959百万元(同比增长76%)[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91百万元,预计2025年收窄至-46百万元(同比增长84%),2026年转正至18百万元[4][6] 产品与市场进展 - 电源管理芯片收入1.82亿元,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抖芯片收入1.42亿元,端口保护及信号切换芯片收入0.47亿元,传感器芯片及其他收入0.96亿元[6] - AI手机芯片已向小米、OPPO、vivo、传音等客户出货,AI/AR眼镜芯片向雷鸟、亿镜、Meta出货,机器人芯片向卡诺普销售[6] - 汽车电子领域推出车规级低边/高边开关芯片等多款新品[6] 运营与战略 - 通过供应链整合和费用管控提升运营效率,管理和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 - 并购诚芯微推进整合,标的公司已导入立讯精密、BYD、联想、吉利等供应链,有望强化消费电子和车规芯片布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