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包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盒马邻里自提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06 13:08
盒马业务调整 - 盒马邻里自提业务将于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 该业务于2021年推出 高峰期曾达1500家自提点 [2] - 盒马近期门店调整频繁 8月底盒马X会员店全部关闭 [2] - 未来盒马发展重点为"鲜生+NB"业态 盒马鲜生计划财年内新开门店近100家 新增覆盖超过50个城市 届时门店总数将超过500家 [2] 泡泡玛特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年1月至8月中旬 国内海关拦截泡泡玛特侵权货品总数183万件 涉及237批次 拟运往61个国家和地区 [3] - 泡泡玛特已在2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海关备案 开启境外海关拦截 截至目前拦截假货总数达791万件 涉及240多个批次 [3] - 荷兰海关查获26万多件假货 公司提供多语言防伪图鉴帮助执法人员辨别THE MONSTERS等热门IP假货 [3] 深圳房地产政策调整 - 深圳市分区优化调整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政策 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在多个地区购买不限套数商品住房 [4] - 放宽盐田区和大鹏新区购房资格审核 企事业单位在特定区域购房需满足条件 其他地区不再审核资格 [4][5]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 由银行自主定价 新规将于2025年9月6日起实施 [5] 中国建筑房地产投资 - 中国建筑下属子公司以73.41亿元收购新东安公司50.5%股权及相关债权 以8.12亿元收购新百安公司30.5%股权 [6] - 交易总金额约154.78亿元 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区 总占地面积约13.41万平方米 总计容建筑面积约53.41万平方米 [6] - 项目规划用途包括商品住宅、商业、办公、科研设计等 有利于提升公司在上海区域市场影响力 [6] 牧原股份销售数据 - 2025年8月公司销售商品猪700.1万头 同比增长27.10% 其中向子公司牧原肉食品销售259.1万头 [7] - 商品猪销售均价13.51元/公斤 同比下降31.46% 商品猪销售收入118.5亿元 同比下降12.30% [7] 珠海冠宇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 并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8] - 公司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研发 推动未来量产与商业化应用 [8]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给多家头部厂商送样 软包电池凭借能量密度等优势获得多家厂商认可 [8] 腾讯减持中金公司 - 腾讯控股9月1日以平均每股21.4661港元价格出售约410万股中金公司H股 [9] - 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96% [9] 贵州茅台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获农业银行27亿元贷款承诺 期限3年 用途仅限于增持公司股票 [10] - 茅台集团计划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 增持金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高于33亿元 [10] 电影票房表现 - 影片《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5亿元 截至9月5日20时20分 [11] 天津汽车补贴政策 - 天津市调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9月3日原补贴资金已使用完毕 [13] - 9月5日至12月31日期间每月安排2000万元预算额度 实行"总额控制、先报先得"原则 [13] 中国铀业IPO进展 - 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深主板IPO过会 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 [14][15]
珠海冠宇: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巨潮资讯· 2025-09-05 18:12
技术进展与产品布局 - 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并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2] - 固态电池样品具备良好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 已建设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的全固态锂电池实验线 [2] - 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研发以推动未来量产与商业化应用 [2] 新兴领域业务拓展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参与多个项目技术对接 已向多家头部厂商送样 [2] - 软包电池因能量密度、放电倍率及安全性优势获多家厂商认可 成为机器人用锂电池重要技术路线 [2] - 部分头部厂商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与公司存在深度合作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98亿元 同比增长14.03% [2] - 归母净利润达1.17亿元 同比增长14.77% [2] - 扣非净利润4510.9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3.55% [2]
珠海冠宇(688772.SH)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
格隆汇APP· 2025-09-05 17:57
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并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1] - 公司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以推动未来量产与商业化应用 [1]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积极参与多个项目和方案的技术对接并已陆续给多家头部厂商送样 [1] - 部分厂商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和公司已有深度合作 [1] 软包电池技术优势 - 软包电池凭借能量密度、放电倍率、安全性等优势获得多家厂商认可 [1] - 软包电池是机器人用锂电池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1]
珠海冠宇: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7:51
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并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1] - 公司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以推动未来量产与商业化应用 [1]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积极参与多个项目和方案的技术对接并已陆续给多家头部厂商送样 [1] - 部分厂商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和公司已有深度合作 [1] 软包电池优势 - 软包电池凭借能量密度、放电倍率、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获得多家厂商认可 [1] - 软包电池是机器人用锂电池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1]
多氟多:公司储能电池已稳定供货于国内外客户
起点锂电· 2025-08-02 14:16
固态电池领域进展 - 公司对固态电池保持高度关注并具备部分材料产业化能力[3] - 2017年发布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专利 2021年布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专利[4] - 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已完成内部测试 安全性能达标并通过检测[4] - 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建设完毕 正在进行技术验证与优化[4] - 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池正加速迈向产业化[4] 产业链布局 - 拥有"氟资源→氢氟酸及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产业链[3] - 通过锂电池回收工艺技术创新实现持续降本[3] - 构筑"氟锂硅硼+固态"四元素+固态电池联动的独特护城河[3] 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电池已稳定供货于国内外客户[3] - 现阶段公司储能订单在逐步增加[3]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大规模分布式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系统及便携式储能[3] 电池产品技术 - 新能源电池主营产品包括圆柱电池、软包电池、方形铝壳系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3] - "氟芯"大圆柱电池采用自主研发"双向泄压"防爆结构提高安全性[3] - "单侧汇流"设计提高装配效率 "全芯CTC结构"提高可靠性[3] - 推出40、42、46到60、65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电池容量需求[3]
5年出货300万组 换电电池“一哥”重磅发布新品
起点锂电· 2025-07-26 14:29
锂电池市场格局 - 方形电池在动力和储能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1] - 圆柱电池因尺寸变大和全极耳技术应用正焕发第二春 [1] - 软包电池在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占比已不到1%,主要受安全和成本问题影响 [1] 软包电池的竞争优势与市场拓展 - 软包电池在轻量化、散热性和形态适配性方面具有优势 [2] - 技术端与钠电、固态电池匹配良好,叠片工艺适应性突出 [2] - 市场端正拓展至两轮出行和换电市场,与传统3C数码领域形成互补 [2] - 两轮出行和换电市场竞争格局未定,软包电池凭借轻量化优势仍有竞争力 [2] 汇创新能源的软包PACK解决方案 - 针对换电市场5大痛点开发解决方案:电池离线、车辆功率宽泛、车辆老化、高嫁动率、全天候工况 [5][6][7][8] - 方案满足5大需求特点:IP67防水、灌胶防振动、电量指示灯、连接器温度检测、蜂鸣器寻机 [9] - 设计四大优势:模块化塔式结构、电芯/BMS零损伤设计、精简线束、20%功率冗余 [10][12][14][16] - 技术参数覆盖35A-60A电流范围,温升控制在30℃以内 [17] 汇创新能源的产品与市场表现 - 推出光羿和臻行两大系列产品,能量密度达195Wh/kg(电芯)和145Wh/kg(PACK) [19] - 产品覆盖48V-72V电压范围和20-100Ah容量,适配不同换电场景 [19] - 背靠赣锋锂业资源,在消费、储能、动力市场已建立行业地位 [22] - 聚焦四大应用场景,两轮换电领域已与小哈换电、铁塔等头部企业合作 [24] - 过去5年累计出货超300万组,在网服务超200万组 [24] - 2024年两轮换电锂电池PACK出货量位居行业第一 [24][25] 行业发展趋势 - 软包电池有望在两轮出行和换电市场提升份额 [26] - 汇创新能源等企业的布局将推动软包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26]
圆桌讨论:电动自行车电池形态之争?圆柱/方形/软包?
起点锂电· 2025-07-11 19:26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吸引300+企业和600+高层参与 [1] - 论坛涵盖两轮车换电 锂电 钠电 高倍率 超快充 新材料 新工艺等前沿技术领域 [1] - 新国标电自电池技术专场圆桌讨论围绕电动自行车电池形态(圆柱/方形/软包)展开 由起点研究院SPIR副院长主持 台铃 创明新能源 逸飞激光 先导智能等企业高管参与 [1][3] 电池形态发展趋势 - 行业共识认为圆柱 方形 软包电池将在中长期并存 不同车型和应用场景决定形态选择 例如滑板车 简易电动自行车 电摩等差异需求 [3] - 铅酸电池仍占主流但锂电渗透率持续提升 电池形态选择核心取决于终端用户需求和市场导向 [3] - 大圆柱电池在创新结构和量产化方面进展较快 可能获得更快发展速度 但三种形态均有特定优势和应用空间 [6] 圆柱电池技术特性 - 传统电动摩托车主要采用18/21系列圆柱电池 以三元体系为主 兼顾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4] - 大圆柱电池在汽车领域应用三元体系 但两轮车更倾向磷酸铁锂体系以提升安全性 [4] - 圆柱电池在东南亚 非洲等恶劣工况市场具有优势 其封装结构能更好应对机械振动和撞击 [5] - 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量产工艺已实现突破 逸飞激光等企业完成规模化量产技术储备 [6] 企业技术布局 - 创明新能源指出圆柱电池平台可兼容钠电 锰铁锂 半固态等多元材料体系 [4] - 逸飞激光投资上亿元建设工程研究院 配备针刺 高低温 燃烧等测试设备 从研发阶段验证电池安全性 [7] - 先导智能在圆柱 方壳 软包三种技术路线全面布局 圆柱适合大规模低成本生产 方壳优化空间利用率 软包侧重轻便性和工业设计 [8][9] 产业链协作模式 - 装备企业如逸飞激光采取"往前半步"策略 与下游客户深度协同 通过测试数据迭代加速产品商业化落地 [7] - 先导智能定位为解决方案服务商 通过多路线技术储备帮助客户实现不同形态电池的产业化 [9]
全固态电池“减压”成功
高工锂电· 2025-06-30 22:08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2025年硫化物固态电池工作压力从数百兆帕降至个位数兆帕水平,标志商业化障碍被扫除[1] - 主流电池制造商和固态电池初创公司已掌握低压全固态电池制备技术[1] - 最新技术使固态电池能在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似的压力环境(2MPa)下工作[3][4] 固态电池压力类型与产业化挑战 - 制备压力(Fabrication Pressure)高达数百兆帕,决定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等核心性能[2] - 工作堆叠压力(Operating Stack Pressure)需持续施加,过去依赖高压(25MPa)会导致电池快速失效[2][3] - 高压要求增加电池壳体机械强度,推高制造成本并降低生产良率,压力不均会引发安全隐患[3] 低压技术实现路径 - 材料革新:开发弹性电解质(硫化物/卤化物)和零应变活性材料[4] - 界面工程:构建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MINT"界面,通过亲锂涂层(ZnO/Mg)抑制枝晶[4] - 结构设计:采用多孔材料/复合电极三维结构,为锂金属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5] 产业化进展 - 中科院物理所团队开发出工作压力仅2MPa的软包电池,达到商业化可接受水平[5] - 前沿研究显示卤化物电解质电池可在接近大气压(0.1-0.2MPa)下运行[6] - 行业下一步重点将聚焦降低制备压力以优化生产效率和成本[6] 行业活动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成都举行,设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专场[6]
孚能科技软包技术突围:从固态“神话”到全场景落地
高工锂电· 2025-06-03 19:12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研发的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5年底向战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 [3] - 硫化物体系工程化是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核心掣肘,固-固界面接触问题随电芯容量扩大难度呈指数级加剧 [3] - 公司以软包为技术基石,软包电池具备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强的安全缓冲能力等优势 [4][5] - 基于多年的软包叠片技术积累,公司的材料创新成果得以快速转化 [6] 双路径技术布局 - 在氧化物/聚合物体系方面,公司坚持三元高镍正极路线,通过负极掺混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并借助涂覆技术降低电解液含量 [9] - 该体系具备从液态向半固态过渡的天然路径,目前已经逐步演进至复合固态电解质方案 [10] - 在硫化物体系方面,公司直接聚焦零电解液的全固态电解质研发 [11] - 公司双线并举、择机量产,根据不同路线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时机,动态决定先期量产的节奏 [11] 四大动力电池方案 - 超高性能方案:以三元高镍+半固态/固态为核心,聚焦高端乘用车及eVTOL市场,能量密度300-400Wh/kg [15] - 高性价比方案:针对中长续航车辆市场,推出三元中镍+半固态电池解决方案,能量密度260-290Wh/kg [17] - 成本为王方案:面向中短里程电动汽车市场,大规模量产磷酸铁锂电池,第一代方案能量密度220Wh/kg [17] - 更优平替方案:钠电产品分为能量型与功率型,能量型钠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180Wh/kg [18] 国资入主与市场拓展 - 2025年5月广州工控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国资入主提供稳健资本支撑 [19] - 公司进一步融入广州本地产业链,强化与广汽、小鹏、亿航等企业的协同效应 [21] -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出口位列行业第三,在乘用车、eVTOL、电摩等多个领域实现批量供货 [22] - 公司有望在飞行器与储能赛道实现"地空双突破",软包电池成为低空领域关键技术方案 [21]
珠海冠宇连放三大招!
起点锂电· 2025-05-23 18:15
核心观点 - 珠海冠宇正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软包电池合作、AI技术应用及零碳工厂建设,以突破消费电子电池增长瓶颈 [1] - 公司面临消费电子市场饱和困境,正通过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汽车低压锂电池等新方向寻求转型 [3][5] - 动力/储能业务虽增长迅速但尚未盈利,2023年该业务营收9.8亿元却亏损5.4亿元 [6]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至近15亿元,重点布局高安全电解液、高镍正极材料等新技术 [3][7] - 境外收入占比达60%,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公司通过马来西亚布局应对 [8][9] 业务转型 - 消费电子电池业务持续低迷,受全球笔记本(十年最低点)和手机市场(销量持平)影响 [3] - 智能穿戴市场体量有限且竞争激烈,转向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寻求突破 [3] - 汽车低压锂电池成为稳定支点,2023年出货90万套,客户包括捷豹路虎、理想等主流车企 [5] - 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仍为负但有所改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6] - 放缓浙江、重庆扩产项目,观望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发展以避免过度投资 [3] 技术布局 - 开发电解液功能分子生成软件、AI性能预测平台等锂电垂直领域AI系统 [1] - 研发投入同比大增至近15亿元,重点投入高安全电解液和高镍正极材料改性项目 [3][7] - 新建生产基地将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AI大数据系统,打造零碳工厂 [1] - 软包电池技术可实现能量体积密度最大化,适配人形机器人等新应用场景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动力及储能业务营收9.8亿元,亏损5.4亿元 [6] - 整体归母净利润4.3亿元,主要依靠消费电子等传统业务支撑 [6] - 持续降本增效但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反映战略重心转向技术突破 [7] 海外风险 - 境外收入占比达60%,主要客户包括惠普、戴尔、微软等国际品牌 [8] - 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但可能通过终端电子产品传导成本压力 [9] - 加速马来西亚项目布局以分散风险,但该国同样面临美国关税压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