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针剂
icon
搜索文档
暴涨240%国产减肥药妖股崩了,联环药业跌停,近7400万元资金排队出逃,短短两个月时间,股价从低位一度暴涨超过两倍
金融界· 2025-08-21 14:59
股价表现 - 联环药业今日盘中跌停 股价报25.91元 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2.88元 跌幅达10.00% 封单超过28521手 等待出逃资金近7400万元 [1] - 公司股价从6月24日收盘至8月20日最大涨幅达240.67% 区间最高价31.58元 两个月内股价从低位暴涨超过两倍 [2] - 今日跌停显示前期涨幅过大后的调整压力 [2]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为片剂 医疗器械 原料药 针剂 分别贡献2024年全年49.32% 24.8% 12.95%和4.02%的营收 [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28亿元 同比增长18.78%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5%至2305.96万元 [4] 创新药项目 - 市场炒作核心逻辑在于创新药LH-1801项目 该项目直接对标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 后者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77亿美元 [4] - LH-1801项目从临床试验成功到最终上市销售并实现盈利面临多重关键环节的重大不确定性 [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亏损3800万至4500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4] - 亏损主要受垄断罚款及子公司亏损拖累 6月11日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天津市监局罚款6103.83万元 占2024年净利润72.53% [4] - 全资子公司联环投资2025年1-4月亏损772万元 叠加2024年亏损738万元 投资业务持续承压 [4]
2025-2031年中国针剂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52
针剂行业概述 - 针剂产品涵盖性能、分类及特点分析,包括注射剂、输液剂等细分类型 [2] - 行业经营模式涵盖生产、采购及销售全链条,体现垂直整合特征 [2] 行业运行环境 - 政治法律环境涉及行业管理体制、国家标准及发展政策导向 [2][3] - 全球经济与国内宏观经济双重影响产业供需,技术环境聚焦生产工艺创新 [3] 医药制造业关联分析 - 医药行业景气度与增长数据反映产业链(原料药-制剂-流通)联动效应 [3] - 生物制药、中药及化学制药三大子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区域与产品差异化分布 [3][4] 针剂市场供需 - 2020-2024年生产批文区域分布显示华东、华北为产能集中地 [4] - 需求端受价格波动影响显著,研发生产态势指向创新药占比提升 [4] 行业经济指标 - 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负债及销售收入数据反映行业杠杆水平与盈利空间 [5] - 2020-2024年产销率与经营效益指标(ROE、周转率)揭示运营效率 [5]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通过批文数量与区域消费数据量化,头部企业占据主要份额 [6] - 五力模型分析显示替代品威胁与供应商议价能力为关键竞争要素 [6] 区域发展 - 华北、华东地区经济规模与针剂市场规模正相关,中西部增速潜力突出 [7][8] 关联产业动态 - 制药装备供给类型与医药流通规模(物流配送、电商渗透率)直接影响针剂渠道效率 [8] - 医疗机构资源(床位利用率、门诊量)与零售药店经营指标(客单价、坪效)反映终端需求强度 [8][9] 重点企业分析 - 公司A至E的核心产品、营收结构及技术优势体现差异化竞争策略 [9][10] 行业趋势与策略 - 2025-2031年供需预测指向产能优化与创新驱动,价格走势受原材料成本与技术升级双重影响 [11] - 投资战略聚焦区域布局与重点客户资源整合,技术革新为长期核心变量 [12]
昆药集团2024年净利润下降19% 多项业务毛利率下滑
犀牛财经· 2025-04-28 18: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01亿元,同比微降0.34% [2] - 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9.86%,扣非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25.09% [2] - 基本每股收益0.86元/股,同比增长21.13%,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55元/股,同比增长25.00%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2%,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6%,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08亿元,同比增长7.12%,销售回款能力增强 [3] - 净资产52.53亿元,同比下降19.94% [3] 业务表现 - 口服液收入36.92亿元,同比增长1.18%,毛利率同比减少2.11个百分点 [4] - 针剂收入5.39亿元,同比下降49.09%,毛利率同比减少0.84个百分点 [4] - 药品和器械零售批发板块收入36.55亿元,同比下降3.72%,毛利率同比减少1.58个百分点 [4] - 心脑血管领域收入21.95亿元,同比下降17.45%,仍为营收主力 [4] - 消化系统药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46%,位列第二 [4] - 妇科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5.67%,位列第三 [4] 研发与分红 - 研发投入1.43亿元,新增专利20项 [4] - 1类创新药KPC000154(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入临床,2.2类改良型新药KYAH02-2020-149获批试验 [4] - 仿制药方面,氯硝西泮注射液、秋水仙碱片通过一致性评价,3类仿制药推进技术审评及BE试验 [4]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