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胶膜

搜索文档
反内卷vs市场化出清:光伏行业反内卷进入关键观察节点
2025-09-15 22:5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光伏行业 包括硅料 电池组件 硅片 光伏玻璃 光伏胶膜等环节[1][2][4] * 涉及公司包括通威 天合 晶科 爱旭 隆基 晶澳 钧达 捷佳 先导 奥特维等[1][2][4][13] 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经营与现金流状况 * 光伏行业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大幅转正 资本开支相对放缓 仅通威 天合 晶科等公司有一些资本开支[1][4] * 筹资性现金流一季度龙头公司净流入较多 二线公司持续走弱 二季度两者均转负[1][4] * 银行主动抽贷可能性不大 因为会导致真正的坏账[4] 反内卷措施与效果 * 六部委提出产业调控和遏制低价销售等反内卷措施 包括收并购和遏制低价销售[1][5] * 硅料价格已取得良好效果 短期措施包括不低于成本价销售指引以及价格法推出[1][5] * 长期仍需依赖收并购 但买卖双方构成及对价问题需要时间解决[1][5] 硅料市场成本与利润 * 若硅料行业收缩至200多万吨满产状态 或以60%开工率生产130-140万吨[7] * 硅料价格需达7万元/吨 全行业利润约190亿元 考虑偿还140亿元债务后剩余利润约50亿元[7] * 政府目标是涨价和避免亏损 企业需联盟控价实现合理利润[7] 电池组件环节价格与盈利 * 全行业不低于成本价销售需组件价格达含税0.85元/瓦(硅料55元/公斤 各环节无利润)[8][9] * 实现10%合理ROE需组件价格提至0.94元/瓦[9] * 目前组件价格约0.74元/瓦 仍有上涨空间 需与下游博弈及政策支持[9] 差异化竞争与超额利润 * 硅料环节超额利润来自成本优势和优化供给格局 非满产情况下一些公司可能以50-70元/公斤的含税全成本存活[10] * 电池组件环节依赖市场和高功率产品 高功率组件未来几年将产生溢价[2][10] * 高功率620瓦卖0.70元 而660瓦可卖0.825元 对于终端电站度电成本不变[10] 未来发展趋势 * 2026年后高功率组件将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 爱旭ABC 隆基BC2.0 晶科Topcon 3.0等技术将推动差异化和溢价[2][11] * 通过并购整合提升效率也是一种可能性 但目前尚未形成具体方案[2][11] * 光伏行业仍有下一轮增长周期 包括储能活跃度提升和海外市场持续增长[13] 光伏玻璃市场 * 光伏玻璃总产能不到10万吨 其中国内89290吨 海外9950吨 对应组件产量约600GW[14] * 供需基本平衡 短期偏紧 8月下旬至9月补充海外分销商库存 需求超预期[14] * 9月价格涨至13元/平方米 龙头企业盈利良好 全成本约10-10.5元/平方米 二线腰部及以下企业仍亏损[15][18] * 预计2026年均价13-13.5万元 二线及以下企业或将出清[2][18] * 玻璃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约68% 两家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达71%[17] 光伏胶膜市场 * 仅有龙头企业处于持续盈利状态 其他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19] * 当前综合价格约为每平方米6元 短期预计会有所提升但涨幅较慢[19][22] * 龙头企业单品毛利应在每平方米6至8毛钱 二线及以下企业由于没有海外业务 综合压力较大[21] * 要覆盖成本 价格还需再上涨1至1.5元[22] 停产复产成本差异 * 光伏胶膜停产复产成本相对较低 一周内即可恢复生产[20] * 光伏玻璃则需要更长时间和更高成本 老旧产线复产成本约一个亿 新建产线也需至少1000万元 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爬坡周期[20] 盈利空间与市场布局 * 盈利空间依赖硅料环节的成本优势和组件环节的海外布局及高功率溢价[13] * 港美股中的DQ 新特等公司可能会翻倍 A股中的隆基 通威等大公司空间稍小 但晶澳 晶科可能稍微大一些[13] * 市值较小但有突出潜力的公司 如爱旭在BC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以及钧达在中东布局和向美国供应 增长潜力更大[13] * 预计未来一年内反内卷成功后 大公司的赔率为50% 小公司可能达到100%[13] 其他重要内容 * 反内卷交易或预期关注度不高 但从估值性价比和远期弹性空间来看 现在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布局时机[2][3][6] * 光伏玻璃行业集中度高 前五家企业占据80%产能[16] * 配额制是另一种考虑 即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给各企业 并允许租赁指标以提高产能利用率 但目前尚未确定落地[16]
1000+深度报告下载: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9-14 23:58
报告资源概览 - 知识星球平台提供超过1000份行业研究报告资源 涵盖新材料、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 [2] - 报告内容通过标签分类管理 包括半导体材料、新能源、光伏等4188个专业标签 [1] - 资源获取方式包括网址链接https://t.zsxa.com/WNnPc和二维码扫描两种途径 [2] 半导体技术发展 - 半导体制造工艺持续迭代 从FINFET架构向GAAFET架构演进 光刻技术从DUV向Hi-NA EUV发展 [11] - 台积电制程路线图显示技术节点从N28/N20向N4/N3推进 并规划IN2及116A等更先进节点 [11] - 英特尔技术路线包括Intel 7/4/3系列 并规划Intel 20A/18A制程 三星则推进NS/4和N2技术节点 [11] 投资阶段分析 - 种子轮阶段企业处于想法阶段 缺乏销售团队 投资需重点关注技术门槛和团队能力 [6] - 天使轮企业已开始研发并产生收入 但研发投入巨大 需考察行业前景和渠道推广能力 [6] - A轮企业产品成熟且销售额爆发增长 投资需考察客户结构、市占率及盈利能力 [6] - B轮企业产品线扩展且持续增长 投资风险较低但估值较高 融资目的为抢占市场份额 [6] 材料产业覆盖 - 半导体材料体系包含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等核心材料 以及先进封装相关的玻璃通孔TGV、硅通孔TSV等技术 [1] - 新能源材料涵盖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等方向 包括隔膜、正负极材料等关键组分 [1] - 新型显示材料包含OLED、MiniLED、MicroLED技术 以及OCA光学胶、偏光片等功能性材料 [3] 前沿材料领域 - 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以及碳碳复合、碳陶复合等复合材料 [3] - 特种工程塑料涵盖PEEK、LCP、POE等高端材料 陶瓷材料包含MLCC、氮化硅、氮化铝等电子陶瓷 [3] - 新兴材料领域涉及合成生物学、生物基材料、碳纳米管、超导材料等前沿方向 [3] 产业应用聚焦 - 终端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风电、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以及折叠屏、智能硬件等消费电子方向 [4] - 制造工艺包含一体化压铸、纳米压印等先进技术 未来产业涉及核聚变、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4] - 知名企业案例包括ASML、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 以及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领军企业 [4]
套现4.69亿元!福斯特股东同德实业清仓离场,上半年净利同比"腰斩"
深圳商报· 2025-09-11 12:39
股东减持 - 股东同德实业完成减持计划 减持总金额4.69亿元 减持3252.3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25% [1] - 减持计划于8月11日至9月10日实施 减持后同德实业持股数量降为0股 [1] - 减持公告发布次日(8月6日)公司股价开盘跌超5%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75.59亿元 同比下降26.06% 归母净利润4.96亿元 同比下降46.60% [2] - 营收下降主因光伏胶膜销售价格下降及光伏背板销量与价格双降 感光干膜和铝塑膜产品销量与营收实现增长 [2] -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光伏产品销售规模下降导致盈利减少 [2]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国产感光干膜龙头企业 客户覆盖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等行业头部企业 [1] - 产品围绕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拓展至封装基板领域 [1] 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日股价涨5.40% 报16.59元/股 总市值432.8亿元 [3]
深圳燃气:9月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8:45
公司治理 - 第五届第三十七次董事会临时会议于2025年9月9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1] 业务结构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管道燃气占比53.28% [1] - 天然气批发占比16.96% [1] - 光伏胶膜占比12.56% [1] - 石油气批发占比5.12% [1] - 燃气工程及材料占比5.02% [1] 市场表现 - 收盘价6.62元 [1] - 市值190亿元 [1]
供需新周期有望开启,重视龙头+弹性方向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8 09:34
行业整体策略 - 供需新周期有望开启 重视龙头和弹性方向[2] - 供给端关注反内卷和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需求端关注储能等高增长领域[2] - 乐观看待供需新周期开启 持续性有望超预期[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成功下线10Ah全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1][3] - 成都基地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3] - 预计2025年固态电池实现能量密度400Wh/kg和1000Wh/L目标 推进产业化进程[3] - 辉能科技开发可拆解式固态电池模块 支持单颗电芯独立更换 台湾桃园GWh级示范产线已建成并出货[3] 光储产业链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 同比增长106%[1][4] - 中国企业包揽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十强全部席位 前十强合计市场份额达91.2%[1][4] - 海外新兴市场崛起 中国企业新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合作 总规模超160GWh 同比增长220.28%[4] - 工信部印发行动方案 明确将破除内卷式竞争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引导有序布局光伏和锂电池产业[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59.6万吨 协鑫科技颗粒硅产能48万吨 现金成本降至25.31元/公斤 预计8-9月实现全公司盈利[4][5] - 硅料价格已连续10周上涨 光伏供需边际向好 组件9月开工率预计提升2.45%[5] AI+新能源与风电产业链 - 特斯拉发布第四版宏图计划 详细阐述Optimus人形机器人定位 未来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6] - 宇树科技预计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中四足机器人占65% 人形机器人占30% 组件产品占5%[6]
*ST绿康:控股股东所持520万股公司股份质押展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7:25
股权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7,291,400股,占总股本比例30.43% [1] - 本次质押展期股份5,200,000股,占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比例11.00%,占总股本比例3.35% [1]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约1034万股,占其持股比例21.08%,占总股本比例6.65% [1] 业务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构成:兽药占比61.79%,光伏胶膜占比26.10%,生物农药占比5.99%,其他占比2.83%,食品添加剂占比2.19% [1] 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41亿元 [1]
深圳燃气(601139):城燃相关主业稳增接驳及智慧服务致业绩短期承压
华源证券· 2025-09-05 17: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2/11/9倍 [6][8][9] 核心观点 - 城燃主业稳健增长 燃气资源与综合能源成为新增长点 但智慧服务业务阶段性承压致短期业绩下滑 [6][9] - 2025H1营收154.32亿元同比增11.99% 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降13.61% 主因智慧服务分部利润下滑59.30%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8/17.64/20.68亿元 同比增速5.53%/14.73%/17.21% [8][9] 业务分部分析 - **城市燃气分部**:2025H1净利润2.77亿元同比降6.94% 管道燃气销售量26.30亿立方米同比增5.71% 其中电厂气量同比增11.98%带动管道燃气毛利增26.82%至12.62亿元 [9] - **燃气资源分部**:2025H1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大增42.9% 批发气量7.58亿立方米同比增305.65% 批发业务毛利增长280.54% [9] - **综合能源分部**:2025H1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58.74% 深燃热电发电量9.31亿千瓦时同比增113.54% 但光伏胶膜业务因价格竞争致毛利下滑62.34%至0.62亿元 [9] - **智慧服务分部**:2025H1净利润1.31亿元同比降59.30% 主因深圳"瓶改管"工程收官致营收降68.76%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13.37/320.23/328.09亿元 同比增速10.54%/2.19%/2.46% [8] - 预计ROE将逐步提升 2025-2027年分别为9.26%/9.92%/10.80% [8] - 当前市盈率处于低位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2.22/10.65/9.09倍 [8] 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 二期扩建项目拟新建2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和1座LNG船泊位 [9] - 布局SOFC等综合供能项目 建设全国首个300千瓦SOFC商业化推广示范项目 [9]
探索“海上风电+”应用新场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3 17:36
清洁能源开发与技术攻关 - 推动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核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规模开发及重大技术攻关 [1] - 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1] 新型储能技术与设施建设 - 加快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 [1] - 支持风电、光伏发电企业配套建设储能设施 [1] - 鼓励工业园区、工业企业部署储能电站 [1] 风电产业链协同发展 - 做强风机、叶片、塔筒等核心产品 [1] - 协同发展中厚板塔筒用钢、叶片复合材料等配套材料 [1] - 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氢能+文旅""海上风电+储能"等应用场景 [1] 光伏产业升级与配套引进 - 强化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等核心制造环节的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 [1] - 积极引进光伏胶膜、逆变器、维保装备等配套产业 [1] 新能源电池与氢能产业链布局 - 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聚焦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电芯等关键环节 [1] - 持续做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 [1] - 大力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布局 [1]
1000+深度报告下载: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9-02 20:08
报告内容概览 - 知识星球材料汇提供超过1000份行业研究报告 涵盖新材料、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2][3][4] - 内容采用标签化分类管理 包括投资笔记8848条 半导体相关标签4188个 半导体制造工艺标签41882个 [1] - 平台整合产业链全景图分析 重点关注国产替代、技术创新及碳中和等主题方向 [4] 半导体技术发展 - 半导体制造工艺持续迭代 从FinFET架构向GAAFET架构演进 光刻技术从DUV向Hi-NA EUV发展 [11] - 台积电制程路线图显示从N28/N20向N4/N3推进 并规划N2及更先进的14A制程 [11] - 英特尔技术节点包括Intel 7/4/3 并规划Intel 20A/18A及14A制程 三星则推进NS/4和N2制程 [11] - 重点关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和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技术发展 [1] 新能源与光伏 - 新能源领域覆盖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 重点关注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隔膜等关键材料 [1] - 光伏技术包括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及钙钛矿等新型技术 OBB无主栅技术获得重点关注 [1] - 氢能、风电、燃料电池及储能技术被列为重点研究方向 [1] 先进材料体系 - 新型显示技术涵盖OLED/MiniLED/MicroLED 配套材料包括OCA光学胶、偏光片及光学膜 [3] - 纤维材料体系包含碳纤维、芳纶纤维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重点包括碳碳复合和碳陶复合材料 [3] - 特种工程塑料如PEEK、LCP、COP/COC获得重点关注 电子陶瓷领域覆盖MLCC、氮化铝等基础材料 [3] 企业生态与投资 - 跟踪全球知名企业动态 包括ASML、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半导体企业 以及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企业 [4] - 投资阶段划分为种子轮、天使轮、A/S、B42及Pre-IPO阶段 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风险特征和考察重点 [6] - 早期投资重点关注技术门槛、团队能力和行业前景 成长期投资则侧重客户结构、市占率及财务指标 [6]
光伏50ETF(159864)盘中净流入超1000万份,组件成本支撑增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23
资金流向 - 光伏50ETF(159864)实时盘中净流入1600万份 显示资金持续抢筹光伏资产 [1] 产业链价格动态 - 8月下旬以来硅料、硅片、电池片等环节价格上涨 [1] - 辅材中光伏胶膜、光伏玻璃等环节调涨价 在成本端提供支撑 [1] - 近期组件集采开标价格有所上升 成本驱动下组件企业大多数低价开始报涨 [1] - 需求端暂未明显改善 组件实际成交价格或将继续博弈 [1] 指数产品特征 - 光伏50ETF(159864)跟踪光伏产业指数(931151) [1]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涉及硅材料、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聚焦新能源与环保主题 具有较高成长性和波动性 能较好体现光伏产业整体发展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