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响
icon
搜索文档
漫步者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1140.03万元,融资余额2.7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09:26
11月11日,漫步者跌0.78%,成交额1.2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漫步者获融资买入额1140.03万元, 融资偿还1451.55万元,融资净买入-311.52万元。截至11月11日,漫步者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78亿元。 融资方面,漫步者当日融资买入1140.0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7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43%,融资余额 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漫步者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 股东,持股622.6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892.32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八大流通股 东,持股407.0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25万股。招商安本增利债券C(217008)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303.42万股,为新进股东。招商信用增强债券A(217023)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7.99万 股,为新进股东。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015641)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朗山路13号清 华紫光科技园3层A302室,成 ...
漫步者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低于行业中位数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3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16日,于2010年2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广东省深圳市 [1] - 公司是中国专业品牌音频设备龙头,主营业务为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消费电子 - 品牌消费电子,涉及流媒体、星闪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文东,其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24年薪酬为114.49万元,较2023年增加39.4万元 [4]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0.5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7/10,低于行业平均的112.1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3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10,低于行业平均的6.55亿元 [2] - 按产品划分,2025年三季度耳机收入7.9亿元,占比58.42%,音响收入5.08亿元,占比37.57%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0.28%,高于行业平均的29.9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6.51%,低于行业平均的37.74%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7.94万户,较上期增加5.4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566.07股,较上期减少5.16%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622.6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892.32万股 [5] - 招商安本增利债券C和招商信用增强债券A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5] -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业务亮点与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音箱设备收入10.0亿元,耳机收入18.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33.9%、62.5% [6] - 2024年公司内销收入23.1亿元,海外收入6.3亿元,分别占总收入78.5%、21.5% [6] - 2024年公司依靠电竞音箱新品实现份额增长,位列线上市场第三,中国品牌第一 [6] - 公司侧重OWS耳机,产品均价较高,并推出明星代言及品牌联名等运营活动 [6] - 公司构建多品牌矩阵,2025年7月发布开放式主动降噪耳夹新品LolliClipAI,已接入豆包和DeepSeek两大模型 [6] - 公司自2024年末至2025年春节后陆续发布高端新品,蓝牙版本迭代到6.0,配合APP可实现多国语言实时语音转译功能 [7] - 公司的“漫步者摘要提取算法”和“漫步者机器翻译算法”已完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深度合成服务算法的备案 [7] - 国内采用“区域独家总经销商制”,大力发展传统线上渠道及内容型社交电商渠道;海外保留区域独家总经销商制,开拓线上直营渠道 [7] 机构预测与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4/34.1/3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2/6.1亿元 [6]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1/0.59/0.69元,PE分别为26.3x/22.8x/19.4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公司有望借助人工智能浪潮成为端侧AI的确定性收益者,给予“谨慎增持”评级及目标价为15.50元 [7]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2/0.70/0.85元 [7]
漫步者前三季度营收20.56亿元同比降4.16%,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降11.35%,净利率下降1.5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0.56亿元,同比下降4.1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下降11.35%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13.4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5% [1][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40.28%,同比微升0.10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16.08%,较上年同期下降1.53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40.12%,同比及环比均上升0.3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15.31%,同比降2.02个百分点,环比降0.11个百分点 [2] 费用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4.58亿元,同比增加2828.22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22.28%,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0.56%,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45%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18%,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54% [2] 估值与股东情况 - 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26.28倍 [2] - 市净率(LF)约为4.06倍,市销率(TTM)约为3.87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东总户数7.94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4091户,增幅5.44%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15.50万元增至15.89万元,增幅2.51%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耳机58.42%,音响37.57%,其它3.61%,汽车音响0.39%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 [3] - 公司涉及概念板块包括流媒体、星闪概念、电子竞技、智能音箱、中盘等 [3]
690亿“国补”落地,促消费如何再添新动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8 06:02
政策资金与实施效果 - 2025年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已下达到地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此项补贴且目前已全部下达 [1] - 政策效果显著 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领超过1000万份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与以旧换新相关的商品如家电、音响等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1] 行业监管与风险防范 - 针对部分商家先涨价再打折、以次充好、骗补套补等行为 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加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监管 [2] - 当前监管重点在于购买前申领资格的审核及购买内容和身份的核查 建议购买后也进行追踪以实现全链条监管 [2] 消费结构变化与趋势 -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需求正由商品消费为主导转入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 因此服务消费实现较快增长 [3] - 在消费转变过程中 实物商品正进行提质升级 同时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政策将跟随需求变化以满足多样化消费 [3] 对企业供给端的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企业积极扩大生产 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大研发投入以更新产品和提升性能 [4] - 政策实施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4]
新闻1+1丨690亿“国补”落地,促消费如何再添新动力?
央视新闻· 2025-10-28 03:15
政策资金与实施效果 - 2025年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已下拨地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1] - 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以旧换新补贴 目前资金已全部下达 [1] - 政策效果显著 已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领超1000万份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家电、音响等以旧换新相关商品保持两位数增长 [1] 行业监管与风险防范 - 针对部分商家先涨价再打折、以次充好、骗补套补等行为 相关部门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方法进行全方位监管 [2] - 当前监管重点在于购买前申领资格审核及购买内容与身份核查 [2] - 建议实施购买后及时追踪跟踪 以实现消费购买全链条监管 [2] 消费结构变化与趋势 -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需求由商品消费为主导转入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 服务消费实现较快增长 [3] - 消费转变过程中 实物商品持续提质升级 同时服务需求日益提升 [3] - 相关政策将跟随消费需求变化 以进一步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3] 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供给端企业积极扩大生产 [4] -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大研发投入 不断更新产品并提升产品性能 [4] - 政策实施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4]
全球八成音响中国造,音频产业进入AI“无界声学”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0:35
产业发展阶段与现状 - 5G、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音频产业进入“跨界融合驱动体验升级”的新发展阶段 [1] - 音频技术突破传统物理边界,与智能家居、智能座舱、智能眼镜等场景深度结合,催生沉浸式娱乐、无感交互等创新商业模式 [1] - 中国音频产业经历了从追赶到并行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转变,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音响产品生产国,出口额占全球市场80%以上 [1] 深圳产业地位与优势 - 深圳是音频产业的领头羊区域,构建了从芯片到元器件,再到开发技术、制程自动化、检测仪器设备的完整产业链 [2] - 深圳汇聚了冠旭电子、韶音科技、漫步者、智创一切、万魔声学等知名品牌,以及中科蓝讯、立讯精密、瑞声科技等产业链配套企业 [2] - 深圳音频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优势在于持续技术创新以及政府提供的灵活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2]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行业对AI态度已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探索,积极利用AI进行产品升级 [3] - AI+声学技术应用比例高,在视频会议领域达100%,流媒体及社交领域超90%,客户服务/呼叫中心领域达70%,汽车/智能助手领域达80%,电影游戏制作领域达60% [3] - 作为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最大研发生产基地,深圳完善的产业链支撑企业每年实现技术突破并推出新产品 [3] 新兴应用场景与未来趋势 - 语音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重要窗口,音响耳机扮演关键桥梁角色 [4] - 智能眼镜、智能座舱等上下游企业正深入探讨音响技术与AI的融合路径 [4] - 以智能座舱为例,许多创新技术源自深圳,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成功背后有深圳创新基因和产业链优势的支持 [3]
解码东莞“制造美学”: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6:41
城市产业形象战略 - 东莞在第138届广交会上首次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城市产业形象集体亮相 [1] - 2024年东莞系统性地提出“制造美学”理念,从设计、工艺、生产、产品、人文、理念六个维度重构制造业价值 [1] - 此举旨在为东莞制造注入更具魅力的“灵魂”,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进阶 [1] 参展规模与集体品牌展示 - 本届广交会东莞特装企业统一采用“广东优品|东莞·制造美学之城”标识 [2] - 共有210家企业携412个展位参展,形成强大的“组团”声势 [2] - 集体品牌塑造旨在为参展企业提供高价值“背景板”,降低中小企业品牌沟通成本,形成集群效应 [3] 企业转型与价值提升路径 - 参展企业展示逻辑发生根本变化,从“供应商”转向“解决方案提供者” [3] - 例如慕思集团展示“智慧睡眠生活场景”,声一电子提供“个性化听觉体验方案” [4] - 企业洽谈重点从价格、数量、交期转向设计、解决方案、可持续性的共创 [4] 代表性企业与产品案例 -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电动摩托车电池,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高端时尚电动高尔夫球车 [2] - 马可波罗公司推出敦煌莫高窟壁画灵感的大规格瓷砖(1.2m*2.7m),在中东、中亚市场受欢迎 [5] - 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打平板电脑搭配电脑保护套的商务配套方案 [2] 产业基础与竞争力演变 - 参展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占比显著提升 [3] - 东莞企业正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底部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延伸 [5] - 长期参与全球化分工使东莞企业对全球市场判断更敏锐和透彻 [4]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制造美学”被视为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诉求,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 [4] - 未来外贸韧性将更多源于独特设计、精湛工艺、绿色理念及由此带来的品牌忠诚度 [6] - 此举是中国制造业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关键节点上的一次系统性价值升维 [6][7]
俄罗斯EAC认证指南:海关联盟技术法规下的电子产品质量要求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05
EAC认证概述 - EAC认证是进入俄罗斯及其他海关联盟成员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市场的必要合规认证标志 [1] - 认证表明产品符合海关联盟技术法规在安全性、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1] - 自2010年起,俄罗斯和其他成员国逐步实施该认证体系 [3] 电子产品认证要求 - 电子产品必须通过EAC认证以确保其在质量、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方面的符合性 [3] - 主要技术法规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材料安全、电磁兼容性、环境保护以及能效和节能标准 [3][4][5][7] - 材料安全要求电子产品中的材料不得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并需符合如RoHS的有害物质限制标准 [4][7] 适用产品范围 - 适用EAC认证的电子产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计算机)、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等 [6][7] 认证申请流程 - 申请流程首先需确认产品适用的海关联盟技术法规,如EAEU TR 004/2011(家用电器安全)、EAEU TR 020/2011(电磁兼容性)、EAEU TR 037/2016(无线电设备) [8] - 根据产品类别和风险等级,认证可选择型式批准和批量生产监督等不同程序 [6] - 产品必须通过认可实验室的测试,项目包括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材料安全和能效测试 [8][9] - 企业需准备技术文件,如产品设计文件、测试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用户手册等,并提交给认证机构审核 [11][9] 认证有效性及维持 - EAC认证的有效期通常为5年,在有效期内企业必须确保产品持续符合要求 [10] - 产品设计或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或认证法规更新时,企业需要重新申请认证 [10][12] 常见误区澄清 - EAC认证主要关注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而非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 [12] - 认证过程没有固定程序,会根据产品类型和认证机构要求有所不同 [12]
漫步者跌2.05%,成交额1.3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37.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3:39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2.87元/股,成交额1.30亿元,换手率1.91%,总市值114.4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37.4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006.90万元,大单净流出1730.56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20.80%,近5个交易日下跌7.54%,近20日和近60日均下跌4.03%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耳机58.42%,音响37.57%,其它3.61%,汽车音响0.39%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减少1.95%,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减少9.0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7.53万户,较上期增加2.83%,人均流通股6922股,较上期减少2.75%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15.02万股,较上期减少1142.28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76.81万股至410.25万股,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减持49.34万股至285.66万股,景顺长城景气进取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6.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78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概念板块包括星闪概念、流媒体、阿里概念、智能穿戴、智能音箱等 [1]
漫步者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811.11万元,融资余额3.3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3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1.87%,成交额为1.7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811.11万元,融资偿还1710.58万元,融资净买入1100.54万元 [1] - 截至10月16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3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3.3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84%,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10月16日融券卖出2600股,卖出金额3.42万元,融券偿还0股 [1] - 融券余量12.83万股,融券余额168.59万元,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 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均处于较高水平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16日,于2010年2月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涉及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的研发、生产、销售 [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 耳机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58.42% [1] - 音响业务收入占比37.57%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61%,汽车音响业务收入占比0.39%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53万户,较上期增加2.83% [2] - 人均流通股为6922股,较上期减少2.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78亿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减少1.9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00亿元,同比减少9.07%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515.02万股,较上期减少1142.28万股 [2]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10.25万股,较上期增加76.81万股 [2] -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015641)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85.66万股,较上期减少49.34万股,景顺长城景气进取混合A(01381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