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 900
搜索文档
2025年第198期:晨会纪要-20251121
国海证券· 2025-11-21 09:10
报告核心观点 - 晨会纪要涵盖多个行业及公司的三季度业绩表现和未来展望,重点包括农化、汽车、半导体、医美、旅游、电商、零部件及宏观趋势 [2] - 多数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同比增长,部分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规模效应或新业务拓展 [3][11][16][21][29][39][44][47] - 行业层面,AI驱动半导体需求增长,汽车电动化与高端化加速,消费服务领域呈现韧性,宏观政策强调科技投资与结构优化 [2][21][54] 按公司/行业总结 兴发集团(农化制品)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1.61亿元,同比增长5.96%,环比增长23.94%;归母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16.17%,环比增长42.15% [3] - 草甘膦均价26530元/吨,同比上涨5%,环比上涨12%;价差12569元/吨,同比扩大21%,环比扩大35% [4] - 磷矿石资源储量通过收购桥沟矿业增至5.80亿吨,设计产能提升至785万吨/年 [7][8] 零跑汽车(乘用车)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94.5亿元,同比增长97.3%,环比增长36.7%;毛利率14.5%,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 [11][12] - 月销量持续突破,10月达7万辆;D系列高端车型D19亮相,A10车型定位10万元以内SUV [13] - 出口量1.7万辆,居新势力第一;全球销售网点超700家,计划2026年推进本地化生产 [14] 吉利汽车(乘用车)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91.9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59% [16][17] - 银河系列累计销量超100万辆,极氪009等高端车型提速;出口量11.2万辆,环比增长19% [18][19] - 新能源出口3.6万辆,环比增长66%;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18][19] 澜起科技(半导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33亿元,同比增长57.83%;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增长66.89% [21] - DDR5子代迭代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PCIe Retimer芯片全球市场份额10.9%,排名第二 [22][23] - 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从2025年250万台增至2030年65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21.2% [22] 新氧(医美服务)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4.0%;美容治疗服务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04.6% [24][25] - 线下门店增至39家,Q3核销人次8.98万,同比增长280%;大单品爱拉丝提出货量5.98万件,环比增长63% [25]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美容治疗收入2.16亿-2.26亿元,同比增长165.8%至178.1% [24] 携程集团(旅游服务) - 2025年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194% [29] - 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40%;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0% [30][31] - 国内偏远地区预定量同比增长近30%,银发市场用户交易额增长超70% [30] 拼多多(电商)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9%;Non-GAAP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4% [39][40] - Temu业务GMV环比转正,交易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0%;广告收入增速放缓至8% [41][42] - 管理层强调长期投入商家生态,国补退坡或提升国内电商竞争力 [41] 爱柯迪(汽车零部件)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8.6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10.4%;毛利率32.6%,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44] - 收购卓尔博71%股权,切入机器人精密部件领域;设立子公司布局镁合金压铸技术 [45] 江淮汽车(商用车) - 2025年10月销量3.15万辆,同比增长5.49%;新能源车销量3581辆,同比增长3.7% [47][49] - 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上市4个月销量突破1.5万台;Q3单车收入12.66万元,环比增长2.12万元 [51][52] 宏观与行业趋势 - 消费占GDP比重56.6%,较美国(81.4%)有提升空间;服务消费占比46.1%,未来为重点方向 [5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受政策支持,政策性金融工具带动总投资约7万亿元;M1同比增长6.2% [58][59] - A股具备慢牛基础,存款利率下行至0.05%;黄金供需缺口扩大,央行购金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 [64][65]
吉利汽车(00175):三季度量利攀升,高端化新品周期强劲:吉利汽车(00175):2025年三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1-18 11: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吉利汽车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1] - 目标价为26.00港元,相较当前股价有51%的上升空间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优异,量利攀升,核心归母净利润创下新高 [7] - 公司正处于强劲的高端化新品周期,多款新车型爆款率较高,驱动销量和盈利大幅上行 [7] - 当前公司估值较低(2025-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9倍和7倍),与强劲基本面背离,是底部布局的良好时机 [7] 主要财务指标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收892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加14亿元,环比增加2.0亿元;核心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环比均显著提升 [1][7] - **销量表现**:3Q25销量达76万辆,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7.9%;2025年10月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2% [7] - **盈利能力**:3Q25毛利率为16.6%,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6.0%,管理费用率1.5%,研发费用率4.9% [7] - **未来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447.54亿元、4463.12亿元、4934.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0%、29.5%、10.6%;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80亿元、239.74亿元、272.08亿元,净利率分别为5.2%、6.0%、6.4% [3][7] 新品周期与增长动力 - **新车型密集推出**:2025年下半年公司开启新一轮新品周期,推出包括银河A7、银河星耀8、银河M9、领克10、领克900、极氪9X等多款富有竞争力的新车型 [7] - **爆款车型表现**:平价车型如银河A7、银河星耀8月销分别突破1.3万辆和1.0万辆;高端车型如银河M9、领克900、极氪9X预计稳态月销可达1.3万辆、0.5万辆、0.5万辆以上 [7] - **销量与结构优化**:新车型推动销量持续突破,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304万、373万、402万辆;高端化产品结构提升有望带动平均售价和毛利率上涨,促进净利总额增长 [7]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 **当前估值**:基于2025年11月17日股价,公司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9倍、7倍、6倍,市净率分别为1.7倍、1.5倍、1.3倍 [3][7] - **目标价依据**:报告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上调,并切换至2026年估值,给予2026年1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26.00港元 [7]
雷军曝光新车!买混动的用户变少,小米增程SUV需跨越三道关
搜狐财经· 2025-10-16 21:39
小米汽车新产品动态 -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新疆进行新车测试,表面聚焦小米YU7的高温续航、充电和防晒测试,但实际重头戏是小米首款SUV的路试[1] - 大量路试照片显示,小米首款SUV车长有望超5.2米,车高约1.8米,为大型SUV尺寸,并确认搭载增程混动技术,成为小米汽车首款混动车型[3] - 该新车上市后将直接竞争问界M9、理想L9、腾势N9、领克900等大型新能源SUV[3]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在20-30万级别纯电动车市场,小米SU7月销量多次超过特斯拉Model3,小米YU7月销量紧随Model Y位居第二,证明其对标特斯拉的产品策略成功[4] - 但在高端混动SUV市场,小米将面对一群已站稳脚跟的强劲对手,包括有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M系列和家用属性深入人心的理想L系列[6] - 其他竞品如腾势N9配备独有“易三方技术”,领克900拥有双180°电动选装座椅及全系4秒级零百加速能力,均在底盘、空间、动力方面具备差异化优势[8] - 小米增程SUV计划明年上市,但零跑D19、新款理想L9、智己LS9等混动SUV已先一步抢占市场,留给小米的差异化窗口正在变窄[8][9] 产品策略与潜在优势 - 小米可能利用其庞大的生态体系和供应链,将车载用品生态作为破局关键,例如将手机支架、遮阳伞、头枕等小物件整合进车,打造“方便全家的移动空间”[13] - 小米SU7与YU7的市场表现已验证其产品力,消费者对“小米汽车=高性价比+智能体验”的认知标签可迁移至增程车型上[23] - 若小米增程SUV能抓住“大容量电池+高纯电续航”的硬件核心,并叠加车载生态优势,有机会在混动市场找到差异化立足点[23]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 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份新势力零售份额达20.2%,较去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车销量占比高达70.3%,相比同期的49.9%大幅提升[15] - 当前新势力市场消费需求中,纯电动车需求高于混动车且稳步增长,成为更多人的首选[16] - 一、二线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有效消解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纯电动车的车机OTA升级频率更高,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体验通常比同价位混动车型更突出[18] 小米增程SUV面临的挑战 - 定价是关键挑战,理想L9、问界M9等豪华大型SUV价格普遍在45万左右,次旗舰车型如腾势N8L、问界M8价格在35万左右,小米需在35-45万区间内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24] - 需跳出“家用同质化”竞争,打造“人无我有”的标志性体验,仅靠“车载周边生态”堆砌可能新鲜感不足[27] - 纯电续航和NVH性能是基本功,竞品纯电续航已普遍达200km以上,部分突破300km,小米增程SUV纯电续航需至少达到280km才能满足用户一周通勤不加油的需求,并需在隔音等基础性能上拿出过硬数据[28]
汽车行业重点公司三季报业绩前瞻
2025-10-14 22:44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汽车行业,包括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汽车电子类)等细分领域 [1][2][3] * 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整车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北汽蓝谷、广汽集团 [1][2][7][9][10] * 重点讨论的零部件及电子类公司包括: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威迈斯、新锐福特、伯特利、福耀玻璃等 [3][11][12][13][14][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表现 * 三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环比增速为5.6% [2] * 重点公司(包括新势力和头部传统车厂)的环比销售增速为7.2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行业正逐步复苏,各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市场竞争与挑战 [8] 重点整车企业业绩前瞻 * **比亚迪**:三季度预计利润80-85亿元,环比二季度(66亿元)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单车利润提升和终端促销减少,但销量同比下降1.82% [1][3][4] * **吉利汽车**:三季度销量环比增长7.89%,预计利润约43亿元,同比增幅达75%,环比增幅约20%,得益于反内卷效应和高价值车型(星耀8、M9、领克900)贡献,单车利润增加 [1][5] * **长城汽车**:三季度销量达35.36万台,环比增长13%,出口结构向好是主要驱动力(出口增加3万辆,每辆车贡献1.5至2万元利润),预计收入600亿元左右(较二季度增加七八十亿),利润可能在42至45亿元之间,总体毛利率提升约十三四亿 [1][6] * **长安汽车**:三季度销量7.71万台,环比增长9.4%,新能源业务亏损减少,预计收入440亿元左右,利润15至18亿元 [1][7] * **新势力车企**: * 零跑汽车:销量17.4万台,环比增长接近30%,预计收入180亿元左右,实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 [1][9] * 理想汽车:销量9.3万台,预计盈利3至5亿元,四季度将通过L6和I6车型补齐产能缺口 [9] * 小鹏汽车:销量11.6万台,环比增长12.4%,预计收入210亿左右,但仍亏损4至5亿 [1][2][9] * 未来(蔚来):销量8.7万台,环比增长21%,预计亏损20至25亿元,四季度交付L90和ES8新款车型将继续推动销量上升 [2][9] * **其他传统整车公司**: * 上汽集团:第三季收入1,6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9%,预计盈利35到40亿元 [10] * 北汽蓝谷:第三季收入60亿元左右,但亏损略多于二季度 [10] * 广汽集团:第三季收入同比增长10%,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10] 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公司表现 * **汽车电子类公司**:2025年整体表现良好,受益于采购成本下降和车厂压价压力较小,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等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预计三季度趋势持续 [3][11] * 德赛西威:三季度利润预计约7亿元,同比增长超20%,环比增长接近10% [3][11] * 华阳集团:预计利润增长接近20%,达到2.2亿元 [11] * 经纬恒润:环比利润有增长,但费用增加了3,000万元 [11] * **可能超预期的零部件公司**: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威迈斯、新锐福特、伯特利等 [12][16] * 伯特利:因客户销量恢复(吉利增长7.9%、奇瑞增长16.8%、长安环比增长9%),三季报利润预计超过3亿元,环比增幅超20% [12] * 威迈斯:同比增幅估计超过100% [13] * 新锐福特:同比增幅估计150%,利润在6,000至6,500万元之间,环比增幅30%左右,新锐可能实现盈亏平衡 [13] * **其他重点关注企业**: * 福耀玻璃:全年利润预计在28.5至29亿元之间,环比增加 [3][14] * 松园安全:因被动安全业务从四季度开始接吉利大量业务,收入和利润有良好预期 [14] * 晶段科技:二季度利润仅2000万元,但三季度预计提升至5,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40-150% [14]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投资机会与风险 * 整车板块中,吉利、长城、零跑、长汽和赛力斯是最可能超预期的企业,且2026年仍将保持较好发展态势 [15] * 零部件板块中,经纬恒润、富特科技、威迈斯、新锐福特、福耀玻璃、松园安全和伯特利等公司的业绩均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16] * 部分公司面临特定风险,如经纬恒润费用增加 [11],北汽蓝谷亏损扩大 [10],广汽集团仍处亏损 [10],小鹏和未来(蔚来)仍处亏损 [9]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数据解读与10月观点汇报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主要涉及中国消费市场(包括出行旅游、餐饮、社零、电影、游戏、汽车、家电、酒类等)、房地产市场以及海外宏观经济事件[1] * 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美的集团、小米、贵州茅台、珍酒、美的集团、春风动力、安克创新、世纪华通、巨人网络、吉比特、赛力斯、理想汽车、极氪、比亚迪、吉利汽车等[11][20][24][26][30][31][35][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国庆假期消费数据与整体趋势 * 国庆期间消费数据分化,出行旅游数据向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数量前7天增长接近7%,水路和公路增长超过7%[1][2] * 但餐饮、社零、票房及地产销售表现平平,电影平均票价下降是票房拖累因素,地产销售在去年基数不高基础上仍小幅弱于去年[1][2][7] * 消费动能恢复仍面临压力,但未显著低于预期,可关注结构性机会[1][7] 海外市场重要事件影响 * 美国政府停摆预期持续时间可能超过两周,概率超过70%,短期增加避险情绪并推动降息预期[3] *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倾向宽松货币政策,提振日本股市但压制日元[3] * 美国对重卡加征关税、欧洲限制钢铁进口,增加全球贸易不确定性[3][4] * 全球股市普涨,亚太地区涨幅居前,大宗商品如铜价上涨,原油因供给端增产压力下行[4] * 美元指数小幅上涨,日元下跌,美债收益率因美联储降息预期下行,日债收益率因经济刺激预期上升[4] 10月A股市场展望与四季度消费板块预期 * 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四中全会及APEC可能的中美元首会晤,预计对A股市场估值产生正面影响,市场或延续节前向上趋势[1][6] * 四季度消费板块赔率重新上升,有望进入强预期与强现实过程,可布局新消费及大消费领域[1][8] * 中央财经委文章暗示未来政策可能更关注地方政府消费指标考核,提高消费板块政策胜率[9] * 建议在低位布局大票如中国中免、爱美客和食品饮料中的白酒,双十一期间美妆和宠物食品可能有相对收益[11] 房地产市场表现与展望 * 国庆期间地产市场表现总体平淡,9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但新房日均销量同比下降15%,二手房增长8%[12] * 房地产市场韧性较好,底部逐渐显现,三四线城市已探底,一二线城市正在补跌[1][13][14] * 未来房企发展将分化,关注能步入新周期、获得优质项目的新房企[1][15] * 三四线城市存在预期差,如弘阳地产2025年1-8月拿地与销售实现1:1补货节奏,较2024年提升一倍[16] * 2025年1-9月土拍金额同比增长9%,为2021年以来首次连续半年以上正增长,预示未来半年至2-3季度新开工等将逐步恢复[18] 家电市场现状与展望 * 截至2025年9月底,因补贴资金缺失,家电零售同比下降约20%[19] * 四季度家电零售预期持平或略增,但若2026年无补贴,内销可能回到9000亿水平,相当于下降约20%[19][20] * 美的集团业绩兑现强劲,现金流优势明显,大B端业务占比约三分之一,复合增速预期15%,未来营收增速预计保持在8-10%[20][21][22] * 小米在家电领域面临挑战,难以抢占美的等龙头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23] 电影与游戏行业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票房突破18亿元,同比下降15%(按7天计下降18%),观影人次约4900万,同比下降6%,平均票价36.6元[1][27] * 前三季度总票房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总票房将突破500亿元[29] * 游戏行业第三季度迎来环比和同比增长高峰,新游表现亮眼,如世纪华通《无尽冬日》、巨人网络《原始征途》和《超自然行动组》等[1][30] 汽车行业数据与展望 * 2025年十一长假期间汽车订单量环比9月周末增长30%-50%,同比去年增长20%[31] * 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杠杆效应明显,预计延续至2027年,将继续支持行业发展[34] * 对2026年一季度持谨慎态度,预计可能出现10%左右同比下滑,但四五月份后将好转[33] * 吉利汽车高端化战略见效,领克900、银河M9、极氪9S等车型表现突出,未来市值有望实现50%-60%的弹性增长[35][36] 其他重要内容 * 乐普医疗三季报预计表现不错,有望实现全年净利润超10亿元,PDRN及创新药预期改善,有50%以上增长空间[11] * 除美的集团外,可关注海外强品牌如春风动力和安克创新[24] * 中秋国庆期间酒类消费超预期,贵州茅台价格下降后销量显著增加[26] * 国庆档电影《震耳欲聋》是唯一盈利的新片,累计票房超1.7亿[27][28]
吉利汽车(00175):降本效果显著,高端化挑战仍大
平安证券· 2025-08-18 10:50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8]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27%) [4] - 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14%) 核心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102%) [4]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59.6亿/167.0亿/197.6亿 [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6.4%(同比-0.3个百分点) 单车ASP 9.55万元(同比-12.9%) [7] - 外汇汇兑增利26.4亿元 核心归母净利率提升至4.4% [7] 销量与市场份额 - 2025上半年市场份额首次超10% 全年销量目标上调11%至300万台 [7] - 银河品牌销量54.8万台(同比+232%) 前五大车型占银河总销量62% [7] - 燃油车销量68.4万台(逆势增长) 纯电车51.1万台(同比+173%) 插混车21.4万台(同比+61%) [7] - 出口销量18.4万台(同比-8%) 管理层计划通过区域定制化改善 [7] 高端化进展 - 极氪/领克上半年销量9.1万/15.4万台 完成年度目标34.5% [8] - 领克900旗舰车型7月销量6771台 售价34.69万元 低于竞品理想L9(43.98万)和问界M9(47.98万) [8] - 即将推出极氪9X、银河M9 智能化用户认知度需提升 [8] 财务预测 - 2025E/2026E/2027E营收预测3205.1亿/3709.8亿/4108.6亿 同比+33.4%/+15.7%/+10.7% [6] - 2025E毛利率16.6% 净利率5.0% ROE 16.3% [6] - 经营性现金流2025E预计249.1亿元 投资性现金流-18.4亿元 [11]
吉利汽车(00175):新能源持续亮眼,极氪、领克发力高端
民生证券· 2025-06-02 2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047.8/4896.9/5728.3亿元 归母净利162.1/220.9/259.8亿元 EPS为1.61/2.19/2.58元 对应5月30日17.62港元收盘价的PE为10/7/6倍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5月批发总销量23.5万辆 同比+46.4% 环比+0.5%;1 - 5月批发总销量117.3万辆 同比+48.6% [1] - 5月新能源销量138021辆 同比+135.2% 环比+9.9% 渗透率58.7%;1 - 5月新能源累计60.3万辆 同比+137.1% [1]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5月销量18.9万辆(银河101845辆含几何) 极氪5月销量18908辆 领克5月销量27630辆 [1] 1 - 5月新能源销量情况 - 1 - 5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 龙二地位加强 5月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 限时价11.58 - 15.58万元 上市6天大定破万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55亿(还原会计政策) 税后汇兑21.5亿 剔除汇兑后33.5亿 同比+114.6% 环比-6.5% 新能源驱动盈利改善逻辑逐步兑现 [2] 新品情况 - 2025年公司目标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5月领克900正式上市 推出四款配置车型 限时售价28.99 - 39.69万元 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截至5月17日订单已突破3万 [3] - 极氪豪华SUV极氪9X于上海车展亮相 车长超5.2米 轴距近3.2米 首发“千里浩瀚H9方案” 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车型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3] 智能化布局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5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涵盖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千里浩瀚智驾等前沿技术 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4] - 车位到车位5月份将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成为行业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增长率(%)|34.0|68.5|21.0|17.0|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增长率(%)|213.3|-2.5|36.2|17.6| |EPS(元)|1.65|1.61|2.19|2.58| |P/E|10|10|7|6| |P/B|1.9|1.7|1.5|1.3| [5] 资产负债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25322|200024|223008|27776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40865|59713|66137|98048|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47458|94571|101304|114858| |存货(百万元)|23078|28921|36267|42784|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04070|107401|110383|111269|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307425|333391|389029|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7200|195343|207608|246437|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772|9772|9772|9772|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307425|333391|389029| [21] 利润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营业成本(百万元)|201993|337994|407420|474302| |销售费用(百万元)|13283|22668|25953|30360| |管理费用(百万元)|4897|12143|14691|18330| |研发费用(百万元)|10419|16191|19588|22913| |财务费用(百万元)|-692|-917|-1199|-1296|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18404|17605|24232|29247| |所得税(百万元)|1604|1232|1696|2047| |净利润(百万元)|16799|16373|22536|271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21] 现金流量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4745|27157|5222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9017|-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880|-9230|-1078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8848|6423|31911| [21]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68.52|20.98|16.98|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2.54|36.25|17.6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5.90|16.50|16.80|17.20| |盈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6.92|4.00|4.51|4.53| |盈利能力(%) - ROE|19.17|16.80|20.13|20.73| |盈利能力(%) - ROIC|16.78|14.61|17.86|19.0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9.71|66.72|65.20|65.8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9.95|-54.51|-53.61|-70.8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99|1.02|1.07|1.1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5|0.86|0.88|0.9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14|1.51|1.53|1.59|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00|5.3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78|3.00|2.88|3.00| |每股指标(元) - 每股收益|1.65|1.61|2.19|2.58| |每股指标(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2.63|3.45|2.69|5.18| |每股指标(元) - 每股净资产|8.60|9.57|10.88|12.43| |估值比率 - P/E|10|10|7|6| |估值比率 - P/B|1.9|1.7|1.5|1.3| |估值比率 - EV/EBITDA|4.67|4.84|3.89|3.36| [21]
揭秘车市 “9” 字辈现象
36氪· 2025-05-20 17:10
车市"9"字辈现象分析 一、全价位段的旗舰布局 - 20-30万价位:深蓝S09预售价23.99万元起,标配宁德时代40.18kWh电池、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及车载冰箱等配置,乐道L90以85kWh电池和5C超充技术形成竞争 [2] - 30万以上市场:领克900(30.99万起)主打高端家庭出行,享界S9(30.98万起)跨界商务与家用,蔚来ET9(78.8万起)定义百万级豪华标杆,极氪9X(预计100万起)搭载1400TOPS算力系统 [2] - 车企将最新平台、顶尖技术和供应链集中应用于"9"字辈产品,形成"同价位配置天花板"的市场认知 [3] 二、消费逻辑与产品价值 - 消费者将"9"字辈视为旗舰品质代表,关注核心部件如宁德时代电池、高强度车身等"看不见的品质" [4] - "一步到位"心理驱动:深蓝S09等车型通过标配智驾/电池等配置,实现"省几万块"的性价比优势 [4] - 消费理性回归:用户更关注真实场景适配性,如享界S9的零重力座椅和环抱式座舱兼顾家庭与商务需求 [5] 三、服务体系与品牌溢价 - 蔚来ET9提供3年每年50小时司机服务及升级换电权益,极氪009光辉版赠送私人飞机俱乐部会籍,问界M9依托华为网络实现24小时售后覆盖 [7] - 车企通过专属服务定位高净值用户,服务口碑可影响至少10个潜在客户,成为品牌形象支点 [7] 四、行业启示与发展趋势 - "9"字辈现象反映新能源汽车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竞争",车企需集中资源打造真旗舰以建立用户心智 [8] - 消费者将旗舰标准作为"决策锚点",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大概率正确"的配置组合,体现理性消费趋势 [8]
吉利汽车(00175):系列点评二十六:极氪计划私有化,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吉利”
民生证券· 2025-05-08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极氪私有化建议若完成将成吉利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有助于整合资产资源 促进经营效益提升 赋能公司品牌及业务竞争力 [1][2] - 2025年极氪、领克目标总销量71万辆 新品周期密集 有望抢夺高端市场份额 [3] - 吉利深化AI技术融合 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应用于新车型 看好其发力智能化提振销量重塑估值 [4] - 预计2025 - 2027公司营收3647.8/4396.9/5128.3亿元 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 EPS 1.39/1.76/2.02元 对应5月7日收盘价PE 11/9/8倍 [4]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概述 - 吉利发布公告 有意以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13.6% 较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0% 若完成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1] 极氪计划私有化 - 吉利持有极氪约65.7%股份 私有化建议若完成 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公司并退市 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提供资金 现金私有化需161.8亿元 发行股份私有化将新发行10.73亿股 摊薄约9.6% [2] 新品催化密集 - 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总销量71万辆 其中极氪32万、领克39万 4月领克900上市 一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30%订单来自BBA车主 极氪9X上海车展亮相 计划2025年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3] 深化AI技术融合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4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应用于新车型 车位到车位4月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PS(元)|1.65|1.39|1.76|2.02| |P/E|9|11|9|8| |P/B|1.8|1.6|1.5|1.3|[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972|185331|195913|242466| |储备(百万元)|87353|95763|106433|118662|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0972|112192|12538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67|142|550|960| |资本支出(百万元)|-13314|-12000|-11500|-95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1558|0|0|0|[9]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47|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47|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净利润(百万元)|16799|14159|18332|213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7007|39205|3295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16902|-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004|-7509|-8549|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4102|20192|14879|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51.87|20.53|16.63|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15.72|26.86|14.62| |盈利能力(毛利率%)|15.90|16.66|16.90|17.10|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6.92|3.84|4.04|3.97| |盈利能力(ROE%)|19.17|14.73|16.80|17.27| |盈利能力(ROIC%)|16.78|12.68|14.88|15.47|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59.71|64.73|63.59|65.91|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9.95|-50.53|-63.48|-68.6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99|1.02|1.06|1.10|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75|0.84|0.88|0.91|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14|1.41|1.48|1.52|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70|5.70|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2.78|2.88|2.88|2.8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1.65|1.39|1.76|2.02|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63|3.67|3.89|3.27|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8.61|9.44|10.50|11.71| |估值比率(P/E)|9|11|9|8| |估值比率(P/B)|1.8|1.6|1.5|1.3| |估值比率(EV/EBITDA)|4.38|5.05|4.22|3.80|[10]
吉利汽车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吉利汽车、极氪、领克、比亚迪、奇瑞新能源、长安新能源、本田、别克、长城汽车、沃尔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吉利汽车战略举措及影响** - 极氪私有化溢价约 13%,落实台州宣言,加速内部整合,降低成本,提升吉利整体估值,因极氪在美股估值偏低 [2][3] - 收购极氪 10%股权和收回领克 50%股权,完成极氪和领克 100%收购,实现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 [2][4] 2. **市场表现** - 五一期间吉利销量同比环比增长约 10%,受益于银河系列车型,用户对大空间、高配置车型满意度高,品牌形象改善 [2][5] - 同期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超 5%,70%为智驾版车型;奇瑞新能源销量提升 15%;长安新能源增长 10%;本田和别克销量下滑约 5 个百分点 [6] - 比亚迪库存维持在 2.2 个月,吉利库存水平保持在 1.5 个月,相对健康 [6] 3. **发展阶段** - 吉利发展经历五个阶段:成立上市、技术转型、推出爆款车型、电动化初期、台州宣言战略聚焦和品牌整合 [2][8] 4. **渠道与平台** - 吉利旗下品牌分燃油车、新能源车、高端车三大板块,各板块有不同销售渠道,未来领克与极氪可能渠道协同 [10] - 拥有 BMA、CMA、SEA 和 GEA 等多个造车平台,支持不同类型和级别车辆生产 [2][10] 5. **新技术与产品** - 今年第三季度末将发布超级电混系统,伴随极氪 9X 推出,有望显著提升市场表现,新车周期强劲,预计持续两个季度以上 [2][11] 6. **台州宣言意义** - 标志吉利进入整合聚焦新时代,包括战略聚焦、整合、协同、稳健和人才四个方面,落地措施有几何并入银河,领克与极氪成为全资子公司 [12] 7. **历史经验与市场行情** - 过去 20 多年通过三大阶段抓住乘用车市场行情,虽近年比亚迪竞争力强,但吉利善于自省并抓住产业周期后半段 [13][14] 8. **技术突破与治理提升** - 技术上,2024 年发布 Emi 电混系统,自研短刀电池,推出最新电混系统,2025 年 3 月宣布支架方案 [15] - 治理上,2024 年二季度整合研发团队,2025 年三季度末发布台州宣言,进行业务端变革 [15] 9. **业务端深度整合** - 品牌整合后可能进行不同品牌、子公司之间业务端深度整合,如研发端贡献增强,渠道、销售和营销领域强互动 [16] 10. **与比亚迪对比及前景** - 吉利认为拥有比亚迪所有技术且不逊色,大型车企更重整体治理提升及技术迭代,应关注产品和技术迭代周期判断前景 [17] 11. **2025 年战略布局** - 第三季度末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针对极氪品牌,增强其家用长续航混动及经济性 [19] - 用银河系列车型填补燃油车产品力不足缺口,今年推出五款新车 [19] 12. **各品牌产品规划** - 极氪今年计划发布三款新车型,未来可能纯电与混动双线并行 [20] - 领克新能源渗透率超 60%,将发布大型轿车混动版本,领克 900 已上市 [21] 13. **市场影响与盈利预期** - 二季度吉利因产品非标准化销量受压制,完成改款提升产品力有望增长,比亚迪降价影响待观察 [22] - 极端情况下吉利国内燃油车利润下修,但考虑海外利润、银河和极氪营收及投资收益,总体市值有 50%向上弹性空间 [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SEA 平台车型类型和尺寸无限制,兼容多种动力模式,主要应用于吉利银河系列;极氪和领克 900 采用基于 SPA2 平台改装架构,在原沃尔沃 XC90 基础上升级,以更具竞争力价格推向市场取得成功 [13] - 2025 年比亚迪技术迭代集中在智能驾驶和纯电动领域,三电系统强大,新车型发布后预计市场表现良好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