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树脂
icon
搜索文档
高分子材料投资“风口”在哪里
中国化工报· 2025-11-18 11:18
行业发展趋势与核心方向 - 石化化工行业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期,新材料领域是重要着力点,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核心方向是高端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数智化发展和产业融合跨界发展 [2] - 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从“量大”到“质变”的跨越,竞争正从传统的“规模—成本”转向“技术—价值”竞争 [2] - 尽管发展迅猛,产业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关键材料如电子化学品、医卫材料、工程塑料等领域仍受制于人,处于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的过渡阶段 [3] - 人工智能技术正贯穿材料科学全链条,引领研发范式革新,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3] 重点发展材料与应用领域 - 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或紧缺的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树脂、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 [2] - 攻关开发重点包括“空天地海”极端环境用关键材料以及低空经济、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用材料,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化、功能与智能化、复合化、环境友好和数智化 [3] - 具体材料包括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光刻胶、导电聚合物、导热聚合物、OLED、电活性聚合物、液晶弹性体、高分子药物载体、识别与分离材料等 [3] - 应用潜力日益扩大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 [4]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下,聚醚醚酮(PEEK)、聚芳醚酮(PEKC)等高性能材料大有可为 [4] - 超高性能材料液晶聚合物(LCP)因其高强度、高刚性、优异耐热性与流动性,在高速通讯等行业应用潜力巨大 [5] - 万华化学尼龙12材料年产能达2万吨,具有“强、韧、软”性能优势,应用于汽车管路、光缆电缆、3D打印等领域 [5] - 医用聚氨酯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包括腰椎动态稳定、隐形牙套、透析导管等,植入级产品已实现国产化 [6] 资本市场关注与投资逻辑 - 人工智能浪潮催生对散热材料如硅油、氟化液以及先进封装材料如光刻胶、光敏聚酰亚胺(PSPI)、临时键合胶(TBA)的需求,带动高分子材料高速增长 [8] - 人形机器人发展空间巨大,其轻量化、高精密度、耐用性等特性为高分子材料带来广阔市场需求 [8] - 今年上半年新材料企业IPO达14家,占比28%,行业整体市盈率较高,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9] - 新材料行业投资升温源于政策支持红利、国家新兴产业增长与制造业向中高端升级带来的需求,以及产业从人口红利向技术+人才红利转变 [9] - 新材料被视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长坡厚雪”赛道,更具穿越周期能力,投资机会集中在数字智能、未来能源、航空航天3大场景 [9] - 投资机构关注特种聚合物、纤维与复合材料、高纯材料、特种膜材料等,延伸至光学树脂、具身机器人、电子半导体、生命科学等先进制造应用领域 [9] - 行业存在恶性竞争“内卷”现象,导致新产品从研发到产能过剩周期缩短,建议材料企业建立足够深的技术“护城河”并开拓新应用场景 [10]
如何穿越死亡谷?工信部重磅发布,重点发展5大行业100+新材料!
材料汇· 2025-11-15 00:34
政策核心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目标到2027年建成300个左右地方新材料中试平台,并择优培育20个左右高水平中试平台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建设,根据《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等文件,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5] 重点产业方向与关键技术 - 石化化工领域聚焦资源综合利用、高端材料合成、绿色低碳及关键共性技术,以实现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树脂、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8] - 钢铁领域聚焦特种冶炼与加工、低碳冶金及关键共性技术,以实现特种钢及合金、高温合金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11] - 有色金属领域聚焦绿色低碳高效采选冶炼、高品质原料及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以实现高性能轻合金、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14] - 无机非金属领域聚焦人工晶体、高性能陶瓷、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实现固态电池电解质、特种陶瓷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17] - 前沿材料领域聚焦微纳加工、化学气相沉积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实现超材料、石墨烯、钙钛矿、量子点、超导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20] - 集成电路领域围绕高可靠性芯片开展多维度中试验证,并面向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建立验证能力,以缩短产品应用验证周期 [28] - 能源电子领域聚焦先进光伏技术、新型电池技术及高安全新型储能技术,开展测试验证评价和中试试制,以解决规模化制造瓶颈问题 [32] - 人工智能领域聚焦算法、算力、数据等关键技术,以及智能终端和行业应用,布局中试平台以推动国产算力、大模型到场景落地的技术攻关 [42] -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聚焦智能决策、传感器、关键零部件等技术,布局中试平台以形成覆盖软硬件功能、性能、可靠性的验证体系 [43] - 清洁低碳氢领域聚焦制取、储运及应用全链条技术,开展中试验证服务以突破低成本高效制氢、安全储运等产业化瓶颈 [47] - 医疗器械领域聚焦新型材料应用、核心生产环节及全要素验证服务,以推进新型医用材料、高值医用耗材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49]
工信部发文!石化化工中试平台建设,最新要点公布!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22:15
政策目标与总体框架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1] - 政策路径包括做强一批中试平台,按照“储备中试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的路径向更高水平迈进 [1] - 政策路径包括激活一批中试平台,指导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但能力有待提升的中试平台突破发展痛点、堵点、难点,并引导发展低效的中试平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或转型发展 [1] - 政策路径包括补齐一批中试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生物医药、工业母机、仪器仪表、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关键行业领域 [1] - 推进中试平台布局建设强调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推进,避免重复性建设和“内卷式”竞争 [4] 原材料工业中试平台建设 - 原材料工业中试平台面向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聚焦短板材料突破和前沿材料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 [2] - 平台建设以支撑科技成果快速形成产业化能力为目标,建强科技成果筛选与前景评估、技术验证与工艺熟化、技术成果推广交易等核心功能 [2] - 平台旨在将实验室阶段科技成果转化为具备产业化的成熟工艺包和成套装备,推动实现标志性材料产业化 [2] 石化化工行业中试平台建设 - 石化化工行业中试平台建设要点聚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轻质低碳富氢原料利用、磷矿资源高效利用、海水提钾等 [2] - 平台建设要点包括高端材料合成技术,如高端聚烯烃聚合、超高纯化学品纯化、光刻胶树脂合成等 [2] - 平台建设要点涵盖绿色低碳技术,如大型装置电气化、绿氢替代灰氢、废塑料再生利用、非粮生物质利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 [2] - 平台建设要点涉及关键共性技术,如微通道反应、低危化连续化生产等,以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完善提升中试基础条件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2] - 平台目标为实现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树脂、医药中间体、新型催化材料、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磷资源高值利用材料、循环利用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2] 清洁低碳氢行业中试平台建设 - 清洁低碳氢行业中试平台建设要点聚焦制取技术,包括碱性水电解、质子交换膜水电解、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氨醇裂解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与碳捕集、风光离网制氢、工业余热与高温电解耦合等 [3] - 平台建设要点涵盖储运技术,包括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纯氢管道抗氢脆材料、浮式储存装置等 [3] - 平台建设要点涉及应用场景,包括氢冶金、绿色氨醇、氢储能与微电网、氢燃料电池等,开展覆盖“制取-储存-运输-应用”全链条的中试验证服务 [3] - 平台目标为突破低成本高效制氢、安全储运、工业适配性等产业化瓶颈,加速清洁低碳氢在冶金、石化化工、工业绿色微电网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3]
产业项目4个开工、4个签约!这家电子化学品园区建设提速
中国化工报· 2025-11-07 22:58
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建设进展 - 深圳首家高端电子化学品专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两天内有4个产业项目开工、4个电子化学品产业项目签约入驻[1] - 园区于2024年12月19日正式动工建设,空间划分为生产制造、公辅配套、研发创新三大功能区[2] - 集中开工项目包括由深圳瑞华泰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聚酰亚胺新材料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7年8月建成进入设备调试与试产阶段[1] 园区产业规划与体系 - 园区聚焦"5+3+X"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五类半导体材料,电解液原材料、高性能树脂等三类高端化工新材料[1] - 签约入驻项目涵盖湿电子化学品、抛光液、生物基电子化学品等领域[1] - 周边同步规划复合材料产业园,构建研产一体化生态[1][2] 行业会议与前沿议题 - 2025年11月将在四川富顺县举行湿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气体会议,主题为融合创新"材"赢未来[4][5] - 会议议程涵盖电子信息化学品工程创新、电子特气行业自立自强、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发展现状与趋势等主旨报告[5] - 平行会议将讨论湿电子化学品制造体系挑战与机遇、电子气体技术及配套产业进展与市场趋势[5][6] - 议题包括AI时代芯片技术新突破对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分析、面板行业对湿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气体的新要求、半导体工艺技术发展趋势等[5]
荣盛石化(002493):盈利逐渐修复 景气回暖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41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278亿元,同比下降7%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9亿元,同比增长约1%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792亿元,同比下降约6%,但环比增长约8%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和环比增幅均超过1000% [1] 盈利能力改善驱动因素 - 公司控股的浙石化在三季度整体盈利改善 [1] - 盈利改善主因是原油价格企稳,带动部分炼油及化工产品价差改善 [1] - 2025年第三季度布伦特现货均价约69.17美元/桶,环比上涨1.55美元/桶 [1] - 汽油和柴油价差有所扩开,价差分别环比增加13.75美元/吨和11.72美元/吨 [1] - 芳烃PX三季度价差环比增加230元/吨 [1] - 烯烃方面乙烯价差优化,丙烯价差继续磨底,乙烯和丙烯价差分别环比+19美元/吨和-24美元/吨 [1] - 截至10月25日,汽、柴油价差持续改善,烯烃价差相对平稳,芳烃部分产品价差有所走弱 [1] 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 公司高性能树脂、高端新材料以及金塘新材料项目正持续推进 [2] - 公司拟收购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SASREF炼厂50%股权,并参与扩建项目 [2] - 与阿美的深度合作有望促进资源共享与产业链协同 [2] - 在中东建立战略支点是国内炼厂践行全球化竞争的重要一步 [2] 行业供给侧优化前景 - 石化化工行业供给侧有望优化,未来或带动行业景气回升 [2] - 2025年7月,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对老旧装置进行全面摸底评估 [2] - 政策对国民经济分类中251项下的装置进行安全评估工作 [2] - 随着未来石化供给侧优化政策的持续推进,公司盈利回暖可期 [1] 盈利预测调整 - 基于内外环境复杂、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及国内部分大宗产品存在工艺路线竞争,适当调低公司盈利预期 [2]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31亿元和55亿元左右 [2]
东方电气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转型发展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新材料产业是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 持续重塑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发展图景 [1] - 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且体系逐渐完善 但在高端和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1] - 东方电气集团制定新材料"一企一策"支持政策 促进子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1] - 公司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旗下新材料产业化平台 深度融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局 重点发展国产化替代和高附加值材料 [1] 经营业绩表现 - 风能材料销量高位增长 风电环氧树脂销售同比增长18.58% 实现主力叶片厂和主力叶型全覆盖 [2] - 基础环氧树脂外销同比增长28% 其中国际市场销售同比增长274% [2] - 光伏银浆完成向N型电池转型 TOPCon主栅银浆销售同比增长15倍 [2] - 高纯材料产能突破100吨 生产同比增长92% 红外/热电制冷/半导体掺锑市场新增订单同比增长60% [2] - 通过并购东方飞源打通环氧树脂产业链上游 累计产出基础环氧树脂13万余吨 风电用环氧树脂14万余吨 风电用固化剂2万余吨 [2] 技术创新成果 - 新增专利数量持续攀升 拥有发明专利54件 主导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项 [3] - 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 [3] - 完成高端环氧树脂和先进半导体材料两条产业链规划 开发电子浆料/高性能树脂等N项高端功能材料 [3] - 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搭建环氧树脂研发平台 实现产品配方的快速初级筛选 [3] - 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项目10余项 包括与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合作 [3] - 7N5超纯锡研制项目入选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集团2025科技创新计划 [3] 关键技术突破 - 完成叶片轻量化设计用灌注树脂/"两海"超低放热环氧树脂/"沙戈荒"高温灌注环氧树脂产品落地 [4] - 突破TOPCon正面细栅超细线印刷难题和TBC主栅银浆腐蚀控制技术 测试效率显著提升 [4] - 创新高纯碲"除杂-脱氧-成型"一体化工艺 解决碲/硒高效分离行业难题 [4] 发展战略规划 -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关键抓手 重点围绕高端环氧树脂/半导体材料/电子浆料领域 [6] - 孵化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单打冠军" 培养国内领先的"配套专家" 培育主导行业标准的"隐形冠军" [6] - 完善新项目培育机制 对潜力项目实施"一项一策"精准扶持 重点支持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开拓 [6] - 目标在"十五五"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6]
化工新材料:开展协同创新 突破关键技术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11:49
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 - 新材料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也是全球科技竞争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1] - "十五五"期间需在国家 行业 企业层面集聚创新要素 一体化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重大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 [1] 重点发展领域 新型高分子材料 - 面向能源 环境行业需求 开发聚烯烃弹性体 高性能树脂 特种橡胶 高性能膜材料 特种尼龙及纤维 氟硅新材料 高性能功能涂料等产品 [1] 高端功能化学品 - 面向医药 电子 新能源领域 重点发展精细化工 突破电子化学品 化工新材料关键技术 开发医药中间体 新型阻燃材料 高端日用化学品等产品 [1]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 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制造技术 发展高强高模玻璃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芳纶 碳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等产品 拓宽在轨道交通 风电等行业应用 [1]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研发新型光电功能晶体器件 推动大尺寸碳化硅 氮化镓 金刚石单晶及铌酸锂 钽酸锂薄膜的产业化 [1] 创新机制建设 - 由科技部牵头 以国内骨干企业为主体 发挥其原料资源 生产装置 产业链和研发优势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2] - 深化基础研究 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和材料标准制修订 开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示范 [2] - 面向全球吸引高端研发人才 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 用好国外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机制 [2] 产业生态构建 - 由工信部牵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 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 [2] - 指导骨干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 下游企业开展合作攻关 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2] - 建设区域科技大市场 集聚创新资源 打造科技服务龙头平台 推进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 [2]
上海奉贤:持续壮大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等领域产业集聚规模 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等
快讯· 2025-07-11 10:43
行业发展规划 - 上海市奉贤区发布《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重点发展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聚氨酯、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等领域 [1] - 以杭州湾开发区为重点深化奉贤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强与上海化工区联动合作 [1] - 以工业综合开发区、四团镇为重点,联动东方美谷、临港等周边区域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产业 [1] 产业集聚方向 - 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领域依托康达新材、金力泰、保立佳等重点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1] - 工程塑料、聚氨酯领域以大韩道恩、尼伦化学等企业为核心推动产业集聚 [1] - 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领域依托西格里、榕融等企业培育骐杰碳素等潜力企业 [1] 下游应用领域 - 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产业将吸引光伏、电池、汽车、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企业加速集聚 [1]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10:33
工业区发展概况 -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复核 成为广东省五大石化基地中首个通过复核的园区 [1] - 工业区定位为粤东改革开放"桥头堡"和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主战场 自2007年设立以来坚持发展绿色石化产业 [2] - 工业区累计投入近80亿元建设基础设施 已实现水电气路全通 正在推进双水源双电源双气源等配套工程 [4] 产业布局与项目进展 - 工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加工 化学原料和制品 化学纤维 橡胶和塑料4个主导产业及副产品 卤素2个辅助产业 [2] - 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累计加工原油超4000万吨 产值突破2300亿元 带动25个主副产品招商 [2] - 形成以广东石化项目为核心 巨正源新材料 伊斯科碳四碳五 东粤化学为"强链主"的"一超多强"产业格局 [3] - 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项目开发高性能树脂等产品 着力提升碳四碳五副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应用 [3] 发展战略与目标 - 构建"一链一园一基地"发展模式 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 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双色并重 [5] - 规划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 2035年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 建成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6] - 发展路径分三步走:打造"一核心四集群"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绿色链 引进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项目 [6] - 最终目标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深化"一超多强"产业链 建设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及绿色循环新材料基地 [7] 营商环境与服务 - 设立"项目指挥部"和"企业服务员"制度 开通政务审批绿色通道 提供现场驻点上门服务 [5] - 建设35千米公共管廊实现物料高效输送 促进公用设施资源共享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 - 专业化学品码头 热电联产厂 危废处理厂等配套基础设施齐全 满足大型化工企业需求 [4]
恒力石化(600346):价差有望修复 关注炼化龙头分红潜力
新浪财经· 2025-04-22 10:26
2024年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64亿元 同比增长0.65% 归母净利润70.44亿元 同比增长2.01% [1] - 四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585亿元 同比下降5.12% 环比下降10.29% 但归母净利润1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1.03% 环比增长78.39% [1] - 公司拟每股派息0.45元(含税) 股利支付率约45% [1] 行业环境与价差变化 - 2024年原油价格下行带动化工品价格指数整体下行 成品油受需求拖累景气欠佳价差下行 乙烯石脑油价差有所修复 纯苯和PX芳烃景气下滑程度较大 [1] - 2025年以来成品油-原油价差略有上行 乙烯-石脑油价差上涨6%以上 PX-石脑油价差大幅上行50%以上 [2] - 成本端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行10%左右 动力煤/无烟煤/烟煤价格年内均有下行 [2] 产能建设与资本开支 - 公司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40万吨/年高性能特种工业丝智能化生产项目及汾湖基地12条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已全面投产 [2] - 在建工程包括8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薄膜及塑料项目(试生产)、6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薄膜及锂电隔膜材料项目(部分试生产)及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部分试生产) 预计年内逐渐转固 [2] - 公司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 未来分红预期较强 [2]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较好的成本优势 税收返还也产生积极贡献 [1] - 在成本下行和价差改善背景下 炼厂有望受益 但需注意短期库存跌价影响 [2] - 成品油市场整顿导致地炼开工率持续下行 长流程民营炼厂底部景气改善预期加强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66亿元、96.99亿元和124.13亿元 [3] - 公司已过强资本开支时段 未来可关注分红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