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

搜索文档
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上升(国际论坛·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25 05:57
上合组织发展动态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1] - 上合组织坚持弘扬"上海精神" 包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1] - 要求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越来越多 体现组织影响力和吸引力 [1] 中国与尼泊尔合作关系 - 尼泊尔作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 获得多领域互利合作机会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1] - 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理念 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 [1] - 中国通过上合组织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 不添加任何附加条件 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 [2]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发展速度令人惊羡 过去10多年每年多次访华都有新惊喜 [2] - 中国各地普遍注重规划 五年规划如十三五十四五都得到落实变成发展成就 [3] -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包括高速铁路电动汽车量子计算无人驾驶等领域 [2] 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 - 复旦大学尼泊尔校友会已召集30多名校友 均为不同领域佼佼者 [3] - 中国成为尼泊尔青少年向往之地 很多学校将中国列为中小学生出国首选 [3] - 北京上海被尼泊尔学校列为首访城市 积极组织青少年赴华游历访问 [3]
中国将成为全球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力王国”
搜狐财经· 2025-06-13 10:45
发电量与装机规模 - 2024年中国发电量达10.08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占全球发电量的29%-32%,超过G7国家总和[7] - 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风电和光伏合计装机14.1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7][8] - 火电占比从2007年的77.73%降至2024年的43.14%,风电和光伏占总装机比例达42%[7][8] 电气化率与工业应用 - 中国电气化率达30%,高于美国的22%,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0.9%[9] - 高速铁路网络达4.8万公里,预计2030年扩展至6万公里[9] - 内蒙古托克托电厂每分钟输送5.8万度电,70%供应唐山钢铁工业带[3] 电力体制改革 - 2002年"厂网分离"改革打破垄断,2025年将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0] - 1978-2024年发电量从43亿千瓦时增至10.0868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11] 绿色转型战略 - 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2025年20%、2030年25%、2060年80%[12] - 2024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3.58亿千瓦,占新增总量的82.6%[12] - 核电新核准11台机组,装机容量全球首位[12] 特高压与清洁技术 - 建成42项特高压工程,实现数千公里低损耗输电[13] - 风电光伏利用率达95.9%和96.8%,"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全面投产[15] 新兴领域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同比增长130%,锂离子电池储能占55.2%[16] - 绿氢产能超12万吨/年,加氢站540座全球第一[18] 全球能源影响 - 向14个国家出口电力,蒙古70%、泰国31%、越南28%电力依赖中国供应[19] - 国家电网提出2050年建成全球智能电网的三阶段愿景[19] 未来展望 - 2025年装机预计突破36亿千瓦,海上风电、氢能等领域将迎来爆发[21] - 可再生能源产值占GDP的10%,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9]
陕西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助力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28 06:57
交通运输领域 - 陕西安排专项债券用于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 高速公路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西乡至镇巴、安康至岚皋(陕渝界)、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等项目建设 除安康至岚皋(陕渝界)高速部分通车外 其余高速公路项目已全部建成通车 [1] - 高速铁路专项债券项目均为在建项目 相关部门及市县协同推进 确保西延高铁年内建成投运 加快其他在建高铁项目进度 预计2028年全省"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形成 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 [1] 水利领域 - "十四五"以来 省水利厅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请力度 缓解引汉济渭工程、东庄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筹资压力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扩大水利投资规模 [1] 教育领域 - 2024年省教育厅通过"一校一策+建章立制"推进化债清欠 出台《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债务管理办法》 全年落实偿债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1] 政府债务管理 - 省审计厅开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审计、全省融资平台专项审计 揭示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和融资平台转型发展问题 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 完善相关制度 [2] - 实行审计整改报告制度 每年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工作情况 [2]
前沿观察 | 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电力王国”!
搜狐财经· 2025-05-25 07:59
电气化率领先 - 中国电气化率达到30% 远超美国和欧盟约22%的水平 [3] - 电气化率指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所占比例 相对于化石燃料能源 [4] 交通领域电气化成就 -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47.9% 较2020年6.3%实现飞跃式增长 [4] - 中国高速铁路达4.5万公里 是欧盟的五倍 预计2030年扩展至6万公里 [4] - 2024年欧洲电动汽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不足23% [4] 工业与建筑电气化 - 中国在工业电气化方面已追平美欧 [4] - 美国在建筑领域电气化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4] 可再生能源经济贡献 - 可再生能源占中国GDP比重达10% [3] - 2024年可再生能源产值创历史新高 贡献四分之一经济增长动能 [5] 能源安全与战略布局 - 中国掌控支撑未来科技的关键矿产资源 [4] - 在能源安全 军需产业链和关键产业供应链领域深耕多年 [4] - 电气化被视为实现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 [5] 全球能源转型地位 - 中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电气化 可再生能源 人工智能 机器人和物联网取得巨大进展 [4] - 清洁能源技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 类似石油对石油国家的作用 [4] - 电气化是减少能源相关碳排放最重要战略之一 [3]
以包容合作、共同发展谱写时代新乐章(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 - 由法国和中国联合建设的国际化疫苗创新平台,在知识科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2] - 采用无人机快速配送疫苗至偏远山区,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为机器人接种提供可能 [2] - 体现法中两国政府和企业长期互信、共同愿景的合作成果 [2] 中国科技与基建发展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 [2] - 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包括"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和东方超环装置运行破千秒 [2] - 中国发展为全球提供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另一种可能路径 [2] 中国市场与经济贡献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充满活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3]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投资涵盖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3] 法中第三方市场合作 - 法国是最早与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 [3] - 2015年以来两国在非洲、中东欧推进多个项目,2022年签署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 [3] - 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总金额超17亿美元 [3]
深度丨福山对话彼得蒂尔:关于经济不平等、政府效率、技术进步和全球化
Z Finance· 2025-03-04 13:22
核心观点 - 文章记录了彼得·蒂尔与弗朗西斯·福山关于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的深度对话,聚焦于不平等加剧、政府低效、技术停滞和全球化影响等核心议题 [1][2][3] - 双方认为当前社会面临的根本挑战是技术减速和经济增长停滞,而非单纯的不平等问题 [6][7][11] - 全球化创造了赢家通吃的局面,但技术进步未能惠及广泛群体,导致政治体系压力增大 [12][22] 不平等问题 - 1973年至今美国收入不平等增速超过19世纪,当前水平接近1789年革命前高点 [2] - 右翼否认不平等问题,左翼忽视政府再分配的低效性,形成双重盲点 [5] - 没收全美亿万富翁财富仅能弥补六个月财政赤字,显示经济停滞是比不平等更根本的问题 [11] 政府效能 - 现代政府效率显著下降:金门大桥辅道修建耗时(6年)是1930年代主桥(3.5年)的1.7倍 [3][4] - 医疗和教育支出失控,政府以更高成本实现相同或更少成果 [5] - 监管过度导致基建、能源等领域创新受阻,FDA新药审批成本达10亿美元 [18][19] 技术停滞 - 除计算机和金融外,交通、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显著放缓 [6][9] - 1973年以来美国平均工资年均增幅仅0.6-0.7%,远低于历史水平 [11] - 清洁能源技术因成本过高无法市场化,需政府干预但缺乏系统性规划 [14][15] 全球化影响 - 中国劳动力套利(工资为美国1/10)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冲击远超1970年代日本竞争 [21] - 全球化创造的财富中仅1%与科技相关,多数来自政治关联性行业 [12] - 服务业就业偏向导致政治阶层对全球化免疫,加剧社会分化 [22] 教育与创新 - 高等教育泡沫类似1999年互联网泡沫,学生债务达1万亿美元但实际价值被高估 [27][28] - DARPA等政府科研机构因官僚化导致科学家人均产出仅为1920年代的1% [17] - 风险投资更倾向年轻创业者,但公共部门资源仍过度集中于资深群体 [26] 长寿研究 - 人类预期寿命每十年增加2.5岁,现行65岁退休制度已不匹配生物学现实 [23] - 长寿技术可能延长健康寿命,但需同步解决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疾病 [24][25] - 生物医学创新与科学进步本质关联,放弃长寿研究等于放弃技术发展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