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icon
搜索文档
超7亿元对赌压顶!狂犬疫苗签发量滑坡,康华生物三季报困局浮现
华夏时报· 2025-10-28 18:0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8.4亿元,同比下降20.78%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3.41% [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55.57% [4]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11.54%,但归母净利润仍同比下降24.92%,环比下降20.49% [6] - 剔除2024年1.06亿元海外授权收入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仍达40.0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3.12% [5][9] 核心产品困境 - 公司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占主营业务收入九成以上 [4] - 该产品签发数量连续下滑:2023年签发693.89万支,同比减少14.29%;2024年签发389.76万支,同比减少43.83% [9] - 2025年上半年产品签发量虽增长17.64%至122.70万支,但同期疫苗销售收入下降23.79%,毛利率下滑1.09% [9]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92.29%,销售净利率同比暴跌41.19%至22.51% [9] 市场竞争与研发投入 -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市场竞争加剧,已有3家企业开展临床试验,2家提交上市申请,1家已取得生产许可 [11] - 公司研发投入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8300.11万元,同比下降10.18% [11] - 主要研发项目共7项,仅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获国内临床批件,其余6项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11] 控制权变更与业绩对赌 - 公司原控股股东王振滔等向万可欣生物转让股份,导致控制权变更,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12][13] - 此次股份转让附有业绩承诺:2025年至2026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13]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完成1.83亿元,研发费用为8300.11万元,业绩承诺兑现难度极大 [14] 股东变动与现金流 - 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发生明显变动,多家新机构进入股东名单 [14] - 公司第四大股东“川发精选3号”及多名股东已披露减持计划 [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22%,与净利润下滑形成背离 [9]
康华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腰斩,产品单一与业绩对赌压力凸显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10-17 20: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4亿元,同比下降20.7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3.41% [2] - 剔除上年重组六价诺如疫苗海外授权收入1.06亿元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96%,净利润同比下降40.0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3.12%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22% [3] - 公司净利润已连续多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降幅分别为27.90%、14.86%和21.71% [3] 核心产品与业务风险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该产品2024年占总营收比例超97% [4] - 核心产品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2024年批签发量同比断崖式下跌43.83%,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再降23.79% [4] - 核心产品面临激烈竞争,目前有3家企业正在开展临床试验,2家已提交上市申请,1家已取得生产许可并获得批签发 [4] - 公司另一款上市产品为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但难以快速填补核心产品的收入缺口 [5] 行业环境挑战 - 疫苗行业整体遇冷,面临"需求断层"的严峻挑战,国内主要疫苗企业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 [4] - 国内疫苗行业已经告别高利润时代,行业周期下行对公司造成冲击 [4] 研发与管线状况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18%至8300万元 [5] - 公司现有6款在研疫苗,涵盖诺如病毒、带状疱疹mRNA、结核mRNA等领域 [7] - 目前仅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于2024年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短期内难以贡献收入 [7] 控制权变更与业绩承诺 - 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控制权变更,上海万可欣生物成为控股股东,公司转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6] - 原实控人承诺公司2025年至2026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6]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约1.83亿元,完成度25%,剩余14个月需至少赚取5.45亿元,完成难度极大 [6] 公司未来战略 - 公司明确"短期稳存量、中期靠新品、长期谋并购"的破局路径 [7] - 正密切关注生物医药领域,采取产品代理、投资、并购等方式丰富产品管线 [7]
康华生物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五成 超7亿元业绩承诺能否兑现?
新京报· 2025-10-17 13:1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0亿元,同比下降20.78%,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53.41% [1] - 剔除上年重组六价诺如疫苗海外授权收入1.06亿元后,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1.96%,非免疫规划疫苗销售收入下降11.97%,净利润下降40.08%,扣非净利润下降43.12%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 [2] - 2025年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7176.47万元,同比下降30.82% [5] - 公司2020-2023年营收分别为10.39亿元、12.92亿元、14.24亿元、15.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亿元、8.3亿元、5.98亿元、5.09亿元,净利润自2021年达到顶点后逐年下滑 [1] 业绩下滑原因 - 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是核心产品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比下滑43.83% [2] - 公司产品结构并不丰富,目前仅有两款上市产品,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销售收入在2024年占总营收比例超97% [1] 控制权变更与业绩承诺 - 2025年7月,公司控股股东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与上海万可欣生物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转让2846.663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1.9064% [3] - 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后,万可欣生物拥有表决权的比例为29.9893%,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5] - 公司做出业绩承诺,2025年度及2026年度扣非后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同时在不获得收购方同意的前提下,两个年度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5] 产品管线与增长策略 - 公司研发管线中共有7个项目,涉及6款疫苗,分别为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带状疱疹mRNA疫苗、结核mRNA疫苗、重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 [6] - 目前仅有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于2024年12月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距离上市尚需时间 [6] - 2024年1月,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授权HilleVax在除中国以外地区进行开发与商业化,交易金额包括首付款1500万美元,最高2.55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以及个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6] - 公司短期业绩增长依靠现有产品二倍体狂犬的销售增长及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复产,中期依靠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的上市及对外授权项目,长期依靠更多新产品及对外授权 [7] - 公司正通过产品代理、投资、并购等方式丰富产品管线,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 [7]
康华生物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五成,超7亿元业绩承诺能否兑现?
贝壳财经· 2025-10-17 13: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40亿元,同比下降20.7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下降53.41% [1] - 剔除上年重组六价诺如疫苗海外授权收入1.06亿元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9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3.12% [1] - 2024年全年营收为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为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 [2] - 2020年至2023年营收从10.39亿元逐年增长至15.7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自2021年达到8.3亿元高点后逐年下滑至2023年的5.09亿元 [2] 核心产品与收入结构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目前仅有两款上市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 -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是核心产品,2024年其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超过97% [1] - 2024年核心产品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比下滑43.83%,是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2] 股权变更与业绩承诺 - 2025年7月,控股股东王振滔及相关方与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签订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协议 [3] - 交易完成后,万可欣生物拥有表决权的比例为29.9893%,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4] - 作为股权转让的一部分,公司做出业绩承诺:2025年度及2026年度扣非后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 [5] - 同时承诺,在未获得收购方同意的前提下,两个年度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5] 研发管线与未来增长策略 - 公司研发管线共有7个项目,涉及6款疫苗,包括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带状疱疹mRNA疫苗等 [7] - 目前仅有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于2024年12月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距离上市尚需时间 [7] - 2024年1月,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成功出海,授权给HilleVax,交易包括1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2.55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7] - 公司短期业绩增长依赖现有核心产品销售增长及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复产 [8] - 中长期增长则依靠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的上市及对外授权项目的贡献 [8] - 公司正通过产品代理、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 [8]
沃森生物:目前,公司共有8个自主疫苗产品(14个品规)正式上市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9:41
产品组合 - 公司目前共有8个自主疫苗产品正式上市销售 涵盖14个品规 [1] - 上市产品包括13价肺炎结合疫苗 双价HPV疫苗 23价肺炎多糖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1] - 所有疫苗产品均采用西林瓶型或预灌封型包装 主要用于预防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 [1] 研发管线 - 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于2025年4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该疫苗目前正处于Ⅰ期临床研究的准备阶段 [1] - 公司承诺在研产品取得实质性和阶段性进展时将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1]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共有8个自主疫苗产品(14个品规)正式上市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19
产品组合 - 公司目前拥有8个自主疫苗产品共14个品规正式上市销售 包括13价肺炎结合疫苗 双价HPV疫苗 23价肺炎多糖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2] - 上述疫苗产品主要用于预防由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 [2] 研发管线 - 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于2025年4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目前正在开展Ⅰ期临床研究的准备工作 [2] - 公司在研疫苗产品的研发进展将通过正式渠道及时披露 [2]
减持潮下的康华生物:产品单一、竞争加剧、增长乏力
新浪证券· 2025-08-22 17:04
市场表现与股东行为 - 沪指站上3700点大关 市场情绪火热 [1] - 8月1日以来超过30家生物医药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 [1] - 康华生物5%以上股东川发精选3号私募基金持股比例6.2172% 计划减持不超过389.84万股(占总股本3%)[2][3] - 股东孙晚丰计划减持3.49万股(占总股本0.0269%)李声友计划减持20.14万股(占总股本0.155%)[3] - 控股股东王振滔7月20日转让21.91%股份予万可欣生物 转让价65.03元/股 总金额18.51亿元 并委托剩余8.08%股份表决权 [3] - 宁波圣道与淄博泰格7月合计减持316.58万股(占总股本2.44%)[3] 公司经营状况 - 主营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收入占比超97%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尚未复产 [4] - 2024年狂犬疫苗批签发量389.76万支 同比下滑43.83% [5] - 2024年营收14.32亿元(同比-9.23%)净利润3.99亿元(同比-21.71%)[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8亿元(同比-55.70%)[5] 行业竞争格局 - Vero细胞狂犬疫苗仍为主流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占比偏低 [5] - 康泰生物子公司2024年人源狂犬疫苗批签发量达323.2万支 超过康华生物 [5] - 智飞生物与成大生物已提交人源狂犬疫苗上市申请 [5] 研发管线进展 - 十余项在研管线中7个主要项目有6个处于临床前阶段 [6]
“鞋王”让位,康华生物迎国资“白骑士”,业绩滑坡与产品单一难题待解
新浪财经· 2025-08-04 10:37
康华生物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王振滔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21.91%股权及8.08%表决权予上海万可欣生物 交易总价18.5亿元 交易完成后上海万可欣将持有29.99%表决权成为新控股股东 [1][2] - 王振滔通过直接持股及间接控股奥康集团 本次交易对应获益约9.6亿元 其中个人直接获得2.28亿元 奥康集团获得10.6亿元 康悦齐明获得5.63亿元 [2][3] - 交易包含对赌协议 承诺2025-2026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 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未达标需现金补偿差额 [5]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14.32亿元同比下滑9.23% 归母净利润3.99亿元较2021年峰值8.3亿元腰斩 2025年Q1营收1.38亿元同比降56% 净利润2071万元同比锐减86% [6][7] - 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疫苗贡献超90%营收 2024年批签发量389.76万支同比降43.83% 因1500-2500元高价策略不敌竞品Vero细胞疫苗200-500元定价 [7][8][9] - 2024年员工总数缩减至620人较2023年减少52人 但董事长王振滔薪酬增至237.45万元同比增加68.9万元 [9] 原控股股东资金压力 - 王振滔直接持有康华生物股份质押率达89.2% 奥康集团所持股份质押率71.91% 其控制的奥康国际股份质押比例高达87.12% [9] - 奥康国际已连续三年亏损 2021-2023年王振滔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2.62亿元及经销商货款9.678亿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0] 上海国资接盘战略 - 收购方万可欣生物由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持股80.21% 该基金总规模500亿元 系上海市国资委主导设立的产业并购基金 [15][19] - 上海国资近期密集出手 收购康华生物后5天内再以13.26亿元收购微创医疗16.2%股份 意图整合生物医药产业链 [19] - 国资入主将带来上海研发资源协同 推动疫苗产业生态圈建设 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20]
温州“鞋王”18.51亿元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上海国资为什么接盘
华夏时报· 2025-07-26 09:38
交易概览 - 奥康国际实控人王振滔以18.51亿元转让康华生物21.9064%股权给上海万可欣生物 同时通过表决权委托使后者合计控制29.99%表决权 [1][2][3] - 交易采用"股份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组合方式 股份转让价65.0266元/股 其中7.01亿元为自有资金 11.50亿元为并购贷款 [3] - 表决权委托期限36个月 可延长3年 交易设计规避30%要约收购红线 [3] 收购方背景 - 上海万可欣生物成立于2024年7月8日 由上海医药集团(19.79%)、上实生物医药(0.001%)及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80.209%)共同持股 [1][6]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首期规模50.1亿元 出资方包括上海国投先导(45.34%)、上海医药(20.16%)、新华保险(9.07%)等 [7] 标的公司经营 - 康华生物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39亿、12.92亿、14.4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亿、8.29亿、5.98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70.86万元 同比下滑86.15% 核心产品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连续三年下降 [5][6] - 公司拥有两款疫苗产品 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单支价格约300元 显著高于主流Vero细胞疫苗(100-200元) [6] 交易动因 - 上海国资通过并购整合生物医药产业资源 标的注册地位于上海自贸区张江 符合三大先导产业布局战略 [6][7]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 要求2025-2026年合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7.28亿元 研发费用不低于2.6亿元 [7] 市场反应 - 公告前一日股价大涨16.2% 复牌当日下跌7% 因无业务转型预期且股价较高(约70元) 未引发资金大幅炒作 [2] - 交易总耗时7天 创A股控股权变更最快纪录 [1]
“温州鞋王”卖掉亲手打造的疫苗企业
每日商报· 2025-07-23 06:26
康华生物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万可欣生物转让2846.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1.91%,转让价格65.03元/股,合计18.51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万可欣生物将持有29.99%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 - 王振滔将剩余持有的8.0829%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万可欣生物,彻底退出公司管理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55.70%,归母净利润2070.86万元,同比下降86.14% [3] - 公司已上市产品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2] 二级市场反应 - 复牌首日股价下跌6.87%至67.06元/股,换手率14.87%,成交额11.76亿元 [3] - 次日继续下跌1.10%至66.32元/股,总市值86.18亿元 [3] - 停牌前年内累计涨幅34.59%,7月11日单日涨幅16.20%至72.01元/股 [3] 收购方背景 - 万可欣生物成立仅十余天,背后有上海国资深度参与 [4] - 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海医药集团间接持股19.79%,通过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持股80.2% [4] - 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和上海医药为主要出资方,出资比例分别为45.34%和20.16% [4] 行业并购趋势 - 此次收购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自3月26日落地以来的首单交易 [6] -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涌现,如启明创投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26.10%股份 [6] - 多地已发布产业并购基金,加速产业整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