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RAM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最牛风投城市”又火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2:45
公司上市进展 - 长鑫存储于2024年7月7日启动首次上市辅导 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根据2024年新规 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 预计最快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IPO申请 [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主要从事DRAM存储芯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PC等场景 注册资本高达601.9亿元 无控股股东 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 [4] - 截至2024年3月 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 吸引了包括合肥产投、兆易创新、小米科技、美的、阿里巴巴等多家明星创投机构 融资额高达数百亿元 最新投后估值达1400亿元 [5] - 2024年3月完成108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为年内最大一笔融资 投资方包括建信投资、合肥产投集团、兆易创新、TCL创投、阿里巴巴等 [6] 技术发展与市场地位 - 2019年开始量产8GB DDR4产品 成功打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垄断 2023年11月推出LPDDR5系列DRAM产品 12GB版本已在小米等国产品牌完成验证 [7] - 2024年DDR4产品占据全球DRAM市场约5%份额 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底全球市场份额将提升至8% DDR5和LPDDR5产品占比分别增至7%和9% [7] - 根据Omdia数据 2025年DRAM晶圆产量预计达273万片 较2024年的162万片激增68% 远超此前20%的预测值 [13] 创始人背景与股东结构 - 创始人朱一明为清华大学本科、硕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双硕士 2005年创立芯技佳易(兆易创新前身) 2016年带领兆易创新登陆上交所主板 [7][8][9] - 合肥产投控股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2.42%) 国家大基金二期为第三大股东(9.8%) 安徽省投资集团为第五大股东(8.88%) [13][14] - 合肥市政府在长鑫存储一期投入180亿元中出资3/4 兆易创新出资1/4 后续投资由建信股权、国家大基金二期等40多家机构接力支持 [11][12] 行业背景 - 2021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为1554.6亿美元 DRAM和NAND分别占比56%和41% NOR Flash占比约2% [9] - 合肥政府通过引进京东方、投资蔚来汽车等战略性布局 在半导体领域实现产业升级 长鑫存储被视为"中国半导体奇迹" [10][11]
投资2000亿美元建晶圆厂,美光披露全部细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2 09:50
美光公司美国扩张战略 - 公司宣布将投资计划扩大至1.5亿美元在弗吉尼亚州建造HBM封装工厂,并投资约500亿美元用于研发 [1] - 计划在未来20多年内投资2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内存生产和研发,其中1500亿美元用于制造,500亿美元用于研发 [1] - 目标是在美国生产40%的DRAM产品,创造约9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1] 2000亿美元投资计划 - 在爱达荷州建设两座尖端DRAM晶圆厂,在纽约州建设包含四座晶圆厂的工厂 [1] - 爱达荷州首座晶圆厂(ID1)预计2027年下半年开始产出晶圆,洁净室面积达600,000平方英尺 [3] - 纽约州工厂计划2025年底开始建设,涉及四个工厂阶段,洁净室面积约600,000平方英尺 [4] 工厂建设进展 - 爱达荷州ID1晶圆厂预计2027年下半年开始产出DRAM晶圆 [5] - 爱达荷州第二座晶圆厂(ID2)将先于纽约晶圆厂投产 [5] - 弗吉尼亚州工厂将获得先进封装能力,用于组装HBM内存堆栈 [4] 研发投入 - 计划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用于研发 [1]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收入10%-20%,2023年研发支出34.3亿美元 [7] - 500亿美元相当于公司约14年的研发预算 [7] 政府支持 - 所有美国项目预计符合先进制造业投资信贷(AMIC)资格 [8] - 已获得高达64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资金支持 [8] 生产布局 - 公司将继续在美国以外运营和扩建DRAM晶圆厂 [11] - 目前没有将NAND存储器生产迁往美国的计划 [11] - 即使完成美国投资计划,最大份额生产仍可能在美国境外 [11]
兆易创新(603986):多元业务协同发力,定制存储方兴未艾
中银国际· 2025-05-08 15: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经营向好,基本盘存储、MCU 产品持续稳健,且逐步完善多元化产品条线,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行股数 664.06 百万,流通股 662.99 百万,总市值 86,560.12 百万元,3 个月日均交易额 2,887.55 百万元,主要股东朱一明持股 6.89% [2][3]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绝对涨幅 26.6%,相对上证综指涨幅 24.1%;1 个月绝对涨幅 25.1%,相对上证综指涨幅 17.1%;3 个月绝对跌幅 5.9%,相对上证综指跌幅 7.1%;12 个月绝对涨幅 55.1%,相对上证综指涨幅 48.9% [2] 财务数据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收入 92.04/111.44/134.9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95/20.41/25.27 亿元,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54.3/42.4/34.3 倍 [5] - 2024 年全年实现收入 73.56 亿元,同比 +27.69%,归母净利润 11.03 亿元,同比 +584.21%,扣非归母净利润 10.30 亿元,同比 +3660.79%;25Q1 实现营收 19.09 亿元,同比 +17.32%/环比 +11.88%,归母净利润 2.35 亿元,同比 +14.57%/环比 -13.24%,扣非归母净利润 2.24 亿元,同比 +21.83%/环比 -11.52% [8] - 2024 年毛利率 38%,同比 +3.58pcts,归母净利率 14.99%,同比 +12.19pcts,扣非归母净利率 14.01%,同比 +13.53pcts;2025Q1 毛利率 37.44%,同比 -0.72pct/环比 +4.27pcts [8] 业务发展 - 以市占率为中心,积极开拓市场,2024 年产品出货量达 43.62 亿颗,同比增长 39.72%,闪存、MCU、传感器产品营收及出货量均实现同比良好增长 [8] - 积极拥抱端侧 AI,多元业务线稳步迈进,FLASH、利基 DRAM、MCU、模拟等业务均有积极进展 [8]
技术+场景双突破,紫光国芯自主车规芯片迎来高光时刻
半导体芯闻· 2025-05-06 19:08
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下的车规级芯片 - 车规级芯片成为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整车控制等关键系统的核心组件,但长期被海外厂商垄断,国产供应链面临"有整车,无芯片"的困境 [1] - 地缘政治加剧背景下,国内整车厂和Tier1厂商对高可靠性、高一致性、高性能的国产车规芯片需求显著增长 [1] 紫光国芯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紫光国芯自主研发的车规级LPDDR4(x)产品打破国外在车载中小容量DRAM领域的技术垄断,具备成熟的量产能力和百万级出货量 [3] - 公司拥有20年技术积累,累计获得270多项车规DRAM相关专利,2015年量产国内首颗车规级DDR2&DDR3 Combo产品,2024年推出速率达4266Mbps的LPDDR4/LPDDR4X芯片 [4] - 车规级芯片年化失效率要求低于10DPPM,比消费级产品低两个数量级,公司在设计、验证、测试环节实施严苛标准 [4][5] 产品技术优势与客户认可 - 紫光国芯车规DRAM产品采用内嵌ECC纠错电路,严格筛选车规BOM材料,并通过可靠性认证,确保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7] - 产品已通过AEC-Q100认证,容量覆盖2Gb、4Gb到8Gb,支持-40℃~125℃工作温度范围,广泛应用于ADAS感知系统、智能座舱、中央网关等场景,出货量超千万颗 [8] 未来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计划推出更小面积、更低成本的芯片,并布局海外市场以提升全球出货量规模 [9] - 针对整车EE架构演进,紫光国芯将推出大容量LPDDR4x/5x系列产品,并开发更高速、更大带宽、更低功耗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智能座舱和高级自动驾驶需求 [9][10] - 公司已构建与晶圆厂、Tier1、SoC厂商、整车厂的深度协作生态网络,强化本土化服务能力和产业链协同优势 [10]
华安证券:给予北京君正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9 14:25
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给予北京君正"买入"评级,认为行业市场逐步回暖,公司产品周期即将开启新一轮成长[1][2] - 公司1Q25营业收入10.6亿元(YoY+5.3%,QoQ+4.8%),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15.3%,QoQ+19.6%),扣非净利润0.66亿元(YoY-18.8%,环比扭亏)[1][2] - 单季度毛利率36.4%(YoY-1.0pct,QoQ+1.9pct),经营情况显现转好态势[2] 分产品线表现 计算芯片 - 1Q25收入2.7亿元(YoY+12.4%,QoQ-2.7%),主要应用于IPC市场,当前算力1T+[3] - 计划年底推出T42芯片(算力2T+),未来IPC领域目标2T-4T,NVR领域规划8T-16T算力支持[3] 存储芯片 - 1Q25收入6.6亿元(YoY+3.4%,QoQ+9.9%),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高端市场[4] - 行业需求复苏迹象明显:TI法说会显示工业市场环比高个位数增长,汽车市场低个位数增长[4] - 21nm/20nm、18nm、16nm工艺DRAM新品预计2025年送样,2026年有望开启新成长周期[4] - 布局3D AI DRAM产品,应对AI算力设备对高带宽低功耗存储的需求[5] 模拟与互联芯片 - 1Q25收入1.2亿元(YoY+12.3%,QoQ-4.0%)[5] - 车载LED驱动芯片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类市场覆盖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场景[5] - 车规级互联芯片GreenPHY产品获新客户导入,部分Tier1厂商方案已落地[5]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6/7.0/10.5亿元,对应EPS 0.96/1.45/2.17元/股[6] - 按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计算PE为67.8/45.0/30.1倍[6] - 90天内9家机构给出评级(8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84.31元[9]
北京君正(300223):行业市场逐步回暖,静待产品周期花开
华安证券· 2025-04-29 1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由“增持”评级调整至“买入”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京君正主要下游开始逐步回暖,经营情况显现出转好态势,随着新制程DRAM的开发送样,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5][10] 报告关键内容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65.35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95.67/42.80元,总股本482百万股,流通股本420百万股,流通股比例87.13%,总市值315亿元,流通市值274亿元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5.3%,环比增长19.6%,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18.8%,环比扭亏,单季度毛利率36.4%,同比下降1.0pct,环比增长1.9pct [4][5] 分产品线情况 - 计算芯片1Q25收入2.7亿元(YoY+12.4%,QoQ - 2.7%),主要是T系列芯片,应用于IPC市场,未来将加大算力投入,预计年底推出的T42能达到2T以上 [6] - 存储芯片1Q25收入6.6亿元(YoY+3.4%,QoQ+9.9%),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随着行业复苏,今年会迎来修复性增长,基于新工艺的DRAM新产品预计2025年提供工程样品,有望2026年带动公司进入新成长周期,还进行了3D AI DRAM产品市场布局 [7][8] - 模拟与互联芯片1Q24收入1.2亿元(YoY+12.3%,QoQ - 4.0%),车载LED驱动芯片市场空间不断成长,公司产品在汽车和消费类市场应用良好,互联芯片主要为车规级,GreenPHY产品有新客户设计导入 [8][9] 投资建议及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7.0、10.5亿元,对应EPS为0.96、1.45、2.17元/股,对应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PE为67.8、45.0、30.1倍 [10]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13、47.29、55.50、66.47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 - 7.0%、12.3%、17.3%、1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6、4.64、7.00、10.46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 - 31.8%、26.7%、50.8%、49.4% [12]
兆易创新(603986):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增强 公司经营情况显著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3 56亿元 同比增长27 69%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 03亿元 同比增长584 21%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 09亿元 同比增长17 32%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 35亿元 同比增长14 57% [1]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38 00% 同比提升3 58pct 和14 97% 同比提升12 17pct [2] - 2025Q1单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7 44% 同比下滑0 72pct 环比提升4 27pct 和12 56% 同比下滑0 02pct 环比下滑3 19pct [2] 业务驱动因素 - 2024年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回暖 客户增加备货 公司在消费 网通 计算等多个领域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 [2] - 2025Q1营收同环比增长 主要受益于国家刺激措施提振消费需求 以及AI PC等终端对存储容量需求的带动 [2] -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成本 丰富产品矩阵 多条产品线竞争力增强 促进销量 营收及毛利率增长 [2] 产品线表现 - 2024年存储芯片实现营收51 94亿元 同比增长27 39% 毛利率40 27% 同比提升7 28pct NOR Flash产品在消费 网通 计算 汽车等领域增长显著 DRAM产品出货量同比翻倍 [3] - MCU及模拟产品实现营收17 06亿元 同比增长29 56% 毛利率36 50% 同比下滑6 60pct 已量产63大系列 超过700款MCU产品 [3] - 传感器实现营收4 48亿元 毛利率16 46% 同比提升0 46pct [3] 研发与布局 - 公司研发的LPDDR4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贡献收入 [3] - 增募投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将完善汽车MCU产品布局 提升高端MCU研发能力 [3] 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 40元 含税 [1]
香农芯创(300475)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问答记录表
2025-04-28 19:50
库存情况 - 最新一季度财报存货余额10.20亿元,其中电子元器件分销产品9.54亿元,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0.36亿元,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业务0.30亿元,一季度库存预计二季度基本实现销售 [1] 营收利润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3.33%,归母净利润1672.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66%,增长幅度低于营收,主要因业务毛利率下降,今年一季度毛利率1.98%,较去年同期减少3.31个百分点 [1][2]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新增股权激励费用9376.09万元,持有股权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833.77万元以及计提资产减值1.5亿元 [3] 产品研发情况 - 自研的企业级SSD和RDIMM产品陆续通过批量用户验证,性能获认可,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2] 业务影响因素 - 公司主要收入源于代理韩国SK海力士存储芯片,基本不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 [2] 业务前景与规划 - 2024年新增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围绕国内一线自主算力生态提供国产化、定制化eSSD/DRAM产品,前景良好,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2] - 公司所处行业为周期性行业,对未来二三季度产品价格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毛利率将提升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半导体产业链组织者和赋能者,形成“分销 + 产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围绕国内一线自主算力生态提供国产化、定制化eSSD/DRAM产品 [3] - 公司已覆盖国内主流客户,未来将集中资源做精做深,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为全年营收奠定较好基础 [4] 股份相关情况 - 方海波通过协议转让受让公司股份,相关事项详见2024年1月18日、3月1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公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