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器件

搜索文档
士兰微: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14%至63.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3][6]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IDM企业,聚焦汽车、新能源、工业等高门槛市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IPM模块、IGBT、SiC功率器件等高端产品增长显著[5][6][9] - 全球半导体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280亿美元,增长15.50%,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5][13][1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3.36亿元,同比增长20.14%,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3][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25亿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2亿元,同比增长194.19%[3] - 总资产255.0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7%[3] - 研发费用4.7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84%[33] 产品业务 - 集成电路收入25.58亿元,同比增长25.65%,主要因IPM模块、MEMS产品、32位MCU等出货量加快[7][36] - 分立器件产品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18.50%,其中汽车、光伏IGBT和SiC产品收入增长80%以上[9] - 发光二极管产品收入4.20亿元,同比下降30.00%,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保持基本稳定[12] - IPM模块在白电市场应用广泛,2025年上半年国内主流厂商使用超过1.23亿颗[8] - MEMS传感器加速器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出货量增长2倍以上[9] - SiC功率器件累计出货量达2万颗,第Ⅳ代产品已送客户评测[9] 产能建设 - 士兰集科12吋线产出33.18万片,同比增长33%,营业收入14.81亿元[12] - 士兰集昕8吋线产出33.18万片,同比增长19%,营业收入7.18亿元[12] - 士兰集成5/6吋线产出135.34万片,同比增长29%[12] - 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10000片6吋SiC-MOSFET芯片能力[9] - 厦门士兰集宏8吋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预计2025年四季度通线[9][24] 行业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280亿美元,增长15.50%,逻辑半导体以37%增速领跑[5][13]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由2014年3015亿元增至2024年14313亿元,复合增长率16.85%[14]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建设[16][17][19] - 国产芯片进口替代进程加快,公司超过80%收入来自高门槛市场[6][15] 发展战略 - 坚持IDM模式,聚焦汽车、新能源、算力和通讯等高增长市场[5][23] - 持续投入模拟电路、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化合物半导体等技术研发[24][26] - 加快12吋线IGBT芯片产能提升和8吋SiC生产线建设[9][24] - 推动车规级产品开发,包括功率器件、模拟电路、MEMS传感器等[24][26] - 加强产业链协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7][8]
苏州固锝: 苏州固锝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公司基本情况 -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4日,2006年1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79 [23] - 公司注册资本80,808.5816万元,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通安开发区通锡路31号 [23] -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用浆料等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苏州通博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持股23.12%,为控股股东 [24] 行业分类与监管 - 公司半导体业务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 [23] - 光伏银浆业务属于"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和"太阳能材料制造" [23] - 半导体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自律协会包括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 [30] - 光伏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自律协会包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 [34] 募投项目情况 -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太阳能电子浆料500吨项目"、"小信号产品封装与测试项目"、"固锝(苏州)创新研究院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 [2] - 项目总投资金额128,929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8,680万元 [18] - 募投项目经过详细市场调研及可行性论证,但存在建设进度及投产时间不确定因素 [2] 行业风险分析 - 2023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16,696.6亿元,同比增长2.2%,为近十年来首次低于10% [3] - 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2023年销售额4,419.7亿元,同比增长2.2%,集成电路封测行业销售额2,932.2亿元,系近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3] - 公司2023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0.02亿元,同比下降20.88% [3] - 光伏行业受政策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周期性波动明显 [5] 竞争格局 - 国际半导体市场主要被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国际领先企业占据 [6] - 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已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6] - 光伏银浆行业国内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实现国产替代,但市场竞争加剧 [7] - 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新政策,新增风电、光伏、储能项目将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7]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40,017.32万元、49,368.70万元等 [11]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74,903.37万元、103,087.37万元、111,782.30万元及97,391.44万元 [1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光伏行业应收账款余额74,430.46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422.02万元 [13]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6,819.93万元、408,735.45万元等,但毛利率和净利润呈下滑趋势 [14]
全产业链布局,华大半导体助力车规芯片自主创新之路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 - 华大半导体业务涵盖集成电路材料、设计、制造和封测全产业链,围绕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三大应用领域布局控制芯片、安全芯片、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等 [1] - 公司通过混改打破子公司壁垒,成立汽车电子专项组和事业部,实现材料、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协同,新产品研发周期大大压缩 [2] - 旗下子公司上海贝岭和飞锃半导体与积塔半导体深度合作,整合制造能力实现功率器件大规模生产与高质量交付 [2] 汽车电子领域优势 - 公司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车规芯片,目前产品满足AEC-Q100、ISO 26262等国际车规认证 [1][2] - 飞锃半导体在碳化硅MOSFET沟槽工艺设计取得关键进展,产品具有更低导通损耗、更优开关性能和更高晶圆密度 [3] - 1200V碳化硅器件晶圆层级良品率达95%,性能与良率行业领先,预计2026年量产 [3] 功率半导体产品 - 上海贝岭特高压平面MOSFET产品BLQ3N120和BLQ3N100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领域 [5] - BLQ3N120具备低导通损耗、高开关性能和优异雪崩能量表现,通过AEC-Q101汽车级可靠性测试 [5] - 产品依托积塔半导体6/8英寸生产线车规制造平台,在设计、制造和封测各环节实现深度协同 [5] 供应链与客户合作 - 公司构建以国产为主、全球为辅的供应链体系,在关键环节提前布局保持冗余,保障稳定交付 [4] - 与主机厂建立联合实验室,与Tier 1展开深度定制合作,参与方案设计与验证 [4] - 未来将强化功率半导体和车载MCU产品线竞争力,填补国内空白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