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发动机

搜索文档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成功交付首台维修发动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0:32
公司动态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向中国南方航空成功交付首台维修发动机,标志着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1] - 金湾厂区由中国南方航空与德国摩天宇合资成立,3月已正式运营[1] - 首台发动机交付代表厂区硬件设施完全启用,先进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成功[5] 产能规划 - 金湾厂区2023年计划交付超50台发动机,全面投产后年维修能力达260台[2] - 保税区厂与金湾厂区合计年维修能力将超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MRO厂[5] 战略意义 - 金湾厂区提升南航在发动机MRO领域能力,提供更多维修机位、更好品质、更短周期[2] - 厂区高效运营并持续提升产能,支持GTF发动机MRO网络建设[2] - 厂区毗邻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地理优势显著[5] 业务范围 - 公司服务覆盖CFM国际的CFM56/LEAP发动机、IAE的V2500发动机、普惠PW1100G-JM发动机[5]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首台发动机成功交付
中国民航网· 2025-06-12 18:15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首台发动机交付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成功向中国南方航空交付首台PW1100G-JM发动机,标志着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1] - 金湾厂区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隶属于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南方航空和MTU航空发动机合资成立[1] 金湾厂区运营规划与能力 - 2024年金湾厂区计划交付超50台发动机,全面投产后年维修能力可达260台[5] - 金湾厂区与保税区厂相加年维修能力将超过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MRO厂[5] - 厂区采用行业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系统,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基础[5]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珠海摩天宇为CFM56、LEAP、V2500和PW1100G-JM发动机提供维修服务[6] - 公司培训部于2023年投入使用,每年可培训100名机械员[6] - 公司利用毗邻香港、广州、深圳和澳门的地理优势服务全球客户[6] 合资方MTU公司背景 - MTU航空发动机股份公司是全球知名飞机发动机专家,2024财年实现75亿欧元营收[6] - MTU技术应用于全球三分之一的商用机队,年度维护规模达1,500台航空发动机及工业燃气涡轮[6] - 公司在全球19个战略据点拥有12,000名航空工程人员[6]
中泰证券:新飞机引进或放缓 三重利好下航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6:33
行业供给与需求分析 - 未来2-3年飞机引进增速较低,预计2025-2027年行业供给增速(ASK)分别为6.32%/4.56%/2.26% [1] - 需求端客座率维持高位,票价相对稳定且有望同比增长 [1] - 在供需、油价、汇率三重利好下,航空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 增量视角:飞机引进与产能 - 2025年1-4月空客/波音分别交付192/175架飞机,交付进度落后于年度计划的820/610架 [1] - 2024年空客/波音分别交付766/348架客机,空客为2019年的88.76%,波音为2018年的43.18% [1] - LEAP发动机2024年交付1407台,远低于疫情前波音空客最佳产能需求(约1923台) [1] - 2025年4月波音/空客未交付给中国航司的订单分别为95/293架,波音自2017年后未有大额新订单 [1] - C909/919客机2024年运行数为145/16架,C919确定订单约为330架,2025年1-4月仅交付1架 [2] - 预计2025-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为186/206/247架 [2] 存量视角:供应链与飞机利用 - 2025年夏秋国内航司运力投放结构中国内/国际/地区占比为91.51%/7.28%/1.21%,国际航线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 [3] - 宽体机在国际和地区航线时刻占比合计为33%,较2019年下降13个百分点 [3] - 2024年整体/大中型/小型飞机日利用率分别为8.89/9.08/5.64小时,同比2019年下降5%/4%/12% [3] - 2025年Q1三大航国际航线ASK同比增幅超20%,春秋、海航超60%,吉祥超80% [3] - 普惠PW1100发动机因材料污染风险需大规模召回检修,2025年1-22周停场数量较2019及2024年显著上升 [4] - 预计2025-2027年飞机退出数量为134/143/152架 [4] 重点推荐与关注 - 重点推荐弹性较大的三大航以及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华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1] - 建议关注海航控股 [1]
激浊扬清,周观军工第121期:商用航空发动机自主可控加速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6-02 2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或暂停向中国出售发动机技术,国产商用航发自主可控有望加速;火炸药及弹药安全生产资本开支加码有望牵引新一轮景气周期;菲利华深耕半导体光学,布局合成及天然砂自主可控;美国“金穹”挑起外空军备竞赛,商业能力或为高边疆对抗胜负手 [10][40][75][122] 各目录总结 美或暂停向中国出售发动机技术,国产商用航发自主可控有望加速 - 大飞机C919稳定交付,美或暂停向中国出售发动机技术,国产商用飞机动力研发有望加速,2024年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13架,2025年已交付4架 [12] - 未来20年商发全球市场超13万亿元,中国市场超2.6万亿元,中国平均每年超1300亿元 [16] - 全球商用航发供给侧高度集中,主要由GE航空、PW公司、RR公司等主导,国产飞机心脏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20] - 全球商用航发市场供需错配,主机厂主力型号积压大量待交付订单,LEAP发动机近三年当年新增订单明显超过当年交付量 [23] -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持续推进,多次亮相展会或表征技术逐渐成熟,中国航发集团主要规划发展CJ1000及CJ2000两个产品系列 [28] - 反推及短舱系统在多个学科领域至关重要,卡位商发核心环节,短舱系统由进气道、风扇罩、反推力装置、尾喷等组成 [33] - 短舱系统高价值量牵引大市场,价值量占比约25%,其中反推在短舱系统中的价值量占比约50%,全球能独立研制高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短舱的公司仅有两家 [37] 火炸药及弹药安全生产:资本开支加码有望牵引新一轮景气周期 - 火炸药及火工品是各类弹药装备的基础原材料和元器件,是弹药的毁伤源和动力源,火工品是武器装备能量转换的“开关”和能量传递的“放大器” [42] - 火炸药扩产难度大周期长,生产流程复杂、危险性高,容易成为战时弹药产业链快速扩产的核心瓶颈 [46] - 当前美欧均面临火炸药短缺,火炸药环节成为本轮全球弹药产业链扩产的重要投入方向,欧盟和美国均有相关扩产计划 [51] - 火炸药及弹药安全生产产业链涵盖多个环节,产业链各环节代表上市公司的在建工程、合同负债等财务指标显著改善,或可共同验证产业链景气提升 [55] - 我国火炸药制造行业正向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转型,兵器工业集团部署“人机黑”专项任务加快能力提升 [58] - 佰奥智能、金奥博等民营企业凭借其他领域优势经验切入火工品领域,助力自动化升级,佰奥智能相继中标或标志行业资本开支正逐步提升 [63] - 我国火炸药及火工品产能主要集中在兵器工业等军工央企集团,除央企集团外,近年来地方军工国企积极参与火炸药与火工品能力建设,产能释放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68][71] 六月金股—菲利华:深耕半导体光学,布局合成及天然砂自主可控 - 合成石英品质更高可向下兼容天然石英,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从事合成石英玻璃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在大规格合成石英玻璃材料制造技术及生产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77][79] - 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我国高度依赖进口的高纯石英矿,是真正的“卡脖子”矿产资源,174号矿种的设立对保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80] - 公司从2019年起布局天然石英砂,剑指半导体级别,融鉴科技在石英砂生产提纯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已完成专利申请 [82][87] - 公司成立于1966年,深耕航空航天及半导体优质赛道,依托石英领域的技术积淀,持续向光学等先进方向横向拓展,拥有六个生产基地以及三大研发平台 [90] -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是全球少数几家具有石英玻璃纤维批量生产能力的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用石英玻璃纤维的主导供应商,石英纤维产品谱系已得到极大拓展 [91] - 公司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开发石英玻璃纤维系列产品,并延伸产业链,拓展石英玻璃纤维立体编织、石英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领域,2024年上半年新增两个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项目研发成功 [96] - 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石英制品是难以替代的关键部件,公司制品获国内头部厂商认证并积极拓展国际原厂设备商 [99] - 掩膜版是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母版,公司布局面板及半导体用光掩膜版精密加工实现自主可控 [102] - 公司子公司合肥光微负责面板掩膜基板的精加工,推出国内首创10.5代TFT - LCD光掩膜基板,填补光掩模版精加工领域的国内空白 [107][109] - 子公司济南光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高端电子专用材料精密加工项目,推动我国高端电子行业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 [110] - 信息传输高频高速趋势要求PCB降低线路板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系数,石英纤维凭借其极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系数有望在未来高端场景替代玻纤 [115] - Surmet公司以ALON透明陶瓷为主业,其重量和厚度是钢化玻璃的1/2、但防弹性能为钢化玻璃的2倍,目前已应用于航空飞行器 [118] 美国“金穹”挑起外空军备竞赛,商业能力或为高边疆对抗胜负手 - 美国推进部署“金穹”等天基武器系统,违反《外空条约》相关原则,加剧外空战场化和军备竞赛风险,挑动外空军备竞赛 [124] - “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将耗资约1750亿美元,核心是建立一个由数千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与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能力整合 [128] - “金穹”针对中俄先进打击能力,构架多层次、多维度的防御体系,覆盖从发射前到助推段,再到滑翔段和末段的全过程拦截 [133] - 随着反导与反卫星能力在全球的扩散,现有的以高轨高价值大型航天器为主体的太空架构高度脆弱并面临关键威胁和严峻挑战 [138] - 分布式的低轨星座可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座提供补充,提升预警跟踪和通信能力,抗摧毁能力强,具备探测高超声速武器潜力 [141] - “弹性太空”是美国太空战略发展的新方向,下一代空间架构重视低轨星座建设,美国PWSA太空架构包括千余颗低轨小卫星,强调系统“弹性” [145] - 商业航天多样的商业模式和广泛的业务范围能够满足军用航天技术更新、快速采购、按需发射的需求,赋能国家太空体系建设,强化体系弹性 [149] - SpaceX加快“星舰”超重型火箭验证步伐,一旦星舰投入到Starlink的建设中,其100t +的LEO运力将使Starlink的组网能力呈指数级提升 [152] - 2024年为中国商业航天技术验证关键年,2025年或为成果集中落地爆发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元年,星箭制造和火箭测发的双环节快速发展突破预计将有利推动商业航天运营服务环节转化 [157]
必须交出稀土?美国暂停对华输送航空技术,或要和中国“一换一”
搜狐财经· 2025-06-01 15:06
全球贸易博弈与高端制造业供应链主导权争夺 - 美国商务部暂停向中国商飞提供航空产品和技术出口许可 试图换取中国放松中重稀土出口管制 [1] - 中国自2025年4月起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直接影响美国军工和航空产业链 [1] - 美国芒廷帕斯矿年产量仅2万吨 其中三分之二矿石仍需运往中国精炼 [1] 稀土产业的结构性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90%稀土精炼能力和85%永磁体制造份额 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3] - 中国稀土精炼成本仅为西方三分之一 得益于1978年发明的串级萃取技术 [3] - 美国F-35战机生产线因稀土磁体短缺被迫降速 第六代战机研发因材料验证问题停滞 [3] 航空技术领域的攻防转换 - 中国商飞C919客机已交付16架 订单超千架 但LEAP发动机仍依赖美法合资企业CFM国际 [7] - 中国商飞自主研发长江1000发动机 已在运-20运输机完成秘密测试 接近投产 [7] - 中国建立完整飞机强度验证体系 为国产发动机适航认证扫清技术障碍 [7] 全球航空供应链格局变化 - 波音与空客积压订单超8000架 交付延迟促使航空公司寻求替代方案 [9] - 瑞安航空CEO表示若C919价格便宜10%将立即下单 发展中国家市场成为新战场 [9] - 中国商飞宣布2025年将C919年产能提升至200架 对冲美国技术禁令影响 [9] 技术生态与产业规则重塑 - 中国通过掌握稀土精炼和永磁体制造技术 改变全球产业规则 [10] - 美国航空工业依托NASA、波音、普惠形成产学研网络 年研发投入数百亿美元 [10] - 中国在复合材料性能、适航标准等领域仍存在代际差距 需构建超越国际认证的技术自信 [10]
隔夜美股全复盘(5.30) | 英伟达涨逾3%,Q1营收超预期,Q2指引稳健
格隆汇· 2025-05-30 07:25
大盘 - 美股三大股指持续震荡 道指涨0.28% 纳指涨0.39% 标普涨0.4% [1] - 恐慌指数VIX跌0.67%至19.18 美元指数跌0.53%报99.37 [1] - 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跌1.339%收报4.42% 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48.1个基点 [1] - 现货黄金涨0.89%报3317.59美元/盎司 布伦特原油跌1.48%至63.36 [1] - 美国一季度GDP增速小幅上修至-0.2% 初请失业金人数24万人 [1] 行业&个股 - 标普11大板块中10个收涨 房地产领涨0.92% 通讯板块独跌0.81% [2] - 中概股多数上涨 京东大涨4.31% 小鹏涨3.98% [2] - 理想汽车一季度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9.4% [2] - 小鹏MONA M03上市1小时大定12566台 Max版订单占比83% [2] - 富途一季度营收同比增81.1% NON-GAAP净利同比增97.7% [2] 大型科技股 - 英伟达涨3.25% Q1营收超预期 CEO计划出售至多600万股股票 [3] - 谷歌跌0.24% 在印度推出Pixel设备直销 [3] - 特斯拉涨0.43% 马斯克预告6月交付自动驾驶Model Y [3] - 戴尔AI服务器积压144亿美元超预期 二季度指引285-295亿美元 [6] 关税与贸易 - 美国上诉法院允许特朗普关税政策暂时继续生效 [5] - 特朗普官员对诉讼胜利有信心 未来几周将推进三份协议 [6] - 日本首相可能G7前访美 美国贸易团队6月5-6日访印度 [6] - 第二家联邦法院叫停特朗普关税 裁定暂缓执行14天 [4] 并购与投资 - e.l.f. Beauty斥资10亿美元收购护肤品牌Rhode [7] - 交易包括8亿美元现金股票和2亿美元潜在支付 [7] 科技限制 - 美国拟禁止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设计软件 影响EDA三巨头 [7] - 美国暂停向中国商飞出售部分技术 包括喷气发动机 [8] 企业动态 - 特斯拉计划6月12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9] - 美国一季度企业利润大幅下滑1181亿美元 [9]
对话专家:航空供应链困境持续演进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空业 - **公司**: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川航、吉祥、春秋、华夏、国泰航空、普惠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CFM公司、GE公司、空客、波音、Ameco、Starco、Gamico、厦门太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发动机问题影响航空公司运营** - 普惠PW1,100G - JM发动机问题致A320neo飞机停场率高,国航超50%,南航达52%,因全球性问题使检查周期延至250 - 300天[1][2] - LEAP发动机日常检修现设计标准外问题,大修周期从8 - 10年提前至6 - 8年,影响航空公司计划[4][5] 2. **发动机维修周期显著延长** - 罗尔斯·罗伊斯Trent 700/1,000从60 - 90天延至120 - 180天,普惠PW1,100G - JM约一年,LEAP因供应链问题从60天延至90天[1][8] 3. **航空公司备用发动机短缺** - 备用发动机配备比例10% - 15%,东航2024年用完备发后仍缺口8 - 9台,导致运力瓶颈[1][11] 4. **发动机OEM优先新机交付影响维修** - 优先保证新机交付,挤压维修产能,售后服务需求激增,航材备件涨价,中间利润率上升,但主机厂未大幅增加维修产能,长期老旧机型退出或供大于求[1][12] 5. **普惠事件影响供应链和运力** - 预计影响12 - 24个月,2025年中达供应链高峰,2026年新型发动机维修高峰结束,但仍需关注潜在问题;供应链紧张和普惠事件限制航空公司运力,未来一到两年运力投放可能偏紧,供给紧张或带动价格上涨[2][18] 6. **不同型号发动机运营和维修现状有别** - LEAP系列运行和性能达预期,但初始制造材料短缺延迟新飞机交付;普惠PW1,100G - JM燃油消耗有优势,但质量逃逸事件影响维修和飞机交付,面临更大运营挑战[13] 7. **不同生产批次发动机维修要求有差异** - GE及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维护要求变化不大,普惠公司因齿轮传动技术对齿轮箱检修提出更高标准[14][15] 8. **欧美与中国航空公司发动机停场率不同** - 欧美国家航空公司发动机停场率较低,因与OEM合作紧密、维修厂多、航司与厂商倾斜力度大;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受影响更明显[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发动机维修流程** - 计划性维修:与修理厂或OEM签长期合同,前一年确定下一年送修计划,送至指定地点由OEM或合作方检测、取证和测试后返回客户方[6] - 非计划性维修:发动机突发故障或空停,先协调送修工位,再协商修理包,完成维修后送回航空公司[7] 2. **发动机维修费用及赔偿情况** - 维修周期拉长费用取决于合同条款,罗尔斯·罗伊斯部分合同超约定时间有赔偿;普惠非计划性故障全球约14亿美元额外支出,国内未听说航空公司获赔偿[10] 3. **航空公司应对措施及影响** - 调整飞行计划,控制飞行小时和循环数,推迟大修时间,平均分配送修量,减轻年度压力但影响运力;提前储备航材可减少维修费用增加的影响[22][23] 4. **各航司停场率情况** - 国航10.2%,东航3.2%,南航8%,海航上市板块6.2%,海航整体9.8%,川航20.3%,吉祥14.7%,春秋10.7%,华夏11.1%,国泰航空7.3%[25] 5. **新飞机交付和航司维修业务** - 新飞机交付存在类似问题;国内大型航司旗下合资维修公司主要负责整机维修,部分航司已建立专业发动机维修中心[28]
AerCap N.V.(AE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GAAP净收入为6.43亿美元,每股收益为3.48美元;调整后净收入为6.79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68美元 [5][13] - 净维护贡献本季度调整后为8200万美元,高于平均3000 - 4000万美元,主要因本季度租赁费用降低 [14] - 资产出售净收益为1.77亿美元,出售35项自有资产,销售收入6.83亿美元,未杠杆化出售利润率为35%,相当于账面价值的2.3倍 [14] - 其他收入为1.05亿美元,高于正常水平,本季度收到与航空公司破产索赔相关的股份以及与飞机全损相关的保险赔款约3000万美元 [15] - 截至3月31日,总流动性来源约为20亿美元,包括略超1亿美元现金和11亿美元循环信贷及其他承诺信贷安排 [16] - 资金来源与使用覆盖率为1.8倍,超额现金覆盖率约为9亿美元,季度末杠杆率为2.4:1,与上季度相似 [17] - 本季度经营现金流约为1.3亿美元,3月被惠誉评级上调至BBB +,目前三大评级机构均给予BBB +评级 [17] - 本季度完成1亿美元融资,第一季度回购570万股,花费5.58亿美元,4月回购470万股,花费4.45亿美元,今年至今回购超1亿美元股票 [17] - 提高2025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至9.3 - 10.3美元,预计全年处于该区间上半部分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飞机业务 - 利用率为99%,续租率为84% [5] - 第一季度成功将3架中年期787飞机在欧洲两家客户间进行过渡,按时且按预算完成,提高了租金和信用评级 [7] - 与新客户达成7870万美元的售后回租交易,定价有吸引力 [8] - 与北美客户达成26架中年期窄体飞机续租协议,续租六年 [8] 发动机业务 - 2024年订购268台新LEAP发动机,公司占三分之一,合资企业SES占三分之二,目前已交付超120台,今年预计再交付60台,明年交付50多台 [8][9] 直升机业务 - 第一季度与新客户Equinor Energy达成5架新Leonardo AW189直升机的购买和售后回租协议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平台表现强劲,各业务线积极寻找新的互补方式支持客户,预计未来需求保持强劲 [11] - 利用市场波动回购超1亿美元股票,并宣布新的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17][20] - 不断扩大发动机业务运营能力,在全球27个停放或维修中心开展业务,支持多种发动机类型,专注租赁返还和投资组合优化 [9][10] - 采用杠铃式投资组合策略,提前布局未来需求,确保业务适应行业发展 [58][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航空公司尽管面临关税和贸易不确定性,但仍专注锁定运力,公司业务需求保持强劲 [5] - 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凭借强大资产负债表、低杠杆和强流动性,预计全年业绩处于指引区间上半部分 [19] - 发动机和直升机业务存在机会,公司有充足资金,若有有吸引力的机会,不排除在今年额外部署4亿美元资金 [32] 其他重要信息 - 777货机改装项目有延迟,已纳入更新后的业绩指引 [18] - 截至3月31日,有价值1.25亿美元的资产待售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预计双边交易机会是否会增加,与直升机和发动机业务机会相比如何 - 公司规模大、业务覆盖广,预计会有一两个双边谈判机会 ,当前情况可能带来额外机会,公司会努力争取 [22][23] 问题2: 股票回购未增加除资产出售收益外的全年每股收益指引,是否因货机改装延迟,能否量化影响 - 全年指引上调0.8美元是因第一季度资产出售收益 ,第一季度业绩好主要因净维护贡献和其他收入增加 ,预计全年业绩处于指引区间上半部分,虽有货机改装延迟,但其他积极因素可抵消该影响,因不确定性未缩小指引范围 [26][27][28] 问题3: 未来一两年在发动机和直升机业务可部署多少资金 - 公司不局限资金部署领域,关键是交易对股东有增值作用 ,公司资金充足,今年可额外部署4亿美元,多年来看可吸收数十亿美元资产,增长的限制因素是盈利能力 [32][33] 问题4: 租赁续约成本低的原因及对2025年租赁费用的影响 - 与现有承租人续约可降低过渡成本,因飞机无需移动 ,本季度租赁费用低部分也因维护活动减少,正常情况下季度净维护贡献约为3000 - 4000万美元 [36][37][38] 问题5: 关税对行业的影响,是否会推动业务转向中年期或低成本飞机 - 最终有人需承担关税成本,公司与OEM的现有合同有固定价格上限,不受影响 ,目前已知美国和中国对飞机征收关税,若欧洲报复并全球征收,二手飞机价值将上升,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取消租赁飞机年龄限制,新飞机需求将受抑制 ,行业希望恢复1979年协议下的零关税状态 [42][43][44] 问题6: 是否有飞机和零部件不受关税影响的先例 - 中国航空公司和监管机构正在讨论,有望使航空航天业豁免关税 ,若能扩大1979年协议范围,将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纳入,对美国行业是巨大胜利 [47][48] 问题7: 哪些指标会使公司更关注未来需求趋势 - 美国市场仅占全球市场22%左右,其他地区因燃油价格和美元疲软有积极影响 ,美国经济舱有疲软迹象,航空公司调整短期运力,但长期仍需锁定运力,目前未看到需求下降 [52][53][55] 问题8: 随着新科技飞机在投资组合中占比增加,杠铃式策略是否会改变 - 公司一直着眼未来 ,未来几年部分投资组合将是新一代技术的中年期飞机,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投资组合发展策略 [58][59][60] 问题9: 美国航空公司退役飞机是否影响公司飞机需求,近期飞机买家构成如何 - 美国市场占比小,航空公司退役的多是25年以上老旧飞机,不影响公司业务 ,本季度飞机销售中,约四分之一给航空公司,三分之一给其他租赁公司,三分之一给投资者,5%左右用于报废拆解 [69][70][72] 问题10: 关税短期对租赁公司的影响,租赁公司能否帮助航空公司满足短期运力需求 - 若全球征收关税,波音销售将集中在美国,空客将占据其他市场 ,建议不征收二手飞机关税,以减少对消费者的影响,公司预计届时金属业务需求良好 [75][76][79] 问题11: 若各国想购买更多飞机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公司能否介入,是否会增加售后回租需求 - 波音2030年前交付机位有限,租赁行业包括公司会协助政府实现目标,与波音合作,帮助解决贸易问题 ,航空公司可订购2030年后交付的飞机,但美国希望更快解决问题,租赁公司可发挥作用 [84][85] 问题12: 香农发动机支持业务的具体内容,与赛峰和27个MRO合作伙伴的职责划分,以及该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潜力 - 公司负责发动机售后维修服务,包括在发动机下翼时提供备用发动机,确保维修及时、符合规格 ,去年发动机移动超1200次,需要全球网络和专业物流知识支持 [87][88] 问题13: 未来资本支出在直升机、发动机和飞机购买上的分配是否会改变 - 直升机在资本支出中占比小,飞机仍将主导资本支出计划 ,发动机资本支出因737 MAX和A320 NEO产量增加而激增,但这不是长期水平,未来仍会有一定发动机资本支出 [93] 问题14: 飞机租赁续约率是否正确,过去几个季度续约率的变化情况 - 历史续约率约50%,过去几年约90%,本季度略低于90%但仍高于历史水平,因本季度有飞机转移未续约 ,续约率2021年为60%,2022年为60.5%,2023年为70.5%,2024年为80%,近期部分季度高达90% [98][99][100] 问题15: 宽体飞机需求情况,777 - 9X投入使用后的预期 - 宽体飞机需求强劲,公司是全球最大宽体飞机所有者,提前几年就已关注到需求增长 ,预计777 - 9X投入使用后,因其大尺寸和燃油效率,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104][105][107] 问题16: 航空业是否在积极游说恢复WTO协议 - 航空业规模大,美国应保护和发展该行业 ,公司认为行业正在积极游说,扩大1979年协议范围对美国航空航天和制造业是巨大胜利 [109] 问题17: 737是否需要被取代 - 737 MAX 8是好飞机,应先提高现有飞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而非推出新飞机 [113][114]
赛峰集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
搜狐财经· 2025-04-28 13:32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收入达72.57亿欧元,同比增长16.7%(有机增长13.9%)[2][3] - 合并收入73.8亿欧元,业务范围变动带来3200万欧元正向影响,汇率变动产生1.42亿欧元积极影响[3] - 民用航空售后市场收入显著提升成为重要驱动力,CEO表示所有业务年初表现强劲[3] 各业务板块收入表现 - 推进业务收入增长16.4%,民用发动机备件(美元计)增长25.1%,LEAP发动机交付量319台(2024年同期367台)[4] - 设备与防务业务收入增长10.8%,售后服务增长13.2%,原始设备销售额增长9.1%[4] - 飞机内装业务收入增长13.8%,售后业务增长17.4%,商务舱座椅交付量704个(2024年同期242个)[5] 2025财年全年展望 - 公司确认全年收入增长约10%,经常性营业利润48-49亿欧元,自由现金流30-32亿欧元[6] - LEAP发动机交付量预计较2024年增加15%-20%,备件业务收入(美元计)低双位数增长[7][8] - 欧元/美元即期汇率假设1.10,对冲汇率1.12,供应链产能及关税为主要风险因素[8] 战略应对措施 - 公司正调整供应链布局并与客户沟通,优化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使用,申请关税豁免[6] - 2024年完成两项收购(液化空气公司航空氧气业务和Preligens公司),2025年合并Syrlinks等业务[5]
国防军工:民机产业月报:国产民机产能提速在即,“出海”获得新进展-2025-03-17
中航证券· 2025-03-17 1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量将稳步提升,产能有望达到50架,预计出厂30架,交付数量大幅超越2024年 [1][2] - C919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新进展,EASA对其符合性验证活动稳步进行,取得EASA的型号认可证或已提上日程 [2][6] - 2022 - 2024年空客业绩连续三年好于波音,2025年空客交付量预计增长7%,波音交付量或“先抑后扬” [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民机行业国内产业情况分析 2024年度总结和2025年大飞机产能展望 - 2024年C919订单量、交付量、航线开拓数量取得突破,订单超千架,累计交付16架,开通国内航线15条 [21] - 2025年C919交付量有望大幅提升,产能达50架,预计出厂30架 [25] - 中国商飞联合各省市举办大飞机规模化区域动员会,建立推进机制,促进大飞机规模化和系列化 [26] - 上海是大飞机产业核心,多个产能建设项目为C919产能保驾护航,2025年有6个正式项目和1个预备项目在建 [28][31] C919海外认证获得新进展 - 技术认可是C919出口欧盟必须获得的认可,根据BASA规定,大部分证件需欧盟技术认可,型号合格证互认也需技术认可流程 [37][43] - EASA对C919技术认可大致进入第四阶段,2024年7月实地检查给出“积极反馈”,2月27日完成首次符合性试飞 [51] 国产大飞机的市场空间广阔 - 国内市场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客运市场,截至2043年接收客机价值约1.4万亿美元 [52] - 国际市场亚太地区和欧洲&独联体是重要增长点,东南亚或成C919最先出口市场,获EASA认证后出口欧洲&独联体更易 [52][53] 海外民机市场情况分析 2024年波音&空客的订单和交付情况 - 2022 - 2024年空客总订单量和交付数据连续三年超过波音,2024年波音获569架订单、交付348架,空客获878架订单、交付766架 [7] 2024年波音&空客的经营业绩 - 2024年空客民机板块营收约548亿美元,超波音2倍,波音民机板块营收约229亿美元 [8] - 2024年波音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率为负值,空客三大指标保持正值 [8] 2025年波音、空客的交付和生产预测 - 空客2025年交付目标820架,同比增长7%,各机型有产量目标 [76] - 波音2025年交付或“先抑后扬”,737MAX产量有望提升,787系列产量计划提升至每月7架 [78] - 2025年LEAP发动机交付量预计同比增长15 - 20% [79] 民机产业资本市场情况 - 2025年2月华证商飞高端制造产业主题指数跑输行业4.83个百分点 [81] - 大飞机板块龙头股为多指数成分股,对应指数ETF产品有望受益于政策带来增量资金,大飞机领域被动投资已初见规模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