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100级碳纤维
搜索文档
 “威”从何来?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4:26
 威海市整体经济与产业格局 - 海洋经济发展强劲,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426.6亿元,占GDP比重38.2%,正向1500亿元目标迈进 [2] - 构建以海洋为基、制造为核、开放为翼的现代产业格局 [2] - 资本市场表现突出,拥有18家A股上市公司及800多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 [2]   创新动能与产业成就 - 创新成果显著,成功发射"威海壹号"卫星,碳纤维产业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引领,威高集团等牵头建设7家省重点实验室,带动新增21家省级创新平台 [2] - 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威海范式"获联合国人居署推介,生态质量持续领跑 [2]   重点企业样本分析 - 光威复材历经26年攻坚,突破T1100级碳纤维技术壁垒,实现从渔具制造到航空航天新材料供应的跃升 [3] - 威海广泰成为全球唯一能为一个机场配齐所有空港地面装备的厂商,产品覆盖全球超千个机场,实现从设备出口到标准输出的跨越 [3] - 新北洋从传统打印向智能装备转型,晋级为智能终端服务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突破40% [3] - 迪尚集团凭借AI设计与跨境平台重塑全球业务,从外贸代工企业升级为数字化时尚生态构建者 [3]
 记者手记 | “威”从何来?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4
 威海市整体经济与产业格局 - 海洋经济发展强劲,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426.6亿元,占GDP比重38.2%,正向1500亿元目标迈进 [4] - 创新动能汹涌澎湃,成功发射"威海壹号"卫星,碳纤维产业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医疗器械产业由威高集团等牵头建设7家省重点实验室,带动新增21家省级创新平台 [4] -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拥有18家A股上市公司,并培育出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800多家 [4]   代表性企业创新与转型案例 - 光威复材历经26年攻坚,突破T1100级碳纤维技术壁垒,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从渔具制造到航空航天新材料供应的跃升 [5] - 威海广泰成为全球唯一能为一个机场配齐所有空港地面装备的厂商,产品覆盖全球超千个机场,实现从设备出口到标准输出的跨越 [5] - 新北洋从传统打印向智能装备转型,晋级为智能终端服务商,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突破40% [5] - 迪尚集团凭借AI设计与跨境平台重塑全球业务,从外贸代工企业升级为数字化时尚生态构建者,整合全球设计资源打造柔性供应链 [5]
 永成新材T11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49
 技术突破 - 永成新材"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工业化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T1100级碳纤维为全球高性能碳纤维顶尖产品 具有超高强度 高模量 轻量化等优异性能 [1] - 公司已实现YC-11(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千吨级工业化量产 [1]   产品应用 - T1100级碳纤维可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 高端装备 高端体育器材等领域 [1] - 公司与浙江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开发民用飞机大型结构件应用技术 [1] - 公司与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 德州骏腾材料科技就碳纤维在民用高端和特种装备领域达成合作 [1]   公司业务 - 永成新材长期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主要产品为T700 T800 T1000 T1100高性能碳纤维 [1]
 威海|威海: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5-23 09:46
 传统产业升级   - 威海通过"智改数转"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升级,芜船(威海)绿色海工产业基地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节约人工40%,车间自动化率达80%,手持订单41艘,生产计划排至2029年 [3]   -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项目为国内首个全流程海船智能工厂,手持25艘船订单(总金额150亿元),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 [4]   - 2024年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营收268.1亿元(+11.7%)、利润16.9亿元(+19.8%),形成15大类40多个船型的"威海品牌" [4]   - 2024年威海工业技改项目773个(投资超500万元),技改投资增长13.3%,计划2025年推动157家企业更新设备7000台(套) [5]     新兴产业集群   - 碳纤维产业:光威集团实现T300-T1100级全系列国产化,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年营收69.6亿元,覆盖汽车轻量化、风电光伏等领域 [6][7]   - 新能源产业:2024年威海新能源装机742万千瓦(占比71.2%),营收206.35亿元(+13.8%),拥有49家规上企业,打造荣成核电、乳山海上风电、文登储能三大基地 [9]   - 威海拥有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成6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省第三),累计培育创新产品172项,2024年财政科技支出10.71亿元(+20.87%) [10]     未来产业布局   - 威高集团"妙手S"手术机器人完成60多例5G远程手术,最远跨越3000公里,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研发 [11]   - 山东未来机器人公司攻克深海作业技术,模块化设计实现多场景应用,2024年订单量翻倍,目标销售额4-5亿元 [12]   - 中科融合算力威海分中心部署500P算力(二期达2000P),支持AI、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模拟试加工测算服务 [13]   - 威海规划发展低空经济(无人机/船/车)和工业互联网,推动5大数字经济园区差异化发展 [14]
 光威复材(300699):业绩短期承压 装备用T700、T800级碳纤维放量贡献收入
 新浪财经· 2025-04-03 16:41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0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15.12%,扣非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下降6.15% [1] -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下降28.9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49.93%,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45.53% [1]   业务板块表现 - 碳纤维及织物板块实现收入14.52亿元,同比下降12.91%,收入占比59.27%,毛利率58.37%,同比下降3.48个百分点 [2] - 风电碳梁业务实现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25.81%,收入占比从16.94%提升至21.90%,毛利率26.36%,同比提升8.24个百分点 [2] - 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12.86%,收入占比9.53%,毛利率35.77% [2] - 复材科技板块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5.6% [2] - 精密机械板块实现收入0.89亿元,同比增长161.20% [2] - 光晟科技板块实现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28.27%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装备用T800级碳纤维实现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64.64% [2] - 新开发干喷湿纺工艺的T1100及碳纤维,与湿法T1100级碳纤维共同满足高端装备需求 [4] - 新开发高模型纤维TZ40S,在无人机等领域批量应用 [4] - GW300碳纤维PCD和舱内结构用纤维增强树脂阻燃预浸料PCD获得中国商飞正式批准 [4] - GW300碳纤维收入同比增长495% [4] - 开发面向3C消费电子行业的超薄预浸料和面向光伏行业的高透明预浸料,均已实现批量生产 [4]   产能与生产线 - 某型号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等同性验证通过验收 [5] - 内蒙古光威基地一期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线于2024年6月和11月投产,产线运行稳定 [5] - 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实现对内蒙古光威的股权收购,内蒙古光威成为威海拓展的全资子公司 [5]   应用领域 - 新能源相关业务贡献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16.66% [3] - 航空、非航装备和科研业务、工业制造相关领域相对稳定 [3] - 航天、体育休闲领域贡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3] - 参与配套的某型四座电动飞机成为我国首款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型号合格证的电动飞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