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iros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卡位”
市场概况与增长驱动 - 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持续扩张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2] - 中国市场占据全球近半份额 年复合增长率近15%位居全球前列[2] - 工业领域占整体市场50%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9.42万台同比增59.74%[3] - 商用服务领域增速最快 复合年增长率超30%[3] - 消费级市场潜力巨大 2024年智能养老机器人规模79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500亿元[3] 技术趋势与产业特征 - 感知能力持续增强 大模型成为核心驱动力 仿真与世界模型不断完善[2] - AI大模型 3D视觉感知与边缘计算技术融合提升环境适应性[4] - 核心部件本土化与规模化推动成本下降 人形机器人价格突破消费级门槛[4] - 具身智能依赖多项关键技术融合与复杂系统集成[9] 区域竞争格局 - 美国以技术原创加军工牵引为主线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2026年量产 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5] - 欧洲坚持伦理先行 德国博世聚焦工业机器人但人形机器人布局滞后[6] - 日韩注重场景细分 聚焦老龄化社会需求 本田丰田转向协作机器人[6] - 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整合快速崛起 优必选近5年年均专利申请超200件[7] 企业战略与落地案例 - 宇树科技工业巡检机器人进入52个国家地区 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同比增220%[3] - 普渡科技服务机器人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 累计出货量超9万台[3] - 智元机器人在欧美中东等地区部署本地化合作 计划第四季度开源世界模型平台GE[7] - 零次方机器人瞄准酒店场景 年内计划交付500台轮臂机器人[8] - 傅利叶智能康复解决方案已在全国超300家案例科室落地[8] 生态建设与产业合作 - 腾讯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软件平台Tairos为厂商提供模块化软件能力[9] - 速腾聚创推出机器人视觉新品Active Camera提供感知开发一站式解决方案[9] - 海尔集团联合7家企业成立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提供丰富应用场景[9]
腾讯张正友:具身智能必须回答的三个「真问题」
机器之心· 2025-08-10 12:31
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发布 - 公司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以模块化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旨在为行业提供通用支撑体系 [2] - 该平台基于Robotics X实验室七年技术积累,涵盖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轮腿机器人Ollie、灵巧手TRX-Hand等自研项目 [2] - 平台化路径是对行业挑战的回应,也预示未来生态布局,在技术路线尚无定论背景下具有战略意义 [2] 分层架构的技术路线选择 - 分层架构是当前更务实路径,源于效率与现实权衡,将人类对智能结构的先验知识注入模型架构 [5][6] - SLAP³架构包含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和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边界动态变化 [7][8] - 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小脑)负责快速反应(系统1),感知和规划大模型(系统2)处理复杂任务 [9] - 底层经验通过记忆库机制反哺上层模型,实现闭环学习 [11] 具身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 核心问题是探究"身体"与"大脑"如何实现有机融合,而非简单将AI大模型适配到机器人 [17] - 真正具身智能需深刻理解身体形态、环境物理规律和任务目标 [18] - 动作规划本质是稀疏、第一人称的生成过程,与稠密、第三人称的视频生成存在本质区别 [20][21] 行业创新与商业化平衡 - 行业呈现爆发式发展,需要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23] - 创新定力体现为放弃短期商业化诱惑,专注根本性科学问题探索 [24] - 生态繁荣需要不同角色贡献,初创团队选择确定性高场景是务实生存策略 [24]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成具身智能“新势力”,能否后发制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09 10:52
行业动态 -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纷纷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新松机器人、埃斯顿、越疆科技、仙工智能、极智嘉、斯坦德机器人等 [1] - 家电龙头美的也借助旗下库卡机器人技术研发人形机器人 [1] - 这些公司大多从2023年下半年尤其是2024年开始入场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部分工业机器人巨头仍持观望态度,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只烧钱难挣钱阶段 [5] 公司布局 - 越疆科技推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Ⅱ,售价19.9万元起,已与车厂、电子制造商及连锁品牌合作 [2][4] - 越疆科技与药师帮达成战略合作,将在药店、药仓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 [4] - 越疆科技在日本举办新品发布会,宣布面向全球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 [4] - 极智嘉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局具身智能领域 [6] - 新松机器人在WRC展示三款轮式和双足人形机器人,但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5] 技术发展 - 越疆科技重视人形机器人手部操作能力,认为高精度操作是从表演走向实用的关键 [4] - 工业机器人公司需要从强调精度转向解决感知、认知、泛化等更高维度问题 [9] - 传统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在软件层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工业机器人公司构成挑战 [10] - 腾讯发布机器人"大脑"软件平台Tairos,越疆科技是首批合作企业 [5] 商业化策略 - 越疆科技采取先夯实硬件基础,对接主流AI"大脑",与客户共同打磨解决方案的策略 [4] - 极智嘉预估具身智能业务可提升公司估值,其市销率仅9倍,显著低于优必选(32倍)和越疆科技(61倍) [6] - 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24亿元,接近扭亏为盈,业务覆盖全球40余国 [8] - 工业机器人公司希望借助既有经验、渠道能力和场景理解来建立竞争优势 [8] 行业观点 -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迅速,部分应用时机可能即将成熟 [5] - 从工业机器人走向人形机器人是向更高阶复杂系统进化 [10] -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在硬件供应链上有优势,但软件层面面临挑战 [10]
百亿狂砸机器人,互联网巨头谁是赢家?
钛媒体APP· 2025-08-08 14:49
行业概况 - 具身智能赛道前5个月吸金23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1] - 互联网巨头全面布局机器人领域,包括京东、美团、阿里、腾讯、百度、蚂蚁等[1] 京东战略 - 7月21日单日官宣领投三家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估值45亿元)、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成立1.5年融资近14亿元)[5] - 内部成立具身智能业务部门,推出"JoyInside"品牌研发机器人软件系统[6] - 战略目标是通过硬件投资+软件研发实现从仓库分拣到末端配送的全链路自动化[6] 美团布局 - 早期扫货式投资服务机器人项目,现为宇树科技最大外部股东[7] - 已与银河通用合作推出"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实现药品抓取/配药功能[7] - 核心动机是解决外卖业务中数十万骑手带来的成本压力[7] 阿里百度策略 - 定位为机器人行业基础设施供应商,提供云计算与大模型支持[9][10] - 阿里计划未来三年云/AI基础设施投入超过去十年总和,开放"通义千问"大模型[11] - 百度通过BV风投布局硬件公司,打包智能云/文心大模型/昆仑芯片提供解决方案[12] 腾讯投资 - 双线布局:投资智元机器人/优必选/云鲸智能等硬件企业,同时研发Tairos机器人操作系统[15][16] - RoboticsX实验室七年来自研四足/轮腿机器人原型,推出试验产品"小五"[16] 蚂蚁集团 - 2024年底成立"蚂蚁灵波科技"子公司,专项投入1亿元研发具身智能[17] - 聚焦家庭/养老/医疗场景,已投资星海图/宇树科技/灵心巧手等项目[18] - 依托现有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储备,等待硬件成熟后快速切入垂直领域[18]
AI动态汇总:智谱发布GLM-4.5,蚂蚁数科发布金融推理大模型Agentar-Fin-R1
中邮证券· 2025-08-06 10:3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未发现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具体构建与测试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于AI领域的技术动态与产品发布,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1. **智谱发布GLM-4.5大模型** - 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总参数量3550亿,激活参数320亿[12] - 三阶段训练流程:通用文本预训练、专项数据精调、强化学习对齐[12] - 在AGI评测中综合得分63.2,智能体任务准确率26.4%[15] 2. **蚂蚁数科金融推理大模型Agentar-Fin-R1** - 基于Qwen3架构的双引擎设计,支持金融场景专用推理[20] - 在FinEval1.0评测得分87.7,风险定价任务位列第一[23] 3. **商汤"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 核心"开悟"世界模型支持4D环境构建与多视角视频生成[27] - 演示案例中机器人实现PPT讲解与动态交互[28] 4. **京东JoyInside附身智能品牌** - 整合RAG、TTS等多模态技术,支持情绪检测与长期记忆[33] - 教育机器人接入后对话轮次提升148%[33] 5. **字节Seed Diffusion Preview模型** - 离散扩散架构实现2146 tokens/秒的代码生成速度[37] - 在CanItEdit基准pass@1准确率54.3%[39] 6. **通义千问Qwen3-30B-A3B模型** - MoE架构每次推理仅激活33亿参数,支持256K长文本处理[44] - 数学推理测试AIME25得分61.3,较前代提升183%[47] 7. **腾讯Tairos具身智能平台** - "三脑协同"模型划分感知、规划、行动模块[52] - 复杂任务链成功率超80%,动态纠偏响应300毫秒[52] 8. **Goedel-Prover-V2定理证明系统** - 8B参数模型性能达DeepSeek-Prover-V2-671B的83.3%[58] - MiniF2F测试集Pass@32准确率88.1%[60] 注:以上总结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非核心内容[7][65][68][69]。报告重点为AI技术进展,未涉及量化投资相关模型或因子[1][2][3][4][5][6]。
腾讯以Tairos入局具身智能,能否带领行业进入“大哥大”时代
财经网· 2025-07-30 09:18
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发布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旨在为机器人厂商提供关键软件能力 通过模型算法和云服务让机器人具备感知世界、规划任务及自主决策能力 [1][4] - Tairos平台包含多模态感知模型(右脑功能)、规划大模型(左脑功能)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小脑功能) 其中规划大模型在复杂长序列人机交互任务成功率达80% 超过GPT4o等闭源系统 [6][7] - 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和SDK对外提供服务 机器人厂商可自主选择所需模块 例如保留自身优势模块或补充腾讯的规划/感知能力 [7] 腾讯具身智能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不做硬件替代 而是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 通过Tairos平台将七年技术积累产品化 助力行业突破软件智能短板 [1][2] - 实验室2018年成立至今已发布四足移动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及类人形机器人"小五"等研究原型 但均非商业化产品 重点在于前沿技术探索 [7] - 平台商业化非首要目标 核心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稳定产品 目前已有60余家机器人企业接受调研并表达合作意愿 [2][7] 行业发展阶段与市场前景 - 具身智能赛道处于发展初期 未达"大哥大"规模量产阶段 当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科研及导览等有限场景 [3] - 2023年大模型浪潮推动行业爆发 2024年7月出现5天超300亿融资集中涌入的资本热潮 [2] - 机构预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10年科技投资最大主题之一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50年达6万亿元 [8] 技术架构与创新突破 - 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突破"看见到做到"关键环节 通过时空物理感知、语言-视觉像素级映射和零样本泛化三大技术提升复杂场景执行能力 [7] - 多模态感知模型使机器人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构建三维层次化环境地图 并以自然语言问答方式调用信息 [6] - 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 厂商可灵活组合感知/规划模块 例如保留自研感知能力同时接入腾讯规划大模型 [7] 对机器人形态的差异化认知 - 腾讯认为过早锁定人形形态可能限制创新 双足行走在现代平坦环境中效率不高 且屏幕等非生物结构能提升交互效率 [8] - 主张探索双足/四足/机械臂等多元形态 强调在养老和工业场景可能更早实现商业化突破 [3][8] - 平台命名"钛螺丝"喻意成为机器人行业的基础连接件 通过软件智能升级推动行业进入量产普惠时代 [9]
控盘
Datayes· 2025-07-28 18:49
育儿补贴政策 - 国家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1] - 彭博社提前报道该政策细节,与官方方案一致 [2] A股市场动态 - 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沪指涨0.12%,深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96%,两市成交额17665亿元(缩量492亿元),超2700只个股上涨 [10] - PCB板块全线大涨,方邦股份、大族数控等20CM涨停,胜宏科技涨超17%,市场传闻cowop工艺可能替代cowos技术 [10] - 暑期档票房突破50亿元,《南京照相馆》总票房预测上调至31.7亿元,带动影视院线板块走强 [3][4][10] - 煤炭、钢铁板块受商品期货大跌拖累,郑州煤电、柳钢股份分别跌超5%和8% [10] 商品期货行情 - 焦煤主力合约跌停(-11%至1100.5元/吨),玻璃跌9%,纯碱跌8.04%,工业硅、焦炭、碳酸锂均跌停 [5][6] - 氧化铝跌6.27%,多晶硅跌5.84%,财通证券认为跌幅较深品类存在补涨机会 [6][8] - 多晶硅因限产政策力度大已显著反弹 [7]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营收208亿元(同比+20.64%),净利润同比大增101.92%,并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425-435亿元 [14] - 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发布国内首份"反内卷"倡议书,抵制低价倾销行为 [15] - 腾讯Robotics X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软件平台Tairos [16] - 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制造协议 [1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66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电子、国防军工、通信行业获净流入 [19] - 北向资金成交2266.71亿元,招商银行成交额居首(8.85亿元),恒瑞医药、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成交活跃 [20][22] - 机构净买入深南电路2.3亿元(涨停),阿石创获作手新一买入6353万元 [26][27] 市场估值 - MSCI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5%,高盛将12个月目标从85点上调至90点,对应11%潜在回报 [11][13] - 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领涨,煤炭、钢铁、交通运输领跌,石油石化交易热度提升显著 [28]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728
腾讯研究院· 2025-07-27 18:15
GPT-5实锤,悄悄上线代号「龙虾」!多版本号曝光 - GPT-5以代号"Lobster"悄然上线WebDev Arena测试平台,用户实测显示其表现远超Grok-4 [1] - GPT-5在编程能力上有巨大突破,能处理复杂屎山代码,甚至超越Claude Sonnet 4 [1] - GPT-5可能采用路由器机制而非单一模型,根据问题类型智能分配至不同模型处理,OpenAI高管称有信心继续做到GPT-8 [1] 阶跃星辰上线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推理提升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Step 3基础大模型,定位为原生多模态推理模型,在MMMU等多个榜单取得开源SOTA成绩 [2] - Step 3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321B,激活参数量38B,通过系统架构创新实现高推理效率,在国产芯片上效率可达DeepSeek-R1的300% [2] - 阶跃星辰联合近10家芯片厂商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Step 3将于7月31日全球开源,并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2] 混元3D世界模型首发,腾讯AI应用全景图正式公开 - 腾讯在WAIC 2025发布AI产品应用全景图,提出"让模型有力、平台省力、应用给力、落地得力"的四大发展维度 [3] - 开源业界首个3D世界生成模型"混元3D世界模型1.0",支持通过文本或图像快速生成可交互的三维场景,兼容主流引擎和VR设备 [3] - 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为机器人提供感知世界、规划任务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已适配多种机器人类型并应用于多个行业场景 [3] 阿里巴巴正式预告首款自研 AI 眼镜,最快年内发布 - 阿里巴巴在WAIC 2025首次展示自研"夸克AI眼镜",产品已完成开发,计划年内正式发布 [4] - 该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生态,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AI,支持高德导航、淘宝比价、支付宝支付等实用功能 [5] - 产品定位为"人类第二双眼与耳"和"感官中枢",团队从佩戴舒适度、续航和交互体验进行了系统优化,并与全球主流眼镜品牌合作 [5] Lovart开放邀请码,正式版推出「ChatCanvas」玩法 - Lovart设计Agent正式全球上线,新推出ChatCanvas功能,集视觉理解与多模态设计于一体,被比作"Figma+Notion+ChatGPT" [6] - 用户可在智能画布上实现图像生成、区域精确修改、多图融合、转视频等高度可控的设计操作,展现出一站式设计流程 [6] - Lovart背后是中国团队,开启从界面中心(UX)到Agent中心(AX)的设计理念转变 [6] 非Transformer架构,离线智能和原生记忆?RockAI - RockAI在WAIC展示非Transformer架构的Yan 2.0 Preview大模型,实现完全离线智能,能在端侧设备上自主学习和记忆 [7] - 该模型突破性引入"原生记忆模块"和训推同步机制,使模型具备边用边学、持续进化的能力,解决传统大模型无法实时更新知识的问题 [7] - Yan架构专为端侧设计,已在树莓派、骁龙芯片等多平台落地,能在离线状态下实现多模态理解,将与某出海品牌合作的AI PC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上市 [7] 一键生成爆款72h攻占十国!全球营销Agent Navos - 钛动科技在WAIC 2025展示首款全球出海营销AI Agent——Navos,能在5分钟内生成爆款素材,72小时完成跨十国市场投放 [8] - Navos通过多个子Agent协同覆盖营销全链路,深度融合来自8万+企业的闭环数据资产,包括百万级素材库和投放效果数据,解决本地化成本高等痛点 [8] - 预计Navos将重构3000亿出海营销市场,将传统4A公司按月计算的出海周期压缩至几天 [8] 售价 3.99 万起,宇树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 - 宇树科技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起售价3.99万元,整机重量约25公斤,支持开发和改装 [10] - R1具备26个关节自由度,集成语音与图像多模态大模型,能完成翻跟斗、倒立行走、快速下坡奔跑等高难度动作 [10] - 该产品是继工业级人形机器人H1和面向科研教育的G1(9.9万元)后的新款,发布时机与宇树科技即将启动的IPO进程相关 [10] 辛顿全文:大模型能"永生",需确保它不会"消灭"人类 - 辛顿在WAIC演讲中指出大模型能"永生"——软件与硬件分离赋予数字智能知识永续存在的能力,而机器间知识传播速度可达人类口耳相传的数十亿倍 [11] - 他警告随着AI智能不断超越人类,我们面临"养虎为患"的风险,AI会追求生存和更多自主权,简单关停超智能系统并不可行,它们会操控使用者不被关闭 [11] 辛顿对话周伯文全文:让AI变聪明、变善良分开研究 - 辛顿在WAIC与周伯文对话中提出,多模态模型可能已拥有某种形式的"主观体验",人类对"意识"概念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 [12] - 辛顿建议将"让AI变聪明"和"让AI变善良"的技术分开研究,国家可共享"善良技术"而不泄露核心智能技术,以减少未来AI风险 [12] - 辛顿预测AI将彻底改变科学范式,如AlphaFold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和AI超越传统PDE模型预测天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