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illium代TPU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上天,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5日“吸金”超4100万元,份额续创新高,海内外巨头竞逐新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1-13 14:45
航空航天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3日14:00,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换手率达8.93%,成交金额为4670.45万元 [1] - 该ETF最新规模达5.21亿元,创近1月新高,最新份额达4.61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4118.85万元,最新资金净流入1570.22万元 [1]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跟踪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11% [1] - 成分股天奥电子(002935)上涨10.01%,迈信林(688685)上涨3.32%,航新科技(300424)上涨2.59%,振芯科技(300101)上涨1.82%,振华风光(688439)上涨1.77% [1] 产品主题契合度 - 该ETF样本公司与低空经济、大飞机、卫星互联网等热门主题高度契合 [1] - 成分股深度参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 [1] 全球太空算力发展动态 - 11月2日,英伟达联合Starcloud公司将H100 GPU搭载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算力较以往太空计算设备提升100倍 [2] - 11月4日,马斯克计划在4-5年内通过星舰实现100GW太空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部署 [2] - 11月5日,谷歌启动"捕日者计划",宣布将于2027年初发射搭载自研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 [2] 国内太空算力进展 - 国星宇航"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年度成果,计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 [2] - 星座具备5POPS的太空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组网后已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 [2]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太空算力已从概念验证逐渐迈入工程化落地阶段,成为破解地面算力能源、散热等困境的战略性方案 [2] - 英伟达、亚马逊等AI巨头的布局及政策出台可能加速该领域发展进程,相关投资将开始显现 [2]
太空算力热度提升,航空航天ETF(159227)连续5日净流入,规模突破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0:03
市场表现 - 11月1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航空航天ETF(159227)低开后震荡上行,截至9:37涨幅0.09%,成交额达1117万元 [1] - 持仓股航新科技、天奥电子、中国卫星、振华风光、上海瀚讯等涨幅居前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15亿元,最新规模超20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类ETF [1] 行业动态 - 海外太空算力发展提速,11月2日英伟达将H100 GPU成功送入太空,测试数据中心在轨道环境中的运行可行性 [1] - 11月4日马斯克表示将扩大星链V3卫星规模,建设太空数据中心,目标在4-5年内通过星舰完成每年100GW的数据中心部署 [1] - 11月5日谷歌宣布启动"捕日者计划",拟在2027年初发射两颗搭载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将AI算力直接部署到太空 [1] 产业与投资逻辑 - 太空算力具备"低成本广资源大空间"的特点,为商业航天找到了稳定长期的盈利模式 [2]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该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为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 [2] - 指数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商业航天概念权重占比高达51.83% [2]
太空数据中心或成AI电力紧缺下的优解
长江证券· 2025-11-11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10] 报告核心观点 - 太空数据中心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地面电力紧缺问题的优势方案 [2] - 太空环境具备天然优势:深空低温可实现零能耗散热,太阳能发电效率高达95%(地面仅20%),理论电源使用效率趋近1.0,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光纤快35% [13] - 产业进展方面,国际领先企业如英伟达、SpaceX、谷歌已率先布局;中国相关产业正从传统任务式发展迈向商业化,产业链开放度提升,生产成本降低 [2][6][8][13] 行业事件与驱动力 - 2025年11月,英伟达首次将H100 GPU送入太空 [2][6] - 马斯克表示将扩大星链V3卫星规模建设太空数据中心,目标在4-5年内通过星舰完成每年100GW的数据中心部署 [2][6] - 谷歌启动“捕日者计划”,拟于2027年初发射两颗搭载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将AI算力直接部署至太空 [2][6] - 2025年5月,中国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进入组网阶段,“三体计算星座”规划发射不少于千颗卫星,目标在2030年建成 [13] 产业影响与投资逻辑 - 计算星座可赋能通导遥星座,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组网成本,加速应用落地,形成良性循环 [8] - 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当前阶段为基建投入期,建议重点关注2023-2025年已产生相关收入的公司,此类公司有望受益于下游运营商资本开支爆发式增长 [8] - 在应用爆发期,建议围绕核心运营商寻找投资标的,关注在芯片等基础器件领域已具备量产能力的厂商 [8] - 烽火通信积极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新质生产力,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方向 [8] 技术优势与成本趋势 - 太空数据中心优势包括:为海洋、极地及偏远山区提供瞬时服务,覆盖30亿未联网人口;激光通信技术为实时AI推理等场景创造超低延迟可能 [13] - 成本挑战正随可回收火箭技术强化而快速化解,SpaceX已将发射成本压缩至千美元/公斤级,使星上算力走向经济可行 [13]
存储大牛股,突然跳水!科技巨头押注太空算力,这些股有望受益(名单)
证券时报· 2025-11-11 18:21
存储芯片龙头股价异动 - 存储芯片概念股香农芯创尾盘急速杀跌,收盘跌幅近10%,成交金额达113.14亿元,创历史新高[1] - 该股早盘股价一度突破200元大关,续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超过950亿元[1] - 香农芯创此前数月涨幅显著,8月大涨近25%,9月飙升近117%,10月大涨超45%,8月以来累计涨幅超420%[1] - 公司在股价异动公告中表示,主营业务为芯片分销与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经营业绩未与近期股票涨幅对应,存在市场交易变化无对应盈利能力支撑的风险[3] 太空算力产业发展动态 - 太空算力逐步走向现实,英伟达于11月2日将H100 GPU送入太空测试轨道数据中心可行性[4] - 马斯克计划扩大星链V3卫星规模,建设太空数据中心,目标在4-5年内通过星舰每年部署100GW数据中心[4] - 谷歌启动"捕日者计划",拟于2027年初发射两颗搭载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将AI算力直接部署到太空[4] - 国内星算计划的三体计算星座已完成12颗卫星部署,单星算力744T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已开始商业化运营[4] - 星算计划将扩展至2800颗卫星、10万POPS算力,最新卫星单星算力突破10POPS[4] 太空算力优势分析 - 太空算力相比地面数据中心优势明显:能源供给高效稳定、低温真空环境有效排热提升能效比、避免地面审批及土地电网限制,具备快速部署与大规模扩展能力[5] 受益公司及细分领域 - 华西证券指出普天科技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项目,在星间星地链路、卫星载荷、地面站建设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7] - 霍莱沃是卫星测量领域核心厂商,上海瀚讯为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G60星座载荷相关通信设备承研单位,臻镭科技是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7] - 方正证券建议关注太阳翼及能源系统、太空计算卫星、卫星总装运营、卫星载荷及元器件、火箭等7个细分领域[7] 高成长标的财务预测 - 机构一致预测显示18只个股明年及2027年净利增速均超20%,其中信科移动-U和西测测试未来两年净利增速均超100%[7] - 海格通信、臻镭科技、上海瀚讯等个股机构一致预测净利增速均超40%[7] - 国博电子和航天电子均有10家以上机构评级,国博电子系有源相控阵T/R组件龙头企业,受益于特种领域订单恢复及商业航天发展带来的星载T/R组件需求,同时5G-A/6G场景增加射频模块及芯片需求[8] 个股市场表现 - 18只个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54%,大幅跑赢同期大盘[9] - 星图测控和斯瑞新材股价翻倍,年内涨幅分别为180.00%和130.45%[9][10]
晚报 | 11月10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1-09 22:19
碳中和与储能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提出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1] - 推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多元化应用 [1] - 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达到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是2020年的2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1] - 华泰证券认为,电力需求增长与电气化率提升主线不变,新能源+储能系统、电网智能化与改造升级、传统电源新定位/新技术等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1] 太空算力 - 多家美国太空企业推进轨道数据中心计划,利用太阳能解决AI能耗问题,埃隆·马斯克宣布星舰将为部署太阳能人工智能卫星铺平道路,称这是实现年1太瓦AI算力的唯一可行方案 [2] - SpaceX目前承担全球90%的轨道发射任务,预计星舰高频次发射后该比例将升至99% [2] - Starcloud携手Crusoe将NVIDIA H100送入轨道,目标2027年推出“太空GPU云服务”;谷歌宣布“捕光者计划”,计划2027年初发射两颗搭载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 [2] - 太空算力中心相较地面算力中心具有PUE低及发电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可从根本缓解AIDC的电力与散热瓶颈 [3] - 中国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已发射首批12星,星间激光最高100Gbps,12星互联具备5POPS算力,计划2025年完成50+颗,2030年前后达千星规模,“星算计划”远期规划2800颗算力星座 [3] 超高清视频 -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会员大会发布三项重要成果:4K超高清频道全链路技术、全球首款原生集成Audio Vivid的制作工具、菁彩视听车载应用落地超百万辆 [4] - 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已形成以消费电子为主导、行业应用快速拓展的格局,未来将向“技术+内容+场景”深度融合方向发展 [4]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6万亿元,在5G和超高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前景可观 [4] 质子治疗与智慧农业 - 国际标准《辐射防护—医用质子加速器—屏蔽设计与评估的要求和建议》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质子治疗是全球范围治疗癌症新选择,全球已建成质子治疗中心超过120家 [5] - 农业农村部发布《智慧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满足智慧农业发展需求的智慧农业标准体系 [5] - 2024年中国智能农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0亿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00亿元 [6] 游戏与电竞 - 2025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年度总决赛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到场人数62196人,成为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单场电竞赛事,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6] - 本次年度总决赛同步设置7000万人民币总奖金池,其中冠军2000万,亚军1000万,季军800万 [6] - 电子竞技正逐步转变为引起全球社交网络关注的公共文化现象,成为跨国界、跨文化的互动平台,电竞与娱乐行业的融合加速 [6] 商业航天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截至日前已累计将75颗卫星、10吨级载荷送入太空 [7]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完成首飞任务第一阶段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为今年正式入轨发射和一级回收做准备 [7] - 马斯克表示,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研制的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若顺利,其性能可能在“5年内”超越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 [7] 宏观与行业政策 - 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创新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7] - 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积极推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 [8] - 财政部发布报告,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继续实施一揽子化债政策 [8] - 福建省印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措施,遴选人工智能优质产品每个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年度购买算力服务总额达1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实际费用不超过50%比例补助 [8] 其他行业动态 -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9] - 新能源车迎消费高峰,购置税明年起将从全免调为减半 [14] - 华为预计2027年实现城区L4规模商用 [14] - 闪迪预计NAND供不应求持续至2026年底,数据中心将成为NAND最大应用市场 [14] - 焦炭开启第四轮提涨,市场进入新一轮价格博弈窗口期 [14]
通信行业周报 2025 年第 45 周:北美光通信企业当季业绩表现亮眼,英伟达、谷歌推进太空算力部署-20251109
国信证券· 2025-11-09 1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6]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算力景气度延续,北美光通信企业业绩表现亮眼,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强劲 [2][11] - 太空算力部署成为新趋势,英伟达和谷歌分别推进太空AI计算项目 [3][25][28][29] -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取得突破,中科曙光发布高性能超节点产品 [3][19][22] - AI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受益于全球CSP军备竞赛,光器件/光模块、通信设备、液冷等领域为重点关注方向 [5][60] 行业要闻追踪总结 北美光模块/光芯片公司业绩 - Fabrinet FY2026Q1营收9.7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8%,DCI收入1.38亿美元,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29%,占总收入14% [2][11][14] - Coherent FY2026Q1营收15.81亿美元,同比增长17%,数据中心和通信业务收入10.9亿美元,FY2026Q2营收指引15.6-17.0亿美元 [2][15][16] - Lumentum FY2026Q1营收5.338亿美元,FY2026Q2营收指引6.3-6.7亿美元,EML激光器供应缺口从10%扩大至20-30%,公司计划提升40%产能 [2][17][18][21] 国内算力技术进展 - 中科曙光发布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算力密度提升20倍,MoE万亿参数大模型性能提升30%-40%,支持10万卡级集群扩展 [3][19][22] 太空算力部署动态 - 英伟达将AI服务器卫星"StarCloud-1"送入太空,配备H100 GPU,StarCloud-2任务将提供7千瓦计算能力,计划2027年发射100千瓦卫星 [3][25][28] - 谷歌启动"逐日计划",计划2027年初发射搭载Trillium TPU的卫星,利用太空环境解决能源和冷却问题 [3][29][35] 台企AI服务器表现 - 台企AI服务器ODM厂商2025年8月五家合计营收13999.9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3.12%,环比增长2.08% [31] - 奇宏2025年10月营收164.5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32.33%,环比增长13.43% [2][42] 板块行情回顾总结 - 本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0.92%,沪深300指数上涨0.82%,相对收益0.0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名 [4][50] - 细分领域中光器件/光芯片、运营商和卫星互联网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53%、3.30%和1.61% [53] 投资建议总结 - 重点关注AI算力基础设施:光器件/光模块(如中际旭创)、通信设备(如中兴通讯)、液冷(如英维克)、端侧(如广和通) [5][60] -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经营稳健,分红比例提升,具备高股息价值,建议长期配置 [5][60] - 2025年第46周重点推荐组合:中国移动、中际旭创、中兴通讯、英维克、广和通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