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D

搜索文档
全国最大泊车代驾商业场景在武汉试点
快讯· 2025-07-02 14:57
行业动态 - 全国最大的VPD商业场景在武汉市武商梦时代开启试点 [1] - 该场景由华为乾崑与武商集团联合打造 [1] - 场景具备极窄车位停车、斜列车位识别等复杂功能 [1] 技术应用 - 目前支持岚图梦想家、岚图FREE+、东风猛士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车型 [1] - 覆盖8000余个车位 [1]
广汽集团承诺两个月内完成经销商返利兑现,地平线携HSD亮相香港车博会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07:17
广汽集团经销商返利承诺 - 广汽集团携旗下五大整车品牌承诺两个月内完成经销商返利兑现 包括广汽昊铂 广汽传祺 广汽埃安 广汽本田 广汽丰田 [1] - 该举措旨在与经销商共筑互信共赢合作生态 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承诺可能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吸引多元消费群体 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能力的信心 [1] 地平线HSD系统亮相 - 地平线机器人在香港车博会展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和征程6系列 HSD获"创新成果奖" [2] - HSD系统具有"类人化"驾驶体验 将与奇瑞集团合作量产 搭载征程6P在星途品牌全球首发 [2] - 展示彰显地平线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 合作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应用 吸引投资者关注自动驾驶领域 [2] 广汽传祺VPD技术试点 - 广汽传祺联合华为在广州白云机场实现全球首个出发层泊车代驾VPD技术试点 [3] - 白云机场对出发层道路及停车场进行改造 向往M8乾崑成为首个试点车型 [3] - 技术落地提升机场用户体验 展示双方在智能交通领域合作潜力 可能促进智能驾驶和自动泊车市场发展 [3] bp pulse与小鹏汽车充电合作 - bp pulse与小鹏汽车合作的首座充电站广州聚荟广场站开业 配备30桩50枪480kW超充设备 [4] - 该站位于"超充站+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核心位置 将辐射广州白云高铁枢纽 [4] - 双方计划在北京 广州 深圳陆续落地3座合作场站 完善城市级充电网络 [4]
华为乾崑VPD技术试点启动 重构机场出行模式
证券日报网· 2025-06-15 17:21
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机场出发层VPD技术试点在广州白云机场启动,标志着智能驾驶从技术试验迈向真实应用[1] - VPD技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度地图+AI决策"三位一体架构,配备192线大激光雷达、800万高清前置双目摄像头等感知系统[1] - 技术深度嵌入机场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与导航系统数据互通,实时获取停车场车位占用率等信息[1] 应用场景 - VPD技术实现"下车即走,智享泊车自由",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驾驶辅助,包括掉头和环岛等复杂路况[3] - 技术可拓展至医院、商圈、酒店等高频停车场景,未来可能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深度融合[2] - 最新ADS版本支持ETC通行,实现跨城的车位到车位辅助[3] 市场表现 - 乾崑智驾累计智能辅助驾驶里程达31.73亿公里,相当于地球往返太阳10.58次[2] - 智能泊车辅助累计使用2.06亿次,覆盖超过65万活跃用户[2] - 向往M8乾崑系列正式开启交付,首批车主获得定制金标、车钥匙和充电金卡[2] 生态协同 - 华为乾崑智驾、广汽传祺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动技术变革,重新定义机场出行效率[1] - 搭载鸿蒙座舱的M8乾崑系列实现"零层级卡片式操作",与华为旗舰手机无缝连接[2] - 广汽传祺联合央视新闻开展《向往"祺"遇记》直播活动,展示中国高端智造实力[2]
“慢即是快”!宝安在这个热门赛道下了盘什么棋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23:18
产业集群与规模 - 宝安区聚集943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占深圳汽车"四上"及国高企业的三分之一[1] - 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达121.48亿元,同比增长9.6%,包含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单项冠军及18家上市企业[3] - 形成"隐形冠军"矩阵,覆盖氢燃料电池核心零件(长盈精密)、无人驾驶技术(华为)、快充电池(欣旺达10分钟补能500公里)等关键技术领域[3][5] 产业链结构与技术优势 - 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上游(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系统)、中游(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舱)、下游(出行服务/充换电设施)[6] - 上游技术突破:长盈精密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寿命超10年,景旺电子覆盖90%国际汽车头部企业,伟创力量产百度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CU[6] - 中游创新:航盛电子进入全球前十二大车企采购体系,法雷奥智能座舱技术领先[5][6] 领军企业及产品 - 欣旺达快充电池累计装车300万辆零事故,循环寿命超10万次,第三代闪充电池实现6C快充[5] - 法雷奥宝安工厂为全球"灯塔工厂",航盛电子智能网联产品获国际认可[5] - 格林美三元前驱体材料全球市占前二,银宝山新模具技术获宝马/福特等认可[6] 示范应用与场景落地 - 开放280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年内新增400公里,覆盖机场/会展中心等核心区域[9] - 华为乾崑智驾泊车代驾VPD在宝安机场全球首发,日均处理千次订单[10][12] - 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签署示范应用互认协议,推动京东/白犀牛无人配送试点[9][10] 产业空间布局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筑面积43.9万m²,实现"研发-测试-生产"垂直协同[11] - "工业上楼"模式整合法雷奥/欣旺达等企业资源,鹏峰大厦打造汽车立体展厅[11] - 福永汽车城联动国际会展中心形成"制造-展示-出口"生态链[11]
小米YU7上市在即,核心产业链梳理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动汽车行业 - **公司**:小米、无锡振华、富特科技、拓普集团、晶端科技、华阳、德赛、沪光、极氪、银轮、博隆精工、松原股份、商络电子、华达科技、东安动力、秦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小米汽车交付预期**:2025 年交付 45 万辆,其中 YU7 车型约 30 万辆,其他型号如 Ultra 等 15 万辆;2026 年达 75 - 80 万辆;从 2024 年 3.7 万辆增长显著,为供应链带来增长机会[1][3] - **新车发布会信息**:2025 年 5 月 22 日晚举行,新车型为第二款车,定位中大型轿跑 SUV,预计售价 30 - 40 万元,与特斯拉 Model Y 竞争[2] - **无锡振华情况**:小米汽车冲压件主要供应商,2025 年小米业务收入占比近 20%,全年营收 5 亿元,一季度业绩 9500 万元,二季度预计超 1 亿元,廊坊工厂投产后盈利有望提升,市值约 80 亿元,对应 17 倍市盈率[1][5] - **富特科技情况**:三电系统领域市占率超 10%,2025 年总收入 26 亿元,小米业务占比 23%,未来第三款车推出后,小米业务收入贡献有望接近总收入一半[1][6] - **拓普集团情况**:小米业务占比从三四个百分点提升至 13 - 14%,未来随着第三款车及海外布局,2026 年后小米业务占比或与赛力斯持平,达 30% - 40%[1][7] - **晶端科技情况**:独家供应小米汽车差速器总成,单车价值约 200 元,通过合作拓展其他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1][9] - **华阳情况**:汽车配套产品从速 7 仪表盘升级到 VPD 产品,单车价值从 1000 元提升至 3000 元以上,2025 年配套比例约 4 - 5%,2026 年可能提升至近 10%,估值约 20 倍,全年增速预估 30%[4][11][12] - **德赛情况**:有望成为小米类似理想汽车的大客户,座舱域控和支架域控价值量可能达 15000 元,2025 年小米收入贡献占比 20%,可能迅速成为德赛第二大客户,估值约 20 倍,全年增速预估 30%[4][12] - **小规模单品类供应商情况**:沪光提供线束产品,每辆车价值约 1000 元;极氪提供车载冰箱、扶手、中控等部件,与小米合作从第一款车延续到第三款车,并扩展至机器人端[8] - **电动车供应链情况**:涉及银轮、博隆精工等公司,产品单价低,新车型有新增供应商,武汉和北京第三款增程式电动车将带来供应链增量,供应链延续性强,但单车价值量可能波动[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VPD 产品是 HUD 产品的延伸,通过三个光机将投影投射到挡风玻璃上,是全球首款应用该技术的汽车,市场关注度高[11]
华阳集团(002906) - 002906华阳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5 17:58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地点在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上霞北路1号华阳工业园A区集团办公大楼,形式为现场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国信证券、博时基金、宝盈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翠翠和证券事务代表陈静霞 [1] 汽车电子业务市场进展 - 今年以来在合资及国际车企客户开拓上取得诸多定点项目,涉及Stellantis集团、福特、大众安徽等车企,还持续获得奇瑞、吉利等国内客户新项目 [1][2] VPD产品情况 - 融合屏显示及HUD产品技术推出VPD产品,显示区域横跨挡风玻璃,可实现A柱到A柱显示,显示内容涵盖地图、通讯等,基于客户要求定制开发 [2] - 定点项目近期将量产,有多个竞标项目在进行中 [2] 数字声学产品进展 - 具备硬件、软件、算法、调音等系统开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优化音效算法,建立定向声场管理技术 [2] - 已配套小鹏、长安等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近期新获长安、上汽通用等客户定点项目 [2] 汽车电子业务未来展望 - 从早期单一影音娱乐系统发展到拥有丰富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产品线,单车价值量快速提升 [2] - 推出多类多功能融合产品,推动单车价值量进一步提升 [2] - 客户群体扩大,覆盖国内自主、新势力、合资及国际知名车企,国内配套车型增加,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新项目定点增多 [2][3]
Vicor(VIC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10:0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营收904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9620万美元环比下降2.3%,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8390万美元同比增长12% [6] - 先进产品营收环比增长2.7%至5990万美元,产品营收环比下降10%至3410万美元 [6] - 向库存分销商的发货量环比下降16.9%,同比下降33.8% [7] - 第一季度出口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个季度的56.9%环比增至约60.8% [7] - 先进产品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60.6%增至63.7%,Brick产品占比相应降至36.3% [7] - 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7.2%,较上一季度下降520个基点 [7] - 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环比增长8.2%至4450万美元,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 [10] - 第一季度所得税拨备约40万美元,有效税率为14.2% [11] - 第一季度净利润总计250万美元,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6美元,基于4549.5万股的完全摊薄股份数 [11] - 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2.961亿美元,应收账款净额为6590万美元,贸易应收账款的DSO为43天 [11] - 库存净额环比下降7.1%至9850万美元,年化库存周转率为1.7 [11] - 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总计2010万美元,资本支出总计460万美元 [12] - 第一季度末在建工程余额主要为制造设备约990万美元,还有约1230万美元待支出 [12] - 第一季度订单出货比大于1,一年期积压订单较上一季度增长10.4%,达到1.717亿美元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先进产品营收增长,产品营收下降,先进产品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 [6] - BBU产品下降约400万美元,预计全年该业务相对稳定 [56][5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市场对分解式电源VPD解决方案的需求在增长,HPC行业正在评估向800伏电源输送到机架以及在机架内将总线转换为48伏节点的过渡,相关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50亿美元 [16][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围绕48伏枢纽开发完整的前端到负载点解决方案,提供高功率密度、易用性、可扩展性和跨产品平台的灵活性,该战略在四大目标业务领域的前100大客户中得到了有力验证 [20] - 公司将提供前端800伏到48伏总线转换器和直接VPD 48伏到低于1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 [17] - 公司正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关税环境,自7月起将在发票中增加10%的关税附加费 [18] - 公司将继续推出新产品,如已宣布一款新的高密度48伏DC - DC转换器系列可供一般销售,并已向航空航天市场的主要客户发起三相AC - DC电源模块系列的样品测试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机遇的一年,目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结果存在多种可能,在解决不确定性和利用机遇之前,无法提供季度指引 [13] - 公司对业务充满信心,预计产品收入和许可收入都将实现增长,随着OEM和超大规模企业的许可增加,许可业务将更具可预测性 [52] - 公司认为其5G技术独特且无竞争对手,虽发展时间比预期长,但未来将带来丰厚回报 [5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一季度从旧的ERP系统过渡到了先进的ERP系统SAP [7] - 公司在第一季度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 [46] - ITC案件已结束,最终裁决已发布,总统审查期也已结束,目前有排除令,相关方不能再进口侵权产品,公司对部分裁决结果有异议并已提起上诉 [54][5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闻稿中提到的特许权收入下降问题 - 公司无法详细说明相关情况,但认为这是第一季度的短期影响,对许可业务的增长仍有信心,该业务将对营收和利润做出重要贡献 [23][24][25] 问题: 非许可超大规模企业进口Delta模块是否会受禁令影响 - 未给出明确答复 [26] 问题: 关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未来假设 - 公司已评估了物料清单的影响,并将从第三季度开始实施10%的关税附加费,预计不会对产品需求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但中国的互惠关税可能会对部分项目产生影响,但目前来看对营收影响不大 [29] 问题: 第二代VPD产品向主要客户的量产时间是否有变化 - 基于最近收到的ASIC测试情况,公司对产品开发完成有信心,将先为主要客户提供产品,再为潜在客户提供演示系统 [30] 问题: 向主要客户发货的是alpha还是beta版本,以及产品量产时间 - 公司正在逐步接近向主要客户交付符合规格的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33] 问题: 产品交付后是否会有大量修正工作 - 公司需要完成开发工作才能有信心,目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进展,预计夏季过后各项工作将顺利推进 [35][36] 问题: 客户转向非许可产品是否侵权,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 公司确认该产品侵权,但未说明具体应对措施 [40][41] 问题: 许可收入如何恢复增长 - 公司认为随着产品收入增加、订单和积压订单的增长以及许可收入的增加,全年收入将实现增长 [42] 问题: 第一季度是否签署新的许可协议,以及内部产品增长的驱动因素 - 第一季度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内部产品增长是由于现有客户扩大生产以及新的业务机会,同时有现有许可客户转向了新的非许可产品平台 [46][50] 问题: 能否期待特许权和产品销售在今年剩余时间持续增长 - 公司认为产品收入和许可收入都将实现增长,但许可收入受少数许可客户影响,可能会有意外情况,随着许可客户增加,业务将更具可预测性 [52] 问题: ITC案件的最新情况 - ITC案件已结束,最终裁决已发布,总统审查期也已结束,目前有排除令,相关方不能再进口侵权产品,公司对部分裁决结果有异议并已提起上诉 [54][55] 问题: BBU产品的未来趋势 - 预计BBU业务全年相对稳定,中国的关税可能是潜在风险因素,但目前影响不大 [57] 问题: 实施关税附加费后的定价情况 - 7月后将对所有产品统一征收10%的关税附加费 [61] 问题: 关税附加费能否覆盖预期毛利 - 公司预计能够维持利润率,该附加费是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和维持利润率后的平均水平 [62] 问题: 未来的运营费用,包括研发和法律费用 - 公司不提供具体的损益表项目指引,认为公司在支出和员工人数方面相对稳定 [63] 问题: NBM业务的未来趋势 - 公司预计NBM业务将增长,ITC的胜诉和客户对排除令的担忧带来了该业务的需求 [67] 问题: 许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 公司无法具体说明各部分的影响,但总体上现有许可客户收入增长、部分客户情况变化以及潜在新许可客户都带来了增长机会 [69] 问题: 是否仍预计今年是创纪录的一年 - 公司仍预计今年是创纪录的一年 [72] 问题: 新工厂的情况 - 公司对新工厂的进展满意,有充足的产能,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产品利润率将得到改善 [74][75] 问题: 各终端市场产品的增长情况 - HPC是增长业务,主要客户的高性能AI系统正在使用公司现有解决方案并将采用第五代产品;国防和航空航天市场多年来的布局开始有成果;工业领域在特定应用细分市场获得了新客户;汽车业务目前处于前期阶段,明年开始量产 [81][82][83] 问题: 第二季度毛利率的情况 - 公司不提供具体指引,认为SAP项目已完成,工厂和基础设施良好,随着业务量增加和许可收入增长,毛利率将得到改善,第二季度使用的是关税实施前采购的组件,第三季度将通过关税附加费应对成本上升 [86][87][88] 问题: Foxconn上诉的情况 - 公司认为ITC的裁决与证据不符,行政法法官和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的判断是正确的,相信联邦巡回法院会做出正确的结论 [94][95] 问题: 客户转向非许可产品是否受ITC禁令限制,以及法律费用是否会增加 - 公司无法详细说明客户情况,认为该决定不明智且产品侵权;预计未来法律运营费用会因保护知识产权而有所波动,保护知识产权的投资回报率很高 [100][101][104] 问题: 800伏到48伏数据中心业务的客户兴趣、订单时间和对营收的影响 - 过去几个月,由于AI和机架功率增长,许多大型超大规模企业和芯片公司开始关注800伏系统,公司有相关技术和产品,计划未来几个月与客户进行沟通;预计2027年初400伏系统上市,2027年晚些时候800伏系统上市 [110][111][114]
Vicor(VIC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营收904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9620万美元环比下降2.3%,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8390万美元同比增长12% [7] - 先进产品营收环比增长2.7%至5990万美元,产品营收环比下降10%至3410万美元 [8] - 向库存分销商的发货量环比下降16.9%,同比下降33.8%;第一季度出口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个季度的56.9%环比增至约60.8% [9] - 第一季度先进产品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60.6%增至63.7%,Brick产品占比相应降至36.3% [9] - 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7.2%,较上一季度下降520个基点 [9] - 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为445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8.2%,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 [11] - 第一季度所得税拨备约40万美元,有效税率为14.2%;净利润为250万美元,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6美元 [12] - 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2.961亿美元,应收账款净额为6590万美元,贸易应收账款的DSO为43天,库存净额环比下降7.1%至9850万美元,年化库存周转率为1.7 [12] - 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为201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460万美元,季度末在建工程余额约990万美元,还有约1230万美元待支出 [13] - 第一季度订单出货比大于1,一年期积压订单较上一季度增长10.4%,达到1.717亿美元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先进产品营收增长,产品营收下降;向库存分销商发货量减少;出口占比上升;先进产品占总营收比例提高,Brick产品占比降低 [7][8][9] - BBU产品下降约400万美元,预计该业务全年较为稳定 [59][6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随着AI将机架功率提升至160千瓦,HPC行业正在评估向800伏电源输送到机架以及在机架内将总线转换为48伏节点的过渡,相关解决方案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50亿美元 [17][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围绕48伏中心开发从前端到负载点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高功率密度、易用性、可扩展性和跨产品平台的灵活性,该战略在四大目标业务领域的前100大客户中得到了有力验证 [20] - 公司将提供前端800伏转48伏总线转换器和直接VPD 48伏转低于1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 [18] - 公司正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关税环境,自7月起将在发票中增加10%的关税附加费 [18] - 公司新的高密度48伏DC - DC转换器系列已开始全面销售,并已向航空航天市场的主要客户发起三相AC - DC电源模块系列的样品试用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机遇的一年,目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结果存在多种可能,在解决不确定性和把握机遇之前,无法提供季度指引 [14] - 公司对业务充满信心,预计产品收入和许可收入都将实现增长,随着OEM和超大规模企业的许可数量增加,许可业务将更具可预测性 [54] - 公司认为其5G技术独特且无竞争对手,虽发展时间比预期长,但未来将带来丰厚回报 [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从旧的ERP系统过渡到新的SAP系统,这是导致毛利率环比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9][10] - 公司在第一季度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 [47] - ITC案件已结束,最终裁决已发布,总统审查期也已结束,目前有排除令,相关方不能再进口侵权产品,公司对部分裁决结果有异议并已提起上诉 [57][5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闻稿中提到的特许权收入下降,新的一代产品涉及范围及对特许权或许可收入的影响 - 公司无法详细说明新的一代产品范围;这对第一季度业绩有短期影响,但公司对许可业务的增长仍有信心,认为其将对营收和利润做出重要贡献 [23][26] 问题2: 非许可超大规模企业进口Delta模块是否受禁令约束 - 是的,受禁令约束 [27] 问题3: 关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假设 - 公司已评估对物料清单的影响,并将从第三季度开始实施10%的关税附加费,预计不会对产品需求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在中国,互惠关税可能会对部分项目产生影响,但目前评估对营收影响不大 [30] 问题4: 第二代VPD产品向主要客户的量产时间是否有变化 - 基于最近收到的ASIC测试情况,公司对完成开发很有信心,将先为主要客户提供产品,再为潜在客户提供演示系统 [31][32] 问题5: 向主要客户发货的是alpha还是beta版本,以及产品量产时间 - 公司正在逐步向主要客户提供符合规格的产品,但尚未完全达到要求,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34] 问题6: 客户评估产品时是否会有大量反馈和修正 - 公司需要完成开发工作才能更有信心,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预计在夏季几个月内各项工作将顺利推进 [36][37] 问题7: 客户转向非许可产品是否侵权,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 是的,公司正在采取行动 [42] 问题8: 许可收入如何恢复增长 - 预计随着产品收入增加、订单和积压订单上升以及许可收入增加,全年收入将实现增长 [43] 问题9: 第一季度是否签署新的许可协议,以及内部生产产品增长的驱动因素 - 第一季度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内部生产产品增长是由于现有客户扩大生产以及新的业务机会 [47][52] 问题10: 是否有重要客户从特许权转向接受内部生产产品 - 这种假设不正确 [50][51] 问题11: 内部生产产品增长的驱动因素 - 现有客户扩大生产以及新的业务机会,同时有现有许可客户转向新的非许可产品平台 [52] 问题12: 能否确定是NBM产品的新版本 - 目前只能说这么多 [53] 问题13: 今年剩余时间特许权和产品销售是否会持续增长 - 公司有信心产品收入和许可收入都将增长,但许可收入受少数许可客户影响,可能会有意外情况;随着OEM和超大规模企业许可数量增加,许可业务将更具可预测性 [54] 问题14: ITC案件的最新情况 - ITC案件已结束,最终裁决已发布,总统审查期也已结束,目前有排除令,相关方不能再进口侵权产品;公司对部分裁决结果有异议并已提起上诉 [57][58] 问题15: BBU产品下降情况是否会持续 - 预计BBU业务全年较为稳定,虽中国的关税和产品成本上升是潜在风险因素,但目前影响不大 [59][60] 问题16: 实施关税附加费后产品定价情况 - 7月后将对所有产品实施10%的关税附加费 [64] 问题17: 关税附加费能否覆盖预期毛利,是否会稀释利润率 - 公司预计能够维持利润率,附加费是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和维持利润率后的平均水平 [65] 问题18: 未来运营费用(包括研发和法律费用)的预期 - 公司不提供具体的损益表项目指引,公司运营相对稳定,支出和员工数量等方面变化不大 [66] 问题19: NBM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 预计NBM业务将增长,ITC的胜诉和客户对排除令的担忧促使NBM需求增加 [70] 问题20: 许可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新许可客户还是现有客户收入恢复 - 情况较为复杂,难以具体说明各部分的影响,但总体上公司有很多机会,许可收入将实现增长 [72] 问题21: 是否仍预计今年是创纪录的一年 - 是的 [77] 问题22: 新工厂是否已解决所有问题,电镀是否比之前外包供应商更好 - 公司对新工厂的进展满意,有足够的产能,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产品利润率将得到改善 [78][79] 问题23: 今年剩余时间产品增长情况以及不同终端市场的表现 - HPC是增长业务,主要客户的高性能AI系统正在使用公司现有解决方案并将采用第五代产品;国防和航空航天市场多年来的布局开始有成果;工业领域在特定应用细分市场获得新客户;汽车业务明年开始量产 [84][85][86] 问题24: 第二季度毛利率的预期 - 公司不提供具体指引,SAP项目已完成,工厂和基础设施状况良好,随着业务量增加和许可收入增长,毛利率有望提升;第二季度使用的是关税实施前采购的组件,第三季度将通过关税附加费应对关税影响 [89][90][92] 问题25: Foxconn上诉的时间线和过程 - 公司认为ITC的裁决与证据不符,行政法法官和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的判断是正确的,即Foxconn没有许可;公司相信联邦巡回法院会做出正确的结论 [98][99] 问题26: 客户转向非许可产品是否受ITC禁令限制,以及法律费用是否会增加 - 公司无法提供更多信息,认为客户的决定不明智,非许可产品可能侵权;预计未来法律运营费用会因保护知识产权而有所波动,投资回报率将很高 [103][104][107] 问题27: 800伏转48伏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客户兴趣、订单时间和对营收的影响 - 目前各大超大规模企业和芯片公司都对800伏系统感兴趣,公司有相关技术和产品,计划未来几个月与大客户进行沟通;预计2027年初400伏系统上市,2027年晚些时候800伏系统上市 [113][114][117]
Vicor Corporation Reports Results for the First Quarter Ended March 31,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4-30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 维科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净利润等指标有不同表现,公司对业务发展有展望并将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 [1][7][8] 财务数据 营收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4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8390万美元增长12.0%,较2024年第四季度9620万美元下降2.3% [2] 毛利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444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510万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为5040万美元;毛利率降至47.2%,去年同期为53.8%,2024年第四季度为52.4% [3] 运营费用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44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12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4120万美元有所增加 [3] 净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50万美元,合摊薄后每股0.06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450万美元,合摊薄后每股亏损0.33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1020万美元,合摊薄后每股0.23美元 [4] 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现金流20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60万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为1010万美元 [5] 资本支出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4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30万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为170万美元 [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61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2.773亿美元环比增长6.8% [5] 积压订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积压订单总计1.7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503亿美元增长14.2%,较2024年第四季度末1.555亿美元环比增长10.4% [6] 公司业务进展 - 营收和毛利率环比下降,原因是一家被许可方转向新一代非许可产品导致收入减少;利润率改善有待提高芯片工厂利用率和增加现有及未来被许可方的收入;许可业务在希望避免侵权硬件被禁止进口到美国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中获得进展 [7] - 用于领先人工智能应用的第二代VPD随着一款专用集成电路的推出而取得成果,将提高当前乘法器的密度和带宽;第二代VPD将使人工智能处理器树立新的性能标准;公司仍专注于向主要客户完成高密度VPD系统的首次交付,然后再向处理器芯片公司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演示系统 [7] 投资者电话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4月29日下午5点(东部时间)举行投资者电话会议;有意通过电话会议提问的投资者和分析师需在Notified网站注册;仅收听模式可通过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页面的链接观看网络直播;无法参加直播的可在公司网站观看网络重播 [8]
【私募调研记录】保银投资调研泰恩康、环旭电子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9 08:10
泰恩康 - CKB软膏白癜风II期临床已完成全部200例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7月公布结果 [1] - 和胃整肠丸国产化生产注册申请已获受理,生产线改造已完成,争取年内获批 [1] - 米诺地尔搽剂已完成上市前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二季度会有收入体现 [1] - 盐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预计今年上半年申报注册,目标是国内首仿上市 [1] - 未来一年内将陆续报批多个产品,包括CKB、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复方硫酸钠片等 [1] - 销售团队架构稳定,计划成立品牌运营部 [1] - 研发团队聚焦核心板块品种的研发 [1] 环旭电子 - 国内制造比例降至60%,转移至墨西哥、波兰、越南等地 [2] - AI加速卡业务预期增长150%,台湾和墨西哥产能扩充 [2] - 从第三代AI眼镜开始参与,N-in-one模组预计明年带来显著收入增量 [2] - AI加速卡Capex不高,主要投资SMT产线 [2] - 穿戴类产品SiP模组机会多,手机端Wi-Fi 7带动作用不强 [2] - 车电业务成长动能与预期存在落差,但长期看好,出售赫思曼业务 [2] - 手表产能越南60%,国内40%,手机产能仍在讨论中 [2] - 越南新增产能以新产品线为主,国内产能不会转移 [2] - 新增产能已有订单支持,爬坡期3-6个月 [2] - 全年Capex约2亿多美金 [2] 艾力斯 - 戈来雷塞片已完成多项审评,进入综合审评阶段,争取参加年度医保谈判 [3] - 大分子研发部门成立,聚焦肺癌领域,计划明年有产品进入IND阶段 [3] - 伏美替尼针对PACC突变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良好,计划后续在国际会议上公布更新数据 [3] - 20外显子插入突变二线治疗适应症注册临床研究计划今年递交NDA [3] - 一线全球性注册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预计2027年获批 [3] - 伏美替尼加量方案对特定人群有更优异治疗效果,包括脑转移患者等 [3] - 伏美替尼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已被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 [3] - 2025年将继续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3] - 伏美替尼预计简易续约,降价幅度不大 [3] - 普拉替尼降价工作已完成,后续将推进医保谈判 [3]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为2.925亿元,2025年上半年拟增加一次中期分红 [3] 华阳集团 - 汽车电子业务客户群不断扩大,涵盖国内外众多车企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大客户数量增多且分布均衡,新接订单总额同比增长显著 [4] - VPD产品实现了更大显示视场角,已量产并向多家车企推广 [4] - 座舱域控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舱泊一体域控产品获得客户定点 [4] - 舱驾一体域控进入推广阶段 [4] - 通过成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降低地缘政治影响 [4] - 华阳通用与芯驰科技深化智能座舱与车身域控合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