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PD
icon
搜索文档
华阳集团(002906):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双轮驱动,海内外客户群持续扩容
东莞证券· 2025-08-25 17: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11亿元,同比增长26.65% [4] - 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98%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16.53%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8.22亿元,同比增长28.10% [4]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8.52%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3亿元、11.55亿元、14.56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18倍、13.58倍、10.78倍 [4][5]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23.37% [4] - 精密压铸业务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长41.32% [4] - HUD产品市占率位列国内第一 [4] - 车载无线充电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市占率提升至第二 [4] 研发与技术突破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40亿元,同比增长17.92% [4] - 汽车电子业务新产品VPD实现全球首家量产 [4] 客户与订单拓展 - 汽车电子业务新获Stellantis集团、福特、安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奥迪、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国际品牌客户定点项目 [4] - 精密压铸业务新获采埃孚、博世、博格华纳、尼得科、比亚迪、舍弗勒、联电、伟创力、泰科、莫仕、安费诺等重要客户新项目 [4] - 屏显示类、数字声学、电子后视镜、车载无线充电、精密运动机构等产品订单额大幅增加 [4]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汽车电子业务惠州新建厂房及上海新生产基地已开工 [4] - 精密压铸业务长兴华阳精机二期建设项目及江苏中翼产能扩建项目已开工 [4] - 已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推进海外业务发展 [4]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31.75元 [3] - 总市值166.66亿元 [3] - 总股本524.92百万股 [3] - 流通股本524.73百万股 [3] - ROE(TTM)10.77% [3] - 12月最高价36.67元,最低价22.24元 [3]
华阳集团(002906):Q2营收增速强劲,毛利率环比+1.3pct
华泰证券· 2025-08-21 13: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4.82元人民币[1][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53.11亿元(同比+26.65%),归母净利3.41亿元(同比+18.98%)[1] - Q2营收28.22亿元(同比+28.10%,环比+13.36%),显著高于国内乘用车产量增速(同比+13.31%/环比+9.62%)[2] - Q2毛利率19.50%(环比+1.32pct),净利率6.64%(环比+0.34pct)[3] - 四费率12.19%(同比-1.68pct/环比-0.39pct),研发费用率7.74%(环比+0.22pct)[3] 业务亮点 - 汽车电子业务25H1营收37.88亿(同比+23.37%),HUD和无线充电市占率保持国内第一[2] - 精密压铸业务25H1营收12.92亿(同比+41.32%),营收占比同比提升2.53pct[2] - 新品VPD实现全球首家量产,舱驾一体域控产品达可量产状态[2] - 客户结构优化:长安/北汽/小米/Stellantis等客户营收大幅增长[2] 战略布局 - 智能座舱平台型企业定位明确,持续拓展头部自主及新势力客户[4] - 智驾领域推出基于地平线和高通方案的域控产品,25年4月与芯驰科技签订座舱和车身域控合作[4] - 国际化布局加速:HUD等产品已实现海外供应,24年设立泰国和墨西哥子公司[4] 盈利预测 - 预测25-27年营收135/169/211亿元,归母净利9.3/12.3/16.2亿元[5] - 给予25年25倍PE(较可比公司平均溢价15%),对应目标价44.82元[5][12] - 25年EPS预测1.77元,ROE 13.64%[11] 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 22倍,华阳集团25年预测PE 18倍[12] - 主要对标公司包括德赛西威(25年PE 24.6倍)、科博达(21.9倍)、星宇股份(19.7倍)[12]
小米汽车产业链近况更新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小米集团、华阳集团、无锡振华、扣谱集团、呼光股份、佳迪、理想、赛里斯、江淮汽车、华盛顿媒体、德晶、蔚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小米汽车发展前景** - **中高端市场国产替代趋势**:过去两年,佳迪等自主品牌在8 - 15万价格带完成对合资品牌替代,今年随着BBA市场产品压力增大,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布局将加速收获,小米和江淮汽车值得重视[2][3] - **品牌定位与市场潜力**:小米消费群体稳固,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已站稳,随着车型丰富,品牌价值和小米系中期容量有提升空间[4] - **苏7优势延续与新增亮点**:苏7在纯电平台设计、外形细节处理等方面优势延续,新增VPD产品、英伟达大算力芯片装配,定位中大型ICUV主打空间,市场规模更大,有望延续苏7销量趋势[5] - **车型销量潜力**:国内SUV销量占比持续提升,24年中端口径下占乘用车总销量一半,中大型SUV市场受众群体扩容,小米预期车型为中大型SUV,销量上限高[7] - **品牌竞争策略**:小米持续强化品牌运动属性和高性能定位,苏7和苏7 Ultra已取得不错赛道赛事成绩,塑造清晰品牌形象,有助于打造竞争壁垒[10][11] 2. **小米产业链投资机会** - **产业链盈利表现**:小米进入首个完整交付年和新车上市交付,销量将提升,产业链规模效应将带来更好盈利表现,24年Q2到Q4小米单车亏损从六万以上收窄到一万元,汽车业务和米链供应商业绩可能超预期[12] - **投资关注时间点**:预期到店、预定开放、7月正式上市发布会是产业链重要催化剂,产业链整体关注度将升温,重点零部件供应商值得关注,推荐华阳集团、无锡振华、扣谱集团、呼光股份等[13] 3. **重点零部件供应商情况** -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产品迭代切换,新势力及国际客户平台项目量产有保障,是小米预期黑科技千亿屏核心供应商。25 - 27年EPS预计为1.72、2.27和2.098元,目标价41.28元,维持增值评级。核心逻辑一是产品技术迭代价值量提升,二是新势力和国际客户成为业绩驱动力[14] - **无锡振华**:为小米汽车供应冲压零部件,在小米、特斯拉、理想等车企项目不断定点量产,未来业绩有望增强。投资武汉和廊坊零部件项目,分别突破产能瓶颈和提升京津翼配套能力[19][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米第二款车发布会重点强调的VPD产品(PHUD)和英伟达大算力芯片装配是新增亮点[5] - 小米预期车型是全息标配天气屏,投影原理先进,显示内容丰富,华阳集团为其配套[17] - 华阳集团23年推出VPD产品获定点,25年上半年量产,可覆盖挡风玻璃显示,替代平线[18]
Vicor(VIC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营收904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9620万美元环比下降2.3%,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8390万美元同比增长12% [7] - 先进产品营收环比增长2.7%至5990万美元,产品营收环比下降10%至3410万美元 [8] - 向库存分销商的发货量环比下降16.9%,同比下降33.8%;第一季度出口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个季度的56.9%环比增至约60.8% [9] - 第一季度先进产品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60.6%增至63.7%,Brick产品占比相应降至36.3% [9] - 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7.2%,较上一季度下降520个基点 [9] - 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为445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8.2%,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 [11] - 第一季度所得税拨备约40万美元,有效税率为14.2%;净利润为250万美元,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6美元 [12] - 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2.961亿美元,应收账款净额为6590万美元,贸易应收账款的DSO为43天,库存净额环比下降7.1%至9850万美元,年化库存周转率为1.7 [12] - 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为201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460万美元,季度末在建工程余额约990万美元,还有约1230万美元待支出 [13] - 第一季度订单出货比大于1,一年期积压订单较上一季度增长10.4%,达到1.717亿美元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先进产品营收增长,产品营收下降;向库存分销商发货量减少;出口占比上升;先进产品占总营收比例提高,Brick产品占比降低 [7][8][9] - BBU产品下降约400万美元,预计该业务全年较为稳定 [59][6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随着AI将机架功率提升至160千瓦,HPC行业正在评估向800伏电源输送到机架以及在机架内将总线转换为48伏节点的过渡,相关解决方案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50亿美元 [17][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围绕48伏中心开发从前端到负载点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高功率密度、易用性、可扩展性和跨产品平台的灵活性,该战略在四大目标业务领域的前100大客户中得到了有力验证 [20] - 公司将提供前端800伏转48伏总线转换器和直接VPD 48伏转低于1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 [18] - 公司正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关税环境,自7月起将在发票中增加10%的关税附加费 [18] - 公司新的高密度48伏DC - DC转换器系列已开始全面销售,并已向航空航天市场的主要客户发起三相AC - DC电源模块系列的样品试用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机遇的一年,目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结果存在多种可能,在解决不确定性和把握机遇之前,无法提供季度指引 [14] - 公司对业务充满信心,预计产品收入和许可收入都将实现增长,随着OEM和超大规模企业的许可数量增加,许可业务将更具可预测性 [54] - 公司认为其5G技术独特且无竞争对手,虽发展时间比预期长,但未来将带来丰厚回报 [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从旧的ERP系统过渡到新的SAP系统,这是导致毛利率环比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9][10] - 公司在第一季度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 [47] - ITC案件已结束,最终裁决已发布,总统审查期也已结束,目前有排除令,相关方不能再进口侵权产品,公司对部分裁决结果有异议并已提起上诉 [57][5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闻稿中提到的特许权收入下降,新的一代产品涉及范围及对特许权或许可收入的影响 - 公司无法详细说明新的一代产品范围;这对第一季度业绩有短期影响,但公司对许可业务的增长仍有信心,认为其将对营收和利润做出重要贡献 [23][26] 问题2: 非许可超大规模企业进口Delta模块是否受禁令约束 - 是的,受禁令约束 [27] 问题3: 关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假设 - 公司已评估对物料清单的影响,并将从第三季度开始实施10%的关税附加费,预计不会对产品需求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在中国,互惠关税可能会对部分项目产生影响,但目前评估对营收影响不大 [30] 问题4: 第二代VPD产品向主要客户的量产时间是否有变化 - 基于最近收到的ASIC测试情况,公司对完成开发很有信心,将先为主要客户提供产品,再为潜在客户提供演示系统 [31][32] 问题5: 向主要客户发货的是alpha还是beta版本,以及产品量产时间 - 公司正在逐步向主要客户提供符合规格的产品,但尚未完全达到要求,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34] 问题6: 客户评估产品时是否会有大量反馈和修正 - 公司需要完成开发工作才能更有信心,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预计在夏季几个月内各项工作将顺利推进 [36][37] 问题7: 客户转向非许可产品是否侵权,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 是的,公司正在采取行动 [42] 问题8: 许可收入如何恢复增长 - 预计随着产品收入增加、订单和积压订单上升以及许可收入增加,全年收入将实现增长 [43] 问题9: 第一季度是否签署新的许可协议,以及内部生产产品增长的驱动因素 - 第一季度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内部生产产品增长是由于现有客户扩大生产以及新的业务机会 [47][52] 问题10: 是否有重要客户从特许权转向接受内部生产产品 - 这种假设不正确 [50][51] 问题11: 内部生产产品增长的驱动因素 - 现有客户扩大生产以及新的业务机会,同时有现有许可客户转向新的非许可产品平台 [52] 问题12: 能否确定是NBM产品的新版本 - 目前只能说这么多 [53] 问题13: 今年剩余时间特许权和产品销售是否会持续增长 - 公司有信心产品收入和许可收入都将增长,但许可收入受少数许可客户影响,可能会有意外情况;随着OEM和超大规模企业许可数量增加,许可业务将更具可预测性 [54] 问题14: ITC案件的最新情况 - ITC案件已结束,最终裁决已发布,总统审查期也已结束,目前有排除令,相关方不能再进口侵权产品;公司对部分裁决结果有异议并已提起上诉 [57][58] 问题15: BBU产品下降情况是否会持续 - 预计BBU业务全年较为稳定,虽中国的关税和产品成本上升是潜在风险因素,但目前影响不大 [59][60] 问题16: 实施关税附加费后产品定价情况 - 7月后将对所有产品实施10%的关税附加费 [64] 问题17: 关税附加费能否覆盖预期毛利,是否会稀释利润率 - 公司预计能够维持利润率,附加费是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和维持利润率后的平均水平 [65] 问题18: 未来运营费用(包括研发和法律费用)的预期 - 公司不提供具体的损益表项目指引,公司运营相对稳定,支出和员工数量等方面变化不大 [66] 问题19: NBM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 预计NBM业务将增长,ITC的胜诉和客户对排除令的担忧促使NBM需求增加 [70] 问题20: 许可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新许可客户还是现有客户收入恢复 - 情况较为复杂,难以具体说明各部分的影响,但总体上公司有很多机会,许可收入将实现增长 [72] 问题21: 是否仍预计今年是创纪录的一年 - 是的 [77] 问题22: 新工厂是否已解决所有问题,电镀是否比之前外包供应商更好 - 公司对新工厂的进展满意,有足够的产能,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产品利润率将得到改善 [78][79] 问题23: 今年剩余时间产品增长情况以及不同终端市场的表现 - HPC是增长业务,主要客户的高性能AI系统正在使用公司现有解决方案并将采用第五代产品;国防和航空航天市场多年来的布局开始有成果;工业领域在特定应用细分市场获得新客户;汽车业务明年开始量产 [84][85][86] 问题24: 第二季度毛利率的预期 - 公司不提供具体指引,SAP项目已完成,工厂和基础设施状况良好,随着业务量增加和许可收入增长,毛利率有望提升;第二季度使用的是关税实施前采购的组件,第三季度将通过关税附加费应对关税影响 [89][90][92] 问题25: Foxconn上诉的时间线和过程 - 公司认为ITC的裁决与证据不符,行政法法官和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的判断是正确的,即Foxconn没有许可;公司相信联邦巡回法院会做出正确的结论 [98][99] 问题26: 客户转向非许可产品是否受ITC禁令限制,以及法律费用是否会增加 - 公司无法提供更多信息,认为客户的决定不明智,非许可产品可能侵权;预计未来法律运营费用会因保护知识产权而有所波动,投资回报率将很高 [103][104][107] 问题27: 800伏转48伏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客户兴趣、订单时间和对营收的影响 - 目前各大超大规模企业和芯片公司都对800伏系统感兴趣,公司有相关技术和产品,计划未来几个月与大客户进行沟通;预计2027年初400伏系统上市,2027年晚些时候800伏系统上市 [113][114][117]
华阳集团(002906) - 002906华阳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8 18:42
参与调研单位及人员 - 众多机构参与调研,包括东吴证券、国信证券、友安众晟资管等多家单位及相关人员 [1][2][3][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及华阳精机高增长,华阳多媒体受大客户销量波动营收增长率放缓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9.27%,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受新产品线价格下降、成本低减滞后、产能扩充处于投入期等因素影响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下降,受会计政策变更、客户年降采购价格传导时间差、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等影响 [4][5] 公司业务发展 - 汽车电子产品竞争力提升,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排名第一,中控屏集成等产品位于行业前列,推出融合创新产品 [5] - 国际及合资车企客户开拓取得重大进展,多品类产品获新项目定点并将量产,精密压铸业务新订单开拓增加,新增产能释放 [5] 问答交流 汽车电子业务客户 - 近年来汽车电子业务客户群扩大,客户结构优化,截至2025年一季度大客户增多,前五大客户分布均衡、集中度下降 [5] - 今年在合资及国际车企客户开拓获诸多定点项目,为国内自主及新势力车企客户配套产品品类增加,一季度新接订单总额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5] VPD产品 - 整合技术推出VPD产品,实现更大显示视场角,为用户带来差异化体验 [6] - 持续投入研发,提升竞争优势,目前定点项目已量产并向多家车企客户推广 [6] 域控相关产品 - 座舱域控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快速增长,新获多个客户定点项目 [7] - 推出行泊一体域控等产品,舱泊一体域控获客户定点项目,舱驾一体域控进入推广、接单阶段 [7] 关税政策影响 - 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市场营业收入占比2.78%,关键芯片采购原产地大部分不属于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整体较小 [7] - 2024年末成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从“海外布点”转向“海外经营”,降低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7] 合作协议 - 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与芯驰科技在智能座舱领域合作多年,多款座舱域控产品已规模化量产 [7] - 近日双方就下一代AI座舱与车身域控合作签署协议,共同为车企客户提供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及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