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洋股份(30083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9日)
2025-05-09 17:44
经营业绩 - 2024 年演艺设备销量从 2023 年的 9.34 万台降到 8.98 万台,产销率降至 90%以下 [1] - 2024 年营业收入约 12.12 亿元,同比下降 7.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 3.02 亿元 [8][9]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原因是新并购丹麦 SGM 公司处于发展投入期,成本费用支出大 [2] 项目情况 - 新投资 6.01 亿元新项目处于早期阶段,投产达效时间关注后续披露信息 [1][2] - 携手知业科技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在现有产线基础上建立可实时监控与分析生产过程和数据的平台,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设备运维成本 [9]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高达 56.28% [2] - 2024 年境内销售仅占 11.21%,业务以海外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未来有拓展国内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 [6] 研发投入 - 2024 年研发投入达到 8585 万元,同比增长 51.05%,重点投入方向是将各技术领域及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中 [8] - 未来几年研发费用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率相对于 2024 年趋缓 [4] 公司优势与发展战略 优势 - 产品和品牌优势,产品和技术获市场和客户高度认可,获多项专利和科技进步奖 [5] - 技术研发优势,2024 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达 119 项,包括境内外发明专利 33 项 [5] - 文化合作优势,重视与文化产业融合,挖掘演艺灯光设备文化属性,搭建交流平台 [5] - 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优势,产品为非标定制化,技术难度高,个性化需求多 [5] 战略 - 业务扩充计划,巩固海外市场,加强国内营销渠道 [3] - 技术开发与创新计划,注重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提升核心技术和创新开发产品 [3] - 市场开发与营销网络建设计划,利用上市契机加强品牌建设,维护提升品牌知名度 [3] - 拓展品类,开发新品类,推动舞台演艺灯光与建筑艺术照明技术融合 [5] - 提升产品市场渗透率,通过产品创新加深与现有客户合作,开发新客户 [5][6] 行业前景与应对措施 - 据 live nation 报告,未来两年海外演艺活动将保持稳步增长,市场景气度较高 [8] - 建立应对机制,积极与客户沟通,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影响 [8] 其他事项 - 严格落实利润分配政策,确保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保持稳健分红政策 [2] - 董事会及管理层会认真考量股份回购事项 [9]
利君股份(002651) - 002651利君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4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9日15:00 - 17:0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接待人员有总经理、财务总监林麟先生,董事会秘书胡益俊先生,独立董事胡宁先生,证券事务代表高峰先生 [2] 公司业务情况 - 全资子公司德坤航空主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包括航空航天工装模具设计及制造、航空数控零件精密加工、航空钣金零件加工制造及航空航天部组件装配等,产品应用于军用、民用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服务于国内主机厂商 [2] - 利君环际主要从事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业务,目前业务尚无最新进展 [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粉磨装备业务(以辊压机和高压辊磨机为主)和航空部件加工业务(以航空零部件加工为主),两类业务收入规模约为5:5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收约7.7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亿,每股收益0.12元 [2] 公司经营目标与规划 - 持续拓展辊压机、高压辊磨机等系列产品的海外市场是经营目标之一 [2] - 紧跟主营业务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市场开拓,挖掘行业市场潜力,维护和巩固市场份额 [2] -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升级现有产品,推出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产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严格管控费用、加快资产周转等,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业绩提升 [3] 公司相关问题回复 - 公司按法律法规应当披露的信息请查看巨潮资讯网和《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交易操作投资需谨慎 [3] - 近期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未构成实质性影响,公司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3] - 德坤航空目前产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 [3] - 公司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主要服务水泥建材行业和冶金矿山行业;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主要服务国内主机厂商 [2] - 公司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规模、交付能力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未来将把握行业机遇,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 [3]
舜禹股份(301519) - 301519舜禹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61.14万元,同比下降7.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4.98万元,同比下降79.84% [3] - 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至0.12亿元(2023年0.68亿元),主因信用减值损失(-5,077万元)及资产减值损失(-1,068万元)高企 [7] 业绩下滑原因 - 受宏观经济环境、地方政府预算调整等因素影响,新增污水处理项目订单放缓,污水处理业务收入下降 [3] - 客户付款延期,资金回笼周期延长,回款金额受影响,计提的减值损失增加 [3][7] - 上市后拓展业务布局,营销人员薪酬、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租赁及折旧费等销售费用增加 [3] - 银行贷款增加使得财务费用增加 [3] - 2024年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导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长 [3] - 质保期内项目增多,质保金金额增长和时间增加,相应的减值损失增大 [7] 智慧水务业务 - 2021年国家级课题“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已结题,技术在多地试用,节能错峰效果明显提高,预计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 - 目前智慧水务业务尚未实现盈利,但行业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数字化转型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3] 市场拓展计划 - 二次供水领域以AI技术和国家级课题为支撑,业务围绕城市更新等供水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5] - 污水领域以省级科技攻坚计划重大专项等核心技术为驱动力,深耕分散式污水处理等环保细分领域 [5] - 选择业务场景进行概念验证,考察模型性能表现,将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能耗的先进技术纳入评估和应用范围 [5] - 加大营销体系建设力度,拓展市政管网运维和直饮水系统运维业务,服务和对接城市更新、设备更新 [5] - 调研“一带一路”地区水务市场,采取自我拓展与“借船出海”并行策略,布局海外市场 [5] - 优化升级节能错峰供水系统技术,结合供排水一体化趋势,培育和拓展排水业务 [5][6]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专注于国家级课题“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不断优化升级该系统技术 [4][6] - 牵头承担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聚焦城市污水系统治理的低碳化与智慧化,研究新型污染物检测等关键技术 [6]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水务行业由“增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转变,到达新的发展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 [8]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明确节能降碳方向,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对行业带来市场利好,对公司业务拓展和技术应用产生积极影响 [8][9] -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国务院推进污水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将释放市场,存量提质时代需求快速释放,供水设备和系统化应用市场广阔,智慧水务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9] 应对市场竞争策略 - 坚持“双轮驱动”,二次供水和污水领域分别以不同技术为支撑和驱动力 [9] - 做强主业,强化产业合作,延伸业务链条 [9] - 通过持续技术研发实现技术产品化,使产品集约化、智慧化和绿色化 [9] - 结合“双碳”战略制定“一城一策”,推进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应用 [9] - 升级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由数字化向数智化跃升,提升核心竞争力 [9]
英可瑞(300713) - 2025年05月0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7:4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645,086.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64% [2]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697,376.3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9,655,352.4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9,769,199.54元 [6][8] 成本控制与毛利率提升 - 成本控制措施:拥有长期合作供应商并协助改进工艺;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材料价格;研发及工艺设计降低单位产品制造成本;本地原材料配套成熟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3] - 提升毛利率方式: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坚持产品、经营模式及管理创新,推出高附加值新产品 [3] 市场定位与优势 - 业务定位于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核心部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等应用领域 [4] - 优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受重视,有技术储备和可持续研发能力,研发投入高,技术团队稳定;产品性价比高、种类齐全,营销网络多元且覆盖面广,售后服务灵活高效且稳定可靠,业内认可度和知名度较高 [4] 技术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2 - 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3,346,349.31元、56,478,378.37元、64,075,392.3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5.57%、20.86%、25.26% [5] - 近期研发成果:30KW/40KW高效低噪模块已完成小批量试制,30kw欧标产品已取得CE、UL认证 [5] 产品量产与盈利增长点 - 30KW、40KW高效低噪模块已实现量产 [6] - 盈利增长点:加大产品营销渠道及力度,进行行业布局及市场开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有竞争力产品;开展关键物料多渠道供应;加强内控管理,严控费用支出 [7] 行业发展前景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左右 [8] - 电力行业2024年度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025年国家电网预计全年电网建设投资将超过6500亿元,南方电网预计全年电网投资规模将达1750亿元 [8] 未来增长潜力 - 内部因素: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新能源汽车、电力、通信等多个行业 [10] - 外部因素: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充电基础设施持续建设;电力操作电源领域,“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计划电网投资额合计3万亿元以上,2025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 [10] 国际扩张与回款管理 - 国际扩张计划:重视海外市场,海外业务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推出符合特定区域市场需求标准产品 [11] - 回款管理措施:制定严格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和客户;加大销售货款催收考核力度,加强对账期较长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11] 公司文化与资金管理 - 组织文化:秉承“求实、创新、互惠、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及“技术领先、团队合作、一流服务、客户满意”的企业理念 [7] - 人才管理策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制度,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激励,通过“识人才、育人才、重人才”方针选聘和培育人才,建立有吸引力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加大骨干员工和储备干部培训 [7] - 资金管理:合理安排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比例,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7]
ST新动力(300152) - 300152ST新动力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7:42
公司经营与客户情况 - 2024 年公司形成以节能洁净燃烧设备和燃烧控制系统为主,向氢能等多场景延伸的经营布局,为工业场景客户提供定制化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2][3] - 2024 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 7949.41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32.47% [3] 市场开发与拓展计划 - 加大环保市场拓展力度,抢占增量市场份额,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潜在客户,融入“双碳”新场景 [3] - 深化现有客户关系,对存量市场深度挖掘和价值延伸,建立客户反馈机制 [3] - 加强公司品牌建设及推广,配合拓展新地区市场及推广新产品应用 [3] 研发情况 2024 年研发项目 - 兆瓦级掺氨燃气燃烧特性试验和放大规律研究、兆瓦级掺氢燃烧装置特性验证试验研究、一次风加热装置、等离子电源柜、智能一体化火检 [3] 国家级研发计划进展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本完成兆瓦级掺氨燃烧试验平台建设及燃烧器开发试验,进行第三方烟气检测 [4] - 1.4MW 掺氨燃气燃烧器在掺烧 30%能量比氨气工况下,实现最低 376mg/Nm³的 NOx 排放(3.5%氧浓度基准),氨逃逸<3mg/Nm³,超预期完成阶段任务 [4] 2025 年研发计划 - 分阶段落实研发任务,通过测试验证技术指标,跟踪行业趋势和收集用户反馈,优化技术路线,转化技术成果 [3] 专利研发情况 - 2024 年新增专利授权 23 项,新增专利申请 8 项 [4] 人员团队建设 生产和技术人员情况 - 截至 2024 年报告期末,生产人员 76 名,技术人员 70 名,占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的 63% [4] - 未来优化生产和技术团队配置,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4][5] 人才培养措施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组织管理培训 168 课时,技能培训 576 课时,资质培训 144 课时,专业知识培训 192 课时,入职培训 48 课时,合计 1128 课时,140 人次 [5] - 各单位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和费用预算,纳入公司绩效考核 [5] 应对行业发展与经营计划 应对行业发展 - 抓住项目建设增量机会,围绕存量项目深度挖掘和价值延伸,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技术创新提升效率效益,探索多元服务整合和产业资源协调 [5] 2025 年经营计划 - 聚焦主业,以绿色转型和创新突破为目标,优化业务布局,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 [6]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环保业务绿色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6] - 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深化现有客户关系;关注新能源业务发展,推动业务绿色转型;加强成本控制与优化,促进效益提升;加强合规经营,落实风险管理计划 [7] 公司治理情况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运作 - 2024 年召开 6 次审计委员会会议、2 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1 次战略委员会会议 [7] 制度建设进展 - 2024 年 4 月 30 日披露《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坏账核销管理制度》 [7] - 2024 年 8 月 30 日披露《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7] 股东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 67598 户 [8]
华宏科技(002645) - 002645华宏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645,证券简称为华宏科技 [1] -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9 日 15:30 - 16:30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进行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主持人、董事长胡品贤、董事及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朱大勇、独立董事刘斌、财务负责人曹吾娟 [2] 循环经济产业链 - 公司实现从再生资源装备制造商向再生资源运营商转型,初步形成以报废机动车拆解为主线,下游废钢、废旧磁材、稀土回收料等资源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2] 业务毛利率 - 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和磁材业务毛利率受稀土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大,价格相对稳定时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3] - 公司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拓展新兴应用领域,通过内部降本、工艺优化、质量管控等措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3] 产能情况 - 当前磁材产能是 1.5 万吨/年 [3] - 再生稀土氧化物产能规模已达 1.2 万吨/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 山东烁成二期扩产、包头华宏高性能磁材项目按预定计划建设 [4] 业务重点与行业发展 - 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和稀土永磁材料业务销售比重占公司销售总额 60%以上,是业绩主要贡献来源 [3]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下游对稀土产品需求增加,将给公司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3] 业绩盈亏情况 - 2024 年对收购江苏威尔曼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3.34 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 3.56 亿元,剔除影响后较 2023 年大幅减亏 [3] - 2025 年一季度国内稀土价格止跌回升,稀土氧化物产能利用率提升,高性能磁材产品产销量增长,实现扭亏为盈 [3] 产品应用与客户合作 - 高性能磁材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3C 电子等领域,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业务合作 [4] 出口管制影响 - 公司不涉及稀土技术出口,稀土氧化物产品全部国内销售,永磁材料产品出口销售比重较低,相关出口管制政策对业务影响较小 [4] - 公司将跟踪产业政策变化,遵守出口管控规定确保业务合法合规开展 [4]
深康佳A(000016)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7:40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其他(电话调研)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太平洋证券 金桐羽 | | 人员姓名 | | | 时间 | 2025 年 5 月 9 日 10:00--11:00 | | 地点 | 康佳研发大厦办公楼会议室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康佳集团证券事务代表 苗雷强先生 | | 员 | | | | 1、问:2024 年公司的综合制造能力,是否有提升? | | | 答:在彩电业务方面,2024 年,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康佳 | | | 电子有限公司及成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综合UPPH(单位人时产能)值分 | | | 别同比提升 20.6%、13.3%、9.6%,单台制造费用分别同比压降 16.6%、 | | | 3.2%、46%,代工业务规模同比提升 47%;在白电业务方面,2024 年,制 | | | 造基地综合UPPH值同比提升 7%,制造费用同比显著下降。 | | | 2、问:公司研发方面有何新进展? | | | 答: ...
欣灵电气(301388) - 301388欣灵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38
公司业绩相关 - 2024年净利润较上期下滑,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处置厂房产生效益本期无、部分产品产能未规模化生产、推广新产品致销售费用增加、存款利率下滑使利息收入减少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参考公司披露的2025第一季度公告 [2] 产品与市场相关 - 新能源用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技术指标良好,应用领域广阔,预计提高销售收入 [3] - 经销模式收入增长较高,未来持续完善经销商网络,拓展直销客户,开展ODM业务,注重市场营销体系多元化 [3] 盈利与竞争力相关 - 凭借技术、经验和客户积累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加强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 [3] - 结合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产品产业布局,实施募投项目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4] 应对策略相关 - 推进工艺优化、与客户建立价格约定机制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3] 项目进展相关 - 浦南五路55号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和投产工作有序推进,具体进展及效益参考后续公告 [3] 行业情况相关 - 行业本期整体发展状况正常,公司及同行业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在定期报告披露 [3] 海外市场拓展相关 - 未来通过参加展会、网络推广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4]
协鑫集成(002506) - 002506协鑫集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3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 - 时间为2025年5月9日15:00 - 17:00 [2] - 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网站“云访谈”栏目 [2] - 参与人员为参加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接待人员有公司总经理蒋卫朋、独立董事程博、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方建才、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马君健 [2] 业务进展 - 定增于2024年11月4日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项目正有序推进 [3] - 海外业务布局在全球70余个国家及地区,美国市场占比极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基本无影响 [4] 财务与分红 - 2024年末母公司和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均为负,不满足利润分配条件 [4] - 电池及组件产能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行业出货量排名全球前八;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项目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4] 市值与股价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重视科学治理结构和维护投资人利益,通过回购股份及高管增持等方式维护股价 [5] ESG评级 - 2025年度EcoVadis企业社会责任评估获集团级银牌认证,在全球15万家参评企业中位列前15% [6] - 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全球企业评级获“B级”认定 [6] - 获Wind ESG评级A级,评级结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6] 减值风险 - 公司今年预计不存在大额减值风险,已淘汰落后产能,大尺寸组件及电池片先进产能全面释放 [6] GPC电池及组件 - GPC电池属BC技术路径产品,制程管控容易,效率高成本低 [7] - 产品已迭代至GPC2.0,GPC3.0正在规划中,GPC2.0平均测试效率达27.6%,最高效率达28.2%,平均良率达95%以上 [7] - 将根据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推动GPC产品市场化进程 [7]
亚世光电(002952) - 002952亚世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38
行业前景 - 电子纸应用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增长,技术朝大尺寸、彩色化等方向发展,国家出台支持政策,消费者接受度和需求不断提升,在多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2] - 从长期看,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向好,液晶显示器件仍是主导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电子纸业务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应用不断深化,电子价签市场占有率有望增加 [5] 企业布局 -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布局 SAP 系统及嵌入 MES 生产管理系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 [3] - 秉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在越南设立孙公司建立区域性业务支点,未来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深化本地化运营 [4] 产品应用 - 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包括车载自动变光遮阳板等车载显示产品 [3] - 显示器件作为人工智能交互入口,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领域 [3] - 产品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军工领域,但暂时没有相关订单 [4] 工厂情况 - 越南公司现有 4 条电子纸生产线已量产,新增 2 条本月投产,拥有整机组装生产线及 TFT 模组生产线,预计 Q2 增加 TFT 生产线投资,具备协同国内产能进行订单动态调整的能力 [3] 财务状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7.24 亿元,同比增长 9.01%,净利润 1679.90 万元,同比下降 27.82%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95 亿元,同比增长 31.4%,归母净利润 445.93 万元,同比下降 42.46% [4] 发展策略 - 面对市场竞争,将加大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纸产品研发投入,深挖现有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优化供应链、提升效率控成本,释放越南工厂产能 [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增长因电子纸业务市场拓展、订单增加,利润下降因市场竞争产品单价下滑和越南工厂运营成本高,后续会改善盈利情况 [4] - 后续盈利增长点主要在电子纸业务,2024 年其营收大增 34.15%,随着越南工厂电子纸产能释放,市场份额有望扩大带动盈利增长 [6] 其他情况 - 当前政策环境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积极态度,公司不排除寻找有协同效应的上下游企业进行业务整合,但会综合考虑决策 [3]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上市以来维持较高分红比例,未来将积极为股东创造回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