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辊压机
icon
搜索文档
先惠技术(688155):自动化产线+模组结构件快速放量,牵手清陶布局固态电池设备
东吴证券· 2025-07-07 2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先惠技术,给予“增持”评级 [1][7][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锂电行业回暖与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7/4.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基于固态电池业务成长性给予“增持”评级 [7][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固态电池前道设备布局 - 全固态电池前道和中道工艺变化大,前道辊压机用量和性能要求提升,其工艺质量影响电池多项性能,干法和湿法工艺均需辊压机 [7][8] - 2024年7月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签署合作研发协议,切入固态电池前道设备领域,首台中试辊压设备2025年6月17日交付清陶调试,未来规划拓展至其他电解质路线 [7][10] 模组/PACK与EDS产线海外拓展 - 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聚焦模组/PACK及EDS产线,技术上具备关键工艺系统集成能力,EDS产线打通全流程;客户上为国内外主流客户配套,2024年突破海外客户,海外订单加速放量 [7][12] - 截至2024年末,智能装备业务订单30.3亿元,68%来自海外;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8.8亿元,同比+36.7% [12] - 2024年海外综合毛利率达29.9%,同比+17.6pct,高于国内6pct;自动化设备毛利率达29.2%,同比+3.8pct [18] 结构件业务发展 - 2022年先惠收购福建东恒51%股权切入锂电模组精密结构件领域,形成“自动化产线+结构件”双轮驱动,福建东恒与宁德时代系客户有长期合作,产品有技术壁垒,两业务具协同性 [7][19][20] - 2022 - 2024年福建东恒合计承诺净利润4.8亿元,实际达成5.32亿元,达成比例110.9%;2024年承诺净利润1.7亿元,实际达成1.99亿元,公司持股东恒51%对应1.0亿元业绩贡献 [7][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4亿元,同比增长0.6%;海外营收4.5亿元,同比高增482%,占比18.2%;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8.2%;毛利率25.3%,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显著提升至12.7%,同比上升7.6个百分点 [2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27.5%,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7.9%,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2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42/36.69/43.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6%/20.62%/18.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66/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7%/21.32%/22.04% [1][29] - 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42%/46.72%/45.63%,呈下降趋势;ROIC分别为13.10%/13.98%/15.14%,ROE - 摊薄分别为13.35%/13.94%/14.54%,呈上升趋势 [29]
纳科诺尔(832522):干法取代湿法、受益固态发展
东北证券· 2025-07-01 1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纳科诺尔“买入”评级 [2][5][1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干法工艺较湿法工艺,辊压价值量明显提升,可降低成本、缩减厂房面积,提升电池性能,公司干法辊压机价值量增加 [1] - 公司研发聚焦干法电极与固态电池领域,已获成果,产品性能领先,与头部企业合作良好,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2] - 锂电辊压设备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固态电池发展将带动干法工艺及辊压机需求,公司有望受益 [62][65][69] 各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 2000 年成立,从事锂电辊压设备业务,2015 年新三板挂牌,2023 年北交所上市,同年成立清研纳科,拥有多项称号 [16] - 公司总股本 1.12 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约 81.78%,第一大股东为董事长付建新,三人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 28.87% [18] - 公司专注新能源电池极片辊压机,核心业务为锂电池极片辊压机,下游客户多,与高校合作,产品有四大系列及配套服务 [25][29] - 公司在辊压工艺上与钢铁行业不同,产品有先发优势,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热辊工艺领先,产品矩阵和技术分层清晰 [31] 合资子公司清研纳科助力公司抓住干法电极机遇 - 2023 年公司与清研电子合资成立清研纳科,各出资 400 万元,持股 80%,清研电子技术领先,2025 年建成生产线 [34] - 清研纳科研发人员占比 50%,已申请 20 余项专利,首创技术成核心竞争力,具备 GWh 量产级成膜设备生产能力 [34] 锂电池干法设备逐步落地,辊压设备市场空间大幅提高 - 锂电池湿法工艺分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设备占比最高,辊压机在前段设备中约占 10% [38][42] - 干法工艺优势显著,可简化环节、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与固态电解质兼容,未来辊压机需求有望增加,公司干法辊压机价值提升 [48][51][58] 锂电辊压设备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 2019 年以来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上升,2024 年出货量 1175GWh,同比增长 32.62%,2025 年一季度增长 55.00%,动力电池为主要增长贡献者,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回升 [62] - 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波动,预计 2025 年重回增长区间,下游电池企业扩产将带动锂电设备需求回暖 [65] 干法工艺受益固态电池发展 - 传统湿法工艺与固态电解质不兼容,干法路径适配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左右量产,将带动干法辊压机需求 [69] -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充电效率上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主流技术路线有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 [70][74] -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需更新,前段、中段、后段设备均有变动,公司已研发相关设备 [75][78][79] 固态电池性能优异、量产可期 - 海外企业固态电池研发多集中在硫化物路线,日韩计划 2028 年左右量产,美国部分企业可能更早开启量产 [80][83] - 中国企业固态电池研发呈多元路线,车企和电池厂商取得成果,预计 2027 年有望实现装车与应用突破,已有企业发布产能规划,总规模超 304GWh,资本投入上限超 1706 亿元 [84][85][86] - 短期全球及中国固态电池智能装备规模预计年增长率超 30%,中国占比约 45%;长期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带动电池产能扩大,新增市场空间大 [87][90][92] 财务分析 - 公司营业收入 2020 年后快速增长,2024 年为 10.54 亿元,同比增长 11.42%,2025 年一季度下降 20.53%,毛利率 2020 - 2024 年回升,2024 年总毛利率 24.15%,轧机收入占比提升 [96][99] - 公司净利润 2020 年后修复,2024 年为 1.62 亿元,同比增长 30.7%,2025 年一季度下降 36.5%,2024 年资产减值损失上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下降 [102][103][104] - 公司对大客户依赖较高,但客户结构有分散趋势,合同负债 2024 年末下降,2025 年一季度回升,应收账款 2024 年下降,质量改善 [110][112][113] - 公司现金周转天数仍处高位,应收账款管理表现好,存货与应付账款管理受扩张惯性影响,2024 年经营现金流回正,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18][11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5.8 亿、23.7 亿、35.5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4 亿、3.62 亿、5.44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24]
中材国际收盘下跌1.03%,滚动市盈率7.55倍,总市值227.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45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18日收盘价8.61元,下跌1.03%,总市值227.3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7.55倍,低于行业平均18.43倍和行业中值20.14倍 [1] - 市净率1.04倍,低于行业平均1.18倍和行业中值1.41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58208户,较上次增加295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营服务等 [1] - 主要产品涵盖水泥和矿山工程设备、绿能环保设备、数字智能服务等 [1] - 拥有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1.47亿元,同比-1.37% [1] - 净利润6.63亿元,同比+4.19%,销售毛利率16.97% [1] 行业对比 - 在工程建设行业PE排名第28位 [1] - PE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如中国铁建(5.03倍)、中国建筑(5.13倍)、中国交建(6.31倍)等 [2] - 总市值227.30亿元高于行业平均202.56亿但低于中国建筑2375.92亿等龙头企业 [2]
固态电池持续“吸金”,科恒股份股价翻倍,业绩连续多年亏损|透市
华夏时报· 2025-06-12 23:13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持续活跃,科恒股份股价在6个交易日内从9.76元/股最高触及20.85元/股,涨幅翻倍 [1][2] - 金银河股价从18.19元/股上涨至27.15元/股 [10] - 相关上市公司认为固态电池领域仍存在较好发展趋势 [1] 科恒股份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1.23亿元,同比下降29.92%,较2022年39.62亿元大幅下滑 [4] - 2024年净利润-1.92亿元,较2023年-5.19亿元减亏63.08%,2022-2024年累计亏损11.72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16亿元同比下降4.10%,净利润231.37万元实现扭亏 [4] - 2024年新能源正极材料收入11.11亿元占比52.36%,同比下降38.93%;智能装备收入7.71亿元占比36.32%,同比下降19.69% [5] - 2024年研发投入0.88亿元,较2022年2.14亿元大幅下降,研发人员减少16.16%至249人 [4] 行业现状与展望 - 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正极材料主要制造国,钴酸锂及锰酸锂材料为世界最大出口国,磷酸铁锂及三元正极材料为世界最大生产使用国 [8] - 锂电池设备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900亿元,预计2024年降至750亿元 [8] - 锂电设备国产化率超90%,前段设备占比44.05%,中段35.71%,后段20.24% [8] -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超645GWh同比增长48%,但锂电池出口总额4348亿元同比下降5% [11] 公司业务布局 - 科恒股份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和稀土功能材料 [2] - 旗下浩能科技为新能源电池前段设备核心供应商 [2] - 开展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无钴正极材料、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材料等研发 [2] - 金银河为锂/钠电池极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10] - 德新科技主营锂电池设备裁切模具、涂布模头等精密制造业务 [10]
中材国际收盘下跌1.71%,滚动市盈率8.09倍,总市值243.4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9:22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47亿元,同比-1.37%;净利润6.63亿元,同 比4.19%,销售毛利率16.97%。 序号股票简称PE(TTM)PE(静)市净率总市值(元)30中材国际8.098.161.12243.40亿行业平均 13.2816.981.20203.56亿行业中值20.5420.781.4258.23亿1腾达建设-115.76137.750.5735.82亿2*ST围 海-42.75-24.081.2336.39亿3旭杰科技-35.93-37.676.7411.36亿4成都路桥-35.79-35.571.1332.78亿5*ST农 尚-31.78-40.035.9630.85亿6文科股份-26.51-19.2825.0222.75亿7诚邦股份-19.05-17.932.7417.84亿8霍普股 份-16.13-17.914.8020.28亿9龙元建设-12.61-8.880.5758.90亿10重庆建工-11.22-13.470.7658.77亿11北新路 桥-10.30-12.121.7351.24亿 来源:金融界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20家机构持仓 ...
从产品“出海”到技术输出升级中国水泥行业引国外同行“取经”
证券时报· 2025-05-22 01:51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中国水泥行业装备公司和技术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1] - 中国企业海外在产水泥项目中,中资企业全资投资占比约40%,合资占比约60% [1] - 中材国际累计在海外91个国家和地区承接351条生产线,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7年世界第一 [2] 技术优势与创新 - 中国水泥企业通过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实现赶超,重视降本增效的先进技术 [2] - 2020年水泥制造行业申请专利达2323项,2024年专利授权1966项 [2] - 装备大型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制造绿色化是当前行业基本特征,近70家水泥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名单 [2] 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 - 中国建材装备集团辊压机系列全球累计销量超2400套,以核心产品为载体提供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 [3] - 外国客商关注性价比更高的绿色技术和智能制造水平,南非企业与中材国际合作旨在减少碳排放20% [3] - 德国企业已开始寻求与中国水泥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合作 [3] 海外市场拓展 - 行业需国内外市场同时发力,海外市场机遇广阔,企业需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价值跃迁 [5] - 中国水泥企业通过设备出口、技术合作及绿色创新,从产品"出海"升级为技术输出,涌现中材国际、安徽海螺等领军企业 [5] - 中材国际在全球布局10个装备服务中心,以装备业务带动工程、运维发展 [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一季度21家水泥上市公司中14家归母净利润增长,但行业未实现高质量发展,仅为政策落地后价格阶段性上行结果 [5] - 国内需持续推进产能置换政策落地,加速出清低效产能 [5]
中材国际:向“新”而生,向“绿”而行
搜狐财经· 2025-05-18 17:01
过往20载,工程业务长期是中材国际的主业。但由于工程业务具有总体不连续、低毛利率的特点,在水泥存量巨大、 增量有限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强化战略引领,做优存量谋划增量,做精做强"核心主业",积极探寻新增长极。 继2021年顺利实施对中材矿山、南京凯盛、北京凯盛三家企业的工程业务资产整合之后,2023年中材国际稳步实施装 备板块业务重组,成立中国建材装备集团,组建中建材装备研究总院,打造出国内建材行业高端装备智造平台,目前 公司具有研发制造能力的十类核心主机装备自给率已超过60%,立磨、辊压机、篦冷机、预热器等拳头产品市场份额 稳居全国第一。 2024年,中材国际大力推进最新绿色技术装备技术和智能工厂的示范应用,全球首套水泥行业全氧燃烧技术正式发 布,全球最大磷石膏制酸年产水泥项目顺利实施,欧洲粘土煅烧示范工厂实现100%燃料替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正式投运,智能工厂产品完成全体系覆盖,全球2.3GW绿电装机项目按期落地,为全球水泥行业理性增长开辟了新的 空间。 目前,中材国际聚焦绿色低碳、高端装备、矿业开发,数字智能、绿能环保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关键技术 和应用示范投入,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整体攻关和技术 ...
成飞集成8天8板,这一概念再拉升,多股涨停!
证券日报· 2025-05-16 14:10
成飞概念板块表现 - "成飞概念"板块持续拉升 通达股份、利君股份、成飞集成等多股涨停 博云新材、七丰精工、豪能股份等跟涨 [1] - 成飞集团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 研制生产歼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飞机数千架 [1] - 中国系统化先进武器装备体系正成为部分国家军事装备采购优先选项 全球军贸出口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军工板块获显著提振 [1] 利君股份情况 - 利君股份8天7板 累计涨幅110.86% 报14.17元/股 [2] - 主营业务为粉磨系统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 产品应用于波音、空客、中国商飞等民用飞机及军用飞机 [2] - 公司声明经营情况正常 无未披露重大信息 实际控制人未买卖股票 [2] 成飞集成情况 - 成飞集成8天8板 累计涨幅114.40% 报35.89元/股 [3] - 主营业务为工装模具设计制造、汽车零部件和航空零部件生产 [3] - 市盈率达-141.71 公司声明生产经营正常 市场环境无重大变化 [3] - 自1994年起与成飞集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是其核心战略外协供应商 [3] 军工行业展望 - 商业航天和军贸为代表的"大军工"将持续抬升行业市场空间 [4] - 行业成交量回升 市场情绪回暖 关注远端预期 [4] - 军贸、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域新质主题将不断深化 [4] - 军工基本面有望持续回暖 主题活跃+业绩提振将推动整体行情 [4]
利君股份搭热点“7天6板”大涨91.67% 营收净利双降分红比例高达51.63%
长江商报· 2025-05-16 07:3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自5月7日至5月14日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 [2] - 5月15日股价早盘大涨超9% 收盘涨8 33%至12 88元/股 [2] - 7天内6次涨停 期间累计涨幅达91 67%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粉磨系统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 [3] - 主要产品包括辊压机 高压辊磨机 辊系(子) 选粉机及航空航天零部件 [3] - 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客户包括波音 空客 IAI 中国商飞等 [3] 行业动态 - 5月6日至12日中证军工指数涨幅达5% [3] - 军工板块多只个股出现连板行情 相关ETF获资金流入 [3] - 但最近三个交易日中证军工指数出现三连降 [3]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收10 73亿元(+5 17%) 归母净利1 23亿元(-44 06%) [4] - 2024年营收7 76亿元(-27 63%) 归母净利1 2亿元(-2 28%) [4] - 2025年Q1营收1 75亿元(-14 67%) 归母净利4638 92万元(-17 80%) [4] 分红情况 - 2024年计划分红6200 76万元 占归母净利51 63% [4] - 实控人父女持股60 38% 将获分红约3744万元 [4]
利君股份(002651) - 002651利君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4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9日15:00 - 17:0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接待人员有总经理、财务总监林麟先生,董事会秘书胡益俊先生,独立董事胡宁先生,证券事务代表高峰先生 [2] 公司业务情况 - 全资子公司德坤航空主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包括航空航天工装模具设计及制造、航空数控零件精密加工、航空钣金零件加工制造及航空航天部组件装配等,产品应用于军用、民用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服务于国内主机厂商 [2] - 利君环际主要从事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业务,目前业务尚无最新进展 [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粉磨装备业务(以辊压机和高压辊磨机为主)和航空部件加工业务(以航空零部件加工为主),两类业务收入规模约为5:5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收约7.7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亿,每股收益0.12元 [2] 公司经营目标与规划 - 持续拓展辊压机、高压辊磨机等系列产品的海外市场是经营目标之一 [2] - 紧跟主营业务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市场开拓,挖掘行业市场潜力,维护和巩固市场份额 [2] -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升级现有产品,推出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产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严格管控费用、加快资产周转等,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业绩提升 [3] 公司相关问题回复 - 公司按法律法规应当披露的信息请查看巨潮资讯网和《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交易操作投资需谨慎 [3] - 近期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未构成实质性影响,公司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3] - 德坤航空目前产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 [3] - 公司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主要服务水泥建材行业和冶金矿山行业;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主要服务国内主机厂商 [2] - 公司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规模、交付能力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未来将把握行业机遇,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