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文化(002445) - 002445中南文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5
2025-04-25 17:0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25日下午15:00 - 16: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薛健、总经理许卫国等6人 [1] 行业相关 -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和行业整体及其他主要企业业绩表现详见公司定期报告,金属制品板块同行业上市公司有锡装股份、龙泉股份以及海陆重工等 [1] 金融资产与理财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中未到期理财产品约10.9亿元,主要申购金融机构低风险单位结构性存款,产品类型为保本浮动收益型 [2] 盈利相关 - 2025年公司将开拓新市场、新客户,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展差异化竞争,探寻新业务增长点,择机注入优质资产以驱动盈利增长 [2] - 2024年度公司经营状况稳定,核心业务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4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20万元 [2] 并购重组与娱乐产业 - 公司会按要求披露并购重组信息,达到披露标准将及时履行义务 [2] - 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审慎决定各类影视项目投资规模 [2] 业务挑战 - 金属制品板块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全球贸易摩擦以及汇率波动等挑战,文化传媒板块业务占比较低,对总体影响较小 [2][3]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一季度报告 [3]
美利信(301307)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7:0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9:30 - 10:30,地点在公司三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双松先生,财务总监易长春先生,营销中心销售管理部副部长易国勇先生,证券事务代表郭海芳女士 [2] - 参与单位有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倪文凡、胡哲)、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孙晨晔、陈铭杰) [2]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美国加征关税按贸易条款暂时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北美工厂正按计划做投产前准备工作,公司会关注关税政策变化 [2] - 拟成立全资子公司是为提升综合竞争力、拓展半导体行业及高端精密制造产业,业务涉及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金属表面处理、精密制造等 [2] - 公司密切关注机器人领域需求与变化,具备与客户同步开发相关结构件的能力,会做好技术储备并加强与客户合作 [2][3] - 公司将持续深耕主业,布局可钎焊压铸技术研发与应用,拓展半导体行业及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具备定制化匹配新材料研究、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创新的能力 [3] 公司一季度亏损原因 - 基于战略发展规划和海外布局,募投项目、安徽工厂等投入使用,长期资产折旧或摊销、人工费用等增长,项目处于投产阶段产能未释放 [3] - 去年同期美国MCT重组未交割,安徽工厂筹备期费用化支出少,且技术储备投入加大致同比期间费用增长快 [3]
海思科(002653) - 002653海思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5
2025-04-25 16:56
产品销售与市场情况 - 考格列汀、克利加巴林胶囊各进入数百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销售 [1] - 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和考格列汀片尚在准入窗口期,销售逐步放量,事业部管理转向闭环管理以确保增长 [5] - 思舒宁已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公司将通过学术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其市场占有率,现有年最大产能超四五千万支 [6] 创新药研发进展 - HSK31858 三期临床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完成超 600 例受试者入组 [1] - HSK21542 注射液腹部手术术后镇痛适应症完成上市审评综合评价,公司积极推进后续审评以期尽早获批 [2] - 公司目前在研创新药项目数十个,进入临床阶段的 1 类创新药产品有 14 个,涉及多个领域 [8] - 多款 PROTAC 药物处于 IND 申报阶段,前期临床项目处于早期阶段,后期开发策略待确定 [9] 公司经营目标与规划 - 2025 年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提升商业化进程,扩充产品线,争取创新药销售占比达 40% [3] - 推进 HSK21542 注射液 2025 年内获批上市,推进 HSK31858、HSK39297 等项目三期临床 [3] - 深入调研海外市场需求,选择合适出海模式与市场,通过产品对外授权提升品牌价值 [8] 业绩情况与分析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9%,归母净利润下降受政府补助波动影响 [4][5][6] - 预计 2025 年 2、3 季度 3 款商业化创新药保持较快增长,HSK21542 注射液获批上市 [4][5] - 去年四季度盈利差因研发费用高,占全年研发费用 39%,针对两款纳入医保创新药加大投入 [4] 研发投入与管线 - 2022 - 2024 年研发投入分别为 9.58 亿元、8.75 亿元、10.01 亿元,三年累计超 28 亿元 [8] - 在研管线聚焦麻醉镇痛、呼吸系统、代谢疾病、肿瘤等领域,重磅产品有思舒宁、思美宁、倍长平 [8] 其他事项 - 政府补助不具有可持续性,补助金额无法预计,公司收到后会及时披露 [8]
威尔高(301251)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6:5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0.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05%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51.54%,扣非净利润2219.94万元,同比增长43.4%,单季扣非净利润超2024年各季度 [2] 关税政策影响 - 4月9日特朗普宣布除中国外对其他国家关税暂停90天,泰国工厂不受此次关税政策影响,中国大陆工厂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比例小,对业绩无直接影响 [2][3] 项目进展 - 年产300万㎡高精密双面多层HDI软板及软硬结合线路板项目、6.0127亿投资产120万平方米印制电路板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试产 [3] 公司规划与策略 - 目前聚焦泰国工厂生产管理、产品深度研发和市场开拓,暂无收购计划,2024年盈利下降因泰国工厂前期产能利用率低,可通过订单结构调整和产能利用率提升改善 [3] - 市值管理体系由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协同承担,未来将优化治理结构,强化现金分红机制,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行业增长:AI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驱动PCB市场在相关领域蓬勃发展 [3] - 公司产能增长:泰国工厂投产,2025年江西工厂投建二期完工后整体产能进一步提升 [3] - 客户和产品技术创新:传统优势领域技术研发突破,2024年新产品新技术量产转化,2025年加大HDI高阶等产品投入研发,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3] 行业发展前景 - 中长期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驱动PCB下游应用行业蓬勃发展,产业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4] - 2024年全球PCB产值为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2024 - 2028年全球PCB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5.4%,预计2029年产值突破946.41亿美元 [4]
捷捷微电(300623) - 300623捷捷微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5
2025-04-25 16:54
公司概况 - 公司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产销,以 IDM 模式为主,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和品牌运营商 [4] - 主营产品包括晶闸管、防护类、二极管等器件和芯片,部分产品采用垂直整合一体化经营模式,MOSFET 部分委外流片和封测代工 [4] 经营业绩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9,991.78 万元,同比增长 34.72%;净利润 11,176.27 万元,同比增长 21.55%;基本每股收益 0.13 元;总资产 822,445.12 万元,同比增加 2.14%;股本 83,207.99 万元;所有者权益 607,035.26 万元 [4] 产品营收与毛利率 - 2025 年一季度,晶闸管营收 1.32 亿,同比增加 13.54%,占主营业务收入 19.27%,毛利率 44.16% [5] - 防护器件营收 2.27 亿,同比增加 34.82%,占主营业务收入 32.98%,毛利率 33.19% [5] - MOSFET 营收 3.28 亿,同比增加 43.05%,占主营业务收入 47.75%,毛利率 41.05% [5] 产品价格与订单 - 晶闸管部分产品价格小幅下降,防护类器件部分产品价格有小幅波动,MOSFET 产品价格稳定 [6] - 第一季度各产品线订单能见度基本稳定在 6 - 8 周 [6] 下游领域 - 2025 年下游领域占比:工业 35%,消费领域 38%,汽车 23%,通信 3% [7] - 未来重点拓展汽车电子、电源类及工业类市场 [8] - 汽车电子领域应用于马达驱动、照明等;电源类领域涉及太阳能光伏等;工业类领域包括高功率马达驱动等 [9] 海外市场 - 海外销售占年总营收 6%左右,公司会加大海外市场业务布局并引进人才 [10] 车规级产品 - 可供选择的车规级 MOSFET 产品超 200 款,已量产百余款,JMSHO40SAGQ 性能突出 [11] - 汽车类下游主要客户有罗思韦尔、霍尼韦尔等 [11]
斯菱股份(301550) -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6:5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24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人员包括多家证券、基金、投资公司及保险公司等 [1][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姜岭、董事会秘书安娜、财务总监徐元英、证券事务代表蔡航丽 [2] 公司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美国关税影响 - 斯菱泰国工厂已取得美国海关原产地认证函,能满足北美大部分订单需求 [2] - 北美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30%,采用FOB模式,关税由客户承担 [2] - 产品在海外市场具不可替代性,属售后刚性需求,关税政策影响有限,但政策有不确定性,公司会密切关注并制定应对策略 [2] 机器人零部件产品产能规划 - 聚焦谐波减速器研发和量产,适用于多种机器人场景 [2] - 核心设备2024年底陆续到位,已达小批量生产阶段 [2] - 计划今年H1投资第二条产线储备产能,目前未大批量供货,重大信息会及时披露 [2] 海外工厂进展 - 2024年斯菱泰国工厂获IATF16949体系证书和美国海关认可的原产地证,正在进行第三期投资,购置土地和厂房,后期计划增加设备扩大产能 [3] - 已建立北美市场本地服务能力,加快主业全球化产业布局 [3] 主业客户布局 - 售后市场巩固与现有客户合作,以欧美市场为重点,开发国内、日韩及新兴市场国家客户 [3] - 主机配套市场是业绩新增长点,推进与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合作,通过募投项目提高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整合资源加速业务规模化发展 [3] 资本开支计划 - 正在推进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以及斯菱泰国第三期投资,未来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规划 [3]
登康口腔(00132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4-25 16:4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将沿“口腔大健康”主线,拓展智能口腔、口腔美容、口腔医疗等产品及服务产业,实现从“小口腔”向“大口腔”产业布局,2024 年口腔医疗与美容护理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5.45% [2] - 实行多品牌、多品类、多品种发展战略,拥有“登康”“冷酸灵”等品牌,形成四大产品矩阵,未来发展四大业务板块 [3] - 坚持聚焦发展战略和“四梁八柱”“1351”发展策略,聚焦口腔大健康主业,扩大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体验主义”,推动口腔护理产品品类向高端化、专业化跃迁,头部品牌效应凸显 [4] - 消费者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电商渠道持续增长,内容电商、即时零售迅速成长,线下业态加速洗牌重塑,全域竞争白热化 [4] 财务情况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49.32%,同比提升 5.25 个百分点,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线上渠道扩张和技术赋能成本管控 [5] - 2024 年扣非净利润增长 27.07%,得益于销售规模增长、产品结构升级与高毛利品类扩张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20.09%,得益于经营规模和净利润的持续良性增长 [5]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60 亿元,同比增长 13.40%,实现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增长 14.07%,分红预案为每 10 股派 7.5 元(含税),现金分红率约 80% [6] - 2024 年存货同比增长 15.64%,与收入增长相匹配,存货周转率情况良好 [7][8] 其他问题 - 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变动不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公司将按要求推动经营管理工作 [9]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从经营、回报、信息披露和发展策略等方面落实相关要求 [10] - 应对《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 [10][11] - 公司重视中小股东权益维护,在决策机制、信息披露和分红政策等方面保障股东权益,2024 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11] - 公司在抗敏感牙膏细分市场市占率连续三年超 60%,拥有双重抗敏感技术和生物玻璃陶瓷材料技术等核心技术优势 [11]
智立方(301312)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6:48
公司概况 - 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属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半导体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1] 主营业务 - 核心业务聚焦半导体与电子产品赛道,产品包括工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及相关技术服务 [1][2] - 半导体赛道延伸至显示半导体、光通信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推出系列智能制造装备,导入多家头部客户 [2] - 电子产品赛道的自动化测试及组装设备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雾化电子等行业 [3] 经营战略 - 电子产品赛道深耕多年,满足客户多维度测试及组装需求 [3] - 半导体设备领域凭借技术优势适配全球芯片制造商标准,嵌入头部厂商供应链体系 [3] - 以“横向技术延伸 + 纵向行业深耕”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拓展产品矩阵、深化行业场景、创新业务模式 [6] - 围绕“技术 - 生产 - 市场”闭环,在深圳、东莞、苏州、越南进行全球化区位布局 [6] 财务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5,460.53 万元,同比增长 29.77%;归母净利润 5,949.24 万元,同比下降 18.02%;扣非净利润 3,444.94 万元,同比下降 32.32% [4] - 2022 - 2024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4,826.71 万元、5,425.99 万元和 5,362.71 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9.50%、12.70%和 9.67% [5] 主要问答 业绩相关 - 2024 年净利润下降因产品结构变化、半导体设备验收周期长及研发投入加大,全年研发费用 5,362.71 万元,占比 9.67% [5] - 一季度营业收入 1.61 亿元(去年同期 0.81 亿元),因销售规模扩大,半导体客户订单交付量同比大幅提升 [7] 业务进展 - 半导体业务是第二增长曲线,2024 年产品矩阵完善、客户拓展、收入贡献提升,预计 2025 年随新品放量进一步增长 [5] - 深圳施耐博格 2024 年从技术整合到商业化落地,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核心企业合作,部分设备通过量产验证并交付 [6][7] 行业影响 - 加征关税对公司无直接影响,出口采用 FOB 交易方式,关税和运费由客户承担,公司将关注贸易环境变化 [5] - 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 AI 推动下复苏,公司看好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产业发展空间 [5] 研发方向 - 产品研发聚焦半导体领域高精度固晶及先进封装、芯片检测分选解决方案及设备;技术研发聚焦高精度机械设计及制造、精密运动控制、高精度视觉成像及定位缺陷检测技术 [6] 其他业务 - 汽车电子领域提供抬头显示整机组装、车载扬声器及激光投影光机组装和测试产品 [7] - 雾化电子领域专注电子烟弹全自动组装及生产,营收占比低,未来将积极拓展业务 [7] 募投项目 - “自动化设备产能提升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由 2025 年 7 月延期至 2027 年 7 月,因受外部和行业环境及工程进度影响 [7] 订单与分红 - 客户订单按计划推进,全年业绩拟保持乐观发展趋势 [7] - 2024 年拟以总股本 87,195,49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现金 4 元(含税),分红总额 3,487.82 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 58.63%;每 10 股转增 4 股,公司坚持回报股东原则,将加大分红力度与频次 [8]
恒逸石化(000703) - 000703恒逸石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5
2025-04-25 16:46
公司概况 - 恒逸石化是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秉持“一滴油,两根丝”战略定位,打通全产业链闭环,构建“涤纶 + 锦纶”双主业驱动模式,形成境内外协同联动的柱状产业布局 [3] - 公司加速推进“科技恒逸”战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践行绿色低碳升级,推动产业配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驱动力向宏伟目标前进 [3] 2024 年年报情况 - 营业总收入 1254.6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4 亿元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9.97 亿元,同比增长 32.33% [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总资产为 1075.2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247.42 亿元 [3] 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分析 需求端 - 东南亚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2024 年东盟 GDP 增速达 4.5%,2025 年预计达 4.6%,其中 2025 年印度尼西亚 GDP 增速预计达 5.1%,菲律宾 GDP 增速预计达 6.1%,经济良好态势将带动炼化产品需求增长 [4] - 亚洲新兴市场主导石油需求增长,东南亚石油产量下降,需求预计从当前每日 500 万桶增加到 2035 年的每日 640 万桶,未来十年内预计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 25% [4] 供给端 - 2020 - 2023 年间,东南亚和澳洲地区超 3000 万吨炼能退出市场,2025 年有 80 万桶/日产能停止运行,预计到 2026 年,东南亚成品油供需缺口将扩大至 6800 万吨 [5] - 部分炼厂存在装置老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问题,全球环保政策趋严,炼化企业扩产意愿低迷,产能升级改造成本上升,未来炼厂产能增长受限 [5] 聚酯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 - 2024 年国内外市场需求双轮驱动增长,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 3.5%,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7.2%,带动纺织与服装行业线上采购需求增长;海外方面,中国聚酯产品出口保持较好态势,2024 年出口总量为 1287 万吨,同比增长 15% [7] 产能情况 - 2024 年涤纶长丝产能增速明显放缓,新增产能 128 万吨,远低于 2023 年的 385 万吨;2023 - 2024 年合计淘汰产能 133 万吨,2024 年净新增产能仅 105 万吨,产能增速仅 2% [7] 钦州项目情况 - 钦州“年产 120 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项目”一期预计 2025 年建成投产,已转入生产运营准备阶段 [7][8] - 项目具有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投产后预计增厚公司业绩,补强产业链条,发挥战略优势,增大市场份额 [8] 科技恒逸战略 2024 年成果 - 研发投入 7.64 亿元,同比增长 2.68%,研发人员 1089 人,硕博人员比例为 21.67% [9] - 提交 226 件发明专利申请,完成 13 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有效授权专利 502 件,其中研发专利 453 件,智能制造专利 49 件;累计参与制定、修订标准 51 项,其中国家标准 13 项,行业标准 30 项,团体标准 8 项 [9] - 多项研发项目产业化进程加速,纺丝油剂、功能母粒、生物可降解涤纶等项目进入生产运营阶段,部分产品销量显著增加或扩产,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 [9] 2025 年思路 - 全面推进“科技恒逸”战略落地,以“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为导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10] - 聚焦前沿领域,打造研发基地,致力于绿色化学品及先进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成为技术引领者 [10]
三联锻造(001282)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6:4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232.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30.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63.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0% [2] 分公司设立情况 - 设立分公司旨在拓展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多元化,提升高端制造领域核心竞争力,开辟新业务增长点 [2] - 分公司主要产品为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锻造产品 [3] -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存在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研发失败、市场竞争激烈、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影响大等风险 [3] 毛利率与客户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基本稳定,未来将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订单 [3] - 机器人相关产品处于组建团队和研发初期,除与现有客户接触外,还在广泛寻找新客户 [3]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原因是长期资产投入增加,承兑汇票未持有至到期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3] - 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稳健,能覆盖短期债务及运营资金需求 [3] 出口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北美等市场,客户包括舍弗勒、ZF、利纳马等 [4] - 出口业务增长得益于客户全球采购体系战略配套需求和公司在国内锻造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预计未来营收持续稳定增长 [4] 产品客户情况 - 轴类产品主要客户是内江金鸿、上汽变速器、舍弗勒、采埃孚、蔚来、利纳马等 [4] - 转向节产品主要客户是采埃孚、汇众汽车等 [4] 冷锻技术进展 - 公司其他类产品中的IGBT铜针式散热基板采用冷锻工艺生产 [4] 客户结构情况 - 2024年公司主要客户为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榜企业,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位列前五 [4] - 公司直接进入主机厂供应链体系的客户有宝马、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或间接进入戴姆勒、宝马、大众等知名整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定点开发项目,部分已批量应用 [4][5] 竞争对手情况 - 公司竞争对手包括上市公司精锻科技、福达股份等,非上市公司有德西福格、宁波蜗牛等 [5] - 公司产品涵盖汽车大部分安全锻件,产品线丰富,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且锻造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