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润股份(002568)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19
公司经营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酒类产品业务及香精香料业务均健康稳健运营 [2] - 公司现有业务高质量稳健发展,新业务加快培养,数字化管理持续推进 [2] 烈酒研发优势 - 公司旗下崃州蒸馏厂为全球少数同时拥有壶式蒸馏器和柱式蒸馏器的酒厂之一 [2] - 崃州蒸馏厂在威士忌生产的设备、工艺、流程控制和桶陈等各环节均按照国际最严格的标准执行 [2][3] - 公司结合崃州蒸馏厂数十种桶型带来的“多桶融合”能力,推出中国特色风味酒桶计划 [3] 烈酒营销策略 - 烈酒业务组建专业营销团队,通过体验式营销和目标市场深度研究开拓合作伙伴 [3] - 百利得单一调和系列产品以“至少还有百利得”为传播主体,通过“百利得小酒馆”实现线上线下渗透 [3] - 崃州单一麦芽系列产品突出“中国风味代表”心智锚点,聚焦垂类渠道提升专业圈层影响力 [3]
中船汉光(300847) - 中船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0月29日)
2025-10-29 16:1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0.45%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8,613.82万元,同比降低9.44%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16.18亿元,同比上升1.2%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64亿元,同比上升3.36% [2] 产品与技术 - 黑色墨粉要求更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主要用于文本打印 [2] - 彩色墨粉在色彩饱和度、色域覆盖及色彩准确性上要求更高,配方更为复杂 [2] - OPC鼓(激光有机光导鼓)是打印机、复印机等静电成像设备中最核心的光电转换和信息输出器件 [2][3] - 硒鼓由OPC鼓、墨粉、充电辊、显影辊、清洁组件、塑胶组件等构成,是关键的成像部件 [3] 股东与合作伙伴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为公司设立时的出资股东,公司一直与其保持技术合作关系 [3] 市场与销售策略 - 公司持续通过创新销售策略、优化销售网络体系、提升产品价值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 [3]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公司制定有《未来股东回报规划(2023年-2025年)》,规定在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30% [3] - 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内包含市值管理相关指标 [3]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目前正在开展“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3] - 公司从2023年开始,每年参加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 [3]
光威复材(300699) - 202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14
业务结构与战略定位 - 碳纤维业务和风电碳梁业务是公司收入比例最高的两个板块,也是最重要的贡献来源 [2] - 碳纤维业务以装备应用为主要目标场景,产品线丰富,整体状况发展稳定 [2] - 民品纤维业务作为长期的战略布局,目前定位是公司的业务补充 [2][3] - 公司目前没有海外扩展计划,也不存在印尼项目 [5] - 公司目前没有拆分碳梁业务的计划 [5] 产能与成本状况 - 装备应用业务发展稳定,产能利用正常 [3] - 以包头基地为主的民品纤维业务短期内产能利用率偏低,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 [3] - 包头项目投产时机不巧,由于行业供需格局失衡,工业用碳纤维价格持续低迷 [4] - 包头项目目标市场包括高端装备应用、氢能、低空、光伏热场以及一些工业复材等领域 [4] 市场策略与产品发展 - 风电碳梁业务客户基本上来自境外,以国际知名的风电品牌为主,毛利率整体相对稳定 [2] - 面对工业级碳纤维价格战,公司计划通过差异化战略拓展高端应用,提高产品商业价值 [4] - 公司计划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利用全产业链协同能力提高包头项目的产能消化能力 [4] - 氢能储运碳纤维产品成熟,已经持续服务于下游一些重要的氢瓶厂家 [4] - 碳纤维回收技术行业已有产业化突破并实现商业化应用,但公司业务目前不涉及回收领域 [4] 财务状况与订单执行 - 公司披露的合同相关业务虽然可能存在节奏性因素影响,但预期整体会相对稳定 [5][6] - 军品订单(如36亿元长单)的执行节奏不会对短期现金流造成较大压力 [5][6]
博实结(301608) - 30160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0月24日-2025年10月28日)
2025-10-29 16:12
财务业绩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长24.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0.81%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21.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33.95% [3]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及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产品"出海"战略推进、商用车监控终端产品升级、电动自行车领域份额增加以及智能支付硬件收入回升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产品"出海"战略是未来重要增长点,智能车载终端持续深耕非洲、东南亚、南美市场,并开拓欧美前装市场 [4] - 智能睡眠终端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和拓展区域市场预期实现收入稳步增长 [4] - 商用车监控终端受益于国内"单北斗替换政策",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幅较高 [3] - 智能仪表盘、智能电单中控等电动自行车领域因重点客户份额增加收入增长显著 [3] - 公司依托"通信+定位+AI"底层核心技术与"模组+平台+终端"业务模式持续进行应用场景拓展和产品创新 [4][5] 运营与成本管控 - 公司业务模式避免建立庞大销售和运营团队,期间费用增速相对可控 [5] - 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对各事业部投入产出独立核算,构建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5] - 目前拥有惠州第一、第二生产厂区,正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以满足业务扩张需求 [5]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以通信、定位、AI技术应用为核心 [2] - 致力于成为全球物联网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专家,深耕车联网并广泛布局物联网 [2][5]
博雅生物(300294)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1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18.3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下降16.90% [2]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2024年11月并购绿十字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2] - 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并购绿十字产生的评估增值存货转销及资产折旧摊销所致 [2] 采浆量与浆站运营 - 2025年1-9月公司整体原料血浆采集量达492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2% [2][5] - 其中博雅本部采浆量403.7吨,增长4.2%;绿十字采浆量88.3吨,增长9.9% [5] - 公司持续对现有浆站挖潜并加速新站建设,争取采浆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新设浆站需县、市、省三级政府部门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6] 业务聚焦与资产调整 - 公司持续聚焦血液制品业务,2025年9月将博雅欣和80%股权转让给抚州高新区财投集团 [2] - 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新百药业的剥离处置 [2] 产品管线与研发 - 10%静丙上市需根据排产计划完成生产工序与批签,获得批签发后可实现销售 [3] - 因子类产品上量较快,通过强化KA建设、学术推广、慢病管理等举措促进销量提升 [3] - 绿十字在凝血产品领域具备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优势,公司将与绿十字销售协同 [4] - 重组白蛋白目前获批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临床应用场景存在局限 [7] - 公司持续研发创新,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 [7] 市场营销与集采应对 - 广东联盟集采价格已落地,各血液制品价格较好,企业根据自身策略定价 [3] - 公司将持续做好市场跟踪,优化营销策略应对挑战与机遇 [3] - 公司拥有领先的血液制品学术推广团队,实施一品一策营销策略 [3][9] 绿十字整合与协同 - 公司对绿十字实施"三个业务中心,加职能垂直穿透"的管理模式以加强融合 [3] - 全面统筹管理绿十字采浆、营销、研发工作,交流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收得率 [3] - 绿十字整体经营稳健,盈利能力保持上升趋势,利润水平远超收购前 [3] 国际化战略 - 国际化步骤明晰:先从非法规市场注册,再完成ICH、PIC/S、东盟等法规体系国家注册,最终进入欧美市场 [8] - 借助华润集团海外资源优势,探索技术输出、海外合资及前沿技术引入等合作机会 [8][9] -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重点产品国际认证和注册 [9] "十五五"战略规划 - 原料端坚持"内生稳增长、外延扩规模"方针,做好存量浆站挖潜和新站浆量爬升 [9] - 提前布局新设浆站选址与批文提报,抓住"十五五"浆站新设机会 [9] - 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品管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吨浆收益和产值 [9] - 持续关注外延并购机会 [9]
光威复材(300699) - 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4.4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亿元,同比下降32.55% [3]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5.24%,环比增长23.58%,但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41.05% [3]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同时政府补贴同比减少,费用和补助层面对业绩下滑的影响可能略高于经营层面 [3][4]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拓展纤维板块前三季度销售收入10.03亿元,同比下降12.54% [3] - 能源新材料板块销售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58.95% [3] - 通用新材料板块销售收入1.81亿元,同比下降1.94% [3] - 复材科技板块销售收入0.60亿元,同比下降26.34% [3] - 精密机械板块销售收入0.67亿元,同比增长4.40% [3] - 光晟科技板块销售收入0.15亿元,同比增长33.00% [3] 主要业务板块经营状况 - 装备业务整体表现稳定,传统型号产品发货低于预期,但新型号主力产品发货逐季增加,航天用MJ系列纤维需求逐步回暖 [3] - 包头项目受行业竞争影响产品价格低迷,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前三季度产能约1700-1800吨,全年产能利用率预计达60%,目前70%产品自用,30%外销 [4][6] - 碳梁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各客户业务均同比增长,未来1-2年订单情况谨慎乐观 [3][8] 订单与市场需求 - 公司已披露新型号主力产品B型号2026-2027年订单额达18.74亿元,平均每年约9亿元 [15] - 传统定型产品合同一年一签,今年发货低于预期,不涉及追加订单 [4][5] - 碳纤维价格目前处于相对低位且稳定,高端产品价格甚至有略微下调 [7] 研发与未来应用领域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投入于国家项目预研、未来装备用纤维及型号产业化应用拓展,以及对原定型产品性能提升 [14] - T1100级高端产品目前处于验证阶段,业务规模不稳定,目标在装备及民机领域争取更多应用 [8] - 公司看好轨道交通、商业航天、氢能、压力容器、3C电子、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对碳纤维的潜在需求 [9][10][15] - 热塑性纤维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正逐步提高其技术成熟度 [16] 资金与客户情况 - 三季报短期借款从4878万元增至6.81亿元,增幅1295%,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短缺,包括2024年度现金分红及归还项目贷款 [17] - 在特种装备预浸料领域,A客户仍占据主导作用,其他客户主要作为备份定位 [17]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9
2025-10-29 16:08
公司概况与发展阶段 - 公司始建于1952年,拥有70多年历史,致力于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 - 2017年之前重点发展汽车热管理部件产品,如机械水泵、排气歧管、涡壳等,其中汽车水泵和涡壳获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2] - 2017年至今在汽车热管理基础上,重点开拓民用领域客户和市场,推动转型升级 [2]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上海、芜湖、内乡和西峡四个研发中心,其中上海和芜湖专注于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研发 [2][3] -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出口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已批产国内外客户200余家,服务全球超300个工厂基地 [3] 产品产能与客户 - 发动机热管理产品年产能:机械水泵800万只、排气歧管460万只、涡壳铸造800万只、机油泵120万只 [4] - 电子泵系列产品主要客户超130家,包括奇瑞、理想、拓普、越南VINFAST、零跑、赛力斯等 [5] - 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水媒侧,例如电子泵、电子水阀、温控阀等 [5] - 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客户包括奇瑞、南京汽车、理想、吉利、岚图、上汽等,部分项目已逐步上量,规模效应显现 [6] 未来战略与市场拓展 - 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后期将拓展至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液冷、人工智能、充电桩液冷、机器人、5G基站、氢能液冷、储能液冷、电力设备、农业器械、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7][8] - 为应对美国关税影响,公司正全力推进泰国生产基地(龙泰公司)建设,调整产能布局,并将影响较大的出口业务转移至泰国生产 [8] - 未来发展战略:稳固车端热管理业务,向热管理集成模块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以龙泰公司为支点拓展东南亚、中亚等海外市场;将热管理技术延伸至高科技新兴领域;推进热管理技术与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深度融合 [8]
冰山冷热(000530) - 000530冰山冷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9
2025-10-29 16:00
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53% [1] - 2025年1-9月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1.45% [1] - 松洋压缩机2024年实现涡旋压缩机出口收入约3.5亿元 [2] 核心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经营战略为聚焦冷热事业,深耕细分市场 [1] - 2021年成为德国巴斯夫国内行业唯一制冷设备I类供应商,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 [1][2] - 作为中国船舶制冷领军者,新造大型冷冻渔船制冷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2] - 全资子公司松洋压缩机累计交付客户超过2200万台涡旋压缩机 [2] 优势细分市场与技术成果 - 石油化工领域客户包括德国巴斯夫、德国科思创、陶氏化学、美国雅保、俄天然气、三桶油、恒力石化等高端客户 [1] - 自主研发全球首套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碳捕集系统,船舶碳捕集OCCS液化机组荣获2025中国制冷展"金奖产品" [2] - 船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入选"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和"2024年度中国制冷学会节能降碳与环保产品目录" [2] - 冰雪场馆项目包括北京冬奥会两个比赛赛场及两个配套冰场,以及广州融创茂、上海耀雪冰雪世界、陕西国际体育之窗、包头万科冰雪中心等商业冰雪工程 [2] - 参与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哈尔滨体育学院冰场升级改造及哈尔滨市八区体育中心制冰设备改造项目 [2] - 积极关注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辽宁省承办带来的商机 [2] 业务转型与区域拓展 - 松洋压缩机主攻领域从轻商空调转向大型商用、热泵、冷冻冷藏、车载、专用空调等细分领域 [2] - 松洋压缩机主攻区域由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和海外平衡发展,产品主要销往欧洲与南美 [2] 新兴业务进展 - 电化学储能领域可提供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电池高效热管理换热机组,主要客户为大连融科储能 [3] - 储能热管理业务2024年订单过亿,2025年订单良好,相关产能持续提升中 [3] 未来展望 - 公司目标通过接续奋斗实现快速成长、规模成长,为基业长青的百年冰山奠定扎实基础 [3] - 在事业持续成长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市值稳步提升 [3]
稳健医疗(300888)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5:52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30.1% [1] - 医疗板块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44.4% [1] - 消费板块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9.1% [1] - 两大板块收入规模在三季度末均突破38亿元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1][8] 医疗板块表现与战略 - 医疗板块海外销售占比达57%,同比增长81.7% [2] - 东南亚与中东自主品牌业务合计增幅超20% [2] - 跨境电商子品牌销售稳居平台品类第一,前三季度增速超45% [2] - 核心品类高速增长:手术室耗材收入11.5亿元(+185.3%),高端敷料收入7.2亿元(+26.2%),健康个护收入3.6亿元(+24.6%) [16] - 未来三年战略聚焦高端敷料、手术耗材,并加大健康个护与医美品类投入 [16] - 海外发展遵循“全球供应链本地化,本地供应链全球化”战略 [5] 消费板块表现与战略 - 消费板块电商渠道同比增长23.5%,抖音等兴趣电商增速接近80%,商超渠道同比增长53.4% [2] - 全棉时代三大核心品类同步高增:卫生巾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6%,棉柔巾环比提速,成人服饰同比增长13% [3] - 卫生巾品类前三季度整体同比增长63.9%,线上渠道占比约60% [12] - 婴童服饰第三季度实现个位数增长,预计第四季度增速提升 [13] - 未来重点发展成人服饰六大场景体系、卫生巾“五超体感科技”升级、棉柔巾自柔软产品升级 [4] 渠道策略与运营优化 - 抖音渠道侧重优质内容与高增长品类拓展(如母婴、贴身衣物) [10] - 商超渠道前三季度增长53.4%,计划拓展山姆等新渠道并推进品类延伸 [10] - 线下门店重整策略强调高质量开店与现有门店优化,不盲目追求数量 [11] - 公司通过产品领先与卓越运营战略实现利润率提升 [8] - GRI并购后供应链已恢复,整合进度包括组织架构调整与数字化改造 [6] 未来展望与规划 - 公司对完成全年业绩目标与股权激励计划充满信心 [16] - 医疗出海业务明年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5] - 已完成医疗与消费板块未来三年战略规划,将稳步推进 [18] - 自主品牌出海将以临床推广为重点,聚焦东南亚与中东市场 [14] - 跨境电商将丰富高端敷料、健康个护等品类,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15]
宁波银行(002142) - 202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5:44
竞争策略与经营优势 - 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持续积累比较优势 [2] - 深化经营主线,推动持续发展 [2] - 强化专业经营,夯实核心优势 [2] - 加快科技转型,赋能经营管理 [2] - 守牢风险底线,确保平稳运营 [2] 贷款增长与业务重点 - 贷款规模实现稳步增长 [2] - 资源倾斜和支持重点领域包括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 [2] - 下阶段将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2] - 增长动力源于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释放及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2] 资本管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着眼长远,统筹分红与内源性资本增长的关系 [2] - 鉴于当前再融资监管政策要求,内源性资本将为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2] - 公司将努力提升业绩,保持内源性资本稳健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多回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