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中期流动性净投放创半年峰值,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42
央行流动性操作规模 - 8月央行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实现中期流动性净投放6000亿元 为7月的2倍 创2025年2月以来单月新高 [1][2] - MLF操作6000亿元 对冲3000亿元到期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连续第6个月加量续作 [1][2] - 买断式逆回购通过7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操作 对冲到期后额外净投放3000亿元 [2] 操作背景与动因 - 操作旨在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推动宽信用进程 并应对中长端市场利率上行及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 [2][3] - 8月中旬资金面受税期走款 工具集中到期和政府债发行5033亿元三重压力 隔夜回购利率R001升至1.55% 7天期R007升至1.58% [4][5] - 央行通过连续5日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3652亿元 其中22日单日操作3612亿元 推动利率回落至税期前水平 [5] 工具协同与政策信号 - MLF与买断式逆回购形成双工具联动 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深度协同 [2][3] - 操作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 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1][3] -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实施好适度宽松"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 并删除具体工具表述 强调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6][7][8] 流动性展望与政策取向 - 8月25日至29日有20770亿元逆回购到期 但央行MLF操作和财政支出将形成支撑 资金面波动预计保持在合理区间 [1][6] - 因信贷需求偏弱 8月票据利率接近零值 跨月资金利率或维持平稳 与2024年情形相似 [6] - 政策聚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流动性宽松态势将持续 但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工具选择更趋灵活 [6][7][8]
瞄准“后摩尔时代”颠覆性技术路线 上海选出硅光领域“潜力股”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25
硅光技术优势与产业化前景 - 硅光技术结合集成电路超大规模、超高精度、低制造成本特性与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高抗干扰优势 [1] - 微环光电互连技术可利用CMOS工艺提高芯片带宽密度和效率 [4] - 硅光技术被视为"后摩尔时代"颠覆性技术路线和全球战略发展重点 [5] 上海硅光产业生态建设 - 上海于6月28日启动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 8家企业签约落地张江高科 [5] - 集聚区包含实验室、公司、流片厂、投资机构 形成设计创新到产业落地闭环 [5] - 上海提供基金支持、工艺平台协同、应用侧联合研发等产业化要素 [3] 创新创业大赛成果 - 大赛设置"光互连+光计算"和"光传感+开放"两赛道 共19个项目进入决赛 [3] - 光互连赛道一等奖:上海澜昆微电子"微环光电集成互连芯片" [3] - 光传感赛道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集成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 [3] - 10个项目获得直通"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复赛资格 [6] 应用方向与产业化进展 - 重点应用方向包括光互连、光计算、光传感 特别是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和卫星通信领域 [3][4][5] - 中科院微系统所开发面向卫星通信的硅光互联技术 响应空天信息网络建设需求 [5] - 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商业化前景 提供市场化融资、流片测试资源对接、产业落地支持 [6] 产业支持体系 - 大赛由覆盖70余家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硅光创新联盟联合张江实验室主办 [6] - 未来产业基金联合8家市场化基金发布硅光未来产业基金矩阵 [5] - 上海同步启动硅光概念验证平台建设 [5]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 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减少14.83% 归母净利润亏损25.7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50.88% [2] - 第二季度营收191.61亿元环比增长40.35% 单季净亏损收窄至约3.5亿元环比减少21%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同比收窄37.38% 销售净利率-5.99%但环比上升4.63个百分点 [2][4] 出货量与经营效率 - 硅片出货量52.08GW同比增长17.2% 其中对外销售24.72GW [3] - 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同比增长23.08% 组件出货量39.57GW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至8.38亿元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至13.42亿元 合计减少8.87亿元 [3][4]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493.03亿元环比减少21.8亿元 有息负债率21.45% [3] - 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负债合计约18.08亿元 资产负债率60.72%环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3] 行业环境与价格动态 - N型硅片价格三季度环比上涨24%-33% 均价区间从0.9-1.25元/片升至1.2-1.55元/片 [6]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与同质化竞争 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毛利率持续亏损 [3][6]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减产供销 [6] 技术转型与产能建设 - BC组件上半年出货约4GW HPBC2.0电池自有产能达24GW [7][8] - 西咸与铜川HPBC2.0产能逐步投产 预计年末高效产能占比超60% [8] 市场预期与风险因素 - 三季度业绩能否确认周期底部成为市场焦点 减产力度持续加码 [6][7] - 终端需求仍未明显回暖 上下游处于价格博弈阶段 高价订单接受度低 [7]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2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减少14.83% 归母净利润亏损25.7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50.88% 扣非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同比收窄37.38% [1] - 第二季度营收191.61亿元环比增长40.35% 单季净亏损收窄至3.5亿元环比减亏21% 销售净利率-5.99%环比上升4.63个百分点 [1][2][3] - 货币资金493.03亿元环比减少21.8亿元 资产负债率60.72%环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率21.45% 短期债务18.08亿元无显著偿付压力 [2] 经营数据与成本控制 - 硅片出货量52.08GW同比增长17.2% 其中对外销售24.72GW 电池组件出货41.85GW同比增长23.08% 组件出货39.57GW [2] - 销售费用8.38亿元同比下降37% 管理费用13.42亿元同比下降23% 合计费用减少8.87亿元同比降28.9% 主因仓储推广费削减及人员优化 [1][3]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助推减亏 BC组件出货约4GW HPBC2.0电池产能达24GW 预计年末高效产能占比超60% [1][6] 行业环境与价格动态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出清/低价竞争/需求低迷三重压力 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毛利率持续为负 [1][2] - N型硅片价格三季度环比上涨24%-33% 当前均价区间1.2-1.55元/片较6月底0.9-1.25元/片显著提升 [4]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动供给侧改革 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竞争 行业协会预计三季度将加大减产力度 [5] 供需格局与市场预期 - 终端需求未明显回暖 下游对高价订单接受度低 电池组件环节观望情绪浓厚 买卖双方处于僵持博弈阶段 [5] - 价格支撑主要依赖政策预期 若需求无法跟进则涨价可持续性存疑 短期内硅片价格大幅变动概率较低 [6] - 市场关注三季度业绩能否确认周期底部 减产效果与需求复苏程度成为核心变量 [4][5]
专访中国能源研究会专家黄少中:政府应“软硬兼施”促进跨省跨区电力外送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11
黄少中介绍,《报告》编写过程中走访了甘肃、青海、江苏、广东等多个送受端省份的政府机构、交易 中心和电力企业,听取并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黄少中认为,政府应当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促进跨 省跨区电力外送。"软"的是机制,为不同立场的主体间协调利益的问题构建基本原则,避免多方在长期 无效的沟通中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促进交易利益公平共享;"硬"的是加强输电通道能力建设,以及与 之匹配的电源和电网建设,发挥政策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电力外送的必要性有哪些 输电通道受限仍然是当前制约西北风光电力资源外送的一大显性问题。 近日,国家电网宣布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这是国内首条获批的以输 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也是国内今年投产送电的第三条特高压直流 输电工程。 尽管这延续了"十四五"以来特高压输电通道的高强度建设态势,但输电通道受限仍然是当前制约西北风 光电力资源外送的一大显性问题。不仅如此,已建成的输电通道利用率和新能源发电占比远低于预期 值,并且面临送受端价格机制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这些正困扰着参与电力跨省跨区交易的众多从业者 和利益相关方。 打破东西部电力供给能力 ...
声势浩大的开渔节传统味道足,泉州八百年渔港已悄悄变样
第一财经· 2025-08-24 16:55
曾经的闽南小渔村和老码头,正借助渔文化焕发新貌 8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福建开渔日。停靠渔业重镇祥芝港的671艘远洋渔船排列整齐,桅杆林立。每一艘船价值千 万以上,船头悬挂着"招财进宝""一帆风顺"的黄色幡旗。 南音奏唱之后,泉州刣狮非遗表演在鼓乐中登场。只见青狮迈着稳健步伐,铃铛清脆作响,整齐排列的狮阵豪迈 起舞,与漂浮在海面上的渔船阵列遥相呼应。始于宋代的古老狮阵,传递着当地人团结的力量感。 待到吉时,鞭炮声四起。渔民纷纷站上船头,向大海撒纸祈福。白日焰火冲上云霄,渔船拉响汽笛,六百多艘渔 船同时发动引擎,轰鸣声让港口喧嚣抵达顶峰。 远道而来的游客挤满码头,见证"千帆齐发"的时刻,摄影爱好者带上无人机,拍下壮观一幕。 "见过堵车,没见过堵船的。"设计师杨紫明从小在石狮海边长大,这一天特地早起赶来参加开渔节,穿着自己设 计的红色T恤为整装待发的渔民鼓劲加油,在船头听着嘈杂声浪,内心涌起热流。 "我们跟大海的关系,早就不是听听海浪声那么简单了,是剪不断理还乱地连接。从小赶海、看退潮,对大海敬畏 又充满想象——闽南人坐着船去南洋谋生,在东南亚闯出一片天。我们对妈祖的虔诚、日常的祭拜,都是对大海 的尊重。"他仍记得 ...
老有所依|每年有2000万退休老人,银发族再就业可以做哪些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8-24 16:55
行业需求与就业现状 - 中国正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 2022年至2031年间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 [1][14] - 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全国人口22% 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比15.6% [14] - 家政行业退休再就业人员占比达30%~40% 基层岗位月薪3000元起 [3] - 餐饮企业如小杨生煎、麦当劳开放退休人员岗位 要求语言能力与身体状况 [1][6] 家政行业就业细节 - 钟点工每日工作2~4小时单户月薪约3000元 多户兼职月收入可超1万元 [3] - BOSS直聘平台显示家政保洁岗位月薪8000元至1万元 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 [4] - 42%中国消费者经常雇用家政服务 47%倾向白天不住家服务形式 [5] - 月嫂等专业岗位需技能认证 月薪达1.5万~2万元 高于普通保洁人员 [4] 专业型退休人员就业 - 医疗领域通过返聘吸纳退休医师、护工 需持有健康证及专业资质 [8] - 贵州省"银龄计划"引进退休医疗人才 213个单位提供644个岗位招聘766人 [9] - 文化领域退休人员参与项目研发与出版 如年过70岁者保持每年出书 [8] - 退休专业人士在管理、技术咨询岗位具有经验优势 难以被年轻员工替代 [14] 跨国就业与政策支持 - 少数退休人员通过跨境应聘赴海外任职 如非洲中资企业财务岗位 [10] - 企业对待不同年龄员工福利无差别 更注重员工实力而非年龄 [11] - 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发文 要求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并清理不合理就业限制 [13] - 政策推动形成"银发经济"增长点 涵盖健康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 [15] 就业意义与趋势预测 - 退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并提升幸福感 促进代际经验传承与社会凝聚力 [15] - 农村老年人就业比例高于城镇 60~64岁低龄群体就业水平最高 [15] -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 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14] - 老年就业市场将常态化 成为农林牧渔、制造业、批发零售等行业重要劳动力组成部分 [15]
上半年上海 “亿元房产”成交量占全国8成,专家称潜在购买力依然很强
第一财经· 2025-08-24 16:35
近八成亿元新房豪宅都出自上海市场。 二手房方面,据豪宅中介机构统计,上半年上海至少成交约7套总价过亿元的二手房,其中有两套为老 洋房,成交集中于古北、长宁西郊、徐汇衡复等传统豪宅片区。 此外,根据易居研究院数据,2025年上半年上海总价达3000万元的新房成交套数为1096套,去年同期, 这一数据为1542套,上海已连续两年该数据超过千套,相较2017年至2023年平均水平,近两年的交易量 增速达到214%。 二手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的二手住宅项目,上海共成交406套,同比增长61%。 不过,今年下半年,已有多个总价过亿元豪宅在阿里资产处置平台流拍。比如,7月17日浦东新区华夏 东路一处起价2.4亿元的别墅一拍流拍,8月14日位于静安区愚园路一处曾是《安家》《三十而已》等电 视剧取景地的老洋房也流拍了。 近期,多个核心城市均有稀缺性资产在法拍网上架,叫价超过亿元。8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东 路一处别墅房产将二次拍卖,起拍价达到1.95亿元;8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秦老胡同的一处二进四合 院即将开拍,起拍价高达2.27亿元;9月2日,杭州市西湖边的中大吴庄独栋别墅也将拍卖,起拍价1.2 ...
一周牛熊股丨9股周涨超50%,两股周涨超60%
第一财经· 2025-08-24 16:17
跌幅榜中,本周14只个股跌幅超15%,*ST高鸿(维权)周跌22.67%居首,力诺药包、速达股份跌幅分 别为22.05%、19.33%。 Wind数据显示,本周(8月18日至8月22日)共有11只个股涨幅超40%,2只个股涨超60%。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科森科技本周涨幅居首,周涨幅达61.14%。园林股份、震安科技、御银股份周涨幅居前,分别为 61.09%、53.11%、46.20%。 ...
UFC重返上海,一场赛事与一座城的共生密码
第一财经· 2025-08-24 14:16
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 - UFC上海格斗之夜是"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重点赛事 时隔六年重返中国内地[1] - 上海通过深化文旅商体展联动引领赛事经济服务消费 2024年计划举办超180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1] - 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体育赛事 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 拉动效应309.9亿元 带动消费92.88亿元[5] - 上海计划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2050年形成"一城一都四中心"发展格局[4] UFC中国市场战略 - UFC上海赛门票不到一分钟售罄[1] - 未来五年将继续为中国带来更多更高级别现场赛事[1][8] - 中国是UFC最重要市场之一 近期将寻找更多场馆开展内地比赛[8] - UFC在中国拥有1.55亿粉丝 社交媒体平台粉丝近1700万[6] - 中国市场是UFC重要收入来源 也是亚太区重要板块[6] 财务表现与商业价值 - 2024年UFC总收入14.1亿美元 同比增长8.8%[6] - 2024年EBITDA达8亿美元 同比增长6.1%[6] - UFC在全球拥有超过7亿粉丝[6] - 中国运动员张伟丽抖音粉丝819万 李景亮452万 宋亚东162万[6] 运动员发展与文化影响 - 张伟丽认为UFC平台帮助其实现梦想并展现中国文化[7] - UFC精英训练中心在中国选拔培养新生运动员[7] - 白大拿预期未来会出现中国男子冠军[7] - 中国MMA运动员成长带来整体氛围翻天覆地变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