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年收入预期峰值435亿,上海家化原高管接任董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近日,"CXO一哥"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给出了一份超预期的半年度成绩单,推动公司股价 大涨。 7月29日-30日,药明康德A股累计上涨7.9%,H股累计上涨11.6%。 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208.0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04.1亿 元,同比增长24.2%。同一时期,公司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101.9%,另一指标经调整non- IFRS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44.4%。 基于这一增长势头和在手订单情况,药明康德还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 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将公司整体收入预期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 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上半年成绩单的同时,药明康德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原董事会秘书张远舟因工 作调整申请辞去职务,接任者为韩敏女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发现,这位新任药明康德董秘的韩敏女士,不仅与上海家化(600315.SH)原首 席财务官、副总经理和董秘韩敏女士同名,且年龄、过往工作经历也几乎一致 ...
港股医械携手AI板块飙升:政策与资金共舞,戴维斯双击效应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57
医疗器械及AI医疗板块表现 - 港股医疗ETF(159366)盘中涨超4.5%,成交额近6亿,成分股微创医疗、平安好医生、微创脑科学、医脉通、药师帮涨超5%,近60个交易日涨超37% [1] - 医疗器械ETF(159883)收涨0.19%,成交1.28亿元,净流入2.03亿元,连续9天资金净流入合计7.14亿元 [1] - 医疗器械ETF(159883)最新份额近50亿元,创历史新高,是全市场同类规模最大的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的ETF [6] - 港股医疗ETF(159366)近1周累计上涨7.36% [6] 政策利好 - 国家医保局将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新型医疗耗材打通临床落地关键通道 [3] -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优化价差计算锚点,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定价合理性 [3] - 对于填补国内空白、临床价值突出的新型耗材,挂网流程将进一步简化,准入速度加快 [4] - 《2025人工智能+卫生健康上海实践》发布,破解医疗数据流通等核心难题,推动AI医疗标准化与规模化 [5] 行业趋势 - 政策预期向好,高值耗材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集采政策持续优化,估值压制减弱 [1] - 医疗耗材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企业可通过合理定价维持利润空间,聚焦材料创新和工艺升级 [3] - AI医疗已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证明技术能解决临床痛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5] - 国内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恢复,设备企业三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复苏,带动上游耗材需求 [6] 资金动向 - 医疗耗材与AI医疗成为资金布局核心方向,券商研报与资金涌入推动板块热度攀升 [6] - 港股市场的稀缺性与交易便利性放大了AI医疗上涨动能,外资配置重点转向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布局的港股AI医疗企业 [7] - CXO板块复苏与AI医疗形成协同,海外新药研发需求回暖,国内CXO企业承接更多应用AI技术的新药研发外包订单 [7]
三十年变革,淬炼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53
2025 中国医院院长管理创新年期间,"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三十年:变革、探索与未来航向" 分会于 7 月 26 日下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内蒙古医院协会协办, 英国 BMJ 出版集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四川科伦药业(002422)作为支持单位。本次会议直面全球和中国 院长领导力的变革与挑战,也为未来医院的持续变革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开场致辞: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要以自信的步履"走出去"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进行了开场致辞,他指出过去三十年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波澜壮阔的变 革期,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卓越的医院领导力是医院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核心动能,更是推动医疗卫 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次携手全球顶尖医学出版机构——英国BMJ出版集团共同搭建这个国 际化交流平台,不仅是对中国医院管理实践的认可,更让我们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上系统梳理中国医院 领导力的发展脉络,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理念与经验,为中国医院管理的国际化之路注入新动能,共同推 动中国医院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管理智慧与实践力量。 的转变。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强化以病种 ...
净利润再暴跌46%,开云集团触底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5:0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46%至4.74亿欧元,2024年同期为8.78亿欧元,2023年同期更高[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降16%至76亿欧元,多个财报数据下滑且未触底[1] - 核心品牌古驰销售额下降26%至30亿欧元,2024年同期超过40亿欧元[2] - 圣罗兰收入下降11%至12.88亿欧元,其他品牌下跌15%至14.59亿欧元[1] - 葆蝶家营收同比增长1%至8.46亿欧元,占集团营收11%[1] - 开云眼镜及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至10.92亿欧元,其中美妆收入增长9%[1] 业绩下滑原因 - 奢侈品市场2025年上半年整体放缓,消费者信心疲软,汇率波动影响旅游业[2] - 欧元走强对收入增长产生近1%的负面影响[2] - 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和日本市场下滑最为显著[2] - 古驰占集团收入四成但吸引力下降,导致整体业绩低迷[2] - 美国计划对欧洲产品征收15%关税,北美地区占销售额24%[3] 应对措施 - 9月中旬新任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上任[1] - 从巴黎世家挖来设计师Demna担任古驰艺术总监[2] - Demna将于9月推出新系列,以"回忆古驰本质"的方式呈现[2] - 可能考虑在秋季进行第二轮价格调整以应对关税影响[3] 行业挑战 - 奢侈品行业面临需求放缓和美国保护主义攻势的挑战[2] - 开云集团没有在美国本土生产,与竞争对手路威酩轩不同[3]
默沙东上半年营收下降2%,启动30亿美元成本节约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7月29日,默沙东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实现总营收313.35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 制药业务收入276.88亿美元,同比下降3%。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区表现显著承压,上半年收入同比下 滑70%至10.75亿美元,在默沙东全球制药业务中的占比降至3.9%。 从核心产品来看,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药王"Keytruda(K药,帕博利珠单抗),上半年销售额达 151.61亿美元,占总营收近五成(48.38%),同比增长7%,但对比2024年上半年18%的增速,其增势已 呈现放缓态势。另一王牌产品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9表现欠佳,上半年销售额为24.53亿美元,同比 大幅下降48%。 面对业绩压力,默沙东已启动一项新的多年期优化计划,旨在通过提升生产力、实现预期到2027年底每 年节约30亿美元成本的目标,进而推动产品组合转型。据了解,节约的成本将全部用于多个治疗领域的 新产品上市及在研管线投入。 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默沙东于7月批准了一项新的重组项目。根据规划,公司将裁减部分行 政、销售和研发岗位,但同时会继续在业务战略增长领域进行招聘;此外 ...
专注医疗健康赛道,中关村银行探索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升级特色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57
医疗健康行业现状与挑战 - 医疗健康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创新药企和高端医疗器械企业面临"长研发周期、高研发投入、轻资产运营"的融资困境 [1] - 创新药研发平均需要5-8年周期,耗资数亿至数十亿元,成功率不足10% [2] - 高端医疗器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落地周期漫长,盈利前需持续大额资金投入 [2] - 医疗健康企业普遍面临"三难":融资难、期限匹配难、专业化服务难 [2] 北京中关村银行的战略布局 - 自2017年成立以来将医疗健康行业作为科技金融布局核心赛道,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1] - 2021年起聚焦医疗健康等六大新兴战略产业,执行行业专业化分工 [4] - 2023年组建医学、药学、生物工程学背景的复合型团队,出台《医疗健康行业授信政策指引》 [4] - 截至2024年末服务北京地区300余家医疗健康企业,其中200余家获得授信支持,累计授信金额近50亿元 [5] 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 - 采用"技术穿透式"评估,关注企业管线价值和技术潜力而非传统财务报表 [6] - 建立医疗健康企业专属评估模型,聚焦细分领域价值、技术潜力等核心要素 [6][7] - 推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矩阵:5年期"科技研发贷"、"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回购贷款等 [8] 生态圈构建与典型案例 - 构建"金融+生态"服务模式,对接300余家合作伙伴机构 [9] - "村宝"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整合投资机构、医院、产业园区等资源 [9] - 典型案例:AI制药企业晶泰科技从首贷银行到上市全程陪伴 [10] - 典型案例:抗体新药研发企业益科思特通过"认股权贷款"度过融资困境 [10]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今日回调,盘中获净申购超2500万份,机构看好Q3军工行业催化剂增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28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7月30日三大指数下跌 军工板块延续调整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跌幅超1.4% [1] - 成分股中船应急逆市涨5% 华力创通 海兰信跟涨 换手率高达17% 溢折率0.11% 盘中溢价交易明显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获净申购份额超2500万份 连续两日资金净流入累计超1100万元 [1] - 截至7月29日 该ETF流通规模4.29亿元 基金份额3.57亿份 年初至今份额增长率87.76%居同标的第一 [1] 军工行业基本面 - 军工电子行业订单复苏 部分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增 主动型基金Q2首度增配军工板块 [2] - 被动元器件进入补库周期 民用领域打开新增量市场 部分公司订单呈现复苏趋势 [2] - 上半年出现补单小高峰 Q2业绩已体现 下半年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2] 军工行业指数特征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超98% 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 [1] - 国证航天指数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66%权重 聚焦大飞机研制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1]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指出 Q2财报季预期改善 Q1订单放量推动中上游企业业绩改善 军工板块估值61.7倍略高于59倍平均水平 [2] - Q3行业催化剂增多 叠加Q2部分公司财报预期向好 结构性机会将涌现 [2] - 招商证券认为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推动军工板块价值重估 产业合作深化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军工订单加速回暖中报预期改善 [2]
A股站上3600点 可转债市场再迎“赎回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43
A股市场与可转债市场联动 - A股市场走强带动上证综指站上3600点,可转债市场同步上涨并出现大面积强赎摘牌情况 [1] - A股市场表现与转债退出方式呈现正相关,2020年强赎退出占比达95.89%,2024年因行情低迷强赎比例降至59.52% [4] - 权益市场企稳回升加速转债强赎进程,发行主体主动赎回意愿提升以优化财务结构 [5] 可转债市场强赎潮现状 - 7月以来超10只可转债停止交易,仅7月28日单日有3只转债退市 [2] - 8月将有12只转债迎来最后交易日,新规新增"Z"标识提示投资者及时操作 [3] - 今年以来超50只转债摘牌,强赎退出占比超8成,较去年数量和比例均提升 [3] 银行转债退出主导市场萎缩 - 银行转债成为市场缩量主因,2025年已有6只银行转债离场(4只强赎+2只到期) [6] - 齐鲁转债因股价触发强赎条款将于8月14日摘牌,赎回价100.7068元/张 [6][7] - 银行转债余额从2023年近3000亿降至1500亿以下,市场占比由40%下滑至20% [7] 可转债市场供需格局变化 - 供给端:再融资政策收紧导致审核周期延长,2025年上半年新发转债仅18只募资206亿元,同比下滑76% [8] - 需求端:强赎加速存量退出,预计全年银行转债退出规模超900亿,强赎和到期合计或超1600亿 [7][8] - 当前转债总存量6590.85亿元,较年初下降745.37亿元,年末余额或跌破6000亿 [8] 可转债退出机制与投资者操作 - 转债生命周期可通过转股、回售或到期结束,投资者需根据条款选择最优退出方式 [4] - 停止交易后仍有3个交易日转股期,未转股转债将按约定价强制赎回(如北陆转债101.64元/张) [2][3] - 中信转债到期摘牌时未转股率仅0.14%,显示投资者对转股机制的高效利用 [7]
体检十年未查出癌症?爱康国宾最新回应:已诉讼并获法院立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40
事件背景 - 爱康国宾陷入"假体检"争议 起因是律师张晓玲十年体检未检出癌症风险 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并质疑公司存在误检漏检[1] - 患者2023年体检报告显示右肾钙化灶 医护人员告知属正常现象 血液检查癌胚抗原指标均正常[1] - 患者2024年更换机构后查出右肾3.5cm×2.8cm低回声肿块 最终确诊为肾癌骨转移四期[1] 患者指控 - 患者认为癌症发展需多年 但专业体检机构未能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预警 存在误检漏检及错误解读[2] - 患者指控体检结果误导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期 已向卫健委等部门投诉举报[2] - 患者质疑公司未保存十年血液样本用于复检[4] 公司回应 - 公司声明已完成内外核查确认无责 愿接受第三方鉴定 已就患者"虚构事实"行为提起诉讼[2] - 公司强调体检不等于临床诊断 主要功能是发现疾病线索而非替代专科诊断[3] - 公司展示2023年体检报告显示已提示双肾异常并给出复查建议 与患者描述不符[3] - 公司表示血清样本按行业规定仅保存1-7天 无法提供十年样本[4] - 公司提供十年检测数据报告及设备质控结果供主管部门核查[5] 医学专业解释 - 公司医疗专家指出肾癌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而非血液检测 癌胚抗原(CEA)与肾细胞癌筛查无医学关联性[5] - 公司超声专家表示患者声称的2023年超声检查描述"右肾低回声"与实际情况不符[5] 行业影响 - 公司认为该事件已损害私营体检中心及整个医疗行业公信力 影响每年约800万体检客户信任度[6] - 公司表示已代表1万5千名员工提起诉讼 要求法院还原真相[6]
21独家|巨星传奇回应与宇树合作:可关注配售完成后资金运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2:45
公司股价表现 - 巨星传奇股价7月30日早盘暴涨近30%,截至发稿涨幅达25 8%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88%,总市值达122亿元 [3] - 7月初周杰伦入驻抖音后四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暴涨180 79% [3] 战略合作细节 - 巨星传奇全资子公司星创艺与宇树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具有陪伴功能与社交属性的四足机器狗或机器人 [1] - 巨星传奇负责IP规划、AI交互及全球化营销策略,宇树科技负责技术研发、硬件生产及应用程式开发 [1] - 合作产品将应用于家庭陪伴及演唱会、表演秀等演艺场景 [1] 资金规划与配售 - 公司计划将配售所得资金的38 2%(约1 24亿港元)用于扩展零售渠道网络,涵盖与宇树科技合作的机器人项目 [2] - 7月25日完成配售3752 45万股,配售价9 13港元/股,较市价折让19 91%,募资净额3 24亿港元 [2] - 资金分配还包括12 4%用于IP实体店开发、18 5%用于IP投流、6 8%用于文娱体育设施投资等 [2] 公司业务与财务 - 2024财年营收5 84亿元同比增长35 8%,IP业务收入3 14亿元同比增长65 1%,净利润5605 40万元同比增长62 40% [3] - 核心商业模式为"IP创造及营运+新零售",利用自有明星IP流量赋能新零售业务快速变现 [4] - 核心IP包括以周杰伦为原型打造的二次元形象"周同学" [3] 行业背景 - 2023年泡泡玛特引领的"盲盒经济"热潮使巨星传奇作为"明星IP第一股"受到市场关注 [3] - 公司认为超头部IP具有稀缺性,其IP运营模式难以被复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