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金融业上半年成绩亮眼:保费增速8.31%,超全国平均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0:5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山东报道 7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重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青岛金融业成绩单亮眼:全市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31%,增速超 全国平均水平;绿色贷款余额达5923.83亿元,较年初增长15.28%,为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金融保障。 着力解决重点领域融资难题 青岛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丰朝晖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业贷款余额3.34万亿 元,比年初增加1527亿元,同比多增240.5亿元,增速6.36%;存款余额2.8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17亿 元,同比多增807.5亿元,增速6.42%。 其中,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8.31%,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累计赔付支出 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6%,新增风险保障金额94.15万亿元,保险资金在青运用规模860亿元, 同比增长23.4%,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在着力解决重点领域融资难题方面,青岛金融监管局重点推进两项机制建设:一方面做优做强城市房地 产融资协调机制,另一方面做深做实小微企业融资 ...
青岛金监局答21记者:养老理财销售破60亿,将推三年行动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0:33
7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在养老金融领域的 重点工作及成效。青岛金融监管局财险处处长丛旭就养老金融相关政策的落地落实情况及未来规划回答 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提问,展现了青岛市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在近期的陆家嘴论坛上,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曾指出"养老金融大有可为,2035年银发 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丛旭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金融的重要性愈发 凸显,已然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2024年青岛监管 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青岛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各方面积极作为,全力推 动各项养老金融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青岛先后获批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首批特定养老储蓄、首批个人养老金业务、首批商业养老金业务 等试点,在养老金金融领域已成功开展多项创新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养老理财产 品实现销售规模61.1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余额78.1亿元,全面完成试点进度;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 账户231.02万户,缴存金额15 ...
“十四五”税改发力稳经济,新增减税降费预计10.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0:3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7月28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荣海楼 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 税)将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税收总额还多13万亿元。"十四五"时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 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 经济社会恢复向好。 胡静林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在规模上是稳步增长,在结构上是不断优化,呈现出"量增 质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科技创新,我国经济税源发生了一些结构性趋势性 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对税收贡献相对较大的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增速下降,带来相应税收增速放缓 甚至减收;"新三样"等新兴行业发展势头好,但是税收总体规模较小,而且享受的优惠政策比较多,现 阶段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大。 新质生产力税收贡献持续提升 "十四五"期间,伴随中国经济规模 ...
训AI如养虎!AI大爆发谁是最后赢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9:47
AI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已广泛渗透全球各行业,从实验室算法转变为能真正赚钱、改变行业的商业工具[1]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聚焦"现在如何"而非"未来可能",展示AI实际应用[1] - 行业风向从比拼模型参数和算力转向关注"AI怎么用",关键词是"落地"[1] 技术发展特点 - 大模型从参数比拼转向行业适配,头部企业展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如金融智能投顾、医疗智能体[2] - 智能终端爆发,机器人从概念走向量产,在康养、物流等场景成为"生产力工具"[2] - AI终端产品如AI眼镜、AI手机吸引大量观众体验[2] 行业应用现状 - AI全面渗透金融、医疗、制造、教育等行业,从"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2] - 施耐德电气展示AI在工业与能源领域的落地应用,包括数据中心、楼宇建筑、未来电网等场景[2] - AI技术既带来能耗挑战又提供能源转型解法,如解决数据中心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问题[3] 行业发展挑战 - 算力成本、数据隐私、伦理风险等老问题依然存在[3] - 技术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行业赢家将是懂场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企业[3]
全球首个6S店落地深圳龙岗 机器人商业模式再迎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50
机器人6S店创新模式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区开放,融合"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租赁、个性化订制"六位一体服务 [2][3] - 新增"租赁"服务满足短期需求场景(如展会迎宾、活动表演),降低使用门槛并快速验证应用潜力 [4] - "个性化订制"提供硬件设计、算法开发等全流程服务,适配物流、导览、高危作业等差异化场景 [4] 传统4S功能的机器人化升级 - 销售采用"展销一体"模式,用户可现场测试机器人性能 [5] - 零配件服务打造"机器人急诊室",核心配件一站式供应,停机时间最短化 [5] - 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动态更新的"用户需求数据库"和"场景应用图谱",反哺研发优化 [5] 龙岗区产业生态优势 - 政策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规划"一署、两试点、六平台、N场景"建设 [5] - 区域集聚1.27万家机器人企业,拥有昇腾芯片、"云天飞书"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6] - 6S店吸引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入驻意向,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协作生态 [6] 行业协同与未来展望 - 26家机器人企业签约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场景共享和标准化建设 [6] - 行业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作战",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7] - 预计未来3-5年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可能成为家庭标配 [7]
高管减持,散户天团狂欢,上纬新材跻身蛇年首个十倍牛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45
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0倍 成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10倍股 7月28日报79 27元/股 [1] - 公司总市值突破320亿元 动态市盈率达345倍 严重偏离基本面 [1] - 股价自7月8日公告智元机器人拟取得控制权后开启连续涨停 [1] 交易数据 - 7月28日龙虎榜显示前五大买入席位净买入6146 38万元 前五大卖出席位净卖出9773 46万元 [1]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净买入1357 79万元 东环路第一营业部净买入1064 07万元 [1] - 中国银河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源深路营业部净卖出3415 84万元 占比2 22% [2] - 国泰海通证券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营业部7月28日卖出1570 6万元 7月23-25日曾买入4283 92万元 [2] - 国泰海通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7月28日卖出1501 73万元 7月23-25日累计买入3856 49万元 [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5%以上股东合计持股约85% 外部流通股仅占15% [2] - 7月23-25日换手率9 50% 5 44% 5 60% 按流通盘计算实际换手率达61% 35% 36% [3] 限售股变动 - 7月24日临时股东会通过豁免董监高自愿性股份限售承诺的议案 [3] - 原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不超过持股25% 议案通过后取消该限制 [3][4]
今世缘谋划全国化“前夜” 基酒之问被“旧事重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41
营销争议事件 - 今世缘经销商传播的海报内容直接质疑竞争对手年份酒价值,并影射洋河等品牌的"兄弟共饮"和家庭团聚营销策略 [2] - 海报虽被公司否认官方发布,但恰逢今世缘全国化战略推介会期间,转移了市场关注焦点 [2] - 公司董事长在公开场合强调行业应避免贬低竞争对手,试图平息争议 [3] 年份酒认证体系 - 洋河年份酒产品通过中国酒业协会认证,需满足基酒加权平均年限80%的标准,并有第三方机构全程审核 [4] - 洋河高线光瓶酒作为大众价位产品,每瓶均获中轻检验认证中心鉴定为100%三年陈酒 [4][5] - 浓香型白酒工艺决定只有少量优级酒可用于高端产品,基酒储备规模直接影响年份酒竞争力 [8] 产能与基酒储备对比 - 今世缘现有6万吨/年酿酒产能,半成品酒库存16.18万千升,在建4万吨新产能 [6][7][8] - 洋河实际产能超14万吨/年,半成品酒库存近70万吨,均为今世缘2-4倍 [8] - 公司2021-2024年产量从3.65万千升跃升至5.35万千升,但被投资者质疑存在外购基酒可能 [9]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 - 今世缘2024年省外收入仅占8%(9.26亿元),洋河省外收入占比达55% [10][12] - 公司在江苏省内多个大区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期洋河省内收入下滑两位数 [10] - 全国化战略聚焦长三角及环江苏周边市场,包括上海、浙江、安徽等省份 [12] 产品价格带博弈 - 国缘淡雅实际售价下探至100-150元区间,直接与洋河海之蓝形成价格重叠 [14][16] - 今世缘百元以上产品占比超90%,但洋河新品集中发力大众价格带形成挤压 [13][14] - 洋河大众产品明确标注3年以上基酒勾调,今世缘同类产品未公开具体年份信息 [16] 行业发展趋势 -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今世缘2024年营收115亿元但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10][11] - 浓香型酒企早期扩产决定当前竞争优势,基酒储存周期直接影响年份酒品质 [8][9] - 终端价格下行导致原中端产品被迫参与大众市场竞争,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 [14][17]
终端智能体成为安全新战场 “可不可信”迫在眉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33
AI眼镜与终端智能体发展现状 - AI眼镜被视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具备捕捉人脸、行为轨迹、环境影像等功能,但隐私泄露风险突出,尤其在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环节存在窃听、篡改风险 [1] - 2025年AI大模型加速下沉,智能体渗透至手机、眼镜、耳机、车机等终端设备,重新定义生活、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的交互方式,例如Meta Quest 4 Pro实现毫米级手势识别,华为Vision Glass 2025支持眼动触发导航 [2] - 终端智能体从传统智能终端演进为"端侧"运行的新形态,技术变化带来体验边界突破,如荣耀Magic6 Pro的AI助手可基于用户行为自动推送登机牌、健康码等服务 [2] 终端智能体的安全挑战 - 终端智能体风险从数据泄露扩展至模型行为、身份伪造、环境感知误导、算法伦理等深层问题,例如智能眼镜易被用于无感知偷拍或数据中转攻击 [3][7] - 《白皮书》提出六大风险层级:设备层、数据层、模型层、端云协同层、接口层、业务层,细化至"用户身份""恶意prompt工程""权限滥用"等具体攻击路径 [7] - 模型层风险中,提示词诱导(Prompt Injection)攻击可通过构造输入诱导模型泄露内部逻辑或输出违法内容,智能座舱助手若误判疲劳状态可能引发真实空间安全风险 [7][8] 智能化演进的技术特征 - 智能化深度从移动APP简单赋能力演进至AI原生,交互从单模态升级为多模态及空间智能,服务模式从用户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 [5] - 场景复杂性从单场景服务扩展至全场景任务编排,连接宽度从单一APP完成任务发展为跨应用复杂协同,实现设备与物理世界、智能体之间的广泛连接 [5] - 跨设备多智能体协同带来信任、身份、安全问题新挑战,如链路不可信、授权不可信、身份流通困难,以及全面连接导致的数据传输风险敞口扩大 [6] 行业安全解决方案与生态建设 - 《白皮书》提出三大防护路径:单智能体安全(安全护栏、数据去毒)、多智能体可信互连(可信数据流转、身份认证)、AI终端安全(可信隐私沙箱、跨设备连接) [8] - 蚂蚁集团在Rokid Glasses、小米AI眼镜中应用可信交互服务技术,升级"蚁天鉴"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新增智能体安全评测四大功能 [9] - IIFAA联盟推出智能体可信互连技术ASL,构建智能体间可信连接、运行时安全保护、业务安全防护三大核心能力,覆盖MCP、A2A等通信协议 [10]
东莞金融市场周报:上市莞企总市值4971亿、鼎泰布局具身智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27
金融要闻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莞辖区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63家,数量在广东辖区(不含深圳)排名第2,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占广东辖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总数的13.70% [1] - 东莞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971.61亿元,位居广东省(不含深圳)第4位,在广东省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中占比8.67%(不含深圳),相比第一季度环比提升0.08个百分点 [1][2] - 分板块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市值分别为2073.11亿元、2004.65亿元、848.51亿元和45.34亿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东莞市新增1家A股上市企业,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涵盖人形机器人、AI眼镜、工业母机等,市场布局包括主板(21家)、科创板(9家)、创业板(31家)及北交所(2家) [1] 上市公司动态 - 东莞控股拟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东莞市松山湖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转让底价为4812万元,公司已累计收到分红1860万元 [3] - 锦龙股份拟购买深圳本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3151%的股份,深圳本贸2024年末总资产为197,806.39万元,净资产为48,548.74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86,949.40万元,净利润为5,362.47万元 [4] - 绿通产业基金完成对深圳恒驱电机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投资金额为1500万元,股份占比为2.1866%,恒驱电机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鼎泰高科全资子公司与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广东鼎泰中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鼎泰机器人认缴出资350万元,持股70% [6] - 鼎泰高科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9亿元、13.20亿元和15.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亿元、2.19亿元和2.27亿元 [7] - 乔锋智能以自有资金50万欧元在德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5,000.00欧元,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和自动化设备、组件、零部件及装置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等 [8] - 乔锋智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8亿元、14.54亿元和17.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1.69亿元和2.05亿元 [8] - 赛微微电第二大股东武岳峰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550.53万股公司股份,约占总股本比例18% [9] - 奥普特拟将"华东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结项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同时终止"华东机器产业园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继续存放募集资金专户管理 [10]
小马智行彭军:自动驾驶覆盖十五运出行,三四年内将实现盈亏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24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已进入量产阶段,并在深圳开启道路测试 [2] - 第七代系统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突破规模化量产经济性拐点 [7][12] - 公司已累积超4500万公里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超800万公里 [4] 商业化运营数据 - 北上广深Robotaxi累计实现50万小时全天候运行,单车日均最高达15单 [2][8] - 公司目标2025年底组建超千辆规模车队,预计2028-2029年实现盈亏平衡 [3][10] - 自动驾驶安全性比人类驾驶高出10倍,已实现50万小时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运营 [4] 十五运会合作 - 公司将在赛事核心区域部署自动驾驶服务网络,覆盖媒体接驳、嘉宾出行等场景 [4][5] - 通过赛事开辟高频刚需场景,为商业化运营沉淀高价值数据 [6] - 助力打造"科技全运"名片,展示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成熟度 [6] 产业链协同 - 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生态,与广汽集团、速腾聚创等建立战略合作 [7] - 第七代系统为全球首个100%车规级硬件方案,平台化设计适配多款主力车型 [7] - 激光雷达已进入千元级别,未来有望降到千元以内 [12] 国际化布局 - 与Uber的中东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下半年Robotaxi将通过Uber平台登陆中东市场 [10] - 在北京亦庄、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上海嘉定等多个区域开展运营 [10] 技术优势 - 基于世界模型和虚拟司机技术,实现L4级全自动驾驶车辆常态运营 [4] - 仅用原有1/3算力即可实现同等功能,技术优化显著降低成本 [12] - 对窄路临停、特种车让行、鬼探头等复杂场景展现出更优行驶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