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搜索文档
广汽集团连续亏损 今年上半年亏逾18亿元
财经网· 2025-07-21 12:13
公司战略与反思 - 公司董事长承认对增程和插电技术路线判断失误,错失市场机遇[1] - 公司已调整技术路线布局,计划持续导入多款增程和插电车型[7] - 启动"番禺行动"三年计划,2025年拟推出超20款新车型,覆盖纯电/增程/插混动力形式[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67.98亿元(同比-17.05%),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81.4%)[1] - 2025年上半年预亏18.2-26亿元,系2005年以来首次中期亏损[10] - 营业成本达1006亿元,研发费用18.1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19亿元[2] 销量数据 - 2024年总销量200.31万辆(同比-20.04%),其中广本-26.52%、广丰-22.32%、埃安-21.9%[1][3]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75.53万辆(同比-12.48%),6月单月广本-12.61%、埃安-22.6%[3] - 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3.58%(2025年6月),节能汽车占比1.29%[6] 新产品表现 - 2025年新推埃安UT/昊铂HL/传祺向往S7等车型,埃安UT最高月销5346辆,未达1.5万辆目标[9] - 昊铂HL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1280辆,传祺向往S7三个月累计销量5332辆[9] 行业竞争分析 - 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公司营销体系仍以传统4S店为主,与新能源趋势错位[12] - 专家指出自主品牌运营体系需改革,多款车型未达预期[12] - 公司计划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目标200万辆)[12]
研报预计:中国新能源市场5年内将迎洗牌
财经网· 2025-07-21 09:37
行业整合与品牌生存 - 到2030年中国市场129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仅15家能保持财务健康,存活率11.6% [1] - 2023年新能源品牌数量已从137家缩减至129家,其中许多品牌年销量低于1000辆,实质退出竞争 [2] - 销量超10万辆的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 - 目前仅比亚迪、理想汽车与赛力斯三家上市新能源车企实现全年盈利 [2] 车企盈利困境 - 广汽集团一季度净亏损7.3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3] - 北汽蓝谷一季度净亏损9.53亿元,江淮汽车一季度净亏损2.23亿元 [3] -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68.91亿元(同比扩大31.1%),小鹏净亏损6.6亿元,零跑净亏损1.3亿元 [3] - 行业普遍依赖外部融资,但资本风口收紧,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存活关键 [3] 海外市场扩张 - 中国车企2030年在欧洲年产量预计增加80万辆,市场份额翻倍至10% [4] - 中国电动车售价显著低于欧洲竞品,如大众ID3中国售价1.6万欧元(德国4万欧元) [6] - 比亚迪在匈牙利/土耳其建厂,奇瑞接手西班牙日产工厂,零跑通过Stellantis欧洲工厂本土化生产 [8] - 2024年2月中国车企在欧洲销量同比增64%至38902辆,市场份额从2.5%升至4.1% [8] - 2024年5月欧洲销量同比激增85%至60215辆,市场份额达5.4%创历史新高 [8] 供应链与竞争力 -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完整,三电与智能化技术领先欧洲传统车企 [7] - 本土化生产与成熟供应链使中国车企具备成本优势,如大众ID3供应商全来自中国 [6] - 欧洲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高,但中国车企通过产品科技感与口碑逐步渗透 [7][8]
反“内卷”规范竞争秩序 推动汽车行业生态重塑
财经网· 2025-07-20 12:17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竞争秩序,采取成本调查、价格监测、生产一致性检查及支付账期督促等组合拳措施[1] - 政府释放信号将强力纠偏非理性竞争现象,标志着行业从"量"向"质"的发展阶段转变[1] - 中汽协强调需综合治理非理性竞争,维护公平市场环境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2]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渗透率达44.3%[3] - 价格战自2023年3月由东风标致雪铁龙引发,比亚迪等头部车企通过"油电同价"策略将竞争推向高潮,22款车型最高优惠5.3万元[3] - 2025年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7%),利润1781亿元(-11.9%),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5.7%[6] 产业链利润与账期问题 - 产业链单车收入从2017年29.4万元增至2024年33.7万元,但单车利润从2.3万元下滑至2025年前5月的1.4万元[6] - 2024年国内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远超德系(40.5天)和美系(60.5天),部分账期超240天[7] - 17家重点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但实际落地存在现金流压力,工信部已开通投诉窗口监督执行[10] 行业生态与专家观点 - 价格战导致供应商资金链紧绷,钢铁协会发文痛斥车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长账期[7] - 专家指出无底线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服务质量,呼吁建立整零共生关系[7][10] - 中汽中心强调落实60天账期承诺是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和改善产业生态的关键[10]
食饮吾见 | 一周消费大事件(7.14-7.18)
财经网· 2025-07-19 13:49
水井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56.52% [1] - 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下降12.84% [1] - 销售量同比增加543千升,增长14.54% [1] - 第二季度商务宴请和宴席场景承压,导致发货恢复节奏放缓 [1] - 春节期间消费表现低于预期,渠道库存水平高于预期 [1] 百事公司 - 2025年Q2净销售收入227.26亿美元,有机销售增长2.1% [2] - 营业利润17.89亿美元 [2] - 中国市场推出"牛乳裸米饼"新品,bare品牌火龙果干上市20天内跻身山姆Top10果干榜单 [2] - 桂格高纤燕麦粥番茄罗勒口味进军咸味轻食新赛道 [2] 良品铺子 - 拟引入武汉国资控股,优化股权结构 [3] - 未来将强化供应链协同,打造"一品一链一园"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3] - 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生态转型 [3] KKR收购远景国际 - KKR通过特殊目的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4] - 远景国际2024年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为5-10% [4] 餐饮行业 - 星巴克中国、百胜中国、麦当劳中国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5][6] - 百胜中国发布"百胜和羹发展计划",构建供应链生态网络 [6] - 麦当劳中国展台面积达360平方米,展示中国"麦链"合作成果 [6] 周黑鸭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2亿至12.4亿元,同比下降1.5%至4.7% [7] - 预计利润0.9亿至1.13亿元,同比增长55.2%至94.8% [7] - 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销售,原材料成本下行推动毛利率上升 [7] 呷哺呷哺 - 推出"凤还巢"合伙人计划,首批21位合伙人签约 [8] - 计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 [8] - 一线合伙人与公司、高管共同持股 [8] 面包新语 - 成都11家门店因加盟合约到期关闭 [9] - 中国地区在营业门店近200家,计划新开业40+门店 [9] - 储值卡退款事项正逐步推进 [9] 全聚德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100万至1400万元,同比下降52.28%至62.51% [10] - 强化服务品质、推进菜品创新 [10] - 关闭多家亏损门店 [10] 零售行业 - 山姆低糖版好丽友派因无货下架 [11][12] - 永辉超市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亿元 [13] - 截至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13]
国家级试点+1!长虹成功入选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名单
财经网· 2025-07-19 13:32
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 - 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共63个试点项目入选,包括13个城市、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1] - 长虹股份公司凭借"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入选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是四川省唯一入选企业 [1] - 试点项目旨在打造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资源共享、要素价值共创、产业创新培育、流通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3] 长虹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 - 长虹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依托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1+4+N"总体框架 [4] - 框架包括1个数据流通利用服务枢纽、4个数据基础能力模块(多模态数据治理平台、数据产品综合开发平台、AI应用服务中台、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和N个高价值产业化应用场景 [4] - 项目覆盖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核心目标,解决企业"不愿供、不敢通、不会用"等核心问题 [4] - 长虹构建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运营体系,联合多家合作伙伴重点突破跨企业前后端制造协同、供应链金融与风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等典型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示范 [5] 入选企业名单 - 入选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的单位包括中国邮政集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南方航空、中国核电工程、中国工商银行等28家企业 [5] -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入选 [5]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应用 - 可信数据空间可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化应用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和一体化数据集成开发环境 [8] - 结合长虹AI应用服务中台的企业级知识库、智能体应用、AI模型调度及安全管控等能力,为产业应用提供多方协同高效、数据产权可控的系统解决方案 [8] - 该项目能强化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安全韧性,提升数据驱动的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为工业制造等行业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探索新模式 [8]
百事Q2净销售收入227.26亿美元,桂格切入咸味轻食新赛道
财经网· 2025-07-19 12:12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收入227.26亿美元(约1648.8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7.89亿美元(约129.8亿元人民币)[1] - 有机销售增长2.1%,较上一季度增速加快[1] - 中国区食品和饮料业务市场份额均保持稳定增长[1] 管理层评论 - 国际业务保持发展势头,北美业务在关键品类和渠道的执行力提升[1] - 2025财年目标为低个位数有机收入增长,核心固定汇率每股收益与上年持平[1] 产品动态 - 6月在中国市场推出乐事"牛乳裸米饼"新品,同期引入果蔬干品牌bare的火龙果干产品(20天内进入山姆Top10果干榜单)[1] - Q2与山姆联合开发桂格高纤燕麦粥番茄罗勒口味,7月首发上市[1] 产能布局 - 陕西西安食品工厂(西北地区首家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覆盖西北七省市场需求[2]
胖东来与酒鬼酒合作开发的52度“酒鬼-自由爱”定价200元/瓶,毛利率15.87%
财经网· 2025-07-19 09:13
新品合作与成本结构 - 胖东来与酒鬼酒合作开发的52度"酒鬼-自由爱"馥郁香型白酒于7月19日上市,售价200元/瓶 [1] - 产品综合成本168.26元,其中产品成本小计155元(供价115.34元,费用及税金39.66元),开发成本小计13.26元/瓶 [1][2] - 开发费用明细:研发费用0.98元/瓶,财务费用4.96元/瓶,增值税费5.18元/瓶,附加税费0.62元/瓶,合计11.74元/瓶 [2] - 管理费用明细:检测费用0.6元/瓶,配送费用0.25元/瓶,仓储费用0.67元/瓶,合计1.52元/瓶 [2] - 产品毛利31.74元,毛利率15.87% [1] 合作提升改造项目 - 团队福利提升:持续推动员工工资提升,优化工作时长和休假,提供免费就餐并改造餐厅环境和菜品 [2] - 酒厂改造提升:设置独立更衣室、办公室、休息室等设施,生产车间增设风淋室,改造车间布局及功能分区,修复地面、墙体等基础设施 [2] - 酒的品质提升:提升包装设计细节和色彩,省去营销管理费用和市场广告推广费,使产品利润更合理 [2] 公司财务表现 - 酒鬼酒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净利润800-1200万元,同比下降90.08%-93.39%,营业收入5.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左右 [3] - 2024年报显示酒类销售毛利率71.4%,其中内参系列毛利率87.71%,酒鬼系列毛利率74.61%,其他系列毛利率56.35% [3] - 分区域看,省内市场毛利率74.17%,省外市场毛利率69.45% [3]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计划通过开拓新渠道(与知名商超合作、央企业务扩展)、新产品开发等方式强化业务增量 [3]
与企共赢 金融为产业“链式赋能”
财经网· 2025-07-18 22:3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设置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包括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 [1] - 金融在产业链发展中扮演"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角色,为产业循环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优化产业运行效率 [1] - 链博会供应商服务展区出现多家金融机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国内银行,以及大华银行、星展银行、瑞穗银行等外资银行,中国人保作为唯一参展保险机构参与 [1] 金融机构产业链服务创新 - 金融机构通过覆盖全流程的产品矩阵、陪伴全周期的服务体系、建设全场景生态系统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从传统"点对点"融资转向"链式赋能" [1] - 中国银行搭建"票、证、融、贷、债、险、租"供应链金融七大类产品体系,通过中银智链产品疏"堵点"、接"断点" [2] - 交通银行构建"链金融、云跨行、电网通"三大展示板块,提供收款服务、资金管控、付款服务等链条服务,并形成涵盖应收应付融资、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融资四大类数十个产业链金融产品 [2][3] - 交通银行借助开放银行等科技手段打造快易付秒放、银票秒开、银票秒贴、汽车秒放、保函秒开等秒级融资产品体系 [3]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宁波银行打造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波波知了,提供20余项服务包括供应链链接、海外拓客、信用修复、ESG与"双碳"等一站式"端对端"服务 [3] - 宁波银行永赢金租推出设备之家,为企业提供"买设备、卖设备、用设备"的全生态圈一站式服务 [3] - 宁波银行为出海企业提供"海外服务"一站式平台,涵盖企业出海投资期、运营期、扩张期和退出期全周期,提供12+6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4] 数据驱动与全球协同 - 金融机构需搭建"产业数据中台+金融产品工厂+风险控制引擎"三位一体架构,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要素精准耦合 [5] - 中国银行依托覆盖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在9个国家开展链博会招展推介活动 [6] - 宁波银行展示供应链链接服务方案,通过对公合作网络与供应链大数据库帮助企业建联客户关键人 [6] 风险减量与数据智能 - 中国人保展示万象云风险减量服务平台,搭建"4+N"平台架构体系,提供60余款产品,重点围绕5项核心服务内容,推动行业从"灾后补偿"向"风险减量"转型 [7] - Visa展示全球支付数据解决方案,凭借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为企业提供商业洞察服务与数据智能服务 [7] - Visa通过海量数据帮助企业分析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提供用户画像与风险视图,优化营销策略 [8] 行业发展趋势 - 金融正从传统资金提供者向产业生态赋能者进化,以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式服务产业链全生命周期 [8] - 产业链升级与协同成为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金融助力建设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8]
户外赛道 “卷” 向专业,品牌竞逐细分市场
财经网· 2025-07-18 18:52
行业趋势 - 户外用品市场专业化趋势显著 2024年单价超1000元的专业户外装备市场规模达1206亿元 同比增长18.3% 专业装备占比从2020年的23%升至41% [2] - 攀岩装备和越野跑装备增速亮眼 头部品牌攀岩系列销量增长超100% 越野跑装备市场增速远超大众户外用品 [2] - 行业竞争加剧 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在细分领域深度布局 始祖鸟、耐克、凯乐石、坦博尔等企业表现突出 [2] 专业产品 - 始祖鸟Alpha SV系列为专业装备标杆 每件产品需67位工匠历经259分钟190道工序打造 集成多项专利技术 在防风防水轻量耐用等性能上全面突破 [3] - 坦博尔在极地探索领域推出POLAREXPLORATION3.0系列 采用CORDURA面料和800+蓬松度法国木拉羽绒 专为科考和极地探险设计 [4] - 凯乐石8000GT连体羽绒服经历20年迭代 成为80%珠峰攀登者选择 新一代产品轻量提升超20% 减重超500g [5] 技术突破 - 坦博尔采用eVent、CORDURA、DERMIZAX等顶级科技面料 结合精细剪裁技术 在羽绒服冲锋衣滑雪服等多品类实现突破 [4] - 凯乐石自主研发FILTERTEC防水面料 抗水压值达20000mmH O 打破国外垄断 [5] - 始祖鸟Alpha SV持续技术突破 细节改良源自阿式攀登运动员实战体验 [3] 服务体验 - 耐克ACG在崇礼168越野赛提供全流程服务 包括赛前训练营、赛道激励标志、装备定制等 增强用户粘性 [7] - 始祖鸟升级国际山地课堂 汇聚全球顶尖资源 助力中国野攀体系化成长 [8] - 凯乐石构建本土化服务生态 包括"攀岩希望之星"赛事、寻岩中国公益项目 12年间开出超2000条高质量线路 [9] 品牌发展 - 坦博尔通过多元产品系统布局 推动国产户外装备向国际一线标准迈进 [5] - 凯乐石在高海拔攀登攀岩跑山领域构建独特竞争优势 改变国人依赖国外品牌的状况 [5] - 始祖鸟与专业运动员深度合作 产品迭代基于核心用户反馈 树立行业标杆 [3]
CoDesign 2025国际研讨会在大阪召开 共探高性能计算与AI融合新路径
财经网· 2025-07-18 12:22
行业趋势 - 高性能计算行业正面临计算架构异构化与AI/ML工作负载兴起的双重挑战,软硬件协同设计成为关键发展方向 [2] - 人工智能已成为高性能计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模型规模增长导致算力需求呈指数级上升,能源消耗成为主要瓶颈 [2] - 行业呈现十大发展趋势,包括解决系统碎片化、优化数据流动方式、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系统等 [3] 技术突破 - Together AI推出自研"AI加速云"平台,其推理引擎和优化策略表现优异,目标构建全球级AI计算基础设施 [3] - 瑞士CSCS开发的云原生超算平台ALPS支持弹性资源调度,采用"科学即服务"模式支撑大型科研项目 [3] - Hermes系统通过优化数据流动方式突破"内存墙"性能瓶颈,提出未来计算系统需"以数据为中心"的理论模型 [3] 发展方向 - 未来百亿亿次计算(Zeta Scale)需解决系统工程命题,系统功耗和可靠性是规模扩展的核心障碍 [4] - HPC与AI结合存在技术路线分歧:通用架构与更高集成度的CPU-GPU耦合架构成为主要讨论方向 [4] - 专家指出Transformer架构并非AI for Science的通用解决方案,需探索多样化技术路径 [4] 研究重点 - 会议聚焦四大核心方向:算法、应用系统、系统软件与中间件、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 [2] - 设置五大热点研究主题,包括算法与计算模型、系统与体系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领域 [2] - 异构系统架构中的"集成"问题被特别强调,国际合作被视为应对算力挑战的重要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