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网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力量 守护津门美好生活 —天津保险业开展主题直播活动
财经网· 2025-07-11 16:16
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学会开展"保险力量 守护津门美好生活"主题直播活动,围绕四大主题普及保险知识[1] - 活动聚焦"远离代理退保黑产陷阱"、"个人年金知多少"、"年轻人的保险这样买"、"惠民保参保"等消费者热点话题[1] 直播内容解析 - 6位保险从业人员与消保中心负责人解答消费者最关切的保险问题,包括代理退保黑产的运作模式和防范方法[3] - 详细讲解个人年金产品的特点、功能、领取方式及科学配置方法,强调其为养老提供稳定现金流的作用[3] - 针对年轻人差异化需求探讨保险方案配置,引导树立正确风险管理意识[3] - 解析"天津惠民保"作为基本医保补充的普惠性和必要性,强化家庭健康风险防线[3] 行业举措与未来计划 - 直播活动是天津保险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举措,通过新媒体形式高效触达消费者[4] - 行业将持续联合多方创新宣传形式,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优化保险消费环境[4]
一周银行速览(7.4—7.11)
财经网· 2025-07-11 16:01
行业关注 - 17家上市银行宣布取消监事会,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地方性中小银行,主要受2024年新《公司法》及金融政策导向推动 [1] -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净值化转型,招银理财推出首款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权益资产配置比例0%-40%,风险等级R3,封闭期三年 [2] - 湖南多家农商行推出"养老贷"用于补缴养老保险,但因争议迅速撤下宣传,该产品针对社保缴费不足的城乡居民,引发对老年人债务负担的担忧 [3] 企业动态 - 杭州银行150亿元杭银转债完成转股,资本补充取得重大进展,夯实核心一级资本 [4] - 九台农商银行预亏17亿至19亿元,吉林金控拟以0.7港元/股收购H股、0.63元/股收购内资股,即将退市 [5] - 成都农商行拟吸收合并6家四川省内村镇银行,均为其发起设立 [6] - 重庆农商行成为年内首家获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全行业已有37家银行获此资格 [7] - 顺德农商银行撤回IPO申请,该行2019年首次提交申请,2023年完成主板IPO"平移"但无实质进展 [8] 金融人事 -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任职资格获批,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陈海强将代行董事长职责 [9][10]
一周保险速览(7.4—7.11)
财经网· 2025-07-11 15:57
行业关注 - 债券通"南向通"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1] 企业动态 - 众安在线完成39亿港元配售 配售2.15亿股新H股 配售价18.25港元/股 占扩大后H股的13.15% [2] - 中国人寿2024年末期分红127.19亿元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 [3] - 新华保险拟出资112.5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 [4] - 锦泰财产保险注册资本由23.79亿元增至31.88亿元 资本公积转增方式 [5] 金融人事 - 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出任太平人寿党委书记 拟任中国太平副总经理兼太平人寿总经理 [6] - 三峡人寿党委副书记雷万春拟任总经理 终结6年总经理职位真空 [7] - 童天喜正式出任中意人寿董事长 公司2024年净利润13亿元 净资产同比下降68% [8] - 牛增亮担任华泰人寿总经理 [9]
中国茶香飘海外背后:金砖峰会 “人货场” 逻辑驱动文化出海新实践
财经网· 2025-07-11 14:19
文化出海与品牌升级 - 《哪吒2》全球总票房突破159亿,Labubu在海外市场引发"一娃难求"现象,显示中国企业正通过文化理念而非传统贸易路径出海 [1] - 小罐茶成为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官方唯一指定用茶",通过"人、货、场"重构中国茶全球化叙事 [1][4] - "茶枝纹"设计融合传统"缠枝纹"与现代美学,成为国际峰会上的文化符号,促进东方美学全球传播 [5][6]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小罐茶推出原叶茶与无糖即饮茶双产品线,即饮茶从上市到售罄仅用1个月,MAT 2024年线上茶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 [7] - 2023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达401.6亿元,同比增长101.2%,小罐茶通过即饮茶切入健康便捷消费趋势 [7] - 为国际嘉宾提供传统冲泡、现代闷泡、即饮三种品饮方式,实现从高端场景到大众市场的覆盖 [8][9] 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 - 公司建立行业首家4.0智能工厂,形成"8+1"产业链布局,2024年6月推出"敢保真"战略并开放135项制茶工艺专利 [11] - 专利开源计划与金砖峰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原则契合,推动茶产业透明化发展 [11] - 连续四年参与博鳌亚洲论坛,通过茶百戏、茶饮盲盒等形式创新茶文化体验 [13] 国际舞台影响力 - 2025年金砖峰会聚焦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公司借势提升国际站位并反哺会议理念 [12] - 在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场合推动"茶外交",加速年轻化渗透 [13][14] - 通过移动茶饮车、创意特调茶饮等形式打破文化边界,形成"高端场景+全球化受众"品牌绑定 [12][13]
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
财经网· 2025-07-11 14:0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5月份降准降息政策落实后市场利率回落形成全面宽松格局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方式投放中短期流动性[1] - 5/6月份政府债发行高峰期推动货币与财政配合的"双宽松"局面形成政府推动投资金融促进消费两大格局得到政策支撑[1] - 5月份M1增速回升反映总量政策落地效果6月份LPR维持不变显示继续降准降息的迫切性降低货币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政策[1]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科技创新普惠消费金融证券市场融资三领域突出央行扩大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各3000亿元创立服务消费和养老金融再贷款工具5000亿元[2] - 央行支持证券市场回购工具扩大规模多部门联合推出金融促消费措施强化结构性工具激励[2] - 创建债券市场科创板扩容政策建立政府为民企或科技企业科创债发行担保机制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企业发债[2] 外贸与房地产领域政策 - 央行支持上海试点外贸再融资运用再贴现支持商业银行向进出口企业提供跨境贸易融资[3] - 房地产领域政策工具运用不显著2024年四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52.8万亿元同比降0.2%2025年一季度余额53.54万亿元同比微增0.04%[4] - 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0.8%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9万亿元同比降0.8%显示货币政策对楼市作用有限[4] 普惠金融与消费金融 - 一季度末经营性贷款余额24.97万亿元同比增6.5%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2万亿元同比增6.1%[5] - 结构性工具政策空间超1.4万亿元但扩张速度较慢呈现渐进式释放效果短期内无需频繁使用总量工具[5] - 金融监管总局加快出台房地产融资新制度普惠金融和消费信贷需求保持较快增速[5] 政策工具展望 - 四季度或需总量工具进一步行动取决于外部环境变化和美联储息差波动[6] - 存款利率下调银行息差收窄限制降息空间总量工具与结构性工具交替运用将成为常态[6]
亚盛医药:新型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批,是公司第二个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原创新药
财经网· 2025-07-11 10:45
药品获批信息 - 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Bcl-2选择性抑制剂利生妥®(通用名:利沙托克拉)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1] - 该药品适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患者 [1] - 利生妥®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用于治疗CLL/SLL的Bcl-2抑制剂,也是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 [2] 药品研发与商业化 - 利生妥®是亚盛医药第二个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原创新药,此前为耐立克® [2] - 公司正在开展利沙托克拉四项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包括治疗经治CLL/SLL患者的GLORA研究、治疗初治CLL/SLL患者的GLORA-2研究、治疗新诊断老年或体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GLORA-3研究以及治疗新诊断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徵的GLORA-4研究 [2] 药品作用机制 - 利生妥®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恢复肿瘤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 - Bcl-2是一种凋亡抑制因子,在许多恶性血液肿瘤特别是CLL/SLL中过度表达,是肿瘤细胞逃避凋亡的重要机制 [3] - Bcl-2靶点成药性难度很高,主要因为其作用机制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结合界面较大,很难设计小分子去抑制并发挥阻断作用 [3] 行业意义 - 利生妥®的获批填补了中国Bcl-2抑制剂治疗CLL/SLL领域的空白 [3] - 该药品在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治疗领域具备广阔的治疗前景,特别在CLL/SLL患者中具有单药和联合治疗潜力 [2] - 此次获批彰显了亚盛医药全球临床创新研发的领先实力,是公司跻身全球市场的又一标志性里程碑 [2]
中邮基金总经理张志名:以改革为笔 绘就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财经网· 2025-07-11 00: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结构性矛盾,包括对核心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和平台化投研能力建设滞后 [1] - 行业人才流动频繁,核心人员离职会导致产品净值波动、客户信任受损和中长期策略连贯性中断 [1] - 中小基金公司在负债端缺乏议价能力,资金供给依赖银行等传统渠道,导致资产端与负债端错配 [2] - 行业陷入"规模导向"的短视困境,难以实现"受人尊重的资产管理人"的共同愿景 [2] 公募基金改革核心 - 改革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从激励机制、费率结构到公司治理多维度重塑行业逻辑 [2] - 改革目标是建立长周期利益绑定机制,使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诉求一致 [2] - 投资者核心诉求包括规避亏损、获取正收益、跑赢业绩基准和实现长期共赢 [2] 改革具体措施 - 建议将含权资产、REITs、可转债等纳入权益投资统一考核范畴,为中小基金公司提供差异化布局空间 [3] -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应体现"向上有上限、向下幅度大"的特点,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主动管理类产品比拼阿尔法能力,被动管理类产品由头部公司压缩成本让利 [3] - 管理费率理性下行是趋势,但需优化销售环节费用,建立公平的费用分担机制 [4] - 推动以长期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董事会、高管、基金经理利益与投资者长期收益绑定 [4] 行业未来格局 - 资产端向平台化演进,销售端与投资者利益绑定,评价体系与长期业绩挂钩 [5] - 行业分化成为必然趋势,大型平台公司以工具化产品为核心,中小基金公司走专业化、特色化路径 [5] - 改革需循序渐进,避免激进推进引发风险波动 [5] 行业本质与发展目标 - 公募基金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高质量发展需将受托责任与理财初心契合 [6] - 改革目标是让行业真正将投资者利益置顶,以专业能力服务居民财富管理和实体经济发展 [6]
莱坊: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平均空置率为18.4% 租金跌幅环比收窄
财经网· 2025-07-10 23:36
行业需求结构 - 高科技行业是上半年租赁交易主力,占整体交易面积的34% [1][6] - 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分别贡献22%和16%的租赁面积 [6] - 字节跳动及其控股公司在中关村和亚奥子市场完成56,700平方米新租约(鼎好大厦12,700平方米、丽金智地中心28,000平方米、北辰中心F座16,000平方米) [6] - 长江证券、大家保险和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的搬迁成为金融和专业服务业代表性案例 [6] 市场供需动态 - 第二季度北京无新项目竣工交付,平均空置率18.4%,环比微降0.2个百分点 [1] - 净吸纳量达12,960平方米,扭转上季度负吸纳态势 [1] - 2026年预计迎来供应高峰,新增757,000平方米写字楼(中央商务区占409,000平方米) [9] 租金表现 - 第二季度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6%至每月每平方米233.1元人民币 [1][6] - 较2024年四季度累计下降7.4%,前两季度跌幅持续收窄 [6]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租金将进一步下行 [9] 市场趋势 - 头部科技企业扩张为市场注入活力,国央企办公扩张计划趋于谨慎 [6] - 业主采取定制化装修交付等招商策略支持市场活跃度回升 [6] - 租户重视租约灵活条款以应对市场变化 [9] - 市场竞争加剧将促使业主提供配套服务升级、定制装修等优惠措施 [9]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制造价值链升级继续
财经网· 2025-07-10 22:50
中国经济韧性 - 2025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预计超过5% [1] - 下半年出口增长可能面临压力,但宏观政策将支持内需增长 [1] - 政策趋向"行稳致远",包括取消就业地社保户籍限制、民营经济促进法生效等结构性改革 [1] - "十五五"规划将揭示下一步结构改革方向 [1] 中国制造业与全球产业链 - 2024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14.6%,保持第一大出口国地位 [2] - 2024年美国进口占全球市场份额13.6%,仍是最大进口国 [2] - 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从美国转向东盟,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2] - 墨西哥和越南吸收大量FDI,与中资企业全球产业链布局相关 [2] - 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比例上升 [2] - 墨西哥和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中中国附加值增加 [2] - 中国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企业出海获取更高附加值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2]
全球经济承压下行
财经网· 2025-07-10 22:50
全球经济展望 - 2025年和2026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可能分别下滑至同比1.8%和0.6% [1] - 同期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2025年)及2.3%(2026年) [1] - 关税政策走向不明朗及美联储降息节奏不确定性将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1] 美国经济与通胀 - 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环比萎缩,受"抢进口"因素影响 [2] - 就业和实际工资增速走弱可能压制私人消费支出增速 [2] - 美国核心通胀或保持粘性,2026年年底前可能维持在明显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水平 [2] - 美联储在2026年年底前或仅累计降息75个基点 [2] 亚洲经济与政策应对 -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实施为亚洲出口商提供短期喘息之机,但趋势难以持续 [3] - 若美国下半年关税加码,亚洲整体出口增速或显著放缓 [3] - 企业因关税前景不明朗延迟投资决策,可能拖累经济增速 [3] - 亚洲经济体可通过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冲影响,包括降息和财政扩张 [3] - 亚洲经济增长或更依赖私人消费持续复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