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民航网
icon
搜索文档
二连浩特机场开启航空口岸高质量发展新篇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7:51
二连浩特航空口岸开放 - 二连浩特航空口岸于7月10日正式开放并同步开通乌兰巴托国际航线 标志着口岸从临时开放进入长期开放新阶段 [1] - 口岸开放补齐了区域立体交通体系短板 实现"空、铁、公"开放新格局 成为联通蒙古国最便捷的对外开放门户 [10] - 该口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第6家具备"一类航空口岸"资质的国际机场 并更名为"二连浩特赛乌素国际机场" [5] 口岸建设历程 - 2004年起通过气象监测完成机场选址 2010年4月1日实现首航 2013年8月获批临时开放并引入乌兰巴托国际包机 [4] - 2016年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9年国际旅客吞吐量突破5万人次 2021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对外开放 [5] - 2017-2019年间开通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等13条国内外航线 乌兰巴托航线高峰时期每日达3班 [4][5] 基础设施与运营准备 - 2018年启用T2国际航站楼 首次完成百人以上国际航班保障 目前航站楼面积5000平米 配备66名工作人员 [6] - 2025年攻坚期完成毫米波安全门、双视角X光机等设备升级 提前完成国际业务外包及人员资质储备 [9] - 开展国际航班保障演练和风险评估 完善作业手册 与合约商协同测试设备及培训业务 [9]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口岸将促进"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吸引国内外资源集聚 [10] - 机场定位为中蒙经贸往来关键节点 过去受限于公路铁路口岸功能不完善 航空建设迫在眉睫 [4] - 未来将发挥"空铁公"多式联运优势 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 [10]
内蒙古机场集团2025年上半年航班正常性数据创新高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7:44
航班正常性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呼和浩特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4.66%,同比提升5.51个百分点,高于行业均值2.25个百分点,在全国62个主要机场中排名第10 [1] - 航班起飞正常率达88.11%,超过年度目标8.11个百分点 [1] - 支线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达96.74%,同比提升4.55个百分点,高于行业均值4.33个百分点 [1] - 支线机场平均起飞正常率达89.74%,显著超过年度目标 [1] - 成员机场全年未发生责任原因导致的航班放行延误 [1] 管理措施与成效 - 内蒙古机场集团通过经验共享、数据统计方法优化、跨区域对标排名等措施提升航班正常性 [2] - 2025年上半年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整体高于行业水平3.29个百分点,数据创历史新高 [2] - 呼和浩特机场通过运管委协调会串联机场、空管、航空公司形成联动机制 [4] - 实施CTOT监控、航班关舱时间标准化、TOBT数据维护等创新前置措施 [4] - 推行廊桥机位航班提前10分钟关舱标准取得实效 [4] 区域协同发展 - 2025年4月呼和浩特机场申请加入京津冀运协委平台获空管局批准,7月已派驻人员现场办公 [3] - 平台合作建立豁免限制机制,实时解决放行问题,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裕度 [3] -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共享区域资源,增强京津冀平台资源统筹与协同应对能力 [3] - 合作模式为协同决策、应对大面积航班备降提供支撑,成为区域协同创新实践 [3] 行业地位与贡献 - 呼和浩特机场作为干线机场在正常性管理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4] - 为内蒙古中小机场代管协同运行机制做出重要贡献 [4] - 在行业整体高基数下仍实现数据突破,反映措施落实与团队执行力 [4]
华东地区2025年度事故调查演练暨调查员职业技能竞赛结束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37
据了解,本次竞赛分为个人竞赛和团队竞赛,每队推选2人参加个人竞赛,各队全体参赛选手共同参加 团队竞赛。个人竞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理论部分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内容包括航空器事件调查 的基础理论以及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等。 团队竞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与个人竞赛相同,合并进行;调查实操考核基于事件调查 场景模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竞赛内容包括调查组织管理和证据收集及现场勘查无人机操作、调 查笔录、飞行数据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汇报和涉外调查等,各参赛团队需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全部项 目,提交调查报告,并进行PPT展示汇报。总体成绩由各队参赛选手个人竞赛成绩、团队理论和实操成 绩共同构成。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报道:7月9日,民航华东地区2025年度事故调查演练暨调查 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浙江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结束,来自辖区10个监管局、95名参赛选手共同角逐出团体 奖和个人奖。 参赛选手,浙江监管局适航维修处程睿说,通过此次故调查演练暨调查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既提高了自 身的专业能力又提升了对事故调查全过程的认识,在实操中收获了真知识。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顾青表示,本次活动是 ...
首航启新程 温州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飞行程序今日正式启用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3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报道:7月10日清晨00时19分,温州龙湾国际机场,顺丰航空 O37279航班在塔台的指令下,沿着全新规划的离场航线平稳升空,飞向鄂州机场。这是温州机场进离 场航线分离项目正式启用后,首架按新航线运行的航班,标志着这项历经8年攻坚的空域优化工程进入 实战阶段。 作为温州机场1990年通航以来空域资源的首次增量,该项目此前已获民航局空管局正式批准。此次启用 的新方案促成机场新辟对外开放航线6条,可用进离场航线总数增至12条,有效缓解了机场南、西、北 侧的航班运行压力,预计空域运行效率将提升30%以上。 温州机场于2017年启动进离场航线分离项目。项目启动之初,面临着军民航空域复杂、协调范畴极广、 技术标准严苛、新冠疫情冲击等"拦路虎",温州机场以运行管理部为主体的项目团队披荆斩棘,努力以 系统性思维破局。8年多的日夜攻坚克难,不仅承载着项目团队的努力拼搏与辛勤汗水,也得益于温州 市委市政府、浙江省机场集团和民航上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温州市全力打通军地协调壁垒, 省机场集团领导全程驻点督导关键环节,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华东空管局、温州空管站提供全天候技 术支持。正是 ...
党徽闪耀万米云端 长龙航空党员飞行员护航暑运天路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27
公司党建与安全运营 - 长龙航空组织200余名党员飞行员参与暑运保障,包括"最美机长"马杰、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王河、区级"优秀共产党员"钱利荣等先进典型 [1] - 公司深化"党建红+航空蓝"融合式党建品牌建设,打造"520匠心研讨"平台,通过"师带徒"机制实现200余对党群结对 [12] - 在"党建+安全"双轮驱动下,党员飞行员以"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的韧劲持续刷新安全运行纪录 [12] 飞行员安全运营实践 - 马杰机长采用"风险图谱"方法,针对每个航季典型特情进行"桌面推演+实景模拟"双训练,并提出"三阶沟通法"提升驾驶舱资源管理 [3] - 马杰拥有2.2万小时安全飞行纪录,获"中国民航安全飞行银质奖章"和"最美机长"称号 [5] - 王河在疫情期间7次驾机护送援鄂医疗队,今夏承担每月近百小时暑运保障任务,安全飞行记录突破10000小时 [7][9] - 钱利荣作为飞行教员安全飞行超15000小时,带飞率100%,将安全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并开展个性化技术培训 [11] 行业标杆与技术创新 - 马杰在GJ8766航班遭遇强气流时通过专业处置确保平稳降落,其航前准备本包含12项详细内容如颠簸处置预案和备降机场分析 [3] - 王河在近50℃机坪高温中严格执行绕机检查,坚持"每一份检查单必须严格复核"的操作标准 [7] - 钱利荣在高高原运行等关键航班保障中发挥专业作用,并系统总结教学经验动态调整培训策略 [12] 人才培养与传承机制 - 钱利荣作为飞行检查委任代表,深入浅出地分享手册学习、飞行技术打磨等经验,帮助副驾驶提升理论水平 [12] - 公司通过"师带徒"机制实现技术传承,钱利荣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和精细化技术培训 [11][12]
领跑行业 华东空管实现“分钟级”降雨强度判定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2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李洋、方亚芬 报道:降雨强度是影响航班起降的关键因 素之一。以2024年我国客流量最大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例,其高峰时段不到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 降。就这样的运行规模而言,国际民航业传统的"小时级"降雨强度标准,已难以满足需求。为此,华东 空管局在民航局空管局指导下,在业内开创性构建"分钟级"降雨强度量化观测体系,今年暑运之际已经 投入使用,为华东地区民航机场的降雨强度判定,提供精准且科学统一的标尺。 按照行业规范,民航气象观测员对降雨强度的判定以人工观测为主,但传统的目视感观容易产生人为因 素偏差。为提升监测精度,华东空管局突破传统监测瓶颈,深度整合雨滴谱仪、相控阵雷达及自动气象 观测系统等多元探测设备,设计了"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以此实时精准捕捉机场各跑道端的降 雨信息。在民航局空管局、民航华东管理局的支持下,华东空管局联合辖区内37家机场、8家航司,推 广这套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并进而综合考虑季节、地域等因素,经过4年的数据分析和运行验证,打 造了覆盖华东各地的"分钟级"降雨强度量化观测体系,编制出具有推广价值、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指导手 册,以便为飞行员 ...
日均16个往返航班 东航“上海—长春”升级为“空中快线”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17
航线升级 - 东航"上海—长春"航线升级为"空中快线",日均执行16个往返航班,高峰时段每1至2小时一班 [1] - 公司联合长春、浦东、虹桥两地三机场打造全流程快捷服务链,包括专属值机柜台、快速安检通道、专属登机口和就近行李转盘 [1] 服务创新 - 推出"易登机-随到随走"服务,旅客可在航班起飞前2小时自愿变更至前一趟同航程航班,免收一次变更手续费 [2] - 服务链设计旨在实现"最优路径",减少旅客步行、排队和等待时间,提升出行效率 [1] 网络协同效应 - 该快线不仅提供点对点运输,还为东北地区构建直通全球的空空中转通道 [2] - 在长春端配套空铁联运产品,实现与省内7个火车段的双向联运 [2] - 在上海端可衔接多式联运服务直达长三角城市圈,或通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中转至全球航线网络 [2] 品牌发展 - "空中快线"是公司打造的精品航线品牌,以高准点率、便捷流程和优质服务为特点 [3] - 公司自2001年推出首条"京沪快线"以来,现已拓展至39条快线航线 [3] - 近期以服务亚洲冬季运动会为契机,增加了长春龙嘉机场运力投放并提升保障能级 [3]
缩短航空器推出保障时间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推行“边推边开”服务模式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4:07
一架航班的顺利起飞,背后是地面保障各环节的精密协作,而航空器推出环节的效率,直接影响着航班 运行的整体节奏。 6月底,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简称"石家庄机场")创新推行"边推边开"服务模式——即在航空器推出 过程中同步启动发动机,成功节省了航空器推出保障时间1-1.5分钟。这一细微却关键的变化,成为机 场优化地面运行效率、打造便捷航空枢纽的重要一步。 1-1.5分钟,在日常生活中或许转瞬即逝,但在航空运输的高效运转体系中,却蕴含着多维度的实际价 值。 对旅客而言,这短短一两分钟的节省,意味着更稳定的出行预期。地面滑行时间的缩短,能减少航 班"准点率损耗",降低因滑行延误引发后续航班"连锁晚点"的概率,让旅客对抵达时间的判断更精准, 缓解等待焦虑。 与此同时,"边推边开"模式还呼应了民航绿色发展理念。航空器地面滑行阶段的燃油消耗与碳排放直接 相关,按1公斤航油燃烧产生3.16公斤二氧化碳计算,1-1.5分钟可减少单架次碳排放约9.5-23.7公斤, 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形成累积效应。此外,发动机运转时间缩短,还能降低机场周边的噪声 污染(地面滑行阶段噪音约 80-100分贝)及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改善 ...
东航浙江分公司以“四精”服务打造精彩暑运旅程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3:56
暑运服务创新 - 公司通过"四精"服务理念(精心、精准、精致、精细)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涵盖儿童关怀、亲子互动、生日惊喜和失物寻找等场景 [1] - 暑运期间重点针对无陪儿童、亲子家庭及特殊日期旅客设计差异化服务方案 [1][2][4][6] 精心服务案例 - 在杭州—西安航班上,乘务员主动为无陪儿童提供绘本共读服务,满足小旅客精神需求 [2] - 服务细节包括俯身互动、全程陪伴,将常规安全指引与人文关怀结合 [2] 精准服务案例 - 在杭州—新加坡航班上,乘务员为儿童发放拼图玩具,缓解长途飞行无聊感 [4] - 家长反馈该服务有效减轻带娃压力,提升家庭旅客满意度 [4] 精致服务案例 - 在昆明—杭州航班上,乘务员为生日旅客蔡先生提供茶饮、蛋糕和手写贺卡组合惊喜 [6] - 服务包含个性化祝福和合影环节,创造差异化记忆点 [6] 精细服务案例 - 在广州—宁波航班上,乘务组协同完成耳机壳搜寻,检查座椅缝隙和座垫底部等细节 [8][11] - 旅客通过手写感谢信认可服务主动性,体现危机处理能力 [11] 服务资源投入 - 所有服务案例均配备定制化物料(绘本、拼图、生日套装等),显示后勤支持体系完善 [2][4][6] - 图片资料由分公司统一提供,反映服务标准化管理机制 [10]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公司开展七类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培训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3:50
行业培训与合规性提升 -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公司开展第七类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专项培训 旨在提升合规性与安全性 参与方包括机场操作岗位人员 外包方人员及安全检查站 货运航空 云商物流等企业代表 [1] - 培训设计两大核心模块 一是放射性药品全链条管理 涵盖分类特性 运输安全规范与应急处置流程 依据《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等法规 二是航空运输专业领域 解读ICAO TI-2025版国际规则及民航局《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规定》 聚焦包装等级 豁免条件 剂量限值等标准 [2] 培训内容与实操重点 - 天津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讲师主导药品管理培训 强调全流程安全意识 津检专家负责航空运输规则解析 包括申报流程 文件审核 装机安全等实操要点 并专项突破包装标签规范与特殊场景处置难点 [2] - 培训采用"法规+实操"双重模式 解决一线人员在分类标准 申报文件 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操作问题 确保从业人员掌握核心规定并转化为实际合规保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