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AI“闯入”课堂,教育如何重构师生边界
中国青年报· 2025-04-05 06:35
文章核心观点 AI浪潮涌入教育领域引发对教育发展的思考,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教师工作部分可被AI替代但温情与师生关系无法替代,应探索AI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思考教育真正意义 [2][3][5] 分组1:AI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及影响 - 学生对AI了解和依赖程度高,AI能解决学习问题并拓展课堂内容 [1] - 网上出现诸多学生使用AI的话题,部分网友担心学生用AI偷懒,也有家长将AI作为辅助工具 [3][4] - 应允许学生在学习困难时寻求AI帮助,关键是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4] 分组2:AI对教师工作的影响 - 教师起初有被取代的恐慌心理,AI可替代教师部分工作,如丰富学习资源、监测学习过程等 [4] - 教师很多工作AI无法取代,如师生关系中的温情与温度 [5] - 教师开始使用AI备课和制作课件,但需自己思考AI给出的建议 [6] 分组3:AI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 教师尝试将AI与教学内容结合,引导学生向AI提问或生成相关资料,期待实现因材施教 [7] - 建议AI相关公司结合大模型开发智能体并与机器人结合,企业生产“儿童友好型”AI作业辅导软件 [7] 分组4:对教育真正意义的思考 - 思考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人才时,不能忘记人的内核和“三观” [8]
用忠诚践行初心 以生命诠释荣光
中国青年报· 2025-04-04 21:1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多名公安民警和辅警因公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使命,诠释誓言,人们铭记他们,多地还组织活动缅怀英烈[1][5] 2024年因公牺牲人员情况 - 全国公安机关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 [1] 部分英烈事迹 张俏 - 2024年5月6日因连续值班执勤、超负荷工作,突发脑溢血牺牲,年仅43岁 [1] - 入警23年视群众如亲人,2023年3月14日接报女孩跳河轻生,发动多方力量查找并劝说女孩安全回家 [1] - 2024年“五一”假期承担巡逻值守和治安防控工作,每天值守到23时,5月2日救助受伤女孩获群众称赞 [2] 赵华伟 - 2023年7月24日值班期间突发脑溢血,7月26日因公牺牲,年仅37岁 [2] - 2015年9月带队侦破两名女孩失踪案,端掉涉及五省市犯罪团伙,抓获20多名嫌疑人 [2] - 2024年帮村民孩子3天办好户口使其顺利入学 [3] 史杰 - 2024年8月17日执行勤务时遭遇交通事故牺牲,年仅29岁 [3] - 2024年2月在恶劣天气中穿梭风雪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与同事护送车辆出辖区 [3] 阿力木·热合曼 - 2024年7月4日巡逻时接到救援指令,跳入渠中救人 [4] - 7月5日救上两名群众后,因救助第3名群众被水流冲走牺牲,年仅20岁 [5] 史礼海 - 生前系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四级警长 [6] 缅怀活动 - 今年清明节前夕,苏州吴中分局组织“传承允若精神 筑牢忠诚警魂”主题祭扫活动,30余名民警与群众缅怀许允若,20名新警宣誓 [5] - 4月1日,陕西西乡县公安局举行史礼海烈士缅怀仪式,400余人参加 [5]
数字悼念:在虚拟世界学着和亲人说再见
中国青年报· 2025-04-04 08:42
原标题:数字悼念:在虚拟世界学着和亲人说再见 尾声中,当游戏主角重复照顾奶奶几十次后,游戏里的奶奶会对玩家操控的小人说:"谢谢你这段 时间的照顾,是时候说再见了。"小人握着她的手说:"我会永远想念你的,奶奶。"随后,奶奶便会乘 坐仙鹤离开。隔天,那个总在沙发上等待小人回家的身影消失了,但每个房间都留下了她的痕迹。 奶奶是重阳节那天离开的。在那之前,周一忱做了一个梦:他和奶奶一起吃饭,但奶奶被一只大鸟 接走了。他把这个细节加入游戏,把游戏命名为《奶奶》,在今年2月放到网上供网友免费下载。许多 网友表达了喜爱,有人留言:"奶奶在虚拟世界里以另一种形式永存。" 周一忱觉得,游戏像一个情绪阀门。"对奶奶离开的悲伤和思念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被存放在一 个地方。进入这个空间,我可以不断回溯、提炼回忆。奶奶身上坚强独立的品质、共度的时光,都慢慢 凝结成一种更纯粹的、支撑我的力量。" 照顾奶奶吃饭,陪她看电视,推着轮椅散步,扶她躺下睡觉……奶奶去世后,90后男生周一忱把与 奶奶相伴的珍贵时光,浓缩进5分钟的掌机游戏里。当思念决堤时,他可以在像素构筑的世界里与奶奶 随时相见。 清明节临近,许多年轻人开始在虚拟世界"数字悼念"去 ...
在清明“托古言志” 是追思也是期待
中国青年报· 2025-04-04 08:42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古代名人和今人在时间线上距离遥远,其已经去世的事实,不太容易调动我们的泪 腺;另一方面,这也与年轻人在清明节祭拜古人的精神诉求有关。从本质上看,与其说祭拜古人是为 了"缅怀逝者",不如更多是为了"托古言志"。通过纪念古代名人、表达崇敬之情,年轻人释放出的,是 一种想从古代名人身上继承、发扬的精神品质,进而更好追求自身理想的美好期待。 原标题:在清明"托古言志" 是追思也是期待 春暖花开,柳绿梢头,又一个清明时节。有些地方下起纷纷春雨,仿佛要应和杜牧耳熟能详的诗句,也 有些地方阳光明媚,让人忍不住要约上好友出门踏青赏春。不过,春和景明的人间气象是一种状态,与 清明节有关的情绪又是另一种状态。提起清明节,人们的第一印象,似乎总伴随着沉重、肃穆的哀思。 而事实上,清明节既是属于逝者的节日,也同样属于生者。当我们立足此时此刻,追忆、缅怀那些已经 永远离我们而去的人时,浮现在我们心中的复杂情感,当然少不了哀思的成分,却也不只有哀思而已。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在清明祭扫之际参谒名人陵墓,给崇敬的古人扫墓,以此表达怀古之情,便是一个 代表性的案例。 孔子、秦始皇、曹操、诸葛亮、杜甫、苏轼、岳飞、陆游……在那 ...
一部四川方言短剧,为何能在日常溪流里掀起“巨浪”
中国青年报· 2025-04-04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四川方言短剧《家里家外》以“生活流”题材刷屏全网,其无强冲突但节奏饱满,通过展现家庭关系和川渝生活特色吸引观众,也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积极意义 [1][2][5] 剧情内容 - 《家里家外》讲述20世纪80年代初成都一家四口“家长里短”,单身父亲陈海清与单身妈妈蔡晓艳“闪婚”组成新家 [1] - 陈海清是“耙耳朵老公”,高智识高情商,“护妻”行为引网友评论“爱妻者风生水起” [1] - 蔡晓艳内心强大、敢爱敢恨,以真心感化继女和小姑子,在家外如女侠保护亲人 [1] - 剧中陈海清教育亲闺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蔡晓艳认为应先看“对错”,三观很正 [1] 剧集特色 - 每集时长2 - 3分钟,无惊天动地戏剧冲突,但节奏饱满,如溪流般追剧感让人想起长剧《小巷人家》 [2] - 剧集末尾配有孩子旁白,传递亲情需真心维系、家人应真心希望对方好的理念 [2] - 拍摄刻意用“中景镜头”,体现一家人关系和感情流动,让故事更有生活感、沉浸感 [3] 创作理念 - 主创未将剧本改成“穿越重生”更“爽”的风格,而是改得更“暖”,认为短剧缺感人、质朴、温暖的作品 [2][3] - 主创在意作品中有没有爱在流动,做好短剧播出后可能只有少数人喜欢的准备 [3] 地域特色 - 短剧在四川拍摄,选取成都、南充、眉山等为拍摄地,角色用四川方言说台词,破圈打动全国观众 [4] - 评论区川渝观众给其他省份观众“科普”方言成了有趣现象 [4] - 剧中锅盔、麻糖等美食轮番登场,展现川渝市井生活的幽默与温情 [4][5] 产业影响 - “微短剧赋能文旅”成为微短剧产业新期待,《家里家外》激发观众对川渝地区的兴趣 [4][5] - 蔡晓艳身上川渝女人的松弛和自信,以及姑嫂互助等情节,令观众对川渝水土心驰神往 [5] 作品意义 - 文艺作品能给予观众学会爱人、用幽默包容化解生活琐事、迎接命运考验的积极滋养 [5]
汽车智能化如何见真章、守底线?红旗品牌推出天工“双子星”
中国青年报· 2025-04-03 21:2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天工05和天工06是红旗品牌全新推出的同平台'双子星',全面搭载了红旗智能科技最新的现货成 果。"中国一汽总经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总裁刘亦功表示,天工05定位"新智国潮豪华纯电轿车", 肩负着红旗品牌跻身汽车智能化体验"第一梯队"的重任。此外,天工05超长续航最高可达850km,且支 持全域900V高压系统极速补能,让用户告别里程焦虑。 作为"新智国潮豪华纯电SUV",天工06不仅搭载了与天工05相同的司南智驾系统和灵犀座舱,还配备了 专属超级适时智能四驱系统,拥有毫秒级的四驱介入响应,既可为用户提供卓越的四驱驾乘体验,又能 让用户享受两驱的极低电耗。 有分析认为,"安全"是制约消费者完全接纳新能源车的最后一块短板。尤其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 升,如何在技术狂飙中守住安全底线,将是摆在所有汽车品牌面前的"必答题"。红旗品牌积极参与新能 源汽车6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牵头制定4项国家推荐标准,在现行标准中贡献占比近三成。 "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不可逾越的底线。"刘亦功说,红旗以对行业和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打造领先 技术,在整车主被动安全、智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为行业和消费 ...
75.9%受访毕业生期待获得保障性租赁住房
中国青年报· 2025-04-03 14:32
文章核心观点 多地推出住房优惠举措吸引高校毕业生,多数受访毕业生认为当地住房支持政策会影响未来工作地选择,毕业生对长期安居支持措施有多种期待 [2][4] 住房优惠举措吸引毕业生情况 - 多地推出求职短期免费住宿、打造人才公寓、租房购房补贴等住房优惠举措吸引高校毕业生 [2] - 89.0%的受访毕业生表示当地住房支持政策会影响未来工作地选择,30.0%认为是决定性因素 [2] - 2025届毕业生卿禾申请到深圳短期免费住房,倾向因租房或购房补贴留在当地 [2] - 2023届毕业生程辉因哈密人才引进政策到当地工作,入住免费人才公寓,后买房仍分享申请经验 [2] - 2024届毕业生杨极因深圳短期免费住房对其心生好感,希望有住房补贴政策就更愿意留下 [3] 毕业生期待的长期安居支持措施 - 75.9%的受访毕业生期待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如青年公寓优先配租) [4] - 63.5%的受访青年希望有购房优惠(如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补贴) [4] - 56.0%的受访毕业生希望打造透明租房平台(政府认证房源、合同范本) [4] - 52.2%的受访毕业生希望提供租金补贴(如按学历分层补贴) [4] - 35.3%的受访毕业生希望打击黑中介、二房东乱象 [4] - 19.9%的受访毕业生希望加强社区融入支持(如社交活动、职业培训) [4] 毕业生对住房的关注点及建议 - 2025届毕业生肖雯找房关心房租、通勤时间、周边设施和安全性,入住补贴后月租金700多元的公寓 [5] - 肖雯建议加强租房市场监管、规范租房平台,加大住房优惠政策宣传并答疑解惑 [5]
中小企业迎利好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再进一步
中国青年报· 2025-04-03 11:52
3月31日,由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 作为一份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意见》提出一个基本目标:构建覆盖各类 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 深度融合。 "以《意见》为指引,以政务诚信、信用监管、个人诚信、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诸多专项政策文件为 支撑,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政策和制度体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王伟分析说。 "数据流动起来,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李春临表示,接下来,一方面将依托全国信用信息 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向部门和地方共享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 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蒋平说,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保持小微企业 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 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4月2 ...
小米SU7交通事故引全民关注 智能驾驶如何守住安全红线
中国青年报· 2025-04-03 11:50
智驾能力有边界,营销更应守红线 事故发生72小时后,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马良(化名)赶忙从柜中翻出自己爱车的产品手册,从头 到尾读完一遍后,他突然有些后怕…… "开启智驾新时代""引领'智驾平权'""车位到车位全程0接管""稳居智驾水平和研发能力的第一阵营"…… 马良回忆说,最近他在观看各大车企的发布会时发现,有关智能驾驶的宣传铺天盖地,调子也越起越 高。 "关于智能驾驶的营销话术让人眼花缭乱,但道路交通的现实却是复杂的。"马良拍下自己手头的新车产 品手册,上面写着,"ADS(智能驾驶)无法完全应对在驾驶过程中因交通、路况、天气等环境变化可能 出现的所有情况。驾驶员始终是驾驶车辆行为的完全责任人,承担安全驾驶的全部责任";另一页则提 醒着,"驾驶员应始终手握方向盘并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接 管车辆"。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 "很显然,无论企业宣传自己的智驾有多么'高阶',它的本质还是辅助驾驶,并不是自动驾驶、无人驾 驶。"独立汽车分析师白德表示,如果消费者只看到发布会和宣传片上的精彩瞬间,而不认 ...
杜绝“开盒”乱象 需要打出社会治理“组合拳”
中国青年报· 2025-04-03 10:31
近期一些引发舆论热议的"开盒"事件,让网络暴力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 这种行为的违法性质,并不存在争议。根据民法典,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涵盖私人生活安 宁、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 他人的隐私权"。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 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对照上述法律规定,"开盒挂人"的做法,显然突破 了红线,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的情况,按照《关于依 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需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已成年的当事人可能面临 数年有期徒刑。但是,面对"开盒"事件中的未成年人,基于其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可以获得"从宽", 并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甚至免除治安处罚,结果很可能只是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开盒"不仅让当事人深陷网络旋涡、精神紧张痛苦,人身财产也处于极不安全的境地,"点到为止"的惩 罚,又怎么能起到震慑作用,让犯错者、潜在的违法者"悬崖勒马"呢?根据法律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