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演唱会为何能成为“行走的GDP”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23
演艺活动的核心经济拉动效应 - 一场大型演艺活动远不止票房收入,更有效撬动城市消费热情,例如截至6月25日累计举办19场大型商业演出,票房收入约2.445亿元,累计吸引观众约44.2万人次,并拉动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综合消费超16.626亿元 [1] - 演唱会成为“行走的GDP”,其背后的情绪消费让歌迷愿意留宿酒店,显著提升外地客源占比 [2] 酒店行业的业绩提升 - 演唱会期间酒店接待客流量达1500至2000人次,日均收入增长近10万元,外地客人占比提升80%至90% [2] - 酒店通过延伸服务如组织“余兴派对”、定制演唱会票根和特别设计房卡套来承接流量,去年1月至9月共承接25场演唱会活动,场均创收约30万元,带动酒店日均收入提升一倍以上 [2][3] 零售与餐饮业的客流与业绩增长 - 演唱会期间商场客流较平时增长超45%,餐饮业绩涨幅超30%,因演艺经济带来的直接营业额提升每月在250万元以上 [4] - 商场内门店交易笔数较平时增加100至200笔,餐饮门店每日客流稳定增加几十桌 [4] 商场的核心运营策略与长期发展 - 商场将“票根经济”和“粉丝经济”作为核心策略,顾客出示演唱会电子票根可获最高八折优惠,并针对不同明星和粉丝群体设计消费福利 [4] - 商场安排粉丝专属接送车和延时经营服务,满足散场粉丝接送及就餐需求 [4] - 演艺经济为商场注入长效发展动力,高频举办的演唱会和赛事表演强势吸引客流,并吸引新餐饮品牌入驻,带动区域首店经济效应 [5]
巴风蜀韵 文脉流传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19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巴山蜀水孕育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 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党的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来四川考察,足迹遍布诸多文化遗产,明确了四川文化遗产的独特地 位,提出了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要求。四川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客 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赓续传承巴蜀文化,让巴风蜀韵的千年文脉奔涌向前、绽放光芒。 源远流长:巴蜀文化的千年文脉 巴山蜀水,是来自自然的馈赠;巴风蜀韵,则是大山大河的交响。四川地处中国地理版图上东西 交汇、南北襟连的过渡地带,东连长江三峡、西靠青藏高原、南临云贵高原、北依秦巴山地,江 河密布、沃野千里,生态多样、资源富集,是民族迁徙流动的汇聚之地、文化交互影响的荟萃之 所。巴蜀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历经数千年淬炼与积淀,孕育了悠久而多彩的巴蜀文化,与中原 文化、关中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滇黔文化等相互影响、交融共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独放异彩的远古明珠。巴蜀历史上溯远古,古人类至迟在30万年前就在四川盆地居住生活,20万 年前就登上了青藏高 ...
去2025天府书展 赴一场秋日书香之约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08
书展规模与定位 - 2025天府书展于10月17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已跻身全国四大书展之列 [7] - 书展理念从“爱阅读 会生活”发展为“不只有书,不止于展”,成为一场文化盛会 [7] 文旅融合创新 - 书展将触角延伸至13个文旅地标,包括凉山建昌古城、宜宾李庄古镇、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等,设立分展场 [8] - 在武侯祠、阆中古城、光雾山等热门景区设置20多个“文旅地标书市”,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 [8] - 主展场设置600余平方米文旅融合展区,呈现织绣、唐卡绘画、龙头琴弹唱、萨朗舞等民族文化活动 [8] - 主展场设立“翻书见川”文创主题公园,销售蜀绣、方言主题帆布袋等文创产品,并首次增设非遗美食街 [9] - 举办“跟着图书去旅行”活动,邀请作家进入武侯祠、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十大文旅地标担任“作家导游” [9] - 三星堆、熊猫基地、杜甫草堂将首发“文旅珍藏版”藏书票,并有机会通过购买文创产品抽中全省景区门票 [9] 分众化读者服务 - 主展场新添银发阅读区和Z世代阅读区,后者将举办“竞启天府·荣耀争锋”电竞争霸赛 [10] - 书展累计配套发放惠民券已超4000万元,并通过“书香天府惠民月”活动延长优惠时间并拓宽线上线下覆盖范围 [10] - 面向乡村少年儿童,书展将举办“共赴成长之约”分享会及“点亮阅读微心愿”全国活动平台上线仪式,该活动6年来已累计举办超千场基层阅读推广活动 [10]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书展聘请法兰克福书展副总裁柯乐迪担任高级顾问,并首次在主展场设立法兰克福书展图书专区,带来千余种外文原版图书 [11] - 展期将举办“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交流研讨会及《万物同舟》新书推介会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11] - 中国出版集团作为“永久主宾团”参展,携旗下23家出版单位的4000余种精品图书亮相 [11] - 山东出版集团作为“年度主宾团”参展,组织9家出版社带来1300余种鲁版好书,包括《儒典》、《齐鲁文库》等 [12]
2025天府书展焕新而来 国际范与民生温度勾勒文化新图景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08
书展定位与战略意义 - 天府书展已从区域性书展成长为全国出版行业重要交易平台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 [1] - 公司致力于推动出版业与科技、文旅、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 书展核心功能包括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如联办第十三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举办中国出版创新发展研讨会等,以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2] 国际化与文化交流 - 书展通过设立国际馆、邀请海外文化名人、在海外设分展场等举措,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格局 [1] - 2025年书展首次设立法兰克福书展专区,并举办“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研讨会等,为全球出版人搭建深度对话桥梁 [1] - 公司积极推动巴蜀文化IP全球化,如大熊猫、三星堆等,并与海外出版机构合作推出多语种“巴蜀文化丛书”及探索“数字藏馆”新形态 [1]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书展数字化升级显著,“文轩九月”小程序已升级为融合服务平台,具备“阅读护照”、“IP数字资产库”、“线上共创社区”三大功能 [1] - 2021年“云世界”平台实现4300万线上人次参与,2024年“文轩九月”小程序联动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家实体书店 [1] - 书展设立数字主题展区展示游戏动漫、数字IP等创新成果,并举办电竞比赛等活动,以构建信息消费新场景 [1] 文化惠民与全民阅读 - “书香天府惠民月”资金从去年500万元增至1500万元,活动周期从1个月延长至3个半月,通过多种折扣形式惠及全年龄段读者 [1] - “点亮阅读微心愿”活动已覆盖省内153个县(市、区)、900多个乡镇(街道),并入选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成为书展核心品牌之一 [1] - 书展精准服务不同群体,特别增设银发阅读区和Z世代阅读区,从空间设计到内容供给贴合不同年龄段读者习惯 [1]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书展以“5+10+18+N”架构打造文旅融合矩阵,创新设计“书展+文旅”主题路线,如宽窄巷子“四川方言有声图书馆”、金沙遗址“太阳神鸟数字阅读步道”等 [2] - 书展打造“文创主题公园”,设置熊猫书店等10余个主题展区,形成集休闲、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2] - 行业探索建立“阅读—文旅—游戏”用户标签体系,例如针对三星堆游客中30%为亲子群体的特点,定向开发“古蜀文明亲子阅读包” [2]
一座城市的产教融合试验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08
职业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模式 - 通过“现场工程师班”等中国特色学徒制模式 大幅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使焊接专业学生可在毕业时获得高级工资格并入职企业 突破常规需五年以上岗位磨练的路径 [1] - 推行“三引三进”机制 将企业引入校园 产品引入实训 师傅引入课堂 推动教师进车间 学生进工段 教学进现场 实现学训产深度融合 [4] - 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60余个 并与2200余家企业共建“厂中校” [5]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适配 - 职业院校持续推进专业与产业适配改革 对数控技术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等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升级 并新增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11个紧缺专业 [3] - 高职院校专业与本地产业匹配度已超过50% 并对围绕德阳“3+1”主导产业设置的相关专业给予每项10万至30万元奖补 [3] - 学生选择专业日益看重就业前景 例如因看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前景而选择智能焊接技术或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3] 实训基地建设与实战能力培养 -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如将便利店 旅行社 电商直播间等商业设施作为实训场所 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导师团队 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一线技能 [4] - 学校牵头建设“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 与东方电气集团 国机重装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合作打造数控技术工程训练中心 航空材料检测平台等创新载体 将生产车间直接搬进校园 [4] - 便利店实训基地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商品陈列 库存管理 数据分析与用户运营等全链路知识 具备毕业即胜任商超店长岗位的能力 [4]
冲刺千亿级园区 助制造业提能级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06
崇州制造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 崇州被定位为成都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目标是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 [2] - 四川崇州经开区力争营收在2024年突破800亿元,并在2027年达到千亿元级别,助力崇州跻身制造业全国百强县名单 [2] 产业基础与现有规模 - 崇州在电子信息、智能家居、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支撑下,四川崇州经开区2023年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772.4亿元 [3] - 崇州2023年规上工业营收达535亿元,在成都市园区中排名第五 [3] - 崇州家居产业规模占四川省家居规上工业产值的45%,占成都市该产业的70% [3] 重大项目进展与产能规划 - 总投资22.5亿元的中发天信崇州生产基地项目提前半年实现封顶 [2] - 投资20亿元的日东材料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已在崇州正式投产 [2] - 中发天信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届时将具备年产200台轻型航空发动机的产能 [6] 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布局 - 崇州正依托国星宇航、中发天信等企业,加快形成航空航天、商业卫星、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 [4] - 成都将支持崇州市建设成都低空产业重要承载地,协调推动崇州天宫机场改扩建,并争取新建一座A1类通用机场 [4] - 崇州空天科技产业园已引入国星宇航“星算”计划总部项目,计划投资建设卫星研发、制造和运营中心 [6] - 围绕国星宇航全产业链,当地梳理出50家目标企业,计划2024年落地3家,目标到2029年实现营收50亿元以上 [6] 产业链延伸与配套发展 - 崇州以培育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配套企业为契机,重点向OCA光学胶、OLED偏光片、Mini/Micro-LED等相关显示领域突破 [5] - 为促成日东材料项目落地,崇州引进了苏州柯创电子材料和成都市永星辰光电科技两家企业,以满足核心辅材的本地化供应需求 [5] - 崇州正加快落地川藏清洁能源创新转化与装备科技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高端能源装备产业 [5] 政策与资源支持 - 成都市的政策、资源、要素(如土地指标、能耗指标、财政支持)会优先向崇州倾斜 [3] - 除“共性”支持外,崇州还将获得“一对一”专属政策支持 [3] - 对于高端能源装备产业,成都明确将在用地空间、产业导入、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崇州支持 [5]
拼搏不止于绿茵场 资阳开辟三个“新赛场”
四川日报· 2025-10-16 09:44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资阳文旅市场表现强劲,游客接待量达196.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7%和27.03% [2] - “双节+赛事”模式是主要驱动力,通过“观赛+旅游+购物+美食”融合,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和发展增量 [2][4][5] 消费赛场 - 资阳中国牙谷队对阵泸州窖香队的“川超”赛事直接带动消费超850万元 [5] - 赛事期间设置12个“第二现场”观赛点,提供免费球衣、啤酒及同步开展美食周等活动以促进消费 [5] - 万达广场当日销售额同比增长13%,金信壹号广场直播赛事吸引客流,带动50余户商家销售额超200万元 [5] 文旅赛场 - 持有“川超”观赛券的球迷可于赛后一周内免费游览资阳A级旅游景区,此举直接吸引超过3万人次的跨区域游客 [6] - 假日期间资阳餐饮企业营收增幅15%以上,各县(区)城区酒店客房出租率同比提升10.63% [6] - 资阳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024年的1.71天提升至2.35天 [7] - 文旅部门策划12场促销活动、17项景区活动、30场文化体验,并联合景区、酒店、餐饮企业推出系列专属优惠 [6] 产业赛场 - “川超”吉祥物“超哥”和“超妹”由本地企业四川伟俊玩具有限公司设计生产,是公司首次尝试承接国内订单,目前产能紧张,订单已排至明年10月 [8] - 中国潮玩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突破580亿元,占全球份额6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 [8] - 资阳凭借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正整合创意设计、文旅场景和制造能力,积极布局和发展潮流玩具产业 [8][9]
取消本市缴存限制 成都“商转公”政策受益范围再扩大
四川日报· 2025-10-16 09:44
政策修订核心内容 - 成都修订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有效期延长至5年 [1] - 修订主要从扩大政策受益范围 优化群众办事体验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1] 扩大政策受益范围 - 取消本市缴存限制 异地缴存人在成都购房也可申请商转公贷款 惠及异地工作 返乡置业等群体 [1] - 无论是异地缴存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 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办理 [1] 拓宽商贷银行范围 - 除15家贷款合作银行外 凡与成都公积金中心签约商转公贷款合作协议的商业银行均可办理业务 [1] - 目前民生银行 华夏银行 平安银行已和成都公积金中心签约 支持商转公贷款 [1] - 成都公积金中心将进一步推进与其他银行的合作 [1] 精简办理要件 - 依托政务信息共享与全国公积金数据通道 推行零资料服务 [1] - 通过共享渠道无法获取的 需提供的申请资料由11项压缩至3项 取消户口簿 还款卡等8项资料 精简率近73% [1] 政策目标与市场影响 - 政策有效期从1年延长至5年 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员可开始缴存 合理安排房贷转换计划 [2] - 政策修订将增强异地缴存人在蓉置业积极性 增强市场活跃度 同时减轻缴存人还贷负担 有助于释放社会消费需求 [2]
四川“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成就公布 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四川日报· 2025-10-16 08:23
改革总体思路与框架 - 聚力攻坚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5] - 集成推进牵引性、深层次的特色改革,选定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主战场,启动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等事项 [5] - 靶向瞄准优服务、惠民生的小切口改革,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谋划推出系列改革举措 [5] - 深入推进强党建、聚合力的赋能式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6] 重点领域改革成就 -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下放174项行政权力事项,至2024年底新区入驻企业数量、税收收入较成立之初实现翻番 [7]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两轮改革行动,2024年全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7万亿元,营收2.3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45%和83% [1][9] -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开展"三朵云"改革,被评为2025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8] -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涉及民营经济的187个事项实现高效办结,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 [1] 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案例 - 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全国首个市级层面探索,2024年攀枝花市经济增速达6.3%,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11] - 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35.3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处于前列 [11] - 支持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6.55个百分点,动力电池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元 [11] - 支持广安深化改革开放,省级给予120项支持政策和项目,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增速排全省第7位 [11] - 开展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全国唯一以集成授权名义开展,两批试点下放44项授权事项、621项支持事项,2024年第一批9个试点区域经济增速为9.8%,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 [12] 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 全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惠及科技人才超3万人 [2] - 借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组建39个城市医疗集团、192个县域医共体 [2] - 通过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10项行动,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20年的77.56岁提高至2024年的78.5岁 [2] 改革经验与推广 - "十四五"以来省委召开16次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50多个具有四川特点的专项改革方案 [1] - "十四五"以来四川有23项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推广,55项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获国家宣传推广 [1]
70天 今年蓉城可观雪山天数已超2024全年
四川日报· 2025-10-16 08:23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蓉城雪山指数"显示:今年在蓉城可观雪山高峰期从4月持续到8月。其中,6月 有14天可见到雪山;5月有11天可眺望雪山;4月、8月可见雪山天数分别达9天。 天数增加的背后,是成都亮眼的生态名片。去年,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历史性突破,PM2.5浓度32 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7微克/立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考核任务。今年截至10月14日,成都市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237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率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 良好的生态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转化为发展价值。"'观山游'成为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专门为看雪山 而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推出了十大雪山观景平台,并持续发布雪山观景指数,将观雪山 从偶然的幸运,变成了可规划、可体验的旅游产品。(记者 吴亚飞) 成都市民在城区即可遥望雪山(资料图片)。沈军 摄(C视觉)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2025年在成都市区内可观雪山天数已达70天,超过2024年 全年62天,刷新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