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组织开展省管领导干部及家属“家庭助廉”活动 推动家风建设常态长效
四川日报· 2025-05-16 08:54
今年5月15日是第32个国际家庭日,当天,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妇联联合开展"强规矩意识 树清廉家风"——省管领导干部及家属"家庭助廉"活动。336名2024年5月以来新提拔实职省管领导干部 及家属齐聚天府家风馆,共同接受家风教育。这是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 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 活动中,省管领导干部及家属共同观看警示教育片《失守》,聆听纪律教育和家风建设小讲堂,书 写廉洁寄语、互赠"廉心卡",并参观天府家风馆。据了解,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从去年起,活动 开始以家庭为单位,组织领导干部及家属共同参加。 近年来,四川省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及家 属参加家风故事巡讲、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家访、参观廉洁文化基地等措施,筑牢拒腐防变的家 庭防线。其中,抓住领导干部"新提拔"这个关键节点,充分运用各地廉洁文化资源,类似的"家庭教 育"模式在多地实践,推动家风建设常态长效。例如,5月9日,乐山市纪委监委、市妇联组织新提拔市 管领导干部及家属共53人走进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开展一场"家庭助廉"活动; ...
四川加大政策扶持、社会协同力度 着力突破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壁垒 为他们插上追梦的“翅膀”
四川日报· 2025-05-16 08:21
教育发展 - 全省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超97%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数达6.7万名 居全国第一 [5][6] - 已建成140所特殊教育学校 实现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全覆盖 21个市(州)全部建成残疾人中等职教部(班) [5][9] - "十四五"以来落实教育资助资金1.92亿元 累计资助14.1万人 6个市(州)实现从学前到研究生资助全覆盖 [5][9] - 融合教育模式推广 江油市特殊教育学校安排定向行走、盲文学习等特殊课程 超百名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7][8] 就业支持 - 2023年和2024年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近两年引导用人单位增设岗位近2万个 [6][10] - 2022年以来为18万名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 为26万名残疾人发放灵活就业和创业补贴 帮助1.6万名农村残疾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 [6] - 政策扶持方面 对首次创业残疾人给予1万元一次性补贴 超比例招用残疾人员工的企业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奖励 [11] - 科技助残成效显著 开展无人机操控、AI工具等新技术培训 广安市残疾人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 [12] 社会协同 - 四川省助残就业创业公益联盟动员百余家单位 形成"1+3+8+N"运行模式 "十四五"以来支持300余个项目 10万余名残疾人受益 [13] - 10余个市(县)建立本地联盟 宜宾市打造全省首个"助残商圈" 泸州市联盟成员达520余家 收集适残岗位4000余个 [14] - 东西部协作机制发挥作用 凉山州17名残疾人通过电工培训 汶川县57名残疾人参与来料加工业务 [13] - 与文旅、酒店集团合作设立非遗文创展销空间 构建多元化支持网络 [1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巴塘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四川日报· 2025-05-16 08:21
项目概况 - 华电金上巴塘水电站位于四川巴塘县与西藏芒康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支撑电源[4] - 项目于2017年10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020年12月大江截流,2023年5月15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3][4] - 电站共安装3台2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4] 技术突破 - 攻克堆石坝坝基廊道普遍开裂渗漏技术难题[4] - 创新破碎岩体快速施工工艺,解决300米级破碎岩体高边坡支护难题[4] - 建成国内首例天然河道与技术性组合式鱼道[3][4] - 创新应用AI技术构建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推动运维体系智能化转型[4] 生态保护 - 将坝轴线上移160米以保护鱼类天然栖息地,被誉为水电工程为生态环保让路的典范[3][4] - 在国内水电站建设中率先实现"截流前实施增殖放流"[3][4] 经济效益 - 机组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33.75亿千瓦时,可满足175万个家庭一年用电需求[5] -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5万吨[5] 战略意义 - 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中央支持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4] - 为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重要支撑电源[3] - 将助力金沙江上游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及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5] 建设进度 - 其余2台机组计划2023年7月、9月投产发电[5]
上线四川省科创通、加大补贴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科创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升级了
四川日报· 2025-05-16 08:21
四川省科创通平台升级 - 汇集政策申报、融资对接、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功能,实现"一网通办" [1][3] - 打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 [1][3] - 简化用户注册、认证和申报流程,提升平台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1][3] - 按照"1+X+N"模式升级,其中"1"为四川省科创通服务平台,"X"为中试平台等技术服务机构,"N"为21个市(州)精细化服务专版 [3] - 目标到2027年年均服务创新主体达到2万家次,形成覆盖全域、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服务生态 [3][4] 科技创新券政策 - 对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科技服务的企业,每年提供最高20万元的补贴 [1][5] - 科技创新券可全省通用通兑,建立省、市兑付联动机制 [1][5] - 支持范围扩大至高性能算力服务、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等 [1][5] - 建立服务订单抽查机制和使用效果评估机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 [1][5] - 政策自2023年5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 [5] 天府科创贷升级 - 支持范围扩大至高层次人才所在企业和创新积分评价企业 [1][6] - 最高贷款金额从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1][6] - 采用"低利率+贴息+禁收其他费用"组合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1][6] - 政策旨在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6] 平台发展历程 - 2014年成都市启动科创通平台建设,通过"科创贷""科创投""科创贴"等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3] - 平台已发展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打通科创链条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3] - 此次升级旨在更好服务全省、辐射西部 [3]
宜宾的上游思维
四川日报· 2025-05-16 04:54
宜宾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 - 宜宾储能产业从无到有,一季度实现产值10亿元,去年同期为0 [2] - 西部首条BC光伏电池量产线预计5月底投产,光电转化效率将从27%提升至30%以上 [2][3] - 宜宾构建"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70% [2] 新能源与光伏产业 - 和光同程光伏科技生产成本为行业头部企业平均水平的85%,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 [2] - 英发德耀科技年产16GW太阳能电池片,是西部首家量产BC电池的企业 [2] - 宜宾储能产业园已有12家企业入驻,中车时代新能源每2小时下线一个储能电池包 [2] 动力电池与储能技术 - 天原锂电新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达业内领先水平,成为动力电池龙头供应商 [2] -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5月底投用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 [3] - 宜宾市新能源产业上线全省首个城市级复合型虚拟电厂,最大可调负荷14万千瓦 [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凯翼汽车2023年产超6万辆,2024年预计产销超15万辆,转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3] - 丝丽雅集团建设年产5万吨莱赛尔项目,预计2024年实现8亿元产值 [3] - 天原集团从氯碱化工转型动力电池材料,成为某龙头电池企业唯一新增供应商 [3] 创新布局与未来产业 - 宜宾谋划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6月将在北京开展专题招商 [3] - 英发德耀设立三家子公司分别探索N型电池、上游材料和BC电池技术路线 [3] - 宜宾设立20多个产业专班,产业科室在经信局占比超60% [2]
在持续求变中寻找城市发展新动力
四川日报· 2025-05-16 04:34
产业转型 - 宜宾GDP首破4000亿元 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三 [1] - 产业结构由"一黑一白"(煤炭白酒)转向"一蓝一绿"(数字经济 新能源) [1][2] - 四大千亿主导产业集群中 优质白酒和动力电池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晶硅光伏 数字经济预计3至5年突破千亿元 [2] 招商引资策略 - 近3年累计签约533个项目 通过"有根的产业"培育转化为发展动力 [3] - 科学研判产业底层逻辑 追踪新兴产业萌芽与成长 [3] - 引入龙头企业 成长性企业 顶尖团队企业 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 [3] - 围绕链主企业延链补链 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 产业生态建设 -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从资金 政策 人才多维度赋能企业 [3] - 注重场景应用 以产品应用带动全链协同发展 [3] - 制造端 研发端 应用端同步发力 提升企业落地率与存活率 [3] 城市发展动能 - 大学城已落地14所高校 在校大学生约10万人 为产业注入人才活力 [5] - 布局"4+4+4"现代化产业体系 明确4个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5] - 加速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通过区域产业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 [6] 城市功能升级 - 五一假期核销超3万张"燃面券" 体现商贸消费领域创新 [4] -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4]
近三年,自贡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一万五千余名,引进人才连年递增 不拘一格抢人才,自贡有拼劲
四川日报· 2025-05-15 10:50
人才引进策略 - 自贡采用"1+4+19"模式吸引人才,包括1场启动仪式、4场对接会和19场系列活动[4] - 设立310个引才专编打造人才"蓄水池",通过"政聘企用"优编赋能计划保留事业编制[5][6] - 近三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5000余名,其中85%来自"双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5][7] 产业人才聚焦 - 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数据标注等产业人才[8][10] - 发布产业人才双向需求清单83项,促成27名人才与11家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0] -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及鹏飞担任飞行控制专业总师,已研发5款大型无人机[8] 人才服务保障 - 提供"盐都青年驿站"7-14天免费住宿,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和100万元创办企业奖励[7] - 发放盐都人才绿卡,在团队建设、项目支持等11个方面提供便捷服务[11] - 升级"青年食堂2.0"、开展子女假期托管班等十项惠青举措[12] 本地高校联动 - 针对四川轻化工大学专业设置匹配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需求[7] - 自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以校友身份在四川轻化工大学专场招聘会喊话留才[4] - 正在升级"新时代人才强市十条"以匹配本地高校人才优待政策[7]
“四川造”十二星将算力送上天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发射入轨
四川日报· 2025-05-15 08:23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 本次发射任务代号"021"意指"从0到1"实现全球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 [3][4] - 由国星宇航研发的12颗计算卫星组成"021"任务星座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4] - 这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次发射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首次发射 [1][4] 星座技术参数与能力 - 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每秒744万亿次计算)整体具备5POPS(每秒5千万亿次计算)在轨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 [1] - 12颗卫星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可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和太空在轨计算 [1][4] - 卫星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 [1] - "三体计算星座"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计算) [1] 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 - "星算"计划将在太空实现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并与地面超100个算力中心互联构成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 [1] - 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和算力分布式调度完成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 [4] - 实现从"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满足太空即时计算需求 [5] 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 采用国星宇航自研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配套AI载荷和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 [7] - 通过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可应用于应急安全、低空经济等领域 [7] - 太空计算技术将助推产业发展解决传统模式下数据传输带宽限制和效率低下问题 [4][7]
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5-15 08:23
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 - 核心观点:川渝两地通过"一廊四带"跨省共建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工作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1] 工作模式与成果 - **川南渝西实践带**:五地联动打造思政"金"课堂,整合红色资源开发18类100余门课程,推出5条研学路线,开展500余场公益送课 [1] - **川中渝西实践带**:构建"传统文化夯基、红色文化铸魂、乡土文化润心"三位一体路径,联合开展1300余场非遗活动,吸引游客200万人次 [1] - **川东北渝北实践带**:以"渝广同兴"文明圈品牌赋能产城融合 [1] - **川东北渝东北实践带**:打造"川渝共铸红色魂·五城同绘强国梦"品牌,开展理论宣讲等活动惠及百万群众 [1] 区域协作机制 - 重庆与四川宣传部联合打造4条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串联成1条走廊,近一年内探索出跨省共建模式 [1]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后,四川外贸企业有点忙 “美国客户催我们赶紧发货”
四川日报· 2025-05-15 08:23
四川外贸特征 - 加工贸易占据全省外贸总额七成左右份额,其中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多以国际航空物流方式出口 [1] - 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等国际班列在四川外贸中扮演重要角色 [1][6] 关税政策调整影响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美国客户催促四川外贸企业尽快发货 [2][3] - 四川外贸机械进出口公司对美业务因关税政策调整恢复,美国客户希望抓住窗口期恢复订单 [3] - 四川酷盼科技有限公司美国经销商联系要求尽快发货,但公司因全球供不应求仍按原计划安排 [3] - 成都中宇道洋商贸有限公司积极筹备恢复对美出口业务 [3] 物流与航运情况 - 四川对美航线物流企业未感受到市场明显变化,业务基本处于满载状态 [5] - 中外运在四川接收的对美出口物流平稳,未出现"订舱难"情况 [5] - 部分贸易企业对政策调整持观望态度,未出现集中清关或发货激增 [5] - 四川到美国的整柜运费从5月下旬开始增长约30% [5] - 部分企业因采用FBO模式或布局海外仓,未受订舱影响 [5] 企业应对策略 - 四川酷盼科技计划在三季度加快生产备货,四季度销售旺季安排发货 [3] - 外贸企业加快完善供应链布局,多元化开拓市场以应对国际经贸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