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海螺新材:拟公开挂牌出售部分资产,挂牌底价为945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0:54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湾路38号的部分土地、房屋、厂区配套设施及配电设备等资产 [1] - 挂牌底价为9450万元(含增值税) [1] - 评估价格为8985.13万元(不含增值税) [1] 交易细节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最终交易对方和交易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1] - 目前无法判断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1] 审批流程 - 交易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靖奇投资"宫斗"升级:法人被罢免仍发公告,合伙人斥其"钻空子"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0:47
8月7日至8日,靖奇投资官方公众号先后发布《风险警示公告》《账户异常告知》,文章落款人均是法定代表人范思奇。 不过,靖奇投资另一位创始人唐靖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发布上述两份公告均属范思奇个人行为,公司对其中部分内容不予认可,认为存 在"掐头去尾"。唐靖人称,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的法定代表人职务,但工商变更仍在流程中,范思奇此举正是"利用变更真空期"。 唐靖人透露,公司已与监管机构沟通,接下来将继续维权,并交由司法部门解决相关问题。 私募靖奇投资的股东纷争还在持续。 公章之争 8月7日,靖奇投资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风险警示公告,内容为《关于非法使用法人印章及合作机构尽职调查义务的声明》(下称《声明》),该 《声明》的落款为法定代表人范思奇,并印有公司公章以及法人章。 信息来源:靖奇投资官方公众号 《声明》指出,公司发现存在人员未经法定代表人范思奇授权,非法使用伪造法人印章及冒用法人签名,擅自进行基金设立、清盘、证券账户开立等 关键法律行为的情形。 《声明》强调,公司已于2025年6月通过律师函形式,正式要求相关人员归还印章,并于6月底向公安机关重新备案法人印章。目前,公司印章依法管 理在法人范思奇本人掌 ...
请明星带火“网红”洗衣液后,若羽臣要去港交所敲钟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0:21
公司上市计划 - 若羽臣计划赴港上市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发行H股事宜 细节尚未确定 [2] - 上市目的为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2] 业务转型背景 - 若羽臣成立于2011年 从母婴品类切入电商代运营赛道 后拓展至美妆、大健康、宠物食品等领域 成为头部电商TP公司之一 [4] - 2015-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达50.49% 但2016年起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 [4] - 公司转向品牌管理转型 孵化自有品牌"绽家"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业务结构变化 - 2024年代运营业务收入7.64亿元 同比减少18.95% 占比从86.78%降至43.25% [5] - 品牌管理业务收入5亿元 同比大增212.24% 占比从11.75%提升至28.38% [5] - 自有品牌绽家收入4.84亿元 占比从18.65%提升至27.42% [6] 自有品牌表现 - 绽家2024年推出香氛洗衣液 上线数月销量破亿 双十一GMV同比增长139% 天猫家清新品牌成交榜首 [8] - 2025年三八促销期间 天猫渠道增长140% 抖音渠道增长340% 位列天猫衣物清洁品类TOP2、抖音TOP3 [8] - 2024年一季度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三位数增长 计划优先拓展东南亚市场 [10] 产品口碑争议 - 消费者投诉产品设计缺陷 如内衣洗衣液瓶口难以开启 残留液体无法压出 [9] - 香氛洗衣液留香时间短被指性价比低 部分用户认为香味工业感重、起泡过多影响清洁效果 [9] - 所有产品均为代工模式 管理层表示暂不考虑收购产线 强调合作顶尖工厂和优质原料商 [9]
吉视传媒:公司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不参与投资目前上映的影片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9:54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波动 [1] - 近期有媒体报道将公司归于国资云、影视等热门概念 [1] - 公司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 [1] - 公司不参与投资目前上映的影片 [1]
默克执行副总裁图达明:中国是显示产业 “核心战场”,AI+多技术融合成发展关键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9:46
中国市场地位 - 中国市场贡献全球显示面板总出货量的50%以上,占据全球液晶显示器出货量70%以上的市场份额 [1] - 中国是公司的第一大市场,也是客户活动和客户支持的首要优先事项 [1]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上海)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以"AI・显示,再谋新篇"为主题,展示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1] - 公司以"We Materialize Light"为主题参展,由执行副总裁图达明亲自带队 [1] 创新成果展示 - 展示三大方向创新成果:显示材料性能突破、光学技术跨场景融合、高科技微芯片量测与检测解决方案 [3] - 液晶显示技术实现3000:1对比度突破,为高画质显示提供新可能 [4] - "licrivision®"技术可调整玻璃透明度与透光率,已逐步应用于汽车行业 [4] - liviFlex™系列材料支持可折叠、可卷曲、可拉伸等自由形态显示屏研发 [4] 技术发展趋势 - 显示行业正迎来多维度创新浪潮,LCD、OLED、车载显示技术及AR领域突破将共同塑造未来趋势 [3] - AR将成为未来关键创新领域,显示技术、透镜技术及波导材料将在AR设备中发挥核心作用 [5] - OLED技术加速向更广泛领域渗透,micro-OLED等新兴技术在特定场景中崭露头角 [6] AI技术应用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液晶材料数据库,涵盖2万种单体分子及30万种混合物组合数据 [5] -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大幅提升液晶材料研发效率 [5] - AI深度融入制造流程,通过数据驱动智能优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 [5] - 公司在OpenAI推出ChatGPT-3.5后六个月内发布内部使用的myGPT首个版本 [5] 行业格局变化 - 行业从单纯追求规模制造转向注重性能精准提升、画质优化及可持续技术研发突破 [6] - 行业动能转向性能精准提升、画质优化以及可持续技术和材料研发突破 [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德国默克集团核心业务之一,旗下拥有光电科技事业部、半导体材料事业部和电子材料供应系统及服务 [4] - 2024年默克集团净销售额达212亿欧元,其中电子科技业务贡献38亿欧元 [4]
中国移动面临"天花板":流量红利消退,下一步怎么办?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9:3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38亿元同比下滑0.5%创近六年首次负增长 [1] - 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但增速持续放缓(2024年同期5.29% 2023年8.39% 2022年19.87%) [1]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降4.1%移动ARPU值降至49.5元同比下滑3% [3] - 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年同期(7.5%)放缓 [4] - 政企业务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25.3% [4] - 新兴市场收入290.7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际业务收入139.72亿元同比增长18.4% [4] 业务板块分析 - 无线上网业务收入1955亿元(占总营收36%)同比下滑4.7% [2] - 语音业务收入342亿元同比下降5.7% [2] - 短彩信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微降0.7% [2] - 有线宽带业务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8.9% [2] - 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5.9% [2] - 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72亿元同比增长17.0% [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国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速1%较去年同期3%大幅收窄 [2] - 传统通信需求渐趋饱和人口红利消退话音短信持续负增长流量增长平稳 [1] - 移动客户总数突破10亿大关(10.05亿户)但净增客户仅56万户 [3] 战略发展方向 - 重点布局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硅基个体 [4] - 推动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激发算力数据等共性需求 [4] - 构建碳硅深度协同创新生态开发软硬一体新产品开辟智能经济新赛道 [4] - 新型信息服务(如人工智能)处于培养发展阶段规模体量仍较小 [1]
借鉴国际经验,六方面构建我国离岸人民币市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9:32
日本离岸金融成功经验 - 日本离岸金融核心在于"藏于无形却赋能全局"的制度设计,通过离岸市场与海外投资协同夯实金融竞争力 [1] - 1998年日本修订《外汇及外国贸易法》废除外汇管制残余条款,使日元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离岸与在岸市场利率联动性增强(利差收窄至5个基点以内) [1] - 离岸金融市场支撑日元国际化三大职能:投资职能孵化器、支付职能放大器、储备货币铺路石 [2] 南美隐形日元经济圈运作 - 日本通过离岸金融+产业投资协同,在南美(巴西、阿根廷)形成"日元-南美"资金闭环,2023年日资在巴西存量达780亿美元 [2] - 巴西建立制度化利润汇回机制实现合规性与效率性双重目标,阿根廷通过离岸节点串联突破外汇管制 [2] - 南美隐形经济圈将局部区域嵌入日元经济圈,统计上归为"第三国再投资"但功能上放大日元国际化 [3] 日本低调策略的多重红利 - 宏观层面:离岸市场低调运作为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压力提供缓冲,对冲短期投机并稳定外汇储备 [3] - 微观层面:降低南美日企融资成本(平均减少1.5-2个百分点)、控制汇率风险、提升税务效率 [3] - 地缘层面:避免被贴上"金融殖民"标签,减少国际舆论压力并增强抗危机韧性 [3] 对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启示 - 需从政策驱动转向制度/市场驱动,建立"服务实体经济-支撑本币国际化-抵御外部冲击"闭环 [4] - 实体锚定:在上海自贸区等试点"离岸账户+产业联动",设立人民币实体标贴制度并搭建跨境大数据核验平台 [5] - 本币循环:在上海/海南打造人民币-外汇双向资金池,构建离岸央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安全资产体系 [6] 风险隔离与制度建设 - 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实现离岸资金"可穿透、可隔离、可熔断",建立逆周期因子动态调节跨境流动 [6] - 税制中性:实行与在岸一致税率+极简流程+快速仲裁,引入预先裁定机制降低企业合规不确定性 [7] - 法治层面设立离岸人民币国际仲裁中心,生态层面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并复制"离岸节点串联"模式 [7] 渐进实施路径 - 优先完善自贸区基础制度而非打造国际标杆,逐步缩小CNH Hibor与Shibor利差(当前约30-50基点) [8][9] - 借鉴日本离岸-在岸利率联动经验,通过沙盘推演建立离岸人民币运行指数监测流动性缺口等指标 [6][9]
中国移动面临“天花板”:流量红利消退,下一步怎么办?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9: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 同比增速仅为1% 较去年同期3%的增幅大幅收窄 行业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2] - 运营商传统通信需求渐趋饱和 人口红利消退 话音、短信持续负增长 流量增长趋于平稳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38亿元 同比下滑0.5% 创近六年来首次营收负增长纪录 [1] - 归母净利润842亿元 同比增长5.0% 但增速持续放缓 较2024年同期5.29%、2023年8.39%、2022年19.87%明显下降 [1] - 主营业务收入4669.89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767.8亿元 销售产品收入同比下滑7.7% [3] 业务板块分析 传统业务 - 无线上网业务收入1955亿元(占总营收36%)同比下滑4.7% 流量红利见顶 [2] - 语音业务收入342亿元 同比下降5.7% 短彩信业务收入161亿元 同比微降0.7% [2]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 同比下降4.1% 移动ARPU值降至49.5元 同比下滑3% [3] 新兴业务 - 有线宽带业务收入686亿元 同比增长8.9% 但增速较上年同期7.5%进一步放缓 [2][4] - 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1367亿元 同比增长5.9% [2] - 政企业务收入1182亿元 同比增长5.6%(占主营业务25.3%)增速较上年同期7.3%回落 [4] - 新兴市场收入290.77亿元 同比增长9.3% 其中国际业务收入139.72亿元 同比增长18.4% [4] 战略布局方向 - 重点发展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硅基个体相关业务 [4] - 推动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融合 挖掘算力、数据需求 [4] - 布局碳硅协同创新生态 开拓百亿级、千亿级智能经济新赛道 [4] - 股权投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达72亿元 同比增长17.0% [4]
闭店率超20%!煌上煌半年减少762家店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9:27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1] - 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同比增长26.9% [1] - 2021年—2025年中期营收分别为14.07亿元、11.82亿元、11.47亿元、10.6亿元、9.84亿元,五年累计降幅达30% [2] 营收下降原因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 [4] - 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 [4] - 肉制品加工业务同比下降11.65%,米制品业务同比下降1.36% [4] 门店情况 - 截至6月30日,公司拥有2898家专卖店,较2024年末净减少762家,闭店率超过20% [4] - 直营门店从241家减少至194家,加盟店从3419家缩减至2704家 [4] - 2020年底专卖店数量曾达到4627家,四年半累计缩减1729家 [5] 利润增长原因 - 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毛利提升 [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38%,促销宣传费从6380万元缩减至3902万元 [6]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2025年营收目标21亿元,上半年完成率46.86% [6] - 2025年净利润目标1.45亿元,上半年完成率53.05% [6] 转型尝试 - 公司曾计划收购广东一家休闲食品企业以切入零食赛道,但最终未成行 [7]
众泰汽车:司法拍卖3.84亿股公司股票,其中196.45万股已成交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6:08
股权结构变动 - 控股股东江苏深商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58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22.96% [1] - 江苏深商及其一致行动人原计划被司法拍卖3.84亿股公司股票 占总股本比例7.61% [1] - 司法拍卖结果中196.45万股(占总股本0.04%)已完成一拍成交 剩余3.82亿股(占总股本7.57%)一拍流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