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三峡集团:长鳍吻鮈全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2:05
三峡集团长鳍吻鮈繁殖技术突破 - 三峡集团成功突破长鳍吻鮈全人工繁殖技术 获得子二代鱼苗1万余尾 标志着该物种种群恢复迈出重要一步 [1] - 长鳍吻鮈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3] - 该物种存在应激性强 性腺发育迟缓 易感染小瓜虫等特性 导致成活率低 苗种培育难度大 [3] 长鳍吻鮈保护研究历程 - 2009年三峡集团启动长鳍吻鮈保护研究工作 2014年突破人工繁殖技术并开展苗种试验性培育 [3] - 2015-2021年持续探索苗种培育技术 2022-2024年攻克野生亲鱼批量化驯养及子一代规模化繁育技术 [3] - 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种群 累计放流子一代长鳍吻鮈43万尾 [3] 最新技术进展 - 2025年科研团队成功将子一代亲鱼调控成熟 繁殖培育子二代鱼苗1万余尾 目前鱼苗体长2-3厘米 长势良好 [3] - 采用小瓜虫病防控 环境调控与营养调控等综合技术手段实现技术突破 [3] 未来研究方向 - 三峡集团将继续深化长鳍吻鮈人工群体建设 开展物种保护技术研发 [4] - 持续助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
法国责令特斯拉停止“完全自动驾驶”欺骗性宣传,否则每日重罚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1:45
法国监管机构对特斯拉的处罚 - 法国消费者监管机构要求特斯拉立即停止将旗下汽车宣传为"完全自动驾驶" [1] - 若公司继续此类"欺骗性营销行为"将面临每日5万欧元(约合41.6万元人民币)罚款 [1] - 监管机构调查发现特斯拉在宣传自动驾驶技术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4] - 特斯拉FSD系统实际仍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路况 与Waymo无人驾驶存在本质区别 [4] - 公司在销售合同中未明确注明交车日期/时间/地点 未提供退款或收据 [4] - 监管机构给予四个月整改期 逾期未改将维持每日5万欧元罚款 [4]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困境 - 特斯拉5月在法国销量同比暴跌67% [5] - 新车注册量降至202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5]
新书上海首发 用故事揭秘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8:15
节水抗旱稻技术突破 - 节水抗旱稻整合水稻高产优质与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在水田可节水50%以上,在旱地可旱直播并抵抗干旱[4] - 配套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实现节水5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1] - 相比传统水稻淹灌栽培,节水抗旱稻可减排温室气体90%以上,其中甲烷减排达97%以上[4][5] 产业发展目标 - "1522"发展目标:新增1亿亩种植面积、增产500亿公斤稻谷、减少200亿吨用水、减排200亿公斤CO2e[3] - 年推广40万公顷可带来1.84亿元碳减排收益(460元/公顷)[5] - 已在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示范推广[5] 产业链创新 - 打造"品种+技术+碳核算"方案,加速前端育种、中端应用、后端价值协同[3] - 形成从"一株稻"到"一粒米"再到深加工产品的全产业链展示[6] - 建立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融合[3] 社会价值 - 助力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双碳"目标[3] - 为农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新路径[4] - 首笔碳普惠交易完成,开创农业碳减排收益新模式[5]
中国科学院百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活动在南宁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7:19
活动概况 - 中国科学院百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21个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1] - 活动由广西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主题为"中科入桂,创启未来"[3] - 活动围绕广西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迫切需求展开[3] 科技成果展示 - 中国科学院精选65项前沿科技成果在现场实体展示[3] - 通过线上平台同步发布240项科技成果[3] - 科技成果彰显了科技在支撑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强劲动能[3] 供需对接与合作 - 4家广西企业与4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分别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材料及海洋医药领域进行供需发布[5] - 各方深入剖析自身优势与合作需求,为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桥梁[5] 金融支持 -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在现场进行详细推介[5] - 基金旨在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金融保障,助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5]
西藏一场高原脑科学学术论坛分享多项研究成果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5:41
高原脑科学学术论坛 - 第六届高原脑科学学术论坛暨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林芝举行,汇聚全国7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 [1] - 论坛共有44名专家学者作汇报交流,学术成果将直接服务于青藏高原人民 [2] 高原脑科学研究进展 -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肖华军教授提出运用航空航天医学等效高度的科学理念改善青藏高原低压缺氧问题 [1] - 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采用磁共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高原环境对大脑影响的生理神经机制,并在脑功能保护方面取得成果 [1] - 陆军军医大学张钢教授研究高原脱适应症发生风险因素与预测模型,聚焦高原居民返回平原后的健康问题 [1] 参与机构与成果 - 研讨会吸引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 [2] - 西藏大学教授马海林表示论坛取得良好效果,学术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
废塑料如何变废为宝?最新研究发现利用细菌或可转换成镇痛药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3:30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塑料废弃物问题日益严重 以可持续方式升级改造塑料是当前首要任务 [1] - 代谢工程利用生物细胞化学反应网络与有机化学结合 可创造新小分子 但能否将塑料升级改造成有用产物尚不明确 [1] 研究核心发现 - 大肠杆菌能将废塑料瓶获取的分子转化为镇痛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1] - 洛森重排化学反应在活细胞中发生 被大肠杆菌内磷酸盐催化 产生对细胞代谢至关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1] - 通过化学方法降解PET塑料瓶获得起始分子 细胞代谢可修复该塑料衍生分子 [1] - 源于塑料的分子作为起始原料 在大肠杆菌中对乙酰氨基酚产量达92% [2] 应用前景 - 首次实现利用废弃物通过大肠杆菌生产对乙酰氨基酚 [2] - 未来可研究其他细菌或塑料类型生产有用产物的潜力 [2]
《数字世界的生命体》艺术展览落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3:24
展览概述 - 全球首展「数字世界的生命体The Digital Wild」于6月初落幕 主题聚焦数字艺术与科技交融 探索数字生命形态 [1] - 展览设置五大展区 通过沉浸式体验呈现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吸引院校及媒体机构组织学生研学 [3][9] 核心展品与技术亮点 - 黄炜《矿野之息》以机械水母影像装置虚构AI生命体终结场景 探讨算法取代自然有机体的伦理命题 [3] - Philipp Artus《水生物》通过交互动画构建生成式水下生态 观众可设计生物行为参数 呈现人工生态的多样性 [3] - 吴子薇团队《拟态》交互装置结合摄像头捕捉与算法生成 支持新闻文字输入干预演化机制 链接技术与社会议题 [5] - Genetic Moo《微世界》包含动作捕捉投影与游戏模块 全球超50万人次互动 观众可调节生物行为参数 [5] - fuse*《梦境》视听装置将28,748个真实梦境转化为影像流 通过机器学习解析睡眠阶段视觉叙事 [7] 教育与行业影响 - 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国际预科书院 嘉兴大学等院校学生参与研学 研究作品技术理念并记录创新思路 [9][11][13] - 深圳国际预科书院同步展出学生艺术展《春醒计划》 融合传统材料与数码像素进行艺术表达 [11] - 广东嘉佳卡通卫视小记者团队以媒体视角探访展览 采访艺术家及观众 [16] 行业意义 - 展览展现数字艺术在深圳的创新土壤 揭示其无限潜力与广阔前景 [15][18]
广东将把英歌舞、醒狮、人形机器人Walker C带到大阪世博会的舞台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3:11
活动概述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将于2025年6月27日至29日举行,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绿美广东,智创未来",突出岭南地方特色和文化特点 [1] 主要活动安排 - 开幕式定于6月27日上午在中国馆举办 [1] - 6月28日将在神户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暨中日大健康产业对接会,预计300多名中日企业代表参会,聚焦大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 [1] 科技展示内容 - 6月28日至29日将展示广东在智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果 [2] - 通过广州地铁沙盘模型展示"四网融合""无人接驳"等智慧交通技术 [2] - 人形机器人Walker C将提供智能导览服务,展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2] - 运用AI交互、动态捕捉等技术制作虚拟数智人、AI知识图谱等文化文博数智产品 [2] 绿色发展展示 - 广东阳江将展示海上风电场和零碳工厂的创新实践 [2] 文化交流活动 - 举办"南粤之窗"国际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展示英歌舞、粤剧、广东音乐、醒狮等非遗民俗精品 [2]
中国民航首个航路气象叠加应用试运行 助力飞行风险管控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2:52
行业创新 - 中国民航业内首个航路气象叠加应用"航空气象—飞行员"APP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应用集成航路轨迹、积冰、颠簸、雷雨等核心气象要素 突破传统二维气象图局限 [3] - 技术突破源于政企协同合作 长龙航空与民航气象中心、民航电信公司联合攻关解决接口开发、数据对接等关键技术难题 [5] 产品功能 - 飞行员可借助系统对航路进行预判 识别潜在威胁并制定绕飞或高度调整方案 [3] - 应用实现飞行计划中真实航路与气象数据一比一精准匹配 支持动态更新和剖面叠加 [3][5] - 具备实时性和图形清晰度优势 可根据航班延误调整起飞时间并推演后续天气变化 [3] 应用效果 - 解决传统气象图中航路叠加缺失、信息更新滞后、决策支持不足等问题 [5] - 试用飞行员反馈应用使雷雨、结冰、颠簸等风险航段可视化程度显著提升 [3] - 目前已覆盖长龙航空所有航线 未来将持续优化推广 [6] 技术特点 - 实现国家级气象数据与航空公司运行数据的深度融合 [5] - 支持平面和剖面双重叠加功能 超越其他仅能提供云图的专业软件 [3] - 系统可自动同步最新气象数据 确保飞行方案实时更新 [3]
创新CMV预防药来特莫韦儿童适应证在华获批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2:34
产品获批信息 - 默沙东新型非核苷类巨细胞病毒抑制剂普瑞明®(来特莫韦)两种剂型(片剂和注射液)获中国NMPA批准,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且体重≥6kg的儿童患者 [1] - 完整适应证覆盖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MV血清学阳性成人和儿童患者,用于预防CMV感染和CMV病 [1] - 该产品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唯一可用于HSCT成人和儿童患者的CMV预防方案 [1] 临床意义 - CMV是广泛存在的疱疹病毒,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 - CMV感染和CMV病直接导致移植手术相关死亡率升高 [1] - 中国婴幼儿期CMV抗体阳性率达60%-80%,儿童因免疫系统未成熟面临更高移植后病毒重燃风险 [1] 市场定位 - 普瑞明®(来特莫韦)是该领域全球首款CMV预防性治疗方案 [2] - 产品自2022年在中国首次获批用于成人患者以来,已对HSCT中的CMV防控模式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2] - 此次获批将产品适用范围扩展至儿童患者群体 [2] 公司表态 - 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表示HSCT是恶性血液疾病患儿的重要治疗希望 [2] - 公司强调新产品将为儿童患者提供CMV预防性治疗,保障其生命健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