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日报网络版
icon
搜索文档
茂名高州率先探索投建运一体化模式 小地块拼出产业发展全景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 高州市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创新供地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乡村经济振兴 [1][2][6] 土地整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园 - 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分散土地整合为辐射4个镇、带动7000多户农户的核心产区 [1] - 园区内建起全自动加工中心,稻米经过18道工序后热销粤港澳大湾区,身价翻了几番 [1] - 推广水稻种植全托管模式,使小农户融入农业现代化快车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未来社区建设 - 高州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索投建运一体化新模式,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1] - 二期整治规划覆盖7个镇,建设1个万亩方、10个千亩方、16个百亩方项目,总投资超35亿元 [2][3] - 在石鼓镇南茂坡村打造粤西首个农村未来社区,3条自然村85户村民迁入新居,社区占地96.79亩并配套数字化服务中心 [2] 创新投融资与运营模式 - 采用"F+EPC+O"模式,即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由政府资金撬动,国企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实现风险共担和全程合作 [3] - 该模式避免政府投资项目"建完就走"导致的设施闲置问题,保障项目可持续推进 [3] - 一期镇江镇"万亩方"项目已见成效,187栋民房外立面翻新,2.3公里碧道建成,未来将引入游船、民宿等业态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 [3] 点状供地政策与特色产业发展 - 通过"点状供地"政策挂牌出让柏桥村29.37亩土地,打造荔枝产业集聚区 [5] - 集聚区建设甜蜜蜜酒店、知青饭堂等设施,提供超100个就业岗位,年营业收入约3000万元,助力柏桥村成为"亿元村" [5]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开业后首月吸引游客超130万人次,带动村平日客流增长超六成,节假日激增三四倍 [5] - 点状供地模式针对30亩以下零星地块,适合乡村产业分散多元的特点,正在其他镇复制推广 [6]
2025世界服装大会将于11月16日—17日在东莞虎门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世界服装大会定于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时尚变革 多元共生” [1] - 大会将包含开幕大会、虎门展望、主题发布、交流对接等十余场活动 [1] 大会核心议题与目标 - 聚焦数智技术、人工智能在时尚领域的最新应用,旨在打破技术壁垒并推动产业跃迁 [1] - 以文化多样性为核心,强调设计包容性,推动消解文化壁垒 [1] - 围绕可持续发展议题,计划建立合作机制以应对行业共性挑战,提升产业韧性 [1] - 旨在汇聚全球品牌领袖、设计大师与跨界精英,驱动创新动能,催化产业生态无界共生 [1] 东莞及虎门服装产业基础 -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规上工业产值超过970亿元 [1] - 虎门镇拥有近3000家服装企业,产业总产值约300亿至400亿元 [1] - 庞大的产业体量为当地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 - 此前两届大会已助推东莞时尚产业破局突围,声名远扬 [1] 未来发展规划与机遇 - 行业将借力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积极抢抓全球经济新业态机遇 [2] - 计划建设时尚专业区,培育企业与人才,打造“东莞优品”以强化竞争力 [2] - 深化与广州、深圳的联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 - 2025世界服装大会预计将展示新风貌,助力把握机遇并推动全球产业发展 [2]
广州南沙站预计2028年2月底竣工 1小时通达大湾区多个城市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项目概况 - 广州南沙站项目计划于2028年2月29日竣工 [1] - 南沙站位于南沙区珠江街道,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 [1] - 南沙站是广州市客运枢纽"五主四辅"规划中的重要辅助站 [1] 规模与定位 - 南沙站站场远期规划为14台29线,规模将超过广州白云站的11台24线 [1] - 南沙站紧邻南沙枢纽区块,将打造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未来城市示范区 [1] - 南沙站将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肇顺南、中南虎城际等多条铁路线路 [1] 设计与功能 - 南沙站站房采用"高架候车(深江铁路)+线下候车(南沙港铁路)"的复合形式 [1] - 深江铁路采用东西两侧腰部进站模式,旅客流线为"上进下出" [1] - 南沙港铁路采用线下进站模式,旅客流线为"下进下出",以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和旅客体验 [1] 交通网络整合 - 南沙站将贯穿地铁18号线、15号线和4号线复线 [1] - 项目将进一步织密大湾区"高铁—城际—地铁"多层次交通网络 [1] - 南沙站将成为大湾区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 [1] 区域影响 - 南沙站的建成将极大缩短大湾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1] - 项目将实现1小时有效通达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主要城市 [1] - 项目有助于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1]
深圳放宽高技能人才引进入户条件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用于入户申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新政策主要有3点变化:一是证书类型扩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用于申请办理人才 引进入户;二是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可参照高级技师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入户;三是通过市外评价机构评 价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须参加相应等级的综合水平测试。 为了保障政策衔接顺畅,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前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可按照2016年的《深圳 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入户,继续执行《深圳市技能人才引进紧缺职业目录(2017 年)》。 2016年发布的《深圳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规定,高技能人才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入户需要满足以下条 件: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且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 人员;具有高级技能职业资格,且在深圳市参加社会保险满3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这里 的职业资格证书需同时符合深圳市技能人才引进紧缺职业目录。非在深圳市参加考试的技能职业资格证 书(含全国、全省统考类),须通过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组织的相应等级综合水平测试。 近年来,国家、省持续推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原"五级工"制度调 整为"八级工"制度,职业技 ...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招聘活动以"小而美、小而精"为特色,每场招聘精选超50家企业和超2500个岗位。其中,上海站覆盖复 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由深圳福田、罗湖、宝安、龙岗四区承 办9场专场招聘;山东站覆盖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所高校,由深圳光明区 会同河源、汕尾市承办3场招聘活动。 9月23日,将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首场招聘专场。预计当天参会 企业超100家,涵盖世界500强、科技50强、国企、上市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 人"等多元类型。腾讯、华为、比亚迪、顺丰、欣旺达、大族激光等企业,以及鹏城国家实验室、深圳 大学、深圳医学院等科研院校悉数参与,提供岗位聚焦计算机、新能源、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前沿领 域,其中还有一批年薪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优质岗位,充分体现了深圳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 迫切需求与诚意。 为进一步提升精准引才效率,除上海、山东外,深圳还将于10月下旬组织50家以上人工智能、智慧医疗 和金融行业的优质用人单位,分别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行专场招聘会,线上线下提供超1000个优质 就业岗位,"靶 ...
撬动金秋文旅消费市场 展现行业协同发展活力 广东旅博会3天吸引超15万人次观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展会规模与观众数据 - 总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 吸引超15万人次观众入场 [1] - 国际馆参展规模扩大 28个国家和地区官方机构组团参展 [1] - 中东及美洲地区参展机构数量同比增长显著 [1] 国际参与与合作成效 - 冰岛驻华大使馆 阿曼旅游部 挪威国家旅游局和捷克旅游局首设独立展台 [1] - 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表示展会为两国文旅业界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1] - 通过展会精准链接大湾区消费市场 [1] 消费促进与商业表现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放消费券 消费拉动比例达1:5 [1] - 广之旅销售数据同比增长超30% [1] - 康辉旅游营业额同比实现20%增长 [1] 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 - 以"智汇文旅提质行动"为核心 12家科技企业同台亮相 [2] - 新质生产力资源对接活动开展近200场洽谈 [2] - 科技企业与文旅企业直接对接的高效平台 [2] 跨界融合与产品创新 - 广东文旅产业融合展区展示非遗传承 数字内容 虚拟体验等多元内容 [2] - 迪士尼游轮 南方航空 广汽集团带来覆盖"海陆空"全场景文旅产品 [2] - "我在湾区看全运"观赛旅游产品备受关注 [2] 重点项目与签约成果 - 蕉岭县签署"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先导区"意向合作协议 [2] - 广州塔与吉卜力工作室联合推出"宫崎骏电影世界的奇境漫游"项目 [2] - 中国大酒店发布"消失的名菜"登陆邮轮合作项目 [2]
首届广东优品展闭幕 3天“吸金”70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2
展会基本情况 - 首届广东优品展于9月14日在广交会展馆闭幕 展期3天吸引入馆观众超8.2万人次 [1] - 现场成交1.19亿元(含线上销售) 现场成交及意向订单总额达69.62亿元 [1]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设置家电电子、服饰美妆、玩具文创、健康食品、家具家居5大主题展馆 [2] 展会战略定位 - 以创新"展演销融合"为核心模式 精准链接制造端与消费端 [2] - 搭建内外贸一体化新平台 助力粤企拓展内销市场 [2] - 推动广东从"制造强省、外贸大省"向"品牌强省、双循环枢纽"转型 [1] 参展企业情况 - 1086家参展企业涵盖家电电子、智能家具、非遗文创、健康食品等领域 [4] - 包括美的、TCL、华为等龙头品牌 奥马冰箱、凌丰集团等外贸出口"隐形冠军" 哈一代玩具、明华堂汉服等新锐品牌 [4] - 不少代工多年的外贸企业现场展示自有品牌转型成果 [4] 企业战略调整 - 奥马冰箱带来全新母婴冰箱 专门打造符合国内审美的外观设计 与出口产品同生产线但采用不同设计 [3] - 汕头市东通科技以"濠江盒子"招牌组团参展 通过宠物品牌momohemo撬动国内市场 [4] - 凌丰集团在展位设置直播间 通过社交媒体与年轻用户直接沟通 [7] 产品创新特点 - 哈一代玩具推出毛绒兵马俑、青花瓷风格兔子公仔等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 [6] - 采用中药材玩偶等创新设计 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引发情感共鸣 [6] - 法国采购商对创维、TCL、格力等品牌的家电产品品质表示满意 [5] 展会创新模式 - 采用"展演销"融合模式 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7] - 设置官方特许商品线下零售点等主题场景 结合政策宣讲、优品甄选论坛等精准对接活动 [7] - 通过年度广东优品名录库、优品产销对接会等衍生项目形成长效机制 [7]
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拟落户广州 总投资约295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2
公司投资与项目规划 - 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 建设全球首条第8.6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 总投资约295亿元 计划2025年11月开工 [1] - 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为2.25万片 主要覆盖平板、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等中大尺寸高端显示产品 [1] - 产线全部采用TCL华星自主研发的印刷OLED技术 项目运营后有望成为我国显示企业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实现技术超越与市场引领的标志 [1]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能布局 - TCL华星在OLED领域深耕10余年 具备完整印刷OLED量产能力与核心专利布局 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1200件 覆盖设计、材料、工艺与设备全链条 [1] - 公司位于武汉的G5.5印刷OLED生产线(t12)已于2024年11月实现量产并持续提升产能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新型显示市场趋于稳定 折叠屏与车载显示等新增长点崛起 OLED正加速成为高端主流技术 [2] - 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占比达27% 至2030年有望提升至35% [2] - t8项目将助力TCL华星抢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 扩大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2]
黄坤明王伟中到首届广东优品展巡馆并调研把广东优品展办好办实办出成效 更好助力稳外贸扩内需促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3 09:27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会共设置家电电子 服饰美妆 玩具文创 家具家居 健康食品5个行业展区[1][4] - 吸引1086家企业参展和2175家境内外专业采购商报名采购[4] - 举办42场供采对接活动 现场不少展位前人头攒动[2][4] 政府支持与发展方向 - 省委书记强调要高标准高水平办好展会 聚集人气 带旺消费 促进生产[1] - 要求借鉴广交会经验 做优做强平台功能 探索常态化办展模式[3] - 坚持市场化办展方向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提高供采匹配效率[3] 产业促进与市场拓展 - 鼓励企业精准捕捉消费新需求 调整生产结构 加大新品研发力度[1] - 通过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内外贸市场 让广东产品走向全国全球[1][2] - 接续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 紧盯国庆假期和十五运会等消费热点[3] 经济影响与发展目标 - 展会旨在服务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1] - 有效打通生产 流通 消费环节 助力稳外贸 扩内需 促发展[3] - 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3]
汕头首个“风渔融合”海洋牧场投产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2 15:45
项目概况 - 中国大唐投建的汕头首个"海洋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盛唐一号"于9月11日投产 [1] - 海洋牧场跨距38米 高度56.5米 总重1760吨 养殖水体达1.36万立方米 [1] - 设计可抵御16级超强台风 采用吸力筒基础实现免打桩和整体迁移功能 [1] 技术特点 - 项目具备安装快、经济环保的特点 提供稳固基座的同时支持海洋牧场整体迁移 [1] - 吸力筒基础技术免去打桩环节 兼具环保性与工程效率优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