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刚刚,现货黄金首次站上3700大关,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3:11
金价自8月20日以来升势明显,累计上涨近400美元。 美元指数现跌破97关口,创两个月新低。 | < w | 美元指数 | | | | Q | | --- | --- | --- | --- | --- | --- | | | USDX.FX | | | | | | 96.7556 | 前收 | 97.3570 | 开盘 | 97.3462 | | | -0.6014 -0.62% | 卖出 | 96.7556 | 买入 | 96.7556 | | | 最高 97.3891 | 今年来 -10.81% | | 20 ■ | -1.42% | | | 最低 96.7355 | | | 10 日 -0.95% 60 日 -1.65% | | | | 分时 | | 五日 日K 周K 月K 更多 ◎ | | | | | 疊加 | | | | | 0 | | 97.9785 | | | Canada Manager of Children Company of Children | | | | | | | | 10:19 96.7571 | 0 | | | | | | 10:19 96.7567 | 0 | | 07 ...
落户规则改了!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城市,将互认居住、社保年限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3:04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政策 - 国务院批复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江苏苏南重点城市 浙江杭甬温等城市群或都市圈 试点实施期限为2年 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2] -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指都市圈或城市群内部实行居住年限 社保缴纳年限等户籍准入条件的跨城市累计互认制度 减少城市间户籍壁垒[3] - 试点覆盖长三角 珠三角 成渝等重点区域 具体包括苏南五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 杭甬温三市 长株潭三市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广州/深圳除外)及成渝双城经济圈[3][4][5] 区域试点具体实施方案 - 苏南试点方案要求实现五市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居住和社保缴费年限可跨市累计[3] - 杭甬温试点开展三市户籍准入年限互认 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杭州市区除外) 全面推行电子居住证 公共服务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4] -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在除广深外七市开展户籍准入年限互认 探索居住证互通互认 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4] - 成渝试点推动双城经济圈户籍准入年限互认及居住证互通互认[5] 政策演进与地方实践 - 政策最早于2019年由国家发改委提出 近年来江苏 浙江等省份已开展地方探索[5] - 浙江省2023年明确实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 长三角城市群内社保缴纳年限可合并计算 居住年限开展同城化累计互认[5] - 苏州市2023年规定申请落户前12个月在长三角三省一市(除苏州)缴纳社保的期限可累计合并计算 视同苏州连续缴费[6] 改革核心目标与配套机制 - 改革核心是破除要素自由流动障碍 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 提高人才集聚能力[7] -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员流动制度障碍 将公共资源和服务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 保障流动人口权益[7] - 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扩大居住证持有人权益范围 推动公共服务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 住房供应 编制等保障机制[8]
外资购房政策新变化,释放什么信号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3:04
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旨在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2][3] - 政策包括缩减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负面清单 取消不得购买非自用住宅房产限制 [2][6] - 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 银行可自行决定事后抽查比例和频率 [3] 境外个人购房结汇支付便利化 - 港澳居民购房结汇支付便利政策从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推广至全国 [3][5] - 境外个人可凭购房合同先行办理结汇支付 后续补交备案证明文件 [3][5] - 政策前提是需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2][7]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调整 - 取消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房产的限制 [6][7] - 调整背景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 原有措施为防范热钱投机炒作出台 [6] - 政策优化旨在适应新形势要求 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6]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成效 -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采用"先结后补"模式 累计办理2603笔购房支付业务 [5] - 资金规模达29.93亿元人民币 有效满足港澳居民安居置业需求 [5] - 试点取得积极反响 为跨境长者置业养老提供金融支撑 [5] 政策实施目标 - 便利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合理购房需求 推动区域融合和人才流动 [5] - 鼓励境外资金投资境内房地产 优化外资来华投资兴业环境 [3][7] - 外汇管理局将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支持合法合规跨境投融资活动 [7]
688766,一则公告20cm涨停!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2:3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6日公司股价大幅高开并实现20%涨停 收盘报105.6元 总市值达156亿元 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1] 收购交易概况 - 拟现金收购参股公司诺亚长天控制权 从而间接控股半导体公司SHM [1] - 交易目前处于意向阶段 需评估目标公司估值及协商具体交易条款 [2] - 交易完成后诺亚长天及SHM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标的公司业务特征 - SHM主营高性能2D NAND及衍生存储器产品 包括SLC NAND/eMMC/MCP [3] - 核心竞争力涵盖固件算法开发/测试方案/集成封装设计/产品定制 [2] - 在韩国日本设工程中心 亚洲欧洲北美设销售办事处 [2] - 诺亚长天出资600万美元100%控股SHM [2] 收购战略意义 - 增强存储器芯片领域竞争力 丰富产品线布局 [1] - 切入现有产品矩阵不具备的2D NAND细分市场 [4] - 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电安防/可穿戴/智能终端等领域 [3] 公司经营现状 - 上半年存储芯片业务收入6.73亿元 占总收入74.23% 同比下降6.98% [3] - 总营收9.07亿元同比增长1.2% 归母净利润4073万元同比降70% [3] - 核心业务为NOR Flash和EEPROM两类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 [3] 行业技术格局 - 2D NAND属非主流技术 3D NAND因更高存储密度成为市场主流 [4][5] - 2D NAND技术瓶颈在15nm制程 具制造成本较低优势 [5] - 海外大厂产能转向高毛利产品 释放旧技术产品市场份额 [5] AI驱动需求 - AI发展为存储芯片需求增长关键支撑 服务器对DRAM/NAND需求达普通服务器8倍/3倍 [4] - 公司通过此次上市后首笔收购响应AI带来的存储芯片机遇 [4]
英特尔中国区“换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2:19
2025.09.16 作者 |第一财经 李娜 9月16日,英特尔宣布,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于本月退休。英特尔称,这是自今年2月对王稚聪任 命以来,按计划进行的管理层交接。 据了解,王锐是英特尔中国区首位女董事长,1994年加入英特尔,曾担任英特尔华为全球客户总经理。 此外,她还担任过技术支持事业部(TEG)总经理、平台工程事业部副总裁兼融合信号IP解决方案事业部 总经理等职务。2021年,王锐被任命为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 本文字数:1142,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王锐 英特尔在最新发布的声明中表示,"王锐重新定义了英特尔中国战略,升级了组织架构,领导了多项新 举措,推动与全球运营的深度协同,提升对中国市场的支持。" 曾有英特尔内部员工评价,"王锐是最了解中国区业务的高管,在她的主导下,英特尔中国区领导团队 有了更大的授权。" 王锐曾在2021年担任董事长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英特尔内部正在建立起一套机制,让中国 的市场需求在全球规划层面变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原来就是把美国最先进的技术拿到市场上,但我 们正在从根上把中国区的需求做进英特尔长期的策划里。" 但受英特全球市场业务恶化影响,中国区市场推动 ...
融资租赁产融讲坛|低空经济与航空租赁业务创新探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2:19
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并连续两年将其列为新兴产业发展核心方向 [1] - 政策端与产业端同频共振推动全国多地积极行动使低空经济与航空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1] - 航空领域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普遍面临装备购置成本高、资产流动性弱及融资渠道单一等挑战 [1] 产融结合论坛 - 第一财经联合上海交易集团及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于9月18日举办低空经济与航空租赁业务产融讲坛 [1] - 论坛共探低空经济产融结合新范式并聚焦如何发挥融资租赁以融促产及以融促销优势赋能航空产业链创新发展 [1] 演讲主题与嘉宾 - 中国商飞公司营销中心市场部专家王如华主讲国产民机进展和展望 [2] - 航升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监杨欢主讲商业航空业和飞机租赁业务发展 [2] -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静静主讲飞机资产租赁业务新探 [2] - 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许贺主讲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和展望 [2] - 头部eVTOL企业沃兰特航空联合创始人黄小飞主讲以科技丈量天地——低空经济怎么看及怎么办 [2]
全球创新指数公布:中国首次跻身前十,这一指标超过瑞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2:00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瑞士以66.0分位居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首位 瑞典和美国分别以62.6分和61.7分位列第二和第三 [2] - 韩国创新指数得分60.0排名第四 新加坡以59.9分位列第五 英国和芬兰分别以59.1分和57.7分排名第六和第七 [2] - 中国以56.6分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排名第十位 [1][2][3] 中国创新表现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百强创新集群 共计24个集群入选 [1][4]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跃居全球创新集群榜首 北京和上海-苏州集群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 [1][4][7] - 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方面超过瑞士 研发支出规模全球第二 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 [3][4] 研发投入强度 - 中国"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接近OECD国家2.73%的平均水平 [5]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5] - 长三角区域研发投入强度达3.33% 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1年增长145% [8][9] 全球研发趋势 - 2024年全球研发支出增速降至2.9% 预计2025年进一步降至2.3% 创十多年来最低增速 [10] - 全球领先企业研发支出名义增长率仅3% 显著低于过去十年8%的平均水平 [10] - 软件与ICT服务行业研发支出占比从2018年14%上升至2024年20%以上 汽车行业占比从18%回落至14% [11] 行业研发特征 - 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研发强度达19% 居各行业首位 软件与ICT服务行业以14%的研发强度位列第二 [11] - 美国企业贡献全球47%的研发支出 亚洲地区占比30% 其中中国企业贡献约18% [11] - 风险投资总额2024年增长7.7% 但若剔除美国大型交易和AI领域投资 实际呈现收缩态势 [10]
独家 | 刘强东喊话王兴:“我们不应该变成仇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1:54
公司动态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尝试与美团CEO王兴会面但未成功 王兴因与滴滴程维在巴西外卖业务竞争而缺席[1] - 刘强东强调民营企业应简单实在交流 企业竞争应基于战略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而非个人恩怨[1] - 刘强东公开表达对王兴的尊重和对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的赞赏[1] 行业竞争 - 美团与滴滴在巴西外卖市场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被王兴称为"战争"[1] - 企业领导人认为商业竞争不应演变为个人恩怨 需通过价值创造和信誉赢得消费者[1]
国务院批复!这些城市落户,将互认居住、社保年限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1:28
户籍制度改革试点范围 - 国务院批复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江苏苏南重点城市 浙江杭甬温等城市群或都市圈 [1] - 试点地区需在2年内完成改革任务 预计2027年完成全部试点 [1] - 涉及户籍互认的具体区域包括:苏南五市(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镇江) 杭甬温三市(杭州 宁波 温州) 长株潭三市(长沙 株洲 湘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江门 肇庆 惠州 东莞 中山)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 [2][3] 户籍互认机制内容 -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指在都市圈或城市群内跨城市累计承认居住年限和社保缴纳年限 [2] - 苏南地区明确实现五市间居住和社保缴费年限互认 消除户籍迁移壁垒 [2] - 杭甬温试点推行电子居住证 并实施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 [3] - 粤港澳大湾区在广深外城市开展户籍互认 探索居住证互通互认 [3] - 成渝地区推动双城经济圈内户籍准入年限互认及居住证互通 [3] 政策演进与地方实践 - 户籍互认政策最早于2019年由国家发改委提出 后续多次在中央文件中强调 [4] - 浙江省2023年明确长三角社保缴纳年限可合并计算 并鼓励居住年限互认 [4] - 杭州淳安县实行长三角三省一市社保年限合并计算机制 [5] - 苏州市规定申请落户前12个月在长三角缴纳社保的期限可累计合并计算 [5] 改革核心目标与配套措施 - 本轮改革重点破除要素流动壁垒 解决人才流动与创新创业活力问题 [6] - 通过户籍改革将公共服务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 保障流动人口权益 [6] - 多地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扩大居住证持有人权益范围 [7] - 具体措施包括: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杭甬温)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地提供(合肥都市圈) 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衔接(郑州) 建立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财政及资源保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 [7]
亏损地产股连收9个涨停 傍上宇树机器人概念成“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1:16
股价异动表现 - 公司股票在9个交易日内连续收获9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152.65%,截至9月16日收盘价为6.67元/股,总市值172.06亿元 [1] - 因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100%,触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纳入异动股票名单,监控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9月26日 [1] - 交易量明显增长、换手率大幅提升、股东人数显著增长,且个别机构股东出现减持清仓行为 [3] 基本面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0.39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8.39亿元 [1] - 公司明确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及重大交易类事项 [1]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控股股东均未买卖公司股票 [1] 股价驱动因素 - 控股子公司盈信公司(持股62.74%)通过投资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股权,该投资仅为财务性投资,对基金决策无控制力 [2] - 宇树科技作为机器人领域企业即将IPO,叠加机器人板块整体活跃度提升,推动资金涌入 [2] - 公司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流通盘适中,成为游资拉升的潜在标的 [2] 潜在风险提示 - 若宇树科技IPO延迟或利好兑现,叠加公司持股比例极低(0.3%),股价可能快速回归基本面 [2] - 股价短期上涨过快,存在下跌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