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财经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云业务增速创三年来最高,亚马逊预计遣散费达18亿美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09:16
10月31日,亚马逊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亚马逊净销售额增长12%至1802亿 美元;净利润为2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6%。亚马逊第三季度的北美销售额增速为11%,国际部门营 收增速为10%。 该公司核心业务亚马逊云AWS在第三季度实现了309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0%。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亚马逊业务的各个方面推动改进, 我们看到亚马逊整体业务持续强劲增长。AWS 的增长速度达到了自 202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长 20.2%,人工智能和核心基础设施的需求依然强劲。" 受AWS业务创三年来最高增幅影响,亚马逊股价在盘后上涨超13%。 此外,亚马逊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4亿美元,与2024年第三季度持平。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包含 两项特殊费用:25亿美元与联邦贸易委员会和解有关,18亿美元为预计遣散费,主要与计划裁员有关, 该费用涉及北美、国际以及AWS三个业务部门。若不计入这些费用,营业收入将为217亿美元。 10月28日,亚马逊发布公告,称正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裁员规模达到1.4万人。亚马逊表示,本次裁 ...
苹果最新季度大中华区收入下滑,管理层预计下季度恢复增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08: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0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 [1] - 2025财年第四季度净利润2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6.4% [1]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毛利率47.18% [1] - 2025财年全年营收4161.61亿美元,同比增长6.4% [1] - 2025财年全年净利润11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1] - 2025财年全年毛利率46.9% [1] - 公司市值达4.0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6] 分业务收入表现 - 第四季度iPhone收入490.25亿美元,同比增长6% [3] - 第四季度Mac收入8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3] - 第四季度iPad收入69.52亿美元,同比增长0.03% [3] - 第四季度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收入90.13亿美元,同比下降0.3% [3] - 2025财年iPhone收入2095.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创历史新高 [3] - 2025财年Mac收入3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3] - 2025财年iPad收入280.23亿美元,同比增长5% [3] - 2025财年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收入356.86亿美元,同比下降3.6% [3] - 第四季度服务业务收入28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 [3] - 2025财年服务业务收入109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3] 分区域市场表现 - 第四季度美洲收入441.92亿美元,同比增长6% [3] - 第四季度欧洲收入28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3] - 第四季度日本收入6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 [3] - 第四季度其他亚太市场收入8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3] - 第四季度大中华区收入1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3.6% [3] - 2025财年美洲收入1783.5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4] - 2025财年欧洲收入11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9.6% [4] - 2025财年日本收入28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4] - 2025财年其他亚太市场收入3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9.9% [4] - 2025财年大中华区收入643.77亿美元,同比下降3.8% [4] 管理层评论与业务驱动因素 - 第四季度iPhone收入增长主要由iPhone 16系列驱动 [4] - 大中华区收入下降主要由于iPhone的供应限制,iPhone 17系列部分型号仍存在供应限制 [4] - 中国市场的商店客流量在逐年增加,iPhone17受到欢迎,预计下一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将恢复增长 [4] - 中国市场补贴涉及多个产品类别,总体看补贴有较好效果,拉动了消费者购买需求 [4] - 公司正在构建AI私有云,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务器已开始在美国休斯敦工厂生产 [5] - 公司使用自创的基础模型并在私有云中运行,还有几个模型在开发中 [5] 业绩展望 - 预计下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0%~12% [5] - 预计下一季度iPhone收入同比增长百分比两位数 [5] - 预计下一季度服务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 [5] - 预计下一季度毛利率在47%~48%之间,其中考虑了14亿美元的关税相关成本影响 [5] - 公司正在大幅增加对AI的投资 [5] - 预计下一季度运营支出在181亿美元到185亿美元之间 [5]
科技股AI支出引发市场担忧!美股三大指数收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07:13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09.88点,至47522.12点,跌幅0.23%;标普500指数下跌68.25点, 收于6822.34点,跌幅0.9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77.33点,收于23581.14点,跌幅1.57%。 *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科技股重挫,Meta创三年来最大跌幅 *亚马逊财报超预期,苹果指引提振 美国三大股指周四集体收跌,科技股领跌。Meta与微软因资本支出激增引发投资者担忧,拖累纳指和 标普500指数双双下挫。同时,美联储释放更偏鹰派的政策信号,也使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美联储周三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12月是否继续降息"尚无定论"。市场随即 下调12月再次降息的概率,从逾90%降至约70%。分析人士认为,在政府关门导致经济数据缺失的背景 下,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令市场承压。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挫,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力量。七巨头中,Meta下跌11.33%,创三年来最大单日跌 幅;微软下跌2.92%,亚马逊下跌3.23%,特斯拉下跌4.64%,英伟达下跌2.00%;苹果上涨0.63%,谷歌 A上涨2.52%。 标普500指数11个主要板块中有7个下跌,非必需消 ...
两融余额首破2.5万亿后,招商证券将两融业务规模提高1000亿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07:13
在沪指一度突破4000点、两融余额首度突破2.5万亿元之后,招商证券(600999.SH)大幅提高两融业务 规模。 10月30日晚间,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由1500亿元增至2500亿 元。此次招商证券新增加的1000亿元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约占该公司三季度末总资产的13.41%。 在招商证券之前,今年已有多家券商先后上调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 今年4月30日,兴业证券(601377.SH)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的议 案》,但未披露具体调整方案。 浙商证券(601878.SH)9月24日发布公告称,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董事 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华林证券则是在年内两度调整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第一次是3月27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融资类业 务(融资融券、以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以及其他信用业务)总规 模不超过62亿元;第二次是9月9日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为80亿元。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招商证券是根据市场最新变化,及时做出 ...
全球第二盈利车企,遭遇五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00:52
若剔除相关费用,大众集团前三季度利润率为5.4%,而含费用的利润率为负1.6%。安特利茨称,在当 前经济环境下,该水平"总体尚可"。此外,美国关税上调以及由此带来的销量下滑,预计全年将对大众 汽车集团造成最高50亿欧元的压力,其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作为超豪华品牌,保时捷曾是大众汽车的"利润奶牛"。但今年三季度,保时捷遭遇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季 度亏损。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因战略重组产生的额外支出高达27亿欧元。其中,保时捷内部裁员、 取消独立的电池领域业务投资,带来了10亿欧元的额外支出。而今年9月份,保时捷宣布调整电动化战 略,放缓电动化进程,将推出更多燃油和插混车型。 大众汽车正面临电动化转型挑战,此前设定了2026年节省100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并设定营业利润 率达到6.5%的目标。 大众汽车方面预计,今年营业利润率将在2%至3%之间,营收预计将与去年水平持平。 今年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汽车交付量为219.9万辆,同比增长1%。今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累计 销量为651.8万辆,同比增长1.8%。 大众汽车集团2024年净利润达到了1029.2亿元(约合124亿欧元),赚钱能力仅次于丰田汽车,居全 ...
万科三季度亏损扩大,称“经营上仍面临阶段性压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0 21:44
在房地产开发销售方面,前三季度,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775.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004.6亿 元,同比分别下降 41.8%和 44.6%。 部分新开项目仍获得了较为良好的表现,持续推动库存去化。前三季度,万科有11个首开项目均兑现投 资承诺,平均销售去化率近7成,报告期内首开的广州万科檐屿城项目,首开销售套数为广州市前三。 万科经营上的压力暂时还没有明显减轻。 10月30日,万科(000002.SZ)发布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0.7亿元,同比下降 27.3%;归母净利润为-160.7亿元,同比下降98.61%,单季度亏损额度超过上半年整体亏损。 亏损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开发业务结算规模下滑、毛利率仍处低位、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部分资产 交易和股权处置的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等。其中,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在内的各类减值准备合计94亿元, 使得归母净利润减少了约83亿元。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万科累计营业收入为1613.9亿元,同比下降26.6%;归母净利润约为-280.2亿元, 同比下降83%,降幅较上半年持续扩大;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税前毛利率为7.8%,税后毛利率 为2.0%。 在备 ...
A股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这次与10年前有啥不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0 21:05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首次突破2.5万亿。 10月30日,沪指盘中再创出新高4025.70点,之后回落跌破4000点,收报3986.90点。在前一天(29日) 沪指年内首次收盘站上4000点,与此同时,两融余额达到2.506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场景与2015年4月10日有些相似,沪指同样站上4000点,两融余额达到1.65万亿元,也创下当时新 高。那么,时隔十年,4000点与两融新高再次相遇,这次有何不同? 在业内看来,这轮行情的涨势相对更为温和;当前市场对杠杆的运用更为审慎,融资交易活跃度处于合 理区间;资金流向上,与2015年融资资金集中流向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不同,当前两融资金主要流向 科技行业,持有个股也从高度集中走向合理分散。 今年以来,随着行情的上涨,两融余额不断攀升,创出历史新高。 10月29日,随着沪指站上4000点,两融余额也首度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066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 为2.4886万亿元,融券余额为180.70亿元。 十年前的2015年4月10日,沪指也突破4000点,两融余额也创出当时的新高1.6521万亿元。那么,此次 情况与之前有何不同? 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 ...
三季报透视跨境支付热潮:外资深潜、本土“出海”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0 20:40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三季度支付机构分化趋势加剧,传统收单和生活服务等领域增长放缓,而跨境支付成为少数保持高增速的业务线 [1] - 跨境支付成为各类机构在牌照收紧、监管趋严、费率下行背景下的新博弈战场 [1] - 支付市场正在从“流量驱动”转向“牌照驱动”和“合规驱动” [5] 国内支付机构跨境业务表现 -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0.7亿元同比下降7.33%,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33.9%,但其跨境支付业务商户规模同比增长71.91%,交易金额增长77.56%至602亿元 [2] - 新国都跨境品牌PayKKa平台商户数和交易额在2025年二季度环比分别增长169%和272%,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1% [2] - 新大陆前三季度海外支付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6%,旗下国通星驿正加快海外支付牌照申请 [2] - 义乌小商品城旗下义支付前三季度跨境交易额达270亿元,同比增长35% [3] - 仁东控股旗下合利宝跨境支付收入翻倍,带动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56.65%至3.67亿元 [3] 外资机构中国市场布局 - 2025年成为外资支付机构“拿牌年”,Payoneer通过收购易联支付获得中国支付牌照,成为继PayPal、Airwallex之后第三家在华持牌外资平台 [7] - 新加坡SUNRATE寻汇8月通过控股传化支付获得支付牌照,迅速接入上百家中国外贸企业 [7] - Airwallex收购商物通后年化交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外资“四巨头”格局初现 [7] 转向跨境业务的驱动因素 - 国内支付市场竞争白热化,费率被长期压低,跨境支付利润率普遍比国内收单高出不少 [4]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出海企业支付需求增长 [4]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跨境支付体系,监管层鼓励支付机构服务跨境贸易与人民币结算 [4][5] - 202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升至2.93%,位列全球第六,为跨境支付提供制度支撑 [4] 技术与生态竞争 - 外资机构如Airwallex在技术端发力,推出“全球计费管理(Airwallex Billing)”系统,帮助企业统一管理多币种账单 [7] - 本土机构拉卡拉推出“支付+SaaS+AI”融合方案,AI钱包用户超800万 [7] - 汇付天下展示其“150+国家覆盖、25+币种结算”的跨境生态,蚂蚁国际携手泰国机构拓展本地支付网络 [7]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依然是互利共赢|专家热评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0 18:57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中美经贸关系近 期经历曲折,也给双方带来一些启示。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 冲突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最高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 达国家,经济体量全球第一。中美经贸关系未来走向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事实上,中美经贸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全球经济秩序和全球经济稳定繁荣的核心变 量。 回顾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投资合作,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6883亿 美元。中美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水平不断提高,为两国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利润,为两国人民创 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给两国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美经贸合作也成为全球经贸稳定发展的 重要基础。 作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关键要尊 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共赢始终是最大公约数。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竞争关系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共处 ...
预定利率研究值降幅逐季收窄,业内预计人身险定价上限中短期难现调整窗口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0 18:12
决定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的研究值再次调降。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协会")近日发布了1.9%的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这一水 平较上一季度的1.99%再降9bps(基点)。 不过,从今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次披露预定利率研究值以来,最近三期研究值的降幅逐渐收窄。 多名业内分析师预计,中短期内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或将难现调整"窗口"。 预定利率研究值降幅逐季收窄 根据今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 知》(下称《通知》)要求,当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 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而预定利率又是人身险产品定价的重要因 素。因此,每季度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就成了人身险产品是否会又一次大规模调价的"标准线"。 中短期内或将难现调整"窗口" "基本符合预期。"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表示。 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首期研究值为2.34%,此后研究值分别为2.13%、1.99%及1.9%。根据前几期的研究 值来看,此次虽进一步调降,但是调降幅度逐季收窄。 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