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媒体APP
icon
搜索文档
效率提升VS安全暴露,企业级AI落地如何应对“双刃剑”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 2025-11-04 14:08
将隐藏"白色提示词"(一些人类肉眼无法看见,但程序却能识别的文字)的PDF文件导入某商业大模 型,隐形文字瞬间操控模型判定伪造简历 "完全符合录用标准",短短3分钟就"骗取"了27份企业offer ——这是腾讯云副总裁、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旸在一场安全主题的大会上举的例子,但"这不是魔术, 而是AI时代最典型的攻击手段。" 而这个现象并不是偶然,随着AI大模型在企业侧的应用逐渐普及,类似的场景比比皆是,绿盟科技董 事、高级副总裁、CTO叶晓虎对笔者表示:"我们监测到,提示词注入攻击在金融行业的发生率已从 2024年的12% 飙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47%。" AI落地的背后,安全"不容忽视"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 亿元,同比增长24%。截至2025年9月,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 5300 家,全球占比达到15%。AI已经成为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当前数 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 与AI快速发展并行的,是安全问题,"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生产力工具,也是攻击放 大器。"中国工程院刘权曾公开表示。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大模型实网众测显示,国内10家AI厂 ...
硅谷大裁员,组织变天了
钛媒体APP· 2025-11-04 13:55
文 | 穆胜 硅谷科技巨头的大裁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他们最近的一系列行动,却格外引人关注。在这些果决 的行动背后,我看到的是组织逻辑的颠覆性变化。 01 巨头挥动裁员镰刀 根据硅谷商业周刊(Silicon Valley Business Journal)的报道显示,2025年截至10月份,美科技企业裁员 已经超过184,000人。 英特尔裁员33900人,微软裁员19215人,埃森哲则裁员11000人,IBM裁员9000人,Salesforce裁员5000 人,亚马逊裁员5555人,意法半导体裁员5000人,Meta裁员3720人。除了上述科技巨头之外,其余科 技企业也是举起了裁员镰刀,动作之大,让人侧目。 英特尔[INTC] 2025-11-03 23:31 5PMA = 10PMA = 20PMA = 30PMA = 68.992 62.061 55.130 48.200 41.269 34.338 27.408 20.477 13.546 2021 2022 2017 微软 [MSFT] 2025-11-03 23:34 5PMA = 10PMA = 20PMA = 30PMA = 591.067 ...
OWLS:被Visa盯上的稳定币清算公司
钛媒体APP· 2025-11-04 13:35
文 | 少年维特 这两天市场没什么大行情,大饼还是在110k上下磨人,不过稳定币圈子里倒是热闹起来——据彭博消 息,Coinbase正就以约20亿美元收购BVNK进行后期谈判。 要知道,BVNK去年估值才7.5亿美元,一年时间翻了约2.7倍;另外一头,同样做稳定币清算业务的公 司OwlTing Group,上个月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今天主要说下OWLS,公司主要经营品牌是OwlTing Group(奧丁丁),成立在2010年比较早,创始人 王俊凯(Darren Wang),最初业务是做区块链溯源与旅游电商。疫情之后,公司彻底转型金融科技, 开发出OwlPay(稳定币结算引擎)和OwlPayHarbor(法币/稳定币出入口)。 这个挂牌没有选择公开募股IPO,而是直接上市,也就是说不发新股、不募资,只让既有股东股份流 通。 从我一枚散户角度看,似乎给人一种开盘全是卖盘的感觉,结果挂牌参考价10美元,开盘一度涨到68美 元,当日收盘55.55美元,对应市值约49亿美元,当时看体量是不小的,现在回落到10亿美元区间了。 从绝对规模上看,OWLS这个规模远不如Coinbase或Circle,但从行业意义上讲,这个 ...
夸克 AI 眼镜成阿里 AI To C 船票,马云看走眼了吗?
钛媒体APP· 2025-11-04 13:09
文 | 花儿街财经,作者 | Leon,编辑 | 侯煜 同时,作为夸克最核心的硬件载体,夸克AI眼镜S1在双11期间开启预售,售价3999元起。 据悉,夸克AI化是阿里"C计划"的重要一环,将决定阿里"AI To C"战略的整体推进进度。令人好奇的 是,脱胎于UC的夸克,为何会在AI时代成为阿里系的先头军、甚至用上了"软+硬协同"的顶级配置? 3999元起的夸克AI眼镜,价格不菲 APEC 期间,最不 "商业" 却最出圈的名场面,在韩国炸鸡店上演:英伟达董事长黄仁勋与三星电子会 长李在镕、现代集团会长郑义宣三位大佬围坐,炸鸡的香气混着啤酒泡沫,把商业谈判的紧绷感冲得烟 消云散。 可就在这份难得的松弛里,英伟达市值飙飞的曲线从未停下 —— 它悄悄告诉所有人,"All in AI" 早已 不是选择题,而是行业心照不宣的共识。(延伸阅读:三星"李在镕之笑"背后的局) 放眼国内,阿里巴巴积极拥抱AI的态度,在一众互联网大厂中尤为突出。继年初宣布未来三年投入 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之后,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 系统,我们做了一个战略选择——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路线,打造AI ...
一年出手50次,锦秋两位合伙人首谈AI创业与投资 | 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11-04 13:03
11月1日,在锦秋基金第一场AI CEO大会上,锦秋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杨洁为我们分享了她眼中算力/芯 片、应用和机器人三个赛道的历史性机遇,以及founder在这些机遇面前应该作何应对;锦秋基金的合 伙人藏天宇也分享了他在AI浪潮下的行业观察与投资逻辑。透过两位合伙人充满洞察与务实的分享, 我们不难发现锦秋基金的投资版图背后,是一套深刻理解技术周期与创业规律的底层逻辑。 锦秋基金管理合伙人杨洁 以下为此次锦秋基金管理合伙人杨洁的分享原文,略有删减。 今天到场的有三类创业者,也是我们投资的三个方向,大家分别有着自己的焦虑: 左:锦秋基金管理合伙人杨洁、 右:锦秋基金合伙人藏天宇 锦秋基金无疑今年国内AI赛道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仅在今年(截止10月底)锦秋基金在AI相关赛道(芯片算力、Agent应用、具身智能、 AI硬件等)出手总次数超50次。被投企业中更是不乏行业一线明星标的,例如生数科技、Pokee AI、星 尘智能、地瓜机器人等等。 在夸张的出手总次数之外,锦秋基金在AI创业生态上的成果,更令同行们羡慕不已。从"锦秋小饭 桌"到"Scale With AI"硅谷行,再到刚刚结束的"Exper ...
淘宝闪购的便利店,与当年的新零售有什么不同
钛媒体APP· 2025-11-04 12:05
淘宝便利店项目概述 - 淘宝闪购于10月31日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以闪购仓为形态,提供24小时营业、30分钟送达服务 [2] - 淘宝便利店SKU达1万个量级,覆盖百货、零食、酒水、3C数码、母婴、美妆等品类 [2] - 平台提供选品、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支持,并统一输出管理标准 [2] - 未来一年将投入20亿专项资金扶持商家,计划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设2000家店铺 [2] 淘宝的战略逻辑与优势 - 淘宝的优势在于线上流量大、电商供给丰富及资金充足,可通过补贴快速做大市场 [1] - 战略目标是在外卖争取的时间窗口内,将非餐电商类供给接入闪购,以改善供给结构、人群结构、毛利结构并降低对补贴的依赖 [1] - 淘宝便利店是淘宝基于其无限货架优势,以轻加盟模式快速将线上供给接入闪购的产物 [2][4] - 对淘宝闪购而言,轻加盟模式与公司线上供给丰富度优势匹配度更高,是一种快速扩张方式 [9] 与美团模式的对比 - 淘宝便利店采用轻加盟模式,商家可多平台经营,SKU约1万个 [2][7] - 美团闪购供给升级核心方式为自营闪电仓或与品牌合作「品牌官旗闪电仓」,均为重投入模式 [7] - 美团自营闪电仓(如松鼠便利)SKU约5000多个,仅为淘宝便利店一半,且只能在美团单平台经营 [7] - 美团采取重模式因其需要深入供应链以优化高毛利品类供给,并基于其积累的数据、消费理解及履约能力 [8] 行业背景与演进 - 即时零售本质是供应链改造项目,需在不同品类建立适合闪购场景的供应链及履约方式 [1] - 闪电仓是行业探索出的代表性供应链创新方案,核心是将供给前置至3-5公里范围内,实现按需取货、即时配送 [1] - 即时零售供给升级已蔓延至便利店领域,各平台品类扩充和品质升级之路将继续 [3] - 当前阶段消费习惯、零售数字化及即时零售基建更成熟,远近场融合成为各平台确定的增量方向 [12] 相较于历史探索的差异 - 淘宝便利店模式与阿里此前新零售时期探索的零售通有显著差异 [2] - 新零售时期供应链改造仅停留在浅层供货,未将门店货盘、流量完全迁移至线上,与线下生意存在冲突 [11] - 当前阶段从更高组织层面推动,打破了部门、技术壁垒,实现了流量、货盘、交易履约的一盘棋管理 [12] - 如今闪购的供给策略、派送策略和线上需求策略更成熟,想象空间和增量空间更大 [12] 未来行业趋势 - 外卖大战放缓后,即时零售的供应链改造正扩展至更多品类,如便利店和生鲜 [12] - 生鲜品类具有高频、刚需、适合引流特性,巨头生鲜之争已在加速 [12] - 超盒算NB一天开出17家店、京东七鲜推24小时菜、小象超市线下店开业等动态表明生鲜领域竞争加剧 [12]
饿了么正式更名,淘宝闪购摸着美团过河
钛媒体APP· 2025-11-04 11:32
品牌整合与组织融合 - 饿了么于11月3日完成品牌变更,最新版本改名为“淘宝闪购” [1] - 品牌统一标志着组织融合的开始,淘宝闪购业务线将与饿了么业务线彻底打通 [2] - 此次改名是对饿了么团队过去半年多成绩的认可 [2] 竞争格局升级 - 淘宝闪购与美团的战线正越拉越宽,从局部“烫战”演变为全面“热战” [4] - 美团闪购于10月30日宣布推出“官旗闪电仓”品牌增长方案,将与上万个品牌共建,平台负责仓储、配送、数字化系统等基建 [4] - 淘宝闪购几乎同时宣布上线“淘宝便利店”,目标是对现有综合闪电仓做升级,首批开放超过30个商家合作名额,预计到明年覆盖全国200个城市的主城区,开出2000家店 [4] 美团“官旗闪电仓”模式分析 - 该模式旨在帮助缺少线下渠道的电商品牌开拓增量新渠道,首批入驻品牌包括索尼PS、罗技、蕉下等 [6][7] - 平台通过抽象掉仓储配送、库存管理、经营数字化等复杂环节,封装成开箱即用的能力,以吸引品牌商参与 [8] - 该模式提供了差异化的优质供给,这些产品属于“弱刚需”,比一般便利店的SKU更具优势 [11] 淘宝闪购的供给生态建设 - “淘宝便利店”采用轻资产模式,平台负责品牌授权、商家筛选考核和供应链支持,由加盟商投资开店 [14] - 项目旨在提升供给质量,目前综合闪电仓有80%的SKU是白牌,贡献了20%的营收和大部分利润,导致同质化竞争 [15] - 淘宝便利店后续计划将品牌供给纳入货源,试点“小单快返”模式,并可能介入控货环节 [18][19] 双方战略路径与资源对比 - 美团的“官旗闪电仓”模式对阿里基本不存在门槛,淘宝闪购可以很容易复制,且阿里凭借淘天生态的商家资源可能更具优势 [12] - 淘宝闪购试图一步走完美团通过“松鼠便利店”和“官旗闪电仓”两步完成的流程,即在提升供给质量的同时引入品牌资源 [19] - 在战争第二阶段,淘宝闪购需要补齐与美团存在差距的基础设施,让即时零售体系高效运转起来 [19]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雒芊芊致辞AIAS 2025:AI开启了科学发现的新纪元
钛媒体APP· 2025-11-04 11:26
会议概况 - 首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AI驱动科学研讨会于10月27日、28日在美国旧金山举办 [2] - 会议汇聚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及来自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Alphabet、微软、Meta等机构的顶尖学者与产业领袖 [2] - 会议旨在探讨AI如何驱动科学发现 [2] 机构使命与生态系统 -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使命是通过理解大脑如何感知、学习并与世界互动来改善人类体验 [5] - 机构在过去九年构建了涵盖研究合作、培训计划、学者项目、公众传播等的全球化生态系统 [5] - 机构相信通过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能够开启科学发现的新纪元 [2][6] AI相关项目与举措 - 2021年协助加州理工学院建立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中心以加强学生和研究人员的人工智能培训 [6] - 2022年启动首届暑期工作坊,并将培训项目扩展至美国、日本和欧洲,帮助年轻科学家掌握数据科学和AI技能 [6] - 2025年设立天桥学者项目,支持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麻省总医院、梅奥诊所等顶尖机构的医生-科学家 [6] - 2024年发起天桥脑科学研究院AI驱动科学大奖,旨在表彰在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创造性运用AI的早期职业科学家 [6] 奖项与科学传播 - 机构与《科学》杂志合作设立AI驱动科学大奖,三位青年科学家在生物化学、神经科学和海洋科学领域获奖,分享5万美元奖金 [3] - 获奖论文已同步发表于《科学》杂志 [3] - 机构媒体团队Grand Mirror Studio制作的科学传播内容全球触达量已超过240万粉丝和2.4亿次观看 [7] 会议意义 - 本次研讨会是机构打造的生态系统的最新篇章,是一次科学家、工程师、临床医生、企业家、投资者和学生的社区汇聚 [3][7] - 会议旨在开启能长期持续的合作,共同见证AI变革科学发现的方式 [7]
在汽车强国的主场,比亚迪打响“东京突围战”
钛媒体APP· 2025-11-04 10:48
比亚迪东京车展展台 "没有机会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 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在与钛度车库交流时,平静地说出这句话。语气 很轻,却带着一种穿越二十年的重量。 刘学亮的第一份海外任务,并不是在发布会舞台上,而是在东京的法庭被告席上。那是上世纪初,比亚 迪还只是一家做电池的小公司,面对的是松下、索尼这样日本制造业的象征。"那时我们在日本几乎没 有名字,说服客户是件极其漫长的事。"刘学亮回忆道。 甚至打官司找律师都异常艰难,他笑着补了一句:"赢了,会让你一鸣惊人;输了,也很正常。" 二十年后,这家曾被怀疑"做不出整车"的企业,站在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主场——2025东京车展的中央。 展台上,比亚迪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定制的 K-EV BYD RACCO,同时宣布"纯电+混动"双线并行 战略,还带来了首款面向日本市场的插混车型海狮06 DM-i。 东京车展素来被视作汽车强国的主场。日本本土的车企在这里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对于外资品牌,尤 其是中国车企而言,能登上主舞台本身就是突破。 过去70年,日本汽车工业从战后废墟中崛起,建立起全球最严谨的制造体系与供应链标准,日本汽车工 业曾是中国学习 ...
一场控制权争夺,撕裂全球半导体命脉
钛媒体APP· 2025-11-04 10:25
文 | 下海fallsea,作者 I 胡不知 2025年10月的最后一周,广东东莞安世半导体封测工厂的停车场比往常空旷了三成。车间里,三分之一 的封装设备静静停摆,蓝色的防护面罩挂在机器旁,地上散落着未完成的车规级二极管组件——这里承 担着安世全球70%的封测产能,如今却因荷兰总部的晶圆断供陷入半停产状态。与此同时,8000公里外 的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的"高尔夫"生产线已按下暂停键,车间公告栏上贴着紧急通知:"因关键 芯片供应中断,生产计划调整至另行通知"。 这场横跨亚欧大陆的供应链震荡,源于荷兰政府与中国企业闻泰科技之间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 夺。从荷兰法庭罢免中方CEO、冻结中资股权,到中国商务部启动出口管制反制,再到全球车企集体陷 入"芯片饥荒",短短一个月内,这家年产能超千亿颗芯片的行业巨头,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构期矛 盾的集中爆发点。 百年芯片巨头的中资救赎 要理解这场博弈的本质,必须回溯安世半导体横跨百年的产业基因与中资收购的战略逻辑。这家看似成 立于2017年的企业,其技术根系可追溯至1920年代的欧洲电子工业萌芽期。 1920年,英国Mullard电子管公司成立,三年后与荷兰飞利浦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