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媒体APP
icon
搜索文档
白酒“跌幅王”诞生: 口子窖Q3利润蒸发9成,“全国化”成了“开倒车” |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10-29 21:38
图片系AI生成 10月28日,口子窖(603589.SH)交出史上最惨淡三季报,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下滑46.23%;归母净利润仅2696.51万元,同比暴跌92.55%。 即便白酒行业的秋天格外寒冷,口子窖的业绩"暴雷"仍远超同业水平,成为本轮财报季中跌幅最惨烈的白酒股,其核心根基大幅动摇,产品战线从高端到中 端、市场从省内到省外均全线失守。 这不仅意味着其将很难追回"徽酒老二"之位,并且"打造百亿口子"的战略目标与全国化蓝图也将渐行渐远,全面暴露的系统性危机,让口子窖陷入前所未有 的"至暗时刻"。 | | | | 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 | --- | --- | --- | --- | | 产品名称 | 2025年1-9月 | 2024年1-9月 | 增减变动幅度(%) | | | 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 | | | 高档白酒 | 296. 137. 17 | 411.191.93 | -27.98 | | 中档白酒 | 4.130. 47 | 4.881. 47 | -15.38 | | 低档白酒 | 11.369.46 | 9.089.13 | 25.09 | | 合计 | 311 ...
出海受挫后换挡机器人赛道,宁波华翔距离300亿目标有多远?|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10-29 21:14
昨日,宁波华翔(002048.SZ)公布了一份喜忧参半的三季报。"喜"的是,因剥离欧洲亏损业务减亏,Q3单季净利润翻倍增长;忧的是,相关损 失令前三季度净利暴跌近九成。业绩深蹲,为其实现全年考核目标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在宁波华翔最新推进的29.21亿元定增中,募投资金仍重仓于已然闲置的传统产能,而对亟待培育的机器人等新赛道投入寥寥。此番资源配 置,既让人质疑扩产的必要性,也对公司是否具备开辟第二曲线的战略定力提出拷问。 1欧元甩卖减负 财报显示,宁波华翔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92.24亿元,同比增加5.88%;归母净利润约8873万元,同比减少87.68%;扣非净利润10.71亿元,同 比增加63.89%。 前三季度扣非前后净利润的变动原因,主要系2025年上半年因欧洲业务剥离以及北美井上回购事项产生非经常性损失10.23亿元,剔除以上因素 外,国内降本增效显现,毛利率进一步修复。 | | 本报告期 | 下年国期 | | 本报告期 比上年同 | 年初至报 | 上年同期 | | 年初至报 告期末比 上年国期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英伟达”们集体冲刺IPO
钛媒体APP· 2025-10-29 20:17
行业趋势概述 - 国产GPU头部企业正以高密度和速度集体冲刺IPO,形成前所未有的资本热潮 [1] - 资本热潮背后是对算力基石领域自主可控的期望,以及上百家VC/PE在基金存续周期下的退出需求 [2] - 该赛道是"烧钱"且关键的领域,二级市场的容纳能力及投资机构的退出盛宴备受关注 [3] 摩尔线程资本化进程 - 科创板上市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9月26日过会,从受理到过会仅用88天,创下"闪电"过会纪录 [3] - IPO计划募资80亿元,公司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 [3] - 公司定位为全功能GPU,自主研发MUSA架构,旨在单颗芯片上同时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等多种任务 [3]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营收分别为4,609.17万元、1.38亿元和4.3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08%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02亿元,超过2022至2024年三年的营收总和,公司目前尚未盈利 [7] - 从成立至今共完成8轮融资,股东包括上海国盛集团、中移基金等"国家队"资本,以及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等头部机构 [8][9] - 创始人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36.36%的表决权 [9] 沐曦股份资本化进程 - 于2025年10月24日过会,从受理到过会历时约116天,IPO拟募资39.04亿元 [10] - 公司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陈维良曾在AMD担任高级总监,核心团队多来自国际一线芯片企业 [10] - 专注于高性能通用GPU,核心产品线覆盖推理、训推一体及图形渲染,构建了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 [10]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8,516.9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7.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20亿元,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10] - 从成立至今完成9轮融资,红杉中国、真格基金、和利资本等从天使轮一路陪伴至今 [11][12] - 创始人陈维良合计控制公司22.94%的股份表决权,葛卫东控制的混沌投资合计持股达7.48%,是持股比例最高的外部投资人 [12] 燧原科技发展状况 - IPO进程相对审慎,于2024年8月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仍在进行中,股东数量众多、结构复杂或是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 [1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创始人曾任职AMD,选择研发技术门槛最高的云端AI训练芯片 [13] - 第四代训推一体芯片燧原L600是国内首创原生FP8低精度算力,拥有144GB存储容量和3.6TB/s存储带宽 [14] - 从成立至今完成10轮融资,腾讯通过七轮注资持股19.9493%,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16][17] - 国家大基金二期入股,代表了国家层面对其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认可 [17] 壁仞科技资本路径 - 上市路径呈现不确定性,一种说法是备案拟科创板上市,另一种说法是已向港交所秘密递交上市申请 [18][19] - 公司成立于2019年,技术路线主打基于Chiplet技术的超高性能通用GPU [19] - 旗舰芯片BR100系列曾创全球算力纪录,通过多晶片集成提升性能并优化良率和成本 [20] - 从成立至今完成8轮融资,2025年融资由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联合领投,是该基金的首个直投项目 [23] - 启明创投持股5.5762%,碧桂园创投持股5.05%,产业方投资为其打开了市场验证和商业落地通道 [23][24] 天数智芯IPO进展 - IPO进展更为神秘,目前尚无官方时间表,向港交所秘密递交上市申请的可能性较大 [24]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较早专注于GPGPU的企业,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24] - "天垓100"是首款量产的全自研云端训练芯片,也是国内最早实现商业落地和规模销售的GPGPU产品之一 [25] - 迄今为止共完成10轮融资,大钲资本及关联机构直接和间接持股共32.4%,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26][27] - 上海国盛投资了摩尔线程、沐曦、壁仞和天数智芯四家头部企业,布局广泛 [27]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国家将算力自主提升至战略高度,科创板为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上市绿色通道 [28] - 企业面临研发投入巨大且需构建抗衡CUDA软件生态的挑战,一级市场融资空间收窄,上市成为可持续发展关键通道 [29] - 国家意志与资本市场正共同推动高端算力自主,国家大基金及地方国资的深度参与表明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安全高度 [30] - 上市意味着公司财务和经营将完全透明化,需要向公众证明技术可量产、商业可落地、模式可持续 [30] - 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先成功上市的企业将获得更大融资优势,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加剧 [31]
10亿买来10亿卖,德龙汇能再易主
钛媒体APP· 2025-10-29 16:49
控制权变更交易核心条款 - 公司控股股东顶信瑞通拟向诺信芯材转让1.0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64% [1] - 股份转让价格为每股9.41元,交易价款合计1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诺信芯材持股比例将升至29.64%,成为新控股股东,顶信瑞通持股比例降至2.36% [1] - 诺信芯材承诺在转让完成后的18个月内不减持所受让的股份 [2] 新任控股股东背景 - 诺信芯材成立于2025年7月24日,注册资本10.08亿元,尚未开展经营业务 [3] - 股权穿透后,诺信芯材由孙维佳实际控制的企业合计持股约51%,东阳市国资办控制的东阳才智产业持股49%,具有国资背景 [4] - 新实控人孙维佳旗下拥有科睿斯半导体科技公司,该公司规划总投资超50亿元,建设年产56万片的高端FCBGA生产基地,产品应用于CPU、GPU、AI及车载芯片封装 [7] - 科睿斯半导体项目(一期)已于2025年9月27日顺利启动投产 [7] 公司历史沿革与业务转型 - 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此次为第四次易主,主业经历多次更迭 [1] - 公司最初主业为商业零售,后经历宝光药业借壳,主业新增药业 [7] - 2005年大通集团入主后注入燃气资产,公司更名大通燃气,并逐步终止零售业务,主营业务完全变更为燃气业务 [8] - 2018年顶信瑞通以10亿元受让29.64%股份入主,实控人变为丁立国,公司于2022年2月更名德龙汇能 [8][9] 公司近期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当前主营燃气业务,并积极布局氢能和光伏等新能源业务 [9] - 2018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6.31亿元增至17.37亿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90亿元,同比增长4.49% [9] - 盈利方面表现不佳,2018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2.08亿元,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2.37亿元 [11] 交易相关安排 - 针对子公司盛能燃气未达业绩承诺,公司已提起诉讼要求原股东回购股权 [11] - 原控股股东顶信瑞通承诺协助回收不低于1亿元的股权回购款,该款项回收情况与本次股份转让尾款支付挂钩 [11]
股东股权转让价格“倒挂”!魔视智能携10亿亏损赴港| IPO观察
钛媒体APP· 2025-10-29 15:52
股权价格方面,2025年6月,陈建飞、夏新明、浙江美大以9.4元/股的价格对魔视智能增资;但同期至7 月,陈建飞、夏新明、金和远高等主体通过转让股权时,价格区间仅为3.8元/股-8.4元/股,所有转让价 均低于 9.4元/股的增资价,最低甚至不足增资价的40%。 其中股东陈建飞2025年6月刚以9.4元/股的价格增资入股;仅一个月后,就将持有的20139美元注册股本 以8.4元/股转让给夏新明,转让价较其增资价每股低1元,形成"高买低卖"的反常操作。 仍在亏损 魔视智能是一家由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依托从底层算法至应用层的全栈 自研技术体系,构建了性能卓越的安全基准、安心使用的用户体验,以及从功能协同走向高阶智能驾驶 模式。 从业务上看,魔视智能主要拥有Magic Drive解决方案、Magic Parking解决方案、Magic Safety解决方 案,其中Magic Drive为创收主力,2022年-2024年和2025年1-6月(下称"报告期"),Magic Drive解决方 案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106.1万元、6981.9万元、22706.9万元、11652.2万元,分别占 ...
非洲淘“铜”记:为新能源寻找全球支点
钛媒体APP· 2025-10-29 15:16
项目投资概况 - 洛阳钼业拟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刚果(金)KFM二期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和自筹资金 [1] - 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投产后预计新增原矿处理规模726万吨/年,新增年平均10万吨铜金属产能 [1][4] KFM二期项目的战略与运营 - KFM矿被认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铜钴矿项目之一,公司间接持股拥有其71.25%的权益 [4] - 10.84亿美元投资预算中,工程费用占8.59亿美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9亿美元,预备费1.16亿美元,显示出项目管理的精细化 [4] - 项目为采选冶联合工程,将新增726万吨/年的硫化矿采矿及选矿能力,并扩建冶炼设施,改造一期选厂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4] - 项目投产时间点与全球预测的铜供需缺口出现时间相吻合,显示公司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4] 财务与业绩支撑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2.8亿元,同比增长72.61%,且已超过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总和 [5] - 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是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为重大投资提供现金流保障 [5] 项目的全球意义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到2030年关键矿产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四倍以上,铜作为电气化核心金属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5] - 项目达产后每年10万吨的新增产能,将在缓解未来铜供应紧张局面中发挥作用,其钴副产品也将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提供原料保障 [5] 公司的全球布局与战略 - 公司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从本土企业发展为国际化多元矿产资源公司,刚果(金)布局是其全球化战略核心,除KFM外还运营Tenke Fungurume矿 [6][8] - 公司业务拓展至巴西(铌磷项目)和澳大利亚(铜金矿),建立起多元化、全球化的产品组合和地域分布,有效平滑单一产品价格波动 [8][9] - 公司建立了国际化管理团队和“中国根基、全球运营”的模式,通过持续运营优化和技术提升挖掘现有资产潜力 [9][10] 行业背景与中企出海策略 - 非洲兴起资源民族主义浪潮,如刚果(金)修订矿业法提高权利金税率,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禁止关键矿产原矿出口,增加了投资复杂性和成本 [11][12] - 中国企业在应对资源民族主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结合的一揽子方案,更易与资源国找到利益共同点 [13] - 洛阳钼业等中企采取深度本地化经营、考虑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精心构建社区关系、提升多方利益平衡能力等策略应对挑战 [14][15]
百万倍算力增长的背后,AIDC如何建设才能“跟上需求”?
钛媒体APP· 2025-10-29 13:27
前不久,华为发布的《智能世界2035》和《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报告中指出,随着大模型的发展, 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驱动产业革命。到2035年,全社会的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 倍,算力增长的背后,是对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挑战,但在这过程中,同样也伴随着不小的 机遇。 而AI应用的爆发,自然也带动智能算力需求的激增,在这背后,是对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带来的考验, 而AI也正以"算力吞噬者"的姿态重构数字基础设施格局,全球20亿活跃AI用户产生的海量数据处理需 求,使得AIDC从"辅助设施"升级为"核心生产力"。 在AI时代,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智算对于底层设施的需求,华为发布的《智能 世界2035》和《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报告中明确,计算领域将突破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束缚,在计 算架构、材料器件、工程工艺、计算范式四大核心层面实现颠覆性创新,最终催生新型计算的全面兴 起。 在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拓展部部长石忆看来,算力增长的同时,也对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的 冲击,"当前,智算中心建设主要面临安全、弹性、高功率、高能耗等挑战。除此之外,作为长期运营 的重资产项目, ...
咖啡豆价格创历史新高,云南咖啡豆的机遇要来了吗?
钛媒体APP· 2025-10-29 12:27
"这些咖农们都在笑,10块一公斤鲜果,差不多是历史以来最高的价格。"在提到今年的咖啡豆采购价格 时,云南普洱的咖啡种植者余祖贵两眼放光。虽然最近的鲜果采购价回落至8元/公斤左右,但这仍然是 云南咖啡价格的高点。 作为中国产量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咖啡品种,云南咖啡的价格近年来飞速上涨。 尤以2024年涨势最为凶猛。12月16日,云南咖啡豆报价首次突破40元/公斤,27日报价则突破了50元/公 斤。其中,咖啡鲜果收购价格也一度达到每公斤7元左右。 到了2025年2月6日,报价则突破60元/公斤。今年5月,云南咖啡价格一度达到了每公斤66元左右。 在飞涨的价格背后,是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将云南咖啡推向了风口。 作为云南咖啡豆产业从0到1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星巴克云南种植者支持中心总监佟亚伦2012年来到云南 的时候,这里的咖啡豆合格率还不到20%。 那时候的市场还处于草莽阶段。当时的云南咖啡豆市场混乱,不仅价格低廉到咖农难以接受 而且无论咖啡豆的质量高低也都是一口价。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很多咖农就把良莠不齐的咖啡豆掺着 一起卖。 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遭遇恶劣天气,将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推至历史新高。上周五,纽约市场 ...
黄仁勋最新演讲称将大举投资AI基础设施确保美国领先地位,英伟达股价再创新高
钛媒体APP· 2025-10-29 09:40
人工智能的热度越来越高,以至于"AI春晚"一年要办两场。 美东时间10月27日至29日,人工智能盛会英伟达GTC大会首次在华盛顿特区举办"加场"。有别于更聚焦 技术、产品的3月圣何塞春季旗舰大会,10月的华盛顿大会更像是"政策专场",不少讨论都聚焦于AI领 域的产业政策、政府角色等。 此前英伟达官方也曾预告,大会重头戏——公司CEO黄仁勋的主题演讲除了会公布产品相关信息外,还 将为观众厘清AI如何重塑行业、基础设施及公共部门的路线图。Wccftech的会前报道也曾指出,考虑地 缘问题对英伟达变得愈发重要,在华盛顿举办的大会或将更加关注"如何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保 持领先地位"。更引人瞩目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会召开之际称"希望向黄仁勋表示祝贺",还表示 二人随后就将会面。 美东时间10月28日中午12时许,黄仁勋如期登台发表演讲。再次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后,他集中介绍了公 司在6G、量子计算、AI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雄心。而在这背后,有关如何保持美国在AI 领域的竞争优势的考虑无处不在。 在6G领域,黄仁勋详细解释了公司刚刚宣布的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的计划。表示双方将合作开发6G 人工智能平台, ...
独家对话PIX Moving曹雨腾:全新无人车产品不抢饭碗,做增量价值
钛媒体APP· 2025-10-29 08:37
赛事让创新更分布式、去中心化 PIX Moving之前已有多次参与国际自动驾驶赛事的参赛经历,比如迪拜自动驾驶挑战赛。相较于那 些"硬件自由竞争"的赛事,Hitch Open具有"统一底盘"、"聚焦算法本质"的比拼逻辑。 PIX Moving联合创始人兼COO曹雨腾 2018年,PIX Moving 第一次以黑客马拉松的方式,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位天才工程师,在7天的协作中 完成车辆线控Hack、开源自动驾驶架构,为降低自动驾驶应用的门槛点燃星星之火,也让更多个体、 机构参与到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实现去中心化和民主化的创新。 2025年,亚洲首个顶级AI自动驾驶竞速赛事——Hitch Open世界AI竞速锦标赛(Hitch Open World AI Championships),在张家界天门山99道弯垂直极限赛道上进行,希望通过这种极限路况让不同AI算法 之间的性能差异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 本次赛事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数据,将实行完全开源政策,这些在日常道路中极难获取的极限场景 数据,是训练物理智能大模型的稀缺资源,将会极大的推动生成式AI模型算法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参赛战队的赛车底盘统一采用了PI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