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的长期胜利法则:不是爆款刺激,是体系进化
钛媒体APP· 2025-08-30 19:27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523.16亿元创历史最佳第二季度纪录 [1] - 二季度净利润45.86亿元环比大幅提升161.87% [1] - 累计销量31.20万辆实现强劲增长 [1] 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 - 上半年单车平均指导价达17.54万元同比增2.1%环比升6.3% [1] - 高价值车型如魏牌高山采用Hi4性能版+全场景NOA+Coffee OS 3技术组合 [4] - 坦克500搭载Hi4-T+Coffee Pilot Ultra技术定位智能豪华越野SUV [5] - 哈弗猛龙2026款配备Hi4智能电混四驱技术续航超1000公里纯电200公里 [6] 技术体系与研发投入 - 智能化布局涵盖Coffee OS 3智慧座舱+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端到端SEE大模型 [9] - 越野技术体系包含三把锁+低速大扭矩+非解耦机械四驱等专业壁垒 [11] - 平台化技术复用使Hi4电混系统下沉至主流价格区间 [14] 全球化战略进展 - 生态出海模式覆盖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五大维度国际化 [11] - 巴西工厂竣工标志本地化运营进入深水区 [11] - 坦克300/山海炮等中高端车型在泰国墨西哥等市场以高价值形象落地 [11] 市场竞争策略 - 坚持高质价比策略不打价格战单车均价17.05万元获市场认可 [15] - 通过哈弗枭龙MAX等车型在20万内价格带提供30万级别智能体验 [14] - 越野产品矩阵从坦克到炮覆盖全动力谱系及场景分级标准 [9] 长期发展动能 - 科技越野全球化三大长板构建系统性竞争优势 [9] - 智能化技术下沉+重卡摩托车市场拓展+国际出海形成增长飞轮 [16] - 产业普惠力体现为坦克300带火越野市场/Hi4实现四驱平权/高山重塑MPV标准 [16]
科技不再是唯一武器,小鹏P7靠什么闯进纯电前三?
钛媒体APP· 2025-08-30 18:30
全新小鹏P7 "如果没有决策失误的话,全新小鹏P7本来是应该在24年内推出。"延期上市一年后,全新小鹏P7最终在 8月27日一锤定音,何小鹏在当天如是说道。 八年前的这天,何小鹏正式入职小鹏汽车。而八年后的今天,何小鹏在舞台上宣布代表小鹏汽车下一个 时代的全新小鹏P7正式上市。 新车共推出了4款车型,其中702km Ultra售价21.98万元、820km Ultra售价23.98万元、750km四驱高性能 Ultra售价25.98万元、最新亮相的750km四驱鹏翼Ultra售价为 30.18万元。 "虽然延期,但是我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如今年就可以上图灵芯片、5C超充,P7在任何时候推出 全新一代都是当打之年。"尽管经历决策失误,但何小鹏仍对全新P7的销量充满信心,现实情况似乎也 正在往预想的方向发展。 价格发布不久后,小鹏汽车便官宣,7分钟全新小鹏P7大定突破了一万台。 这一次,小鹏汽车为全新P7制定的目标,是进入纯电市场前三,并且为前三的目标准备了相应的产 能。同时,新车也将成为第四季度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一役。 何小鹏曾表示"这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车",但在20万元级纯电轿跑市场中,全新P7仍展现出了 ...
阿里蒋凡首谈淘宝闪购:不能离开规模谈效率
钛媒体APP· 2025-08-30 15:31
阿里巴巴淘宝闪购战略 - 阿里巴巴将当前商战视为近场电商的历史性机遇而非单纯外卖大战 公司拥有最丰富的大消费板块布局包括B2C电商 即时零售 外卖和线下业务[2] - 淘宝闪购在订单规模 用户规模 商家供给和运力方面均超预期 外卖到家订单已行业领先 长期目标是在效率上实现行业领先[4] - 淘宝闪购预计未来三年内通过百万品牌门店入驻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4] 淘宝闪购业务数据 - 淘宝闪购8月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 周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5] - 闪购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 对比今年4月增长200%[5] - 日均活跃骑手超过200万 对比4月增长3倍[5] - 闪电仓数量超过5万家 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6] - 盒马接入淘宝闪购后上线整体订单突破200万 同比增长超过70%[6] 业务协同效应 - 闪购拉动手淘8月DAU增长20% 带动流量上涨并提升用户活跃度 起到拉新与减少流失作用[5] - 闪购显著带动淘宝电商业务 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持续增长 对平台整体产生明显正向经济收益[4] - 天猫超市全面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 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更快速配送[6] 效率提升策略 - 平台将通过用户结构优化 订单结构优化和履约效率提升来改善经营效率[5] - 短期通过物流和补贴效率提升及订单结构优化 UE亏损可缩减一半[6] - 用户留存非常好 老客比例快速提升将优化单位经济模型[5] - 平台将推动高价值订单占比提升 包括高单价正餐订单和零售订单[5] 战略定位差异 - 阿里巴巴以B2C电商为核心业务 淘宝闪购的快速发展通过规模效应带来整体效率提升[8] - 不同公司对电商零售市场的终局规划不同 有的侧重外卖+即时零售+线下 有的侧重B2C电商+线下+外卖[2] - 阿里巴巴考虑的是自身增长和远场近场电商结合 与没有B2C业务的竞争对手不在同一战场[9] 行业影响 - 外卖行业从一家独大到多平台参与 让商家和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权 长期对行业有利[7] - 平台真金白银投入创造了超过百万的直接就业 推动行业变革并促进消费和经济[7][12] - 即时零售的出现是B2C电商转型的机会和出口 倒逼平台自身转型[11]
星巴克们为什么需要新的“中国合伙人”
钛媒体APP· 2025-08-30 14:38
星巴克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估值达100亿美元 计划保留30%股份 其余由多家私募机构分持 单个买家持股不超过30% [2] - 星巴克中国门店数达7828家 占全球总数五分之一 但瑞幸门店数量达24097家 是其3倍 [2] - 星巴克中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42%降至2024年14% [2] 外资企业中国市场挑战 - 外资车企面临决策链条冗长问题 欧洲总部仍视中国为制造中心 未能及时应对本土竞争 [5] - 食品饮料美妆制造业外资企业普遍面临国产替代压力 仅精专领域未遇竞争的企业保持较好状态 [6] - 部分外企中国管理者主动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以完成总部营收KPI [6] 创新模式与文化差异 - 西方企业擅长破坏式创新 中国企业擅长渐进式创新 源于地理文化差异 [9] - 欧洲破碎地理形态催生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大陆完整地理形态形成合作共赢文化 [9] - 外企本土化存在核心文化对抗 研发部门常留欧洲 中国市场策略需总部审核 [10] 本土化决策机制案例 - 麦当劳中国由中信资本控股 战略运营决策不受总部制约 2023年股权调整后麦当劳全球持股增至48% [13] - 百胜中国股权分散 无控股股东 管理层话语权强 采用灵活本土化策略 门店达16395家 [15] - 星巴克创始人强调文化高于战略 需尊重历史传承与价值观 [16] 中国市场竞争策略 - 外资品牌需提供独特口味或具有竞争力价格 否则面临消费者流失 [12] - 中国市场掌舵人需兼具外企背景与中国市场洞察力 并具备推动组织变革的决断力 [12] - 中高端外资品牌因精英化叙事策略在平民叙事时代易产生误解 [17] 行业转型趋势 - 英格卡计划以160亿元出售10座荟聚购物中心 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 总租赁面积94.3万平方米 [3] - 外资企业从市场启蒙者转变为需适应新一代消费者的合作者 [4] - 星巴克需思考未来20年咖啡文明发展方向 而非拘泥于渐进式创新 [17]
商汤上半年剥离部分汽车业务后亏损减至14.8亿元,CFO称X业务盈利期或需更长时间
钛媒体APP· 2025-08-30 12: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2] - 净亏损14.89亿元 同比收窄39.9% [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亏损11.62亿元 同比下降50% [2] - 经调整EBITDA亏损收窄72.5%至5.21亿元 [2]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18.15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77% 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2] - 视觉AI业务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5] - X创新业务收入1.06亿元 同比下降39.5% [5] - 研发开支21.19亿元 同比增长12% [11] - 总现金储备132亿元 包括新一轮配售 [12] 业务战略调整 - 实施"1+X"战略 将绝影智能汽车等业务分拆独立融资 [2][3] - 业务板块重新分类为生成式AI、视觉AI和X创新业务三大类 [5] - 生成式AI板块保持"大模型+大装置"架构不变 [5] - 视觉AI板块吸纳原智能汽车业务中的智能座舱业务 [5] - X创新业务包括绝影汽车、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和智慧零售等四个赛道 [5] - X创新业务外部总融资额达到10亿元数量级 [4] - 医疗、机器人、零售等X创新业务在组织层面实现二次创业 [3] 技术发展 - 大装置总算力规模达2.5万PetaFLOPS [8] - 平台层面完成SenseCore 2.0升级 线上推理性能提升约15% [8] - 国产芯片异构混调实现约5000卡规模月级稳定运行 集群利用率约80% [8] - 异构训练效率达同构约95% [8] - 联合宁德时代打造锂离子电池新型储能系统 [8] - 日日新大模型未来布局聚焦多模态演进、模型架构优化和生产力提升三个层面 [12] - 与超过20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形成产业生态协同 [11] 客户与市场 - 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长72.7% [5] - 视觉AI收入下降主要受东北亚某智能终端客户合作模式变更影响 [6] - 头部客户包括小米、京东、壁仞科技、银河通用、吉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 [11] - 服务头部AI科研机构包括上海AI实验室 [9] - AI落地场景涵盖金融、制造、能源、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行业 [14] 资本运作 - 7月24日配售16.67亿股股份 总价约25亿港元 [12] - 配售资金50%用于扩大大装置规模与场景覆盖 20%用于探索AI在创新垂直领域应用 [12] - 认购人为国际长线基金香港无极资本 [12] - 曦望芯科完成近10亿元融资 [6] - 云知声、银河通用、帕西尼机器人等投资项目属于X创新业务组成部分 [6] 行业趋势 - 通用与多模态大模型进入"强推理+多智能体协作"新阶段 [2] - 生成式AI应用渗透持续提速 开始以工程化路径穿透产业场景 [2] - 产业由"试点验证"加速迈向"规模落地" [2] - 算力、数据、模型走向工程化与标准化 形成可复用基础设施 [14] - 智能体持续发展将为智能终端带来延伸机会 [14] - 交互成为大模型落地到每个人身边的重要机遇 [12]
米哈游新作首曝,一个微妙的转折点
钛媒体APP· 2025-08-30 12:45
行业现状与市场趋势 - 二游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8% 延续大盘下滑趋势[7] - 玩家对老产品、公司负面及新品细节进行严格审视 迫切寻求新体验[1] - 部分主打内容陪伴的老二游产品出现业绩回暖[7] - 行业变革从玩法创新向商业模式变革传递 例如《鸣潮》玩法创新及《二重螺旋》取消抽卡[7] 米哈游新作《崩坏:因缘精灵》定位 - 新作采用探索与自走棋玩法结合模板 包含城镇探索及自走棋战斗系统[2] - 演示视频展示羁绊装备、随机buff及经济系统等自走棋常见元素[2] - 公司试图增加玩法比重 突破过去重内容包装轻玩法创新的模式[4] - 选择自走棋品类表明向外部赛道拓展意图 涉及腾讯擅长的大DAU领域[10] 玩法与商业模式挑战 - 自走棋玩法需解决PVE或PVP方向选择 PVE易出现数值膨胀问题 PVP要求高数值平衡及赛季创新能力[10][11] - 公司传统付费模式依赖"抽卡大小保底+武器命座系统+圣遗物养成"三件套 建立在PVE基础上[4][11] - 商业模式变革需应对局外养成对PVP公平性的破坏 市场上现有成功案例极少[11][12] - 公司面临跨赛道商业模式成功的高难度挑战 需克服路径依赖惯性[1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新作选择被视为行业风向标 无论回归传统或彻底变革均具参考价值[14] - 若回归传统模式可验证三件套付费模型在不同玩法下的持续吸金能力[14] - 若彻底变革则标志头部公司承认原有模式存在可持续发展危机[14] - 作为二游赛道绝对领头羊 公司动向直接影响行业创新方向[1][8]
赚钱能力在线,增长承压,理想加速出牌|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8-30 09:55
8月28日,理想汽车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通过这份财报,可以看到一个双面的"理想":一方面, 还在持续赚钱,保持着头部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但另一方面,销量增速放缓、纯电转型阵痛 以及市场竞争加剧,迫使这家曾经以"效率和精准"著称的新势力车企开启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 在行业价格战持续、技术路线更迭加速的背景下,高盈利已不能完全掩盖增长动能的放缓。如何平衡短 期财务健康与长期战略转型,成为理想必须直面的一场大考。 盈利能力还在,但增速放缓 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11074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19.6%。表面上看销量还在稳 步爬升,也继续以13.4%的市占率稳坐20万元以上中国新能源品牌销冠,但细看财务表现,一些问题也 浮现出来:季度营收达到302亿元,环比增长16.7%,但同比下降4.5%。汽车销售额也出现类似趋势, 同比下降4.7%,环比增长17.0%。 不过,理想的盈利能力还是相当能打的:净利润11亿元,环比大涨近70%,连续十一个季度盈利;经营 利润更是翻了两倍多,冲到8.27亿元,说明主业的赚钱能力并没有"掉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理想汽车依然保持了行业领先的毛利 ...
靠投资泰凌微扮靓业绩,华胜天成股价走妖难掩盈利困局 |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8-29 20:2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 同比增长5.11% [1]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扭亏 但扣非净利润亏损0.83亿元 主业连续5年半亏损 [1] - 销售毛利率为12.13% 较去年末减少0.95个百分点 [5] 投资收益 - 上半年投资收益2.38亿元 主要来自持有泰凌微股票的账面浮盈 [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去年同期-1.51亿元增长至2.71亿元 [2]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 占总股本7.42% 期末参考市值8.56亿元 [2] - 通过三家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持有泰凌微股份 [2]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 [3] 参股企业动态 - 泰凌微为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 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110% 其中上半年涨幅约69% [2] - 泰凌微正筹划收购磐启微 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投资企业中三家完成IPO:海博思创(科创板)、屹唐股份(科创板)、优优绿能(创业板) [3] 主业经营状况 - IT系统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33.07亿元 同比增长5.96% 毛利率仅9.62% [6] - 云计算产品及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9.12亿元 同比下滑7.73% 毛利率从2020年28.73%降至21.01% [6] - 三家主要参股子公司亏损:华胜软件亏损2171.50万元、兰德网络亏损545.35万元、国研天成亏损8938.21万元 [4] - 主业亏损原因包括低毛利率业务、高运营成本及行业竞争挤压 [4][5] 股价与股东动向 - 受AI算力赛道升温影响 股价一个月内暴涨近140% 但披露当日跌停收盘 [1][6] - 董事王维航计划减持1092.9万股(占总股本0.9967%) 监事钱继英计划减持1.82万股(占总股本0.0017%) [6] - 自5月以来高管累计减持金额728.22万元 [6] - 王维航所持股权质押率达80% 共计3497.36万股 [6]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8年 2004年上市 主营IT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基础设施业务 客户覆盖政府、金融、教育等行业 [5] - 正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服务转型 但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5]
跃升千亿交易规模,滴滴在拉美瞄准外卖
钛媒体APP· 2025-08-29 19:32
据了解,99Food将在该地区投入5亿雷亚尔(约合6.6亿元人民币),占滴滴4月宣布的对巴西外卖市场 进行10亿雷亚尔总投资的一半。目前,99Food在圣保罗首批签约的餐厅已超2万家,合作骑手超过5万 名。 (图:99外卖在巴西的骑手) 8月28日,滴滴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二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迈入千亿规模, 达到1096亿元。其中,滴滴国际业务GTV达到271亿元,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出行业务一直是滴滴的主业,但滴滴在海外市场也一直在探索出行以外的可能。继在今年4月宣布在巴 西重启外卖业务以来,滴滴旗下的99Food(99外卖)在巴西城市戈亚尼亚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8月 12日已覆盖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 圣保罗同时是拉美最大的城市,此次入驻圣保罗都市圈,对99Food来说更为关键。 在墨西哥夺得外卖头把交椅后,滴滴外卖深入巴西,这将是其扩展拉美市场的下一场关键战役。 出行外的又一业务增量 自2018年收购巴西本土共享出行企业99,滴滴正式启动国际化战略。目前,滴滴的国际业务已覆盖拉 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其中10个在拉美。 滴滴重仓拉美,其中在巴西和墨西哥这 ...
群兴玩具:算力跨界首获突破反亏更多,AI重组引牛散扎堆入驻|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8-29 18:0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38.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706万元,同比下滑158.6% [1] - 酒类销售贡献营收1.41亿元,占比80.56%,但毛利率仅2.32% [1][4][5] - 算力业务首次实现营收1814万元,占比10.32%,但毛利率为-88.66% [2][4] - 自有物业租赁业务营收1600万元,占比9.12%,毛利率达60.37% [4][5] 业务结构分析 - 酒类销售为营收主力但盈利薄弱,2023年曾通过该业务避免退市风险(营收从3025万元暴增至3.37亿元)[5] - 算力业务通过子公司杭州图灵开展,前期因团队建设成本摊销导致亏损 [4] - 公司手握腾讯科技算力服务协议,合同金额1.13亿元,有效期18个月(2025年4月生效)[6] 战略转型动向 - 2024年1月跨界算力租赁业务,2月筹划现金收购天宽科技不低于51%股权进军AI领域 [5][9] - 天宽科技估值不超过8亿元,聚焦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数字化服务及数智安全 [9] - 并购重组推进超过半年仍无实质进展,停留在框架意向阶段 [1][9]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个人股东数量增至8位,知名牛散屠文斌、屠施恩、施玉庆新进持股,比例分别为1.33%、1.33%、1.22% [7][8][9] - 牛散扎堆现象出现在重组事项公布后,三人曾同步现身荣科科技等上市公司股东名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