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档9月26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5 18:34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1]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等 [1]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美国为最大市场 [2] - 乌克兰市场增速最快,主因俄乌冲突导致电力短缺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 [2] - 便携式储能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等 [3]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面临快充、固态、钠电等技术革新,但安全问题突出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论坛 [6] - 探讨30+核心议题,涵盖技术突破、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600+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大会组织架构 - 主题为“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由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主办 [7] - 规模600+,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7]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包括行业白皮书发布、多级安全防护、欧美市场趋势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涵盖新国标安全要求、大圆柱电池应用、户外经济蓝海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聚焦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应用等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等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正浩创新、大疆、小米等 [10] - 锂电池及配套企业:亿纬锂能、赣锋锂电、贝特瑞等 [10]
两轮车换电BMS安全与智能运维“揭秘”
起点锂电· 2025-07-25 18:34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出货量达9.3GWh,同比增长4.5%,预计2025年将增至10.1GWh,同比增长8.6% [2] - 政策推动(如GB43854-2024)与市场刚需(外卖骑手、快递员等高频使用群体)共同驱动两轮车换电产业链发展 [2] - 换电模式因效率高、消除室内充电隐患等优势快速崛起,锂电池安全管控与高效运维成为核心支撑 [2] 技术突破 - 优旦科技提出"iBMS + PaaS + SaaS"端云一体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覆盖硬件、应用、数据全链条解决方案 [4] - **硬件层面**:F73系列iBMS产品支持20串电池管理、三端保险丝可控熔断及端云协同管理,通过IATF16949和CNAS认证确保可靠性 [4] - **数据层面**:基于超4000亿条历史数据及日均5亿条实时数据,结合AI算法构建多维度安全预警体系,V2.0算法提升电池可用容量并延长寿命 [4][5] - **应用层面**: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智能运维、全链路管理及数据报表分析,支撑锂电池从生产到退役的全周期追踪 [5] 运营优势 - **延长电池寿命**:端云协同动态调整iBMS策略(如高温自动降流),解决电芯一致性难题 [8] - **安全防护**:终端iBMS三端保险丝智能熔断+云端趋势分析(内阻、电压差、温度)双重保障 [8] - **效率提升**:资产管理平台支持远程监控与区域数据智能分析,优化资源调配与换电站布局 [8] 市场表现与行业认可 - 优旦科技产品理念契合两轮车换电业务需求,重点布局该场景并获"2025中国两轮车锂电池BMS技术领导品牌"等奖项 [11] - F7/E7系列iBMS已服务即时配送、共享出行等场景,累计管理电池数十万组,合作客户覆盖主流换电运营商与整车厂商 [11] - 新国标推动下,产品加速适配更多场景,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11]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档9月26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4 17:38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达75% [1]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1]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规模为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2] - 美国为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便携电源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2] 便携式储能竞争格局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等 [3] - EcoFlow、BLUETTI、Jackery等品牌在欧美市场领先,正浩创新、大疆在乌克兰市场领先 [3]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已进入该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3] 技术发展趋势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涉及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材料新工艺 [4] - 电池安全问题严峻,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高峰论坛 [6] - 探讨30+核心议题,包括技术突破、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会议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 [7] - 活动规模600+,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7]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包括多级安全防护、电池技术趋势、欧美市场趋势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包括新国标安全变化、大圆柱电池应用、户外经济蓝海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议题包括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应用等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固德威等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华宝新能、小米、传音等 [10] - 锂电池企业包括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等 [10] - 配套材料及设备企业包括贝特瑞、恩捷股份、天赐材料、先导智能等 [10]
从电芯破局!AI算力时代,安全痛点有解了!
起点锂电· 2025-07-24 17:38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两部委发布通知,在数据中心领域强制推行绿电绿证交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1] - 全球AI普及引发数据中心能源革命,光伏储能系统建设成为主流趋势[1] - 中国首部储能系统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将于8月1日实施,新增电芯振动、热失控24小时不蔓延等高标准要求[14] 数据中心行业痛点 - 数据中心呈现"三高"特征:电力依赖高/成本高/能耗高,UPS领域铅酸电池正被锂电池取代[5] - AI调用单次耗电2.9瓦时,全面普及后耗电量达传统照明360倍,预计中国数据中心用电占比将从3%升至5%[19] - 数据中心服务器供电功耗较传统提升3-5倍,电力费用占运营成本56.7%,双UPS方案利用率低推高成本[19]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德赛电池推出全球首款数据中心专用电芯及系统方案,热失控抑制效率达99.3%,故障预警提前48小时[14] - 内置温压一体传感器实现电芯级实时监控,新型耐腐蚀传感器可精准捕捉内部变化信号[10][12] - 86Ah高倍率电芯支持8C放电,配套LPC 2.0系统单机功率320kW,满足300KVA/10分钟备电需求[21] - 源网荷储方案使度电成本低至0.25元/kWh,高峰用电成本可降79%[26] 市场合作与商业落地 - 与罗马尼亚Voltika签署1GWh主动安全电芯系统采购协议,覆盖全球储能项目[28] - 联合深圳闻储、广州储能等7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推动绿色算力应用[26] - 公司已构建25GWh全产业链产能,具备从电芯到集装箱系统的全栈制造能力[30] 技术架构与安全标准 - 建立"电芯-模组-电池簇-系统"全链路防护体系,结合AI实现运行优化与隐患定位[14] - 产品通过新国标认证,满足电芯强制放电、模组热失控不蔓延等23项新增测试要求[15] - UPS系统采用预制化设计降低安装运输成本30%,兼具备电与削峰填谷功能[23]
宁德时代三度扩张!
起点锂电· 2025-07-24 17:38
宁德时代近期动态 - 青海时代极片项目开工,总投资50亿元,主要从事动力/储能锂电池研发制造,Q1已投资10亿元扩产产线 [1] - 宁德时代与西宁开发区深化合作,追加5亿元建设极片厂房,计划2026年5月投产 [1] - 新加坡Vanda RE与公司签署2.2GWh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协议,用于印尼2GW光伏+4.4GWh东南亚最大光储一体化项目,电芯由印尼工厂生产 [1] - 时代一汽电池项目一期技改获受理,由宁德时代、一汽、东风、长安共同持股,追加投资2亿元使总产能达40GWh,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 [1] 业务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双线发展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储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近年爆发,但动力电池仍占主导(占比超50%) [2] - 储能技术积累深厚,拥有CTP成组、无热扩散、智能液冷等独家技术,形成电芯到系统全产业链 [2] - 动力电池创新锂钠材料融合,推出骁遥双核电池,细分钠+铁锂、三元+铁锂等组合,集成高压/热管理等五大功能 [3] - 技术路线差异化:储能端押注587Ah大容量电芯,动力端聚焦多核电芯集成电池包技术,同步拓展底盘、换电等新业务 [3] 市场与资本动态 - 港股IPO推进中,但7月23日美国国会向摩根大通、美银发传票调查,反映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压制 [3][4] - 竞争对手增多促使公司通过技术多元化和价值链强化应对市场焦虑 [3]
爆单!瑞浦兰钧半年营收超93亿
起点锂电· 2025-07-24 17:38
瑞浦兰钧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预计上半年收入93亿至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至29% [1] - 归母净亏损预计0.5亿至1亿元,同比减少84.8%至92.4% [1] - 单月出货量曾创7GWh纪录 [3]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出货量增加带动收入增长 [2] - 资源整合与降本增效提升毛利 [2] - 国内外市场拓展带动规模效应显现 [2] 动力电池业务进展 -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59GWh [4] - 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排名第六,装车量3.29GWh,市场份额5.95% [5] - 换电重卡市场表现突出,装车量1.7GWh,市场份额18% [5] - 与Stellantis、沃尔沃等国际主机厂建立合作 [5] 储能业务突破 - 4月单月储能电芯出货量超2GWh [6] - 问顶系列产品累计出货超20GWh [6] - 与晶科储能等签订392Ah电芯订单超20GWh [6] - 与韩国晓星重工业签署2.5GWh储能产品供应协议 [6] - 成为全球户用储能电芯市场领军者 [7] 新兴市场布局 - 与御风未来合作开发飞行器能源解决方案 [8] - 在印尼投建首座海外工厂,一期年产能8GWh [8] - 计划在欧洲及南美洲建立生产基地 [9] 行业技术发展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 [11] - 该技术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具有化学稳定、原生阻燃等技术优势 [12]
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7-24 17:38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进展 - 项目桩基工程于7月18日正式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 - 项目总投资约730亿元,是贵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3] - 由青山集团、华友控股及华峰集团联合投资建设 [3] - 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将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30万吨磷酸铁锂等装置 [3] - 全部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超过1200亿元,相当于2024年毕节市GDP的三分之一 [4] - 预计带动就业14,000人以上 [4] 项目技术特点与优势 - 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磷化工、煤化工及园区热岛深度融合 [4] -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解决产业互补和余热余压问题 [4] - 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等指标对标国内先进水平 [4] - 项目亮点包括规模效应、绿色低碳、耦合互补、高效利用 [4] 贵州资源优势 - 毕节煤炭探明储量达281亿吨,磷矿储量超14亿吨 [5] - 毕节煤、铁、铜、铅、锌、稀土保有资源量位列贵州省第一位 [5] - 开阳县磷矿储量19亿吨,远景储量31亿吨,富矿储量占全国80%以上 [6] - 开阳县磷矿伴生的氟资源平均含量3.05%以上 [6] 相关产业布局 - 开阳县已聚集多个磷酸铁锂相关项目 [6] - 安达科技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总投资40亿元 [6] - 中伟股份布局先进电池材料全球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建设项目 [6] - 开阳县计划在2025年形成磷酸铁锂20万吨的产能规模 [7] 磷酸铁锂行业现状 - 行业产能过剩已成定局,进入深度洗牌期 [7] - 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紧缺 [7] - 具备三代及以上技术产品的企业享受市场红利 [7] - 头部厂商将主导新一轮竞争,需聚焦工艺壁垒和客户绑定 [7] 磷酸铁锂技术代际对比 - 第二代产品压实密度2.40-2.50g/cm³,快充能力2C,产能过剩 [8] - 第三代产品压实密度2.50-2.60g/cm³,快充能力2C-3C,主流产品 [8] - 第四代产品压实密度2.60-2.70g/cm³,快充能力4C-6C,供不应求 [8] - 第五代产品压实密度≥2.70g/cm³,快充能力>6C,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8]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能量密度快速提升: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2] - 商业化节奏加速:关键节点提前至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电解质电导率突破>10 mS/cm [2] - 中日技术竞争: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2] - 政策驱动效应:国内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2]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供应链安全重构: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电解质成本目标降至100美元/kg [3] - 终端应用拓展:高安全性(针刺测试不起火)适用于航空、军工领域,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推出 [3] - 生产工艺革新: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3]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 国家战略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专项投入超20亿元,欧盟《电池2030+》列为优先方向 [4] - 产业链协同需求:宁德时代建立千人研发团队,需上下游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5] - 市场窗口期:2025-2030年为量产关键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5% [5]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高离子电导率突破: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² S/cm,通过稀土元素掺杂可提升至5×10⁻² S/cm [6] - 空气稳定性改性:表面包覆技术将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6] - 低成本合成工艺: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降低60%,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6] 界面稳定性与制造挑战 - 正极界面钝化技术:原子层沉积(ALD)构建Li₃PO₄缓冲层,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7] - 干法电极工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单体层面) [7] - 全电池封装方案: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7] 热管理及安全性能 - 热失控阻断机制:Li₃N热响应隔膜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8] - 三维热传导网络: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轴向热导率达120W/(m·K),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9] - 失效预警系统: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9] 行业活动与联盟成立 - 全球技术路线图发布:涵盖2025-2030年材料体系、工艺路径及产业化里程碑 [10] - 全固态产业联盟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产业链生态联盟 [12] - 中国技术攻关清单: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纯度≥99.9%)、界面阻抗控制(目标<10Ω·cm²)等方向 [12] 拟邀参展企业 - 固态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 [14] - 材料供应商:恩捷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等 [15] - 设备制造商: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克科技等 [15] 宣传与推广策略 - 全媒体覆盖:通过专题报道、短视频科普、KOL解读形成3个月热度爬坡 [18] - 定向邀请:针对车企、电池厂商、科研机构推送定制化邀请函 [18] - 线下联动:在行业展会设置AR技术演示及抽奖活动 [18]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档9月26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高达75% [1] - 欧洲是户用储能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1]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美国是最大市场 [2] - 乌克兰市场增速最快,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激增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 [2] - 便携式储能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等 [3]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3] 技术趋势与挑战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涌现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 [4] - 电池安全问题严峻,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4] - 论坛聚焦电池高安全、产业生态共建,探讨技术痛点和创新成果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高峰论坛 [6] - 探讨30+核心议题,包括技术突破、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多级安全防护、欧美市场趋势、智能BMS技术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新国标安全要求、大圆柱电池应用、户外经济蓝海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议题: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应用等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固德威等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正浩创新、大疆、小米、传音等 [10] - 锂电池企业: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等 [10] - 配套材料及设备企业:贝特瑞、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璞泰来等 [10]
楚能新能源连签两大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楚能新能源与诺德股份战略合作 - 楚能新能源与诺德股份签订五年长单协议,未来五年采购16万吨铜箔材料 [3] - 合作重点包括高性能铜箔产品技术开发及新型集流体在固态电池上的协同创新 [3] - 诺德股份为国内铜箔龙头,市占率行业前三,核心产品包括3-8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等头部电池厂商 [3] - 诺德股份已推出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双面镀镍铜箔,但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楚能与诺德合作有望加速技术布局及大规模应用 [4] - 楚能新能源同日与运达智储科技签订战略协议,聚焦技术协同开发与产业链价值共创,强化储能领域布局 [4] - 运达智储母公司运达股份为国有控股风电企业,储能业务覆盖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包括电站投资、研发制造及运维 [4] 运达智储产能规划 - 运达智储全球总部落地河北邯郸,配套建设5GWh储能设备生产基地,总投资20亿元 [5] - 基地规划2条锂离子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及2条储能集装箱产线,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20亿元 [5] - 楚能或直接供应储能产品,带动出货量提升 [6] 楚能新能源产品进展 - 楚能第四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量产下线,单颗能量达1510.4Wh,能量密度195Wh/kg,7月底实现满负荷生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