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锂电
搜索文档
派能高安全软包铁锂电芯赋能千亿两轮车换电行业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两轮车换电行业趋势 - 两轮车行业需求旺盛,全球化现象明显,北美外卖市场占比接近30%,是平均数的3倍 [3] - 两轮车换电分为三个阶段:2016年前铅酸电池主导,当前锂电换电崛起,铁塔、智租、小哈等企业推动大容量电池应用 [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可装配5.3亿辆两轮车,两轮车保有量达4亿辆,锂电池降本为两轮车换电带来优势 [3] 两轮车电池技术需求 - 两轮换电电池需满足3年2000次循环(相当于3年跑100万公里),性能要求极高 [4] - 安全标准严格,需通过针刺实验并支持快充功能 [5] - 软包电池因能量密度优势成为头部企业主流技术路线,派能、孚能等企业均采用 [8][10] 派能科技发展布局 - 过去3年出口创汇超100亿人民币,未来重点发展国内市场,形成双循环 [5] - 江苏扬州和安徽合肥两大制造基地总投资近100亿,产能达13GWh [5] - 产品聚焦软包铁锂电芯,主打25Ah、30Ah、43Ah三款,支持2C持续放电和3C瞬间放电 [10] 政策与市场预测 - 2026年7月将实施新国标GB38031-2025,提升软包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9] - 起点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小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50.9GWh,同比增长18.4% [10] - 2024年锂电池价格下降推动两轮车渗透率提升,共享电单车政策放宽进一步刺激需求 [9] 中孚新能源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液态电解质固载率降至临界安全阈值,提升能量密度和热失控耐受等级 [14] - 核心技术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原生阻燃、高延展性,推动动力电池安全升级 [15][16]
重磅!孚能科技获广汽定点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孚能科技SPS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收到广汽集团电池组箱总成定点开发通知书,预计年内开始供货,采用SPS超级软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方案 [2] - SPS产品已量产并获广汽、吉利、东风、江铃等车企定点,市场认可度提升 [3] - SPS电芯能量密度达330Wh/kg,体积利用率75%,循环寿命超3000次,具备续航长、补能快、轻量化等优势 [6] - 三元5C和铁锂6C超快充方案换热面积分别提升4倍和4.8倍,SOC 10%-80%充电时间缩短13.5%和16.8% [6][7] - SPS兼容三元、铁锂、钠电、磷酸锰铁锂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赣州和广州基地部分产线已投产 [7][8] 广汽集团战略合作深化 - 广汽为重要客户,2018年进入供应链,配套AION V Plus等多款热销车型 [11] - 广州工控成为控股股东后,将推动公司与广汽、小鹏等车企协同,提升供应链份额 [11][12] - 广州工控计划整合旗下汽车零部件资源,助力公司拓展海内外整车客户 [13] 半固态/固态电池商业化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年底前建成0.2GWh中试线并交付60Ah样品 [17] - 半固态电池获美国eVTOL客户、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定点,并独家供应时的科技E20机型 [18][19] - 与人形机器人领域5-6家头部客户对接,预计多个项目今年送样 [19]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116.80亿元,净利润-3.32亿元但同比减亏82.22%,电芯毛利率提升13.27个百分点至30.57% [13] - 海外市场营收86.6亿元,毛利率13.70%,国内市场毛利率同比增18.76个百分点 [13]
锂电材料企业决战马来西亚!
起点锂电· 2025-07-23 17:20
电芯项目带动材料企业配套落地马来西亚 - 湖南裕能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5.6亿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9.5亿元)[2] - 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催生新应用场景,国际市场锂产能需求旺盛,磷酸铁锂电池逐渐取得海外市场认可[2] - 马来西亚具备成本洼地、政策高地、区位枢纽三重优势,有望成为东南亚锂电产业核心区域和国际锂电池产业链重要支点[2] 锂电材料企业集中布局马来西亚 - 恩捷股份规划在马来西亚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0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4] - 星源材质投资50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20亿平方米隔膜产能,一期项目已建成[4] - 新宙邦计划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投资建设电子化学品工厂[4] - 尚太科技拟投资1.54亿美元建设5万吨负极材料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4][5] - 金杨股份拟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精密结构件项目,建设周期约36个月[5] - 科达利计划投资6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5] 马来西亚吸引锂电企业的核心优势 - 地缘政治风险小,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7] - 出台《国家汽车政策》《国家工业4.0政策》《低碳移动蓝图》等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7] - 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众多且扼守马六甲海峡,便于产品全球运输[7] - 新能源汽车板块政策利好,对电动汽车各类税收进行减免[8] 中马关系升温促进产业合作 - 中国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时有多家锂电企业领导人随行,预示两国将在电池制造领域深化合作[7] - 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青壮年就业需求大、经济发展快,为锂电池产业出海提供优越环境[7] - 电芯厂集中驻扎带动材料需求,本土建厂可节省成本,材料企业追随电芯厂步伐落地[8]
上半年锂电池出口创新高!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锂电池出口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341亿美元(约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1] - 出口数量达21.56亿个,同比增加17.52%,总重量208.72万吨,同比增长72.62%,显示大容量电芯出口占比提升 [1] - 前五大出口地为德国、美国、越南、荷兰、韩国,越南与荷兰排名上升,德国晋升第一,日本跌出前五 [1] - 对沙特、澳大利亚、匈牙利、智利等市场出口额实现翻倍增长 [3] 区域出口亮点 - 福建省以635.68亿元出口额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21.97%,民营企业贡献603亿元(占比95%) [4] - 欧洲为最大出口地(352亿元,占比55.43%,同比+26.78%),北美次之(197.02亿元,占比30.99%) [4] - 大洋洲(19.26亿元,+224%)和非洲(1.23亿元,+172%)增速显著 [4] - 贵州省前五个月出口额近6亿元,同比增长6倍,连续9个月增长 [5] - 珠海市锂电池出口58.3亿元,同比大增234.6% [5] 增长驱动因素 - 储能订单激增: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等企业斩获海外大单,储能需求显著高于动力电池 [7] - 德国市场电动化转型加速,户用储能需求持续增长 [9] - 中美关税下调:车用动力电池关税降至73.4%,非车用锂电池关税降至40.9%,6月对美出口额环比增长68.1%至10.86亿美元 [9] - 欧盟电池法案推迟至2027年实施,提供政策缓冲期 [11]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全球领先,装车量大幅超越三元电池 [11] 技术与企业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实现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兼容传统产线,提升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能 [13] - 该技术具备四大核心优势: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性、高延展性 [14][15]
创明新能源签订重要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战略合作与业务布局 - 创明新能源全资子公司安能可与平高储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共同开发移动储能解决方案并建立长期战略联盟 [2] - 平高储能隶属中国电气装备集团 具备10GWh年产能及全产业链能力 涵盖PACK-BMS-PCS-EMS到系统工程建设 [2] - 安能可为创明新能源智慧能源部门 依托20年电池制造经验 布局人工智能、储能及智慧能源微网领域 [2][3] 技术实力与认证 - 安能可团队由国际新能源企业核心成员组成 拥有储能数字化智能制造产线及中日韩三国技术专家支持 [3] - 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项国际体系认证 标志质量管理与安全标准达国际水平 [3] - 具身机器人电池方案采用全极耳半固态电芯 内阻低至3mΩ 配备自主研发BMS系统 响应时间0.4秒 [4] 产品应用与性能 - 机器人电池方案具备10000mAh容量 支持4小时续航 采用V-0级防火外壳及8重安全防护体系 [4] - 该方案已应用于软通动力天鹤C1具身智能机器人 实现轻量化设计与负载优化 [5] 行业地位与资源 - 平高储能位列央企储能第一梯队 掌握电热管理关键技术 具备电站定制开发及场景拓展能力 [2] - 安能可整合母公司新能源行业资源 在电化学、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形成多学科技术优势 [3]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档9月26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高达75% [1] - 欧洲是户用储能最大最成熟的市场,但增速下滑,2024年增速较快的市场是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国家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到180GWh,相比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1]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规模为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2] - 美国是全球便携式储能最大最成熟的市场,乌克兰是2024年增速最快的市场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到2800万台,相比2024年增长156% [2]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等 [3] - 小米、华为、传音等国际数码品牌已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3]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方面,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挑战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户储+便携)电池技术的专业高峰论坛 [6] - 深度探讨30+核心议题,前瞻解析技术突破、破题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头部企业决策层,共话发展,探寻合作新机遇 [6] - 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齐聚,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大会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7] - 活动主题: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 [7]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 [7] - 活动规模:600+ [7] - 举办时间:2025年9月26日 [7] - 活动地址:深圳 [7]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发布、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欧美户用储能市场趋势等 [9] - 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户外经济+应急备灾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议题包括下一代大电芯户储的技术路线图、高功率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安全攻坚战、热失控防控等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储能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等 [10] - 户储及便携锂电池企业包括鹏程无限、新能安、亿纬锂能等 [10] - 配套材料及设备企业包括贝特瑞、恩捷股份、多氟多等 [10]
2027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将达98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叠片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 刀片化、大容量化、大尺寸化、快充化持续提升叠片渗透率,全球一二线电池企业已基本布局叠片电池 [2] - 储能领域电芯向314Ah及以上大容量发展,叠片工艺因适配散热和安全性能要求而渗透率提高 [2] - 行业叠片电池产能不断扩张,主要电池厂纷纷推出拳头产品 [2] 主要电池企业叠片电池布局 - **宁德时代**:第一代凝聚态电池采用卷绕/叠片+软包/方形工艺,第二代仅采用叠片+软包工艺,2025年3月获叠片电芯专利授权 [3] - **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全系搭载刀片电池,2023年第二代刀片电池体积比容量达320Wh/L [3] - **中创新航**:2019年首创全极耳叠片电池,2023年L300系列量产配套多款车型,2024年发布392Ah/625Ah储能电芯采用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 [3] - **LG新能源**:主要采用叠片式软包设计,工艺扩产加快,已取消方形电池开发 [3] - **蜂巢能源**: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量产效率达0.125s/pcs(提升200%),2024年L500系列325Ah/350Ah储能电芯大批量生产 [3] - **亿纬锂能**:2024年发布628Ah储能电芯采用第四代叠片工艺,能量达2.009KWh [3] - **孚能科技**:SPS大软包电芯采用全极耳和叠片工艺,2022年30GWh项目开工,全固态电池采用叠片工艺 [3] - **欣旺达**:2022年SFC480快充电池叠片精度±0.1mm,2024年发布625Ah储能电芯采用"AI闪叠"技术 [3] 叠片设备市场分析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36亿元(同比下降21.74%),主因产能扩产放缓和设备降价 [5] - 2027年叠片设备需求规模预计达98亿元,未来3年CAGR为39.6%,增长动力来自扩产、出口、技术迭代及固态电池需求 [5] - 第一梯队企业为先导智能、格林晟,第二梯队包括光大激光、赢合科技等 [6] 叠片技术升级方向 - 多工位切叠一体机、热复合叠片机将成为趋势,技术领先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7] 锂电池行业研究框架 - 报告涵盖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两轮车及消费电子领域锂电池发展概况 [11]
借壳上市?这家锂电企业被收购!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交易概况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宁德新能源、长江晨道等[2] - 交易完成后,*ST威尔成为紫江新材控股股东,紫江企业保留31.05%股份[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被市场视为"左手倒右手"的资产转移[5] 标的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6] - 2024年铝塑膜销售量达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6]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ATL、欣旺达等,其中比亚迪2021年贡献营收31.59%,ATL占13.63%[8][7] 财务表现与业绩承诺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7.11亿元、6.23亿元,2025Q1营收1.55亿元[9] - 2024年净利润5351.51万元,同比下滑40.7%[9] - 交易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10] 行业与技术趋势 - 软包电池因CTP/CTB技术导致成组效率劣势,铝塑膜出货量增速下滑[10] - 比亚迪创新应用铝塑膜于刀片电池封装,推动技术场景扩展[10] - 半固态/固态电池商业化预期将为铝塑膜创造增量市场[11] 资本运作历史 - 紫江新材曾计划分拆至科创板/创业板上市,2023年撤回申请后转至新三板创新层挂牌[12] - 比亚迪和ATL原持股比例分别为3.87%、2.53%,交易后ATL退出股东行列[9] 收购方现状 - *ST威尔主营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500万元)[13] - 公司上市后年营收未突破3亿元,当前面临退市风险警示[13]
宁德时代新增10GWh产能
起点锂电· 2025-07-21 18:27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 宁德时代通过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技术改造)再次加码产能,技改工程已获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受理[2] - 时代一汽由宁德时代(51%)、一汽(24%)、东风(15%)、长安(10%)共同持股,2021年认缴出资总额达20亿元[3] - 时代一汽霞浦基地规划总产能30GWh,一期已建6条电芯线+6条模组线(13.3GWh),二期在建4条电芯后工序线+5条模组线(6.7GWh)[4] - 技改投资2亿元,升级一期6条电芯线设备,新增磷酸铁锂产能10GWh,使全厂总产能达40GWh[4] - X3模组厂房新增2条PACK线,强化电池包装配能力[5] 市场地位与产品竞争力 -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128.6GWh,市占率43.05%,其中磷酸铁锂占比70%(89.79GWh)[5] - 神行超充电池技术领先:第二代产品支持800km续航+12C峰值充电(1.3兆瓦功率),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5] - 计划2025年将神行+麒麟电池销售占比从30%-40%提升至60%-70%[6] 合资模式与产业链协同 - 与上汽、广汽、一汽、小米等车企合资公司合计规划产能超200GWh,占宁德时代总产能1/3[6] - 合资工厂采用51%控股模式,2024年贡献净利润超80亿元,车企优先使用麒麟/神行电池技术[6] - 合作深化至换电市场、后市场服务及海外共建,从技术共享转向生态共建[6] 行业趋势 - 电池企业通过技术标准主导权延伸至C端市场,车企采取二供扶持/自研策略,反映新能源产业向技术深化转型[6]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档9月26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1 18:27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高达75% [1] - 欧洲是户储最大最成熟市场但增速下滑,2024年增速较快市场为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1]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主要消费市场为美国、欧洲、日本、乌克兰 [2] - 美国市场因户外运动及房车文化盛行需求最大,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激增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2] 竞争格局 - 便携式储能电源全球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等 [3] - EcoFlow、BLUETTI、Jackery等品牌在欧美市场领先,正浩创新和大疆在乌克兰市场领先,公牛、纽曼等以中国电商为主 [3]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已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未来2-3年行业竞争将加剧 [3] 技术趋势与挑战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涌现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但电池安全问题仍是严峻挑战 [4] - 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对便携式储能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论坛,探讨30+核心议题 [7] - 汇聚600+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主题为“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 [7]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包括多级安全防护、欧美市场趋势、智能BMS技术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涵盖新国标安全要求、大圆柱电池应用、户外经济蓝海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聚焦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应用等 [9] 拟邀参会企业 - 涵盖户储企业(华为、比亚迪等)、便携式储能企业(正浩创新、安克创新等)、锂电池企业(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及配套材料设备企业(贝特瑞、恩捷股份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