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搜索文档
日经BP精选:2025夏季日剧大解剖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公司背景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 [2] - 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 聚焦经营管理 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 [2] 行业内容 - 本季夏季日剧阵容丰富多样 男性主演多为40岁以上的中坚或资深演员 女性则以20多岁的新生代女演员担任主角 [3] - 2025年7月档剧集阵容充实 改编作品和原创剧各有10部 呈现良好平衡 [6] - 刑侦剧是日剧中人气极高的类型 本季共有4部刑侦题材剧集同时播出 [6] - 最具规模的刑侦剧企划是朝日电视台周三晚9点档作品 该时段曾播出过《相棒》等系列剧 [6] - 自《刑警7人》以来时隔10年再次推出新作 [6]
党内倒阁声浪汹涌,石破茂坚持不让位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自民党内部权力斗争 - 石破茂在自民党两院议员恳谈会上坚持留任方针 强调需履行日美关税协议并总结参议院选举 [1] - 党内多数声音要求石破辞职 仅少数支持继续执政 前经济安全保障相小林鹰之公开批评其领导责任 [1] - 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宣布设立总结委员会 计划8月内完成选举败因分析并"明确责任" [1] 倒阁势力行动策略 - 倒阁势力计划通过两院大会推动提前总裁选举 已收集超过三分之一议员签名 拟提交党章第35条要求 [2] - 党执行部可能拒绝召开两院大会 2009年麻生太郎时期曾以"签名不足"为由规避类似要求 [3] - 备选方案为启动党章第6条 需过半国会议员及地方支部支持方可提前选举 但目前缺乏明确继任者 [3] 舆论与派系动态 - 媒体调查显示参议院选举败因在于自民党整体 而非石破个人 原安倍派政治资金问题导致选民流失 [1][3] - 倒阁行动由原茂木派、原安倍派和麻生派主导 党内批评其未反省政治资金丑闻 [3] - 自民党面临少数执政困境 与在野党合作谈判停滞 政策推进存在风险 [3]
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计划明年1月访华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访华计划 - 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计划于2026年1月20日~23日访问中国北京 目前进入协调阶段 [1] - 代表团由日中经济协会 经团连 日本商工会议所的首脑组成 包括会长进藤孝生 筒井义信 小林健等日本企业高管 [1] - 代表团向中方提出与中国领导层见面的希望 [1] - 除疫情期间外 日本经济界代表团几乎每年都会访华 [1]
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物价工资良性循环趋于稳定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核心观点 - 日本经济正稳步迈向摆脱通货紧缩,工资和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趋于稳定[1] - 2023年物价出现40年来首次上涨,2025年春季劳资谈判工资涨幅超过2024年创下的32年新高[1] - 经济复苏局面持续超过5年(2020年5月至2025年6月),为二战后第三长周期,呈现"成熟化的长期化状态"[2] 经济复苏结构变化 - 当前复苏由服务业拉动(区别于过去两次由出口和生产主导的模式),对海外经济下行的脆弱性降低[2] - 劳动力短缺推动人工费比率高的服务领域物价上涨,服务物价涨幅近年接近2%,企业定价和工资设定行为改变[1] 外部风险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通过直接/间接途径拖累经济,需警惕乘用车产量减少对钢铁、运输等广泛产业的连锁影响[2] - 中美贸易摩擦的间接影响曾导致日本经济衰退,当前贸易问题被视为摆脱通缩的试金石[2] 个人消费疲软原因 - 家庭可支配收入改善且金融资产增加,但消费复苏缓慢,占GDP过半的个人消费缺乏强劲势头[2] - 消费者对工资可持续性存疑,物价上涨预期抑制支出,单身家庭因不安情绪提高储蓄率[3] - 政策需推动稳定物价上涨、加快工资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晚年不确定性[3]
安斯泰来日籍员工限期内未上诉,判决生效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安斯泰来制药日本员工间谍案判决 - 安斯泰来制药60多岁日本籍男性员工因间谍活动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 判决于7月16日作出 7月28日上诉截止日未提出上诉 判决生效 [1] - 该男子向日本公安调查厅提供中国国内政治和经济信息并获取报酬 [1] - 该男子利用了中国2018年10月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坦白罪行可减轻刑罚的"司法交易"制度 成为首个接受司法交易的被中国以《反间谍法》扣留的日本人 [2] 案件背景及进展 - 该男子为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当地法人高管 在华工作超20年 曾任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 [2] - 2023年3月在北京被扣留 当时即将结束任期返回日本 同年10月被正式逮捕 2024年8月以间谍罪起诉 11月首次公开庭审 [2] - 此为2025年5月以来第二起日本人在华间谍罪实刑判决生效案例 另一起为上海法院判处50多岁日本男性12年有期徒刑 同样未上诉 [2] 日本在华人员被扣留情况 - 自2014年11月中国实施《反间谍法》以来 至少17名日本人被扣留 其中5人尚未获释 包括安斯泰来员工 [3] - 除安斯泰来员工外 其余4人被判12至15年有期徒刑 目前正在服刑 [3] - 中国2023年7月实施新修订《反间谍法》扩大间谍行为定义 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信息提供的查处力度 [3]
长江和记称邀内地企业加入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6:07
交易背景与进展 - 长江和记实业宣布延长巴拿马运河周边2个港口出售交易的谈判时间,并透露拟邀请中国内地投资者加入买方财团[1] - 3月与美国贝莱德集团等投资者联盟达成初步协议,以228亿美元出售全球43个港口(含巴拿马2个港口)的实际运营权[1] - 截至7月28日,145天独家磋商期已届满,但公司仍在与财团成员讨论交易细节[1] 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政府将长江和记实业视为中国企业,指责"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对港口出售表示欢迎但反对中国资本介入[2] - 中国政府对向美国出售港口显示警惕,香港媒体批评长江和记实业"缺乏爱国情怀",交易审查压力增大[2] - 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明确反对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参与港口运营,称其威胁美巴两国安全[2] 中国企业参与动向 - 彭博社报道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就参与交易磋商,但长江和记实业未公布具体候选企业名单[1][2] - 邀请中国内地策略投资者被解读为缓解中国政府担忧的谈判战术,但可能加剧美国反对立场[1][2] - 香港学者认为中国企业参与无法实质性推动交易,反而可能导致谈判长期化及方案重构[3] 交易潜在影响 - 交易涉及欧洲、中东、非洲等全球43个港口运营权,中国企业参与或引发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地区的连锁警惕[3] - 美国智库CSIS指出中国已参与中南美37个港口项目,从融资到运营存在不同层级的介入[2] - 行业专家预测谈判需根本性重构方案,因中美立场对立使交易复杂性远超商业范畴[3]
JDI出售设备给惠科电子,停止为苹果生产面板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6:07
JDI茂源工厂设备出售 - 日本显示器(JDI)将出售茂原工厂部分液晶和OLED面板制造设备给中国惠科电子(HKC),出售金额预计为数十亿日元 [1] - 茂原工厂原计划运营至2026年3月,但可能提前至2025年停产以降低固定成本 [1] - 公司放弃将设备迁移至石川工厂的计划,大部分设备所有权已出售给中介公司 [1] JDI业务调整与苹果合作变化 - JDI将停止在茂原工厂为苹果手表生产面板,2019财年面向苹果的生产额峰值达3800亿日元,未来将归零 [1][2] - 公司曾依赖苹果订单(占销售额6成),但长期经营不善迫使规模缩减 [1] - 石川工厂不生产OLED且无设备搬迁计划,智能手表面板实际停产,短期内通过存货维持供应 [2] 惠科电子(HKC)的行业地位与合作 - 惠科电子为全球第五大电视和PC大尺寸液晶面板制造商,2023年曾与JDI达成OLED业务合作,但量产计划搁置 [1] - 此次收购JDI设备可能强化其液晶面板产能 [1] JDI历史背景与资本变动 - JDI成立于2012年,由日本官民基金INCJ主导成立,INCJ累计投融资4620亿日元并于2025年3月出售全部股份 [2]
三菱汽车在主战场东南亚用新款SUV抗衡中国车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6:07
三菱汽车新款SUV发布 - 公司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发布新款7座中型SUV "Destinator",定于7月23日上市,搭载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5种驱动模式 [1][3] - 新车型定位为提振印尼市场的战略车,尺寸与丰田畅销MPV "Kijang Innova"相当,计划到2025年在印尼销售1万辆,占2024年当地销量的逾1成 [3] - 配合新车生产,印尼工厂年产能从22万辆提升至25.5万辆,并向周边东盟国家出口 [3] 东南亚市场竞争格局 - 印尼新车市场为东盟最大,2024年公司市场份额8%,排名第三,落后于丰田集团(逾50%)和本田(11%) [3] - 日本车企在东南亚份额持续下滑,2025年1-6月份额降至84%,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以平价EV策略加速渗透 [4] - 东盟市场营业利润从2019财年636亿日元锐减至2024财年198亿日元,面临需求萎缩(2024年印尼销量同比降14%)与中国车企竞争的双重压力 [4][6] 公司战略调整 - 将经营资源集中至东盟,2025财年全球销量预计87.8万辆(同比+4%),其中东盟占比32% [4] - 计划在印尼启动EV本地化生产并考虑混动车型,以利用当地税收优惠政策 [4] - 因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利润拉低400亿日元),正评估与日产在美国工厂合作生产SUV的可能性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东盟人口约7亿且中产阶层扩大,但印尼中产缩减导致2025年1-6月新车销量同比降9% [3][6] - 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强化了东盟的战略重要性 [1][6] - 公司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预计同比降28%至1000亿日元,需平衡短期承压与中长期市场布局 [5][6]
东京23区二手房又创新高,70平方米约合502万元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6:07
东京23区二手房市场 - 东京23区二手房价格创下新高,70平方米房源均价达到502万元人民币 [1]
有制造业,才有Rapidus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0:25
Rapidus技术进展 - 公司进入量产前试运转阶段 荷兰产EUV光刻机已顺利启动 [1][2] - 计划2027年正式生产 当前良品率目标需达到70%以上标准水平 [2] - 北海道千岁市工厂举行揭幕记者会 项目获数万亿日元国家经费支持 [1][2] 商业模式挑战 - 核心问题在于缺乏强大买家 客户数量与订单规模决定代工厂生死 [3] - 已与多家实力企业签订交易备忘录 包括为NTT集团生产通信芯片 [3] - 专家预测其订单规模可能比台积电主力客户少两位数 [3]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全球数字产业领军企业 [3] - 中国半导体企业数量近年增加150多家 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占据市场份额 [5] - 台积电主导2-3纳米尖端制程 中国企业在7纳米以上成熟技术领域形成优势 [5] 半导体产业特性 - 摩尔定律驱动性能指数级提升 每两年晶体管数量翻倍 [4] - 历史规律显示技术迭代引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AI三次产业革命 [4] - 行业良性循环依赖优秀产品→优质客户→技术升级的正向反馈 [3][4] 日本产业背景 - 日本数字产品贸易自2010年代持续逆差 智能手机等领域沦为纯进口国 [5] - Rapidus试图修复半导体与制造业的断裂 需同步培育客户与技术创新 [5] - 半导体复兴需与数字产品制造业复苏、新市场创建协同推进 [5] 政策支持与争议 - 民间投资反应冷淡 短期内仍需国家资金持续支持 [2] - 半导体具民用与国防双重用途属性 关乎AI时代基础设施竞争力 [2] - 政府主导项目历史成功率低引发市场担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