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经中文网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车企在扩大美国以外销路,应对高关税常态
日经中文网· 2025-09-21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利润压力 [2][4] -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但仍远高于此前2.5%的水平导致日本车企调整出口策略 [4][7] - 日本车企盈利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元历史性贬值但需构建不依赖汇率的盈利体制 [8] 日本车企战略调整 - 三菱汽车将通过巴西的代理商HPE Auto Motors生产车辆并从巴西向阿根廷等中南美洲国家出口以拓展美国以外销路 [2][4] - 马自达开始减少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盈利性较差的小型车并有意识地调整出货量将部分汽车销往其他地区如加拿大和哥伦比亚 [5][7] - 马自达在美国销售的汽车有50%从日本出口计划将面向美国的汽车转销其他地区以提高收益 [7] 具体业务影响与数据 - 三菱汽车2025财年因关税产生的影响高达320亿日元合并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下滑76%至100亿日元 [4] - 三菱汽车2024财年实际销量中亚洲不含日本占31%美国占13%中南美市场仅占7% [4] - 2024年8月马自达从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马自达3为960辆同比减少57%小型SUV CX-30为3970辆同比减少37% [7] - 日本7大车企在关税下调时间推迟的情况下每天承受约30亿日元的负担简单计算损失已超过1600亿日元 [7] 市场环境与盈利挑战 - 日本7大车企2025财年盈利预期设想汇率为1美元兑145日元左右得益于日元贬值 [8] - 美国市场汽车售价不断上涨预计到明年春季最终平均涨幅可能会达到10%至15%左右 [8] - 下半财年美国市场汽车价格上涨可能导致销量下滑因此开拓美国以外销路至关重要 [8] - 日本车企需确保在1美元兑换110日元的时代也能盈利当前处于尚能承受汇率变化的阶段但经营状况可能变得严峻 [8]
三星和LG要反攻被中企席卷的扫地机器人市场
日经中文网· 2025-09-21 08:33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1月至6月全球市场份额前五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四家 [1][9] - 排名前三的中国企业北京石头世纪科技、科沃斯机器人和追觅科技的市场份额均超过10% [9] - 曾经占据30%以上市场份额的美国iRobot份额跌至5.8%,位列第五 [9] - 韩国产品定价在10万至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826至9653元),而中国产品价格在2万至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65至1448元),形成高性价比优势 [9] 韩国企业技术升级与反攻战略 - 三星电子和LG电子以提高AI和传感器精度、提升清扫质量为核心,推出扫地机器人最新机型 [1][5] - 三星在产品中搭载了用于保护智能手机个人信息的“Knox”技术,对监控视频和用户指令进行加密 [5] - LG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吸尘器本体和工作站均配备蒸汽功能,并能通过3D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自动杀菌 [3] - AI识别能力得到提升,三星新型扫地机器人不仅能识别有色液体,还能识别无色透明液体 [5]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设计 - LG通过调整零部件设计,将扫地机器人工作站的高度从50厘米缩减至15厘米,实现极简主义 [3] - 追觅科技在IFA展上展示了号称全球首款具有特殊脚、能上下楼梯的扫地机器人 [9] - 日本企业如日立和松下正加强开发适合狭小住宅的行动灵活产品 [9] - 扫地机器人功能向家庭关怀扩展,有可能成为照顾家人和宠物的工具,并与物联网系统连接 [13] 韩国家电业务现状与挑战 - 三星家电和电视部门的营业利润率在4月至6月降至历史最低的1.4%,此前一度超过5% [10] - LG家电部门(不包括电视)的4月至6月营业利润率为6.7%,较1月至3月的9.6%下降2.9个百分点 [10] - 行业观点认为韩国家电面临价格较高但性能未达惊人程度的“不上不下”尴尬局面 [13] - 韩国企业战略强调通过安全性、高档感和易用性实现差异化,避免直接价格竞争 [13]
自民党总裁候选人竞相扩大支持群体
日经中文网· 2025-09-21 08:33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战略分析 - 候选人小泉进次郎邀请财务相加藤胜信担任选举对策本部长 旨在争取保守色彩较强阶层的支持[2][4] - 小泉进次郎曾倡导引入可选择的夫妇不同姓等 自民党内认为其倾向自由主义 与加藤胜信的政治理念被认为不相近[4] - 小泉进次郎强调此次选举营造党内团结一致的环境非常重要 需避免因保守和自由主义而分裂[4] 候选人政策主张与支持基础争取 - 前经济安全保障相小林鹰之明确表示将继承石破茂重视的防灾厅构想 寻求争取石破茂的支持群体[5] - 石破茂在2024年总裁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得党员票108票 占全体3成 国会议员票46票 其支持者动向对本次选举胜败具有影响力[5] - 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主张继承石破政权 认为日本已出现工资上涨超过物价上涨的迹象 强调维持政策不变的重要性[8] 选举策略与选民群体定位 - 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指出自民党已经完全失去了年轻人的支持 强调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政策和手段极其重要[8] - 茂木敏充在2024年选举失败后于YouTube和TikTok开设账号 加强面向年轻人的信息发布 并承诺用两年时间为日本经济和自民党再生铺平道路后卸任[9] - 前经济安保相高市早苗阵营中有意见认为应扩大支持范围 抑制过度的保守色彩 因其参拜靖国神社和减少消费税等一贯主张引发争议 导致国会议员票数难以增加[9] 选举规则与进程 - 总裁选举将于9月22日公示 总计590票 其中党所属国会议员295票 党员和党友分配295票[9] - 党员从公示后开始主要以邮寄方式进行投票 候选人需在10月4日投计票日前加快对党员的呼吁[9]
中国将与东南亚扩充自贸协定
日经中文网· 2025-09-20 08:33
贸易地位与格局变化 - 东盟已超越其他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2][6]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7%,高于2024年全年水平 [8] - 在内需放缓及对美出口缩减的背景下,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8] 自贸协定扩充重点领域 - 协定扩充将数字、可再生能源、顺畅的海关手续等9个领域列为重点项目 [2][4] - 数字领域将推进贸易结算及文件数字化,争取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并可能推广中国自主开发的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 [4] - 可再生能源领域将加快纯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交易,并增加相关产业投资 [5] - 海关手续领域将引入单一窗口机制,以简化贸易申请流程 [5] 战略意图与对抗措施 - 通过扩大亚洲贸易圈来对抗实施关税措施的美国特朗普政府 [2][5] - 为规避美国对华累计高达145%的额外关税,中国加强了经由第三国的“迂回出口” [5][8] - 中国商务部官员强调中国与东盟坚持多边合作,以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对全球产供链的冲击 [5] 具体实施与预期影响 - 中国与东盟已完成扩充自贸协定的谈判,目标是在今年年内签署修订议定书,并可能成为10月马来西亚东盟峰会议题 [5] - 协定扩充预计将增加中国游客及商务人士在境外使用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的场所,并扩大东盟各国结算手段在中国的使用范围 [4] - 零部件运至东盟组装后再出口至美国等地区的情况可能会持续 [8] - 对美国8月向缅甸、老挝启动40%对等关税及向越南启动20%对等关税的国家而言,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将带来益处 [8]
36氪精选:罗永浩大战贾国龙,预制菜闷声发大财
日经中文网· 2025-09-20 08:33
预制菜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于9月13日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行业首次拥有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12] - 政策推动下A股预制菜板块大幅上涨 截至9月15日收盘 得利斯涨停(10.10%) 龙大美食涨5.69% 惠发食品涨5.56% 国联水产涨5.03% 味知香涨4.93% 千味央厨涨3.96%[7][11] 预制菜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伴随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而发展 2000-2005年期间集中涌现一批代表企业如天康生物、国联水产、得利斯、惠发食品[13] - 2008年后中央厨房和冷链运输兴起推动行业规模化扩张 商场连锁餐饮品牌复制及明火限制政策进一步促进标准化发展[16] - 监管体系近三年快速完善 从2022年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 到202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再到去年六部门联合明确预制菜定义[13]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特征 - 预制菜将餐饮行业起点拉平 连锁餐饮(如海底捞、外婆家、避风塘、永和大王)原本独有的中央厨房优势被打破[14] - 中小餐馆广泛采用预制菜 因成本低于聘用厨师 且通过多渠道采购可覆盖南北菜系[16] - 行业存在定义分歧: 国家标准排除中央厨房制品 而消费者认为非现场制作即属预制菜[14] 消费者行为与社会认知 - 争议本质源于知情权缺失 消费者对预制菜安全性的担忧实质是对选择权被剥夺的不满[14] - 社会快节奏生活催生外出就餐需求 但标准化预制菜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锅气"和传统烹饪风味的追求[14][17]
日产新款LEAF产量减半,远景动力电池良率偏低
日经中文网· 2025-09-20 08:33
新款LEAF生产计划调整 - 日产汽车大幅下调计划年内推出的新款纯电动汽车LEAF的生产计划 [2] - 9月至11月近三个月的产量被调整为原计划的一半以下 [2] - 栃木工厂2025年度生产计划已被下调,9-10月某些月份降幅甚至达到数千辆 [4] 生产计划调整原因 - 电池供应商远景动力为新款LEAF提供的电池良品率未达预期,导致日产无法充分确保电池 [2][4] - 配备的电池采购延迟是生产计划下调的直接原因 [2] 新款LEAF产品信息 - 新款LEAF将迎来第三代车型,计划2025年秋季在美国上市,年内在日本推出,2026年在欧洲销售 [4] - 续航里程将增加30%以上,外观设计变成受欢迎的SUV [4] - 该车型被定位为日产改善业绩的标志性车型 [5] 日产汽车经营状况 - 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合并最终损益为亏损6708亿日元,上财年为盈利4266亿日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车销量为161万辆,同比减少6%,创16年来新低,首次跌出全球销量前十 [7] - 公司在美国市场遭遇销售低迷,并推进工厂重组等裁员措施 [5][7] 市场竞争环境 - 日产在EV市场的存在感不断下降,面临美国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等新兴势力的竞争 [7] - 日本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本田于9月推出轻型电动车,比亚迪预计2026年度推出轻型电动车 [7] - 如果因生产延迟未能确保新款LEAF库存,日产业绩回升将更加困难 [7]
田径世锦赛跑鞋之争:亚瑟士穿着率达3成
日经中文网· 2025-09-20 08:33
田径世锦赛跑鞋之争:亚瑟士穿着率达3成 原创 阅读全文 日经GO ...
日本央行决定出售所持ETF和REIT
日经中文网· 2025-09-19 16:00
为参加金融政策决策会议而进入日本银行总部的总裁植田和男(9月19日上午,东京都中央区) 政策利率将维持0.5%不变。截至2025年3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为37万亿日元,市值达70 万亿日元。REIT的账面价值为6500亿日元,市值7000亿日元。市场一直关注日银将何时以及如何开始 处置…… 日本银行(央行,以下简称:日银)在9月19日召开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上决定在市场上出售持有的交 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ETF的出售节奏按账面价值计算每年定为约3300亿 日元,按市值计算每年约6200亿日元。作为政策利率的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0.5%不变。 ETF的出售比例约占市场整体交易金额的0.05%左右。REIT也将以相同的比例出售,按账面价值计算约 为50亿日元,按市值计算约为55亿日元。出售节奏可能会在今后的决策会议上重新评估,也可能根据市 场情况暂停出售。日银表示,出售将在"准备就绪后启动"。 截至2025年3月底,日银持有的ETF账面价值为37万亿日元,市值达70万亿日元。REIT的账面价值为 6500亿日元,市值7000亿日元。市场一直关注日银将何时以及如何开始处 ...
铃木首款EV售价399万日元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9-19 16:00
铃木首款纯电动汽车e-Vitara产品发布 - 铃木首款纯电动汽车e-Vitara将于2026年1月16日发售 车辆起售价为399.3万日元(约19.3万元人民币) 日本政府补贴后实际价格为312.3万日元(约15.1万元人民币)[2] - 车型提供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共3个级别 两轮驱动版本WLTC续航分为433公里和520公里两种规格[4] - 该车型采用丰田技术底盘 由铃木、丰田及大发工业三家企业联合开发 驱动装置eAxle采用爱信、电装及BluE Nexus共同开发的产品[4] 铃木电动汽车战略布局 - e-Vitara在印度生产 计划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4] - 公司2023年2月发布中期经营计划 提出2030年度前在日本市场投放6款EV车型的方针[4] - 推出EV旨在降低对轻型汽车的依赖 当前轻型车占该公司日本国内销量比例达80%[2]
“特朗普关税+美联储降息”让全球资金空转
日经中文网· 2025-09-19 16:00
全球经济政策格局 - 世界经济同时面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紧缩效应和主要国家金融宽松政策的刺激效应 形成刹车与油门并存的复杂格局 [2] - 美联储9个月来首次降息0.25% 主要原因为就业市场放缓和关税政策冲击 [3][8] - 除日本央行外 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央行同步实施降息 发达国家平均政策利率从2024年8月的4.2%降至3% [5] 金融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普遍升至高点附近 包括日美欧股市及韩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股市均刷新最高点 [5] - 纽约黄金期货突破历史高点 比特币持续维持高位 美国国债再度被买入 显示避险与风险资产同步上涨 [5] - 全球货币供应量达GDP的140% 货币市场基金(MMF)投资余额达7.3万亿美元 较2019年3.6万亿美元增长103% [7] - 对冲基金资产余额从3.2万亿美元增至4.7万亿美元 增幅达47% [7] 实体经济投资状况 - 美国企业破产数量显著上升 2025年1-7月大型企业破产案达446家 创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 [3] - 美国设备投资增长持续低迷 2025年预计增长0.8% 2026年仅增长0.5% [7] - 中国1-7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 欧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6月同比下降1.7% [7] - 全球上市企业比特币持有量达12万亿日元 一年内增长260% 反映企业资金从实体投资转向金融资产 [8]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平均执行关税税率从2.4%大幅提升至16.4% 基于年进口额3.2万亿美元计算 每年增加4500亿美元成本负担 [8] - 企业破产案例直接关联关税成本上升 美国家具企业At Home关闭30家门店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马瑞利控股业务重建困难 [3][8] - 国际劳工组织(ILO)下调2025年全球就业岗位预期700万个 主因关税政策导致经济前景不确定性 [8] 资金流向与政策效果 - 约30%货币市场基金资金来自民间企业 反映企业将手头资金转向金融投资而非设备投资 [8] - 美联储预计年内再降息两次 但宽松资金未能有效流入实体经济 可能加剧金融市场扭曲 [2][8] - 特朗普政府计划吸引日本5500亿美元和欧洲6000亿美元投资 以重振国内产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