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More
搜索文档
今非昔比4000点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8 17:43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小幅下跌,沪指跌0.22%收报3988.22点,深证成指跌0.44%收报13430.10点,创业板指跌0.15%收报3229.58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1479亿,较昨日缩量1923亿 [3] - 沪指4000点得而复失 [3] 4000点历史对比分析 - A股历史上共三次站上4000点,分别为2007年、2015年和当前 [4] - 当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5000家,远高于第一次站上4000点时的约1500家和第二次时的约2500家 [5] - 当前股市体量是前两次4000点时的3到4倍 [5] 当前行情核心驱动力 - 当前市场核心推动力来自大金融和科技板块 [6] - 券商板块领头羊中信证券今日三次拉升,直接推动指数冲破4000点,其在券商板块权重占比达17% [6] - 科技股中以“易中天”为代表的CPO板块再创新高,新易盛、中际旭创表现突出,对深市指数影响力已超过东方财富与宁德时代 [7] 市场特征与展望 - 当前行情呈现结构性特征,金融股与科技股上涨带动指数,但多数股票并未同步上涨 [5] - 指数在4000点出现震荡属正常现象,后续大概率会有反复,站稳需资金加持 [5][6] - 市场自4月7日以来累计涨幅较大,积累大量获利盘,当前调整属正常走势,调整越充分后续行情持续性或越强 [7]
4000点 为何围而不攻?|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7 17:2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上涨,沪指涨1.18%收报3996.94点,逼近4000点大关,深证成指涨1.51%,创业板指涨1.98%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340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3659亿元 [3] - 上证指数自2015年后再次接近4000点 [4] 市场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高开高走突破箱体震荡上轨,核心原因在于多重利好叠加,包括中美磋商取得积极成效、美国降息周期预期明确以及券商三季报业绩亮眼 [5] - 银行股成为带动指数上行的重要力量,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四大行对指数上行与稳固发挥核心作用 [5] - 科技股与银行股形成共振,前期调整的科技股卷土重来,上海寒武纪、深圳中际旭创出现反复冲高走势 [5] 板块功能与后市展望 - 科技股负责向上拓展市场空间,银行股承担抬高市场估值的角色,券商是激发市场人气的核心力量 [6] - 券商板块尤其是中信证券的走势成为市场重要风向标,其后续上涨空间及对市场人气的带动能力需重点关注 [6] - 券商三季度业绩处于峰值期,全市场成交额达139万亿元,远超去年三季度的43万亿元和去年四季度的113万亿元 [6] - 若券商业绩陷入停滞或波动,市场在4000点附近大概率形成新的震荡区间 [6]
中美“舌战”吉隆坡,成果几何?
水皮More· 2025-10-26 20:27
中美贸易磋商进展 - 第五轮中美贸易磋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方代表希望美方相向而行,以积累互信和管控分歧[2] - 磋商主要议题包括美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以及出口管制[2] - 双方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形成了初步共识,并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及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2] 谈判立场与历史回顾 - 美方在历次谈判中立场强硬,从第一轮日内瓦谈判到第四轮马德里谈判均未软化,并经常采用两面派手法[5] - 中方在谈判中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尽管美方在吉隆坡谈判前仍有破坏活动,例如美国财政部长对中方代表说三道四[5] - 中方保持雍容大度,积极与美方对话,但对美方拿出实质性妥协方案不抱大的希望[5] 中美关系现状与博弈焦点 - 中方有足够底气打破美方霸权封锁,而美方出于侥幸心理谈判,意愿不够诚恳,难以提供公平条件[6] - 关税、芬太尼和物项管制等话题将持续博弈,其中芬太尼和关税被视为美方刻意制造的谈判筹码,而物项管制是双方可交换利益的真实议题[6] - 中美关系已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方应在可接受领域开展贸易合作,难以协调的部分则冻结或交由民间处理[6] 未来关系展望 - 中美保持正常外交关系,避免极端对立,若美方极力打压,中方将果断反遏制[6] - 构建新时代平等互惠的中美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坦然接受变化并采取建设性行动[6] - 双方应稳步推进关系,避免急躁,并在特定领域如TikTok问题上探索合作可能[7][9]
满仓踏空知多少?|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4 17:3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涨0.71%收报3950.31点,创十年新高;深证成指涨2.02%收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收报3171.57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742亿元,较昨日大幅放量3303亿元 [2] - 市场呈现三大特点:成交量接近2万亿元;上涨个股约2700家多于下跌的约2200家;个股涨幅中位数仅0.25%,显示指标股领涨 [3]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入约157亿元,北向资金大单流入达187亿元,市场走强主要得益于北向资金 [6] 板块与个股表现 - 资金主要流入半导体、电子元件、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四大板块,每板块流入资金均超过或接近40亿元 [3] - 市场主力焦点集中在科技股,寒武纪带动上证指数,中际旭创主导深证市场 [3] - 金融股护盘动作兑现,中信证券表现突出,盘中出现五次直线拉升,收盘价29.8元/股,集合竞价成交1128万股 [5][6] - 银行板块整体回落跌幅0.84%,保险板块跌幅0.13%,贵州茅台下跌1.22%,中石油下跌1.31% [6] 市场资金格局 - 当前行情具有“一鼓作气”特征,科技股卷土重来,未出现高低切换 [4] - 恒生指数高开后强势整理尾盘回落,南向资金在其成交量占比已超过50% [7] - 内地市场依靠北向资金支撑向上突破,香港市场则由南向资金主导交易 [7]
谁拯救了大盘?|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3 17:30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22%收报3922.41点,深证成指涨0.22%收报13025.45点,创业板指涨0.09%收报3062.16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6439亿,较昨日小幅缩量239亿 [2] - 下午两点后指数从下跌约0.7%的位置推升至收盘上涨0.22% [3] 券商板块及龙头股表现 - 中信证券带动整个券商板块从水下上涨1%,并推动工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石油等红利龙头共同助推指数 [3] - 券商板块处于相对低位,存在补涨需求,且拥有良好的市场群众基础,易带动人气 [4] - 中信证券作为"牛市旗手"在抛压较轻时发力,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3][5] 板块轮动及个股表现 - 盘中下跌个股数量从3600家左右减少至尾盘2100家左右,实现个股空翻多 [3] - 银行股拉升时与整体市场形成"跷跷板"效应,农业银行涨幅一度达3%左右 [4] - 新能源板块短暂发力后,保险与券商板块相继表现,板块轮动速度较快 [5] - 煤炭与能源金属板块表现最强,工程机械与采掘行业跌幅较大 [6] 科技股及外部市场影响 - 半导体板块整体"熄火",与美国市场科技股全面下跌走势形成呼应 [6] - 市场主线仍是以半导体、通讯设备为代表的科技股,与纳斯达克市场科技股走势息息相关 [6] - 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投资"共识",相关板块随"共识"起伏而涨跌 [6] - 恒生指数受A股冲高带动涨幅一度达1.18%,A股休市后涨幅收窄至0.5%左右 [6] 深圳本地股及政策影响 - 深圳本地股掀起涨停潮,核心原因是深圳国资委发布提升并购重组质量的文件 [7] - 文件旨在帮扶经营陷入困境的早期上市公司,为这类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7] - 深圳本地股因并购重组预期持续受到市场关注与炒作,涨停潮是市场趋势的集中释放 [7] 市场特征及数据 - 沪深两市个股中位数涨幅约为0.22%,与指数涨幅完全一致,这一现象较为罕见 [8] - 中美第四轮磋商在吉隆坡举行,与券商板块拉升形成呼应,放大行情效应 [5] - 中美贸易谈判长期拉锯或将成为常态,美方将制定软件及含美国软件商品出口新规 [5]
大震荡:变盘时刻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2 17: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收盘跌0.07%报3913.76点,深证成指跌0.62%报12996.61点,创业板指跌0.79%报3059.32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16679亿元,较昨日缩量2060亿元 [3] - 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507亿元,北向资金流出464亿元 [7] - 个股表现由强转弱,收盘时上涨个股不足2000家,下跌个股超3000家,个股涨幅中位数由正转负 [6][7] 盘中拉升动力 - 第一波拉升由“易中天”推动,中际旭创盘中一度上涨3.62%触及457.5元/股创历史新高,收盘涨幅收窄至0.63% [4] - 第二波拉升由“纪联海”推动,寒武纪短时间内拉升7.23%至1468元/股,收盘涨幅为4.42%,拉升伴随“小作文”传言三大运营商明年每月将提供一万张卡 [4] - 第三波拉升由大金融板块推动,农业银行收盘8.09元/股,工商银行收盘7.76元/股,银行板块整体涨幅接近1% [5][6] 板块表现分析 - 与“深地经济”相关板块走强,采掘行业上涨3.44%,工程基建上涨2.03%,石油行业上涨1.2%,工程建设上涨0.79% [7] - 房地产板块上涨1.64%,自4月7日至今累计涨幅约50%,但板块内基本面较好的公司如保利地产股价持续下行,其半年报净利润24亿元,三季报净利润降至17亿元 [8] - 创新药板块中,信达生物因与武田制药达成合作大单盘中高开,但收盘下跌1.21% [8] - 半导体、证券、软件开发、消费电子、光伏、电网设备、电池等前期热门板块资金持续净流出 [8] 个股筹码变化 - 寒武纪三季报股东人数从半年报的4万人增至6万人,增幅达50% [4][9] - 海光信息三季报股东人数从8万人增至12万人,增幅50% [9] - 中国移动三季报股东人数从半年报的9万人增至15万人 [9]
大反攻:血战到底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1 17:3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涨1.36%收报3916.33点,深证成指涨2.06%收报13077.32点,创业板指涨3.02%收报3083.72点 [3] - 市场成交额达到1.87万亿元,较昨日放量1363亿元 [3] - 个股呈现大面积上涨,上涨个股达4426家,下跌个股仅722家,个股涨幅中位数约1.3% [4] - 全天主力资金合计流入265亿元,北向资金流入281亿元 [4] 主要指数与板块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上涨核心力量为“纪联海”(中石油、中国人寿及以农业银行为首的四大行) [5][6] - 深证市场上涨主要力量为“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与宁德时代,以及苹果产业链和东方财富等 [6] - “易中天胜”(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胜宏科技)涨幅显著,新易盛与中际旭创收盘涨幅接近10% [6] - 主力资金流入主要板块为通讯设备、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半导体及计算机 [7] 金融股与概念板块表现 - 金融股表现分化,证券板块上涨1.03%,银行板块资金流出约18亿元,保险板块整体上涨1.45% [7] - 中国人寿一度成为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涨幅最大个股,最高上涨约7% [7] - “深地”概念板块因“十五五”规划临近而爆发,中石油因业务涵盖勘探领域而被纳入该概念 [7] - 农业银行股价创下新高,收盘报7.88元/股,市值已超过工商银行 [9] 外围市场与资金动向 - 美国三大指数凌晨交易时段大涨,带动中国金龙指数盘中上涨2.39% [4] - A50指数在前一交易日夜间持续拉升,推动恒生指数高开,但恒生指数收盘涨幅收窄至0.65% [4][8] - 亚太市场如日经指数、韩国指数在创历史新高后下午大幅跳水,收窄涨幅 [8] - 市场反弹遵循“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原则,主力资金生产自救方向集中于前期套牢资金较多的科技股 [8] 市场趋势与投资策略 - 当前市场核心问题在于考验科技股的后续动能,需关注已披露三季报的科技股能否继续突破新高 [9] - 投资策略建议聚焦单一方向,保持坚定,贯彻“血战到底”的思路 [9] - 市场反弹进入第二天,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收盘涨幅接近反包形态 [4]
缩量 缩量 缩量,钱都去哪了?|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20 17:2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63%收于3863.89点,深证成指涨0.98%收于12813.21点,创业板指涨1.98%收于2993.45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1737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005亿元 [3] - 市场全天呈现高开低走态势,三大指数收出阴十字星或阴线,个股上涨数量从开盘超4000家缩减至收盘3917家,下跌个股扩大至约1000家 [4] - 所有个股涨幅中位数为1% [4] 市场驱动因素 - 天时因素为四中全会召开,地利因素为指数经过周五杀跌后处于相对低位,人和因素为周末消息称中美将尽快举行第四次经贸磋商 [4] - A50与恒生指数周五晚间大涨为股市上涨奠定基础 [4] - 市场分歧主要集中于是高开高走还是高开低走,最终走势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好于完全高开低走的悲观情形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午间流入约40亿元,收盘时转为流出125亿元 [5] - 北向资金上午一度流入约80亿元,收盘时流出100亿元 [5] - 南向资金盘中一度流出约50亿元,最终整体流出约24亿元 [7] - 主力反弹方向以科技股为核心,但午后升势未能持续 [5][6]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股出现反复波动且反弹需求较强,寒武纪三季度营收与利润环比分别下滑2.4%和17%,前三季度营收增幅2000%但较半年报4000%增幅显逊色 [6] - 金融股扮演维稳护盘角色,银行板块从下跌1.64%转为最高上涨0.14%,农业银行股价创新高收盘7.75元/股市值追平工商银行 [6]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45%,中国人寿因预告业绩预盈50%-70%涨幅达4.14% [6] - 证券板块高开低走最终涨幅仅0.17%,中信证券盘中带动板块冲高 [7] 宏观经济数据 - 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4.8%,分季度看呈梯度下行趋势 [7] - 消费同比上涨3%但涨幅下滑,投资同比下滑0.5%呈现负增长 [7] - 70个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房地产调整持续,一线及二线城市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均持续回落 [7] 其他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反弹力度大于上证指数,收盘涨幅2.42%,但成交量大幅萎缩至2300亿元 [7] - 深证市场最大隐患为成交量不足,反映增量资金进场动力不足或市场情绪谨慎 [8]
“上面到底知不知道下面有多难?”--从温差到“轮候”的再解释
水皮More· 2025-10-17 18:18
宏观数据的视角与局限性 - 宏观数据如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本质是价值加总,只要存在增量板块即可抵消其他板块的萎缩,例如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但同期光伏组件出口增长37%,在统计上对冲后整体增速仍可达+5% [3] - 宏观视角如同在三万英尺高空巡航的飞机,其任务是确认整体经济引擎运转正常,而非洞察个体微观主体的具体经营状况,这是统计学颗粒度从14亿个体浓缩至几个宏观数字时固有的信息丢失 [5] 产业更替的周期性规律 - 中国经济平均每五年完成一次支柱产业的切换:2003-2008年为钢铁煤炭水泥等城镇化基建行业,2009-2013年为汽车家电等耐用品,2014-2018年为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2019-2023年为新能源动力电池,2024年起转向AI算力商业航天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6] - 每次产业切换都伴随新旧车道交替的错位期,个体能否成功“换乘”取决于运气、预判、能力、资源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半步之差” [6] 政策支持的差异化效果 - 政策资源明显向新质生产力倾斜,过去18个月中央财政将超60%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划给新基建,银行信贷在储能、算力、商业航天等细分赛道增速最快 [8] - 针对传统行业转型的政策支持如15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4.5万亿元留抵退税、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等实际执行面临挑战,尤其许多县域财政乏力导致配套资金不足,使部分政策成为“纸楼梯” [9] 促进产业平稳过渡的建议 - 提高中央财政资金直达企业账户的比例,减少层级耗散,确保政策资金有效落地 [10] - 由工信部、人社部每月发布紧缺工种及薪酬溢价实时榜单,为劳动力再培训提供明确市场信号 [10] - 设立由政府牵头的行业更替专项失业保险,为因产业更替转岗的职工提供高于普通标准的保障,并与再培训挂钩 [11] 个体在产业变迁中的应对策略 - 建议个人将简历技能拆分为老本行、相邻可迁移技能、新兴赛道三个方向,增强就业灵活性 [14] - 将日常娱乐时间部分转换为学习时间,例如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取免费证书,有经验的设计师通过200小时学习即可掌握Midjourney+Revit等新技能进入智能建造领域 [14][15]
大跳水所为何来?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10-17 18:1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1.95%收报3839.76点,深证成指跌3.04%收报12688.94点,创业板指跌3.36%收报2935.37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381亿元,较昨日微幅放量70亿元 [3] - 沪深两市下跌个股4596家,上涨个股仅588家,呈现普跌格局 [6] - 涨停个股44家,跌停个股28家,跌停数量有所增加 [7]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22亿元,北向资金大单净流出约1200亿元 [7] 板块与个股表现 - 银行股早盘被主力奋力拉抬,但最终多数银行股仍以下跌收尾,仅农业银行盘中创下7.69元/股的新高,收盘报7.62元/股,接近其7.65元净资产 [4][5] - 几乎所有板块均处于下跌状态,仅黄金、燃气与航空机场板块微幅收红,其中燃气与航空机场属边缘化板块 [4] - 寒武纪与中际旭创两只龙头科技股盘中尝试拉升以带动反弹,但效果不明显,未能引发板块联动,呈现“孤家寡人”态势 [4] 市场影响因素与风险指标 - 美国区域银行债务丑闻引发市场对金融业脆弱性的担忧,同时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也有所体现 [5] - 三大风险指标同步出现:大股东减持压力加剧、IPO发行节奏加快至“一天一只”、券商全面提升风控标准,预示市场风险已达较高水平 [6] - 今日为股指期货交割日,根据历史经验,该日大盘往往出现巨幅震荡 [8] -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板指跌幅均超3%,深市及科创板指数出现断崖式下跌走势,技术形态上已进入下行通道 [6][9] - 港股市场表现更为低迷,恒生指数跌幅超2.7%,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超4.2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