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期待!PEEK小巨人,再战IPO
DT新材料· 2025-10-15 00:04
【DT新材料】 获悉, 10月9日,证监会官网显示, 浙江鹏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鹏孚隆) 再次启动上市辅导。 回顾上市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2022年12月,鹏孚隆的创业板IPO申请就已获得受理, 然而由于相关业务受到疫情影响,盈利未达预期,2023年 6月26日,鹏孚隆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2024年1月10日,鹏孚隆重启IPO进程,但具体没有后文。到了今年9月18日,公开文件显示鹏孚隆与广发 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计划于2026年4月至5月完成上市辅导。 资料显示, 鹏孚隆 成立于2006年,核心产品包括 以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涂料和生物材料为代表的多样化产品 ,其应用领域涵盖 航空航天、汽车、家 电炊具、电子半导体、石油化工、清洁能源和医疗器械 等行业。2020年,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二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 前次2022年招股书透露上市计划拟募资约 7.23亿元 ,用于建设: 年产18000吨高分子材料未来工厂建设项目、新增年产2000吨特种聚合物合成技术改 造项目、特种聚合物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 | | | | | 单位:万元 | | --- | --- | --- | - ...
道恩,销量创历史新高;普利特,钠电出货增长迅速;联泓新科,增长90.9%
DT新材料· 2025-10-15 00:04
普利特业绩表现及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21亿元至3.51亿元,同比增长53.48%至67.82%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49亿元至3.449亿元,同比增长64.17%至79.81% [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26元/股至0.3199元/股,上年同期为0.1902元/股 [4] - 改性材料业务持续增长,新建制造基地投产推动汽车业务稳定增长 [3] - 非汽车业务在储能系统、家电、电动工具和机器人等领域实现新客户突破和市场开拓 [3] - 储能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订单增加,出货规模迅速增长 [3] 道恩股份业绩表现及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76891亿元至1.375114亿元,同比增长30%至40% [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87491亿元至1.285714亿元,同比增长42.58%至54.37% [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至0.29元/股,上年同期为0.22元/股 [7] - 国家以旧换新促消费新政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电子行业强劲增长 [5] - 弹性体、改性塑料等产品系列研发及销售力度加大,销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5] - 积极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产品开发 [5] 联泓新科业绩表现及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6818934661亿元,同比下降8.02% [8]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3240662369亿元,同比增长30.32% [8]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3250181337亿元,同比增长55.14% [8]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0.7173887119亿元,同比增长90.90% [8]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0.7272385633亿元,同比增长89.92% [8] - 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EC、UHMWPE、电子特气、PLA等新产品贡献利润 [8] - 第三季度EVA、UHMWPE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及新产品持续贡献利润 [8] - 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锂电添加剂VC项目完成中交 [9] - 热塑性聚乙烯弹性体POE项目进入设备全面安装阶段,计划2025年底前建成中交 [9] - 特种异氰酸酯XDI项目继续推进工程设计及项目建设准备工作 [9] 新材料行业技术及活动动态 - 先进回收技术包括热裂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溶剂解、超临界水解等,可将废弃高分子转化为单体/低聚物/热解油 [13] - 循环利用案例涉及汽车、家电、废纺、包装、风机叶片材料,强制法规倒逼行业变革 [13] - 动态高分子论坛关注可逆化学键分子结构设计,实现高分子可持续化及功能化 [13] - 青年科学家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作为特色活动 [14] - 新材料服务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会议演讲、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产品展示、定制报告、投资融资、需求对接、项目尽调等服务 [15]
倒计时8天 | 先进凝胶论坛:近百场前沿报告,苏州纳米所主办!
DT新材料· 2025-10-15 00:04
论坛概况 - 第四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2-23日在苏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 [2] - 论坛将聚焦凝胶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瓶颈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推动跨领域、跨学科合作与产业创新发展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省先进凝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DT新材料等 [5] - 论坛名誉主席为李清文研究员,执行主席为张学同研究员和严锋教授 [5] - 合作媒体涵盖高分子科学前沿、Carbontech等多个专业领域媒体 [5] 主要议程与研究方向 - 论坛首日将进行开幕式,并安排多场主题报告,涉及智能生物传感、水凝胶软体机器、离子凝胶、纳米气凝胶等前沿方向 [7] - 平行论坛一将探讨溶胀起皱图案化水凝胶膜、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材料、仿生智能水凝胶、酶驱动自进化水凝胶等生物医学应用 [8] - 平行论坛二聚焦于各类气凝胶材料,包括柔/弹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生物质气凝胶、碳气凝胶、金属气凝胶及其在催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2][13] - 平行论坛三及青年科学家论坛覆盖超分子水凝胶、凝胶在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中的应用、抗菌杂化水凝胶、凝胶薄层复合分离膜以及凝胶在柔性传感、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研究 [14][16][18][19] 参会信息 - 常规注册期(07月01日-10月20日)正式代表费用为2600元/位,学生代表费用为1400元/位 [20] - 论坛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协议酒店选择,包括苏州文博诺富特酒店和苏州金鸡湖月光码头亚朵S酒店 [22]
三大主席确认!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11月·杭州)
DT新材料· 2025-10-15 00:04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十四五”期间复合材料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竹、秸秆、绿色树脂等可再生原料与复合技术研发[1] - 绿色复合材料产业面临原料来源不稳定、工艺不成熟、成本高、回收难等挑战[1] - 论坛将探讨绿色复合材料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以及全球研究及应用开发趋势[6] 技术研发焦点 - 研究焦点包括生物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热塑性淀粉、植物纤维利用)、绿色蜂窝和夹层结构、生物源树脂和复合材料[2] -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及复合材料、新型碳材料是重点研发方向[3] - 催化碳一化合物(如CO2、COS、CS2)的聚合是高分子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方向[4] - 专场一将聚焦竹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天然增强纤维技术开发、生物基树脂合成与改性等科技与产业议题[6] 复合技术与工艺创新 - 绿色复合工艺与界面优化是技术突破的关键领域[6] - 低温固化、自愈合等先进复合技术是研发重点[6] - 复合材料回收与再生技术是解决产业挑战的重要路径[6] 下游应用领域 - 绿色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有具体应用案例[6] - 汽车轻量化是绿色复材的重要下游应用领域[6] - 绿色复材在新能源(如风电、氢能)和电子电器领域有应用案例[6] - 建筑与包装解决方案是绿色复材的创新应用方向[6]
理想汽车电池公司正式成立
DT新材料· 2025-10-15 00:04
合资公司成立 - 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于10月13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2] - 合资公司由欣旺达动力与北京理想汽车各持股50%,法定代表人刘立国[2] - 合资公司已于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备案,将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销售业务[3] 合作模式与技术主导 - 理想汽车在与欣旺达的合作中对电池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主导设计,内部称为自研电池[3] - 理想电池研发团队规模约200多人,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每两周核查一次项目进展[3] -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项目被理想内部称为联合开发[3] 行业合作趋势 - 车企与电池厂合资绑定已成为常见模式,例如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头部车企成立合资公司[4] - 其他案例包括比亚迪与一汽成立一汽弗迪、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成立中凌新能源、亿纬锂能与福田汽车合资等[4] - 未来可能有更多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成立合资企业,包括与国际车企合作[5] 电池材料与技术发展 - 新能源碳材料涵盖多孔硅碳、电容炭等,应用于动力、储能及机器人电池[7][11] - 锂电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钠电负极材料包括硬碳/软碳,导电剂使用炭黑、碳纳米管等[11] - 氢燃料电池涉及气体扩散层(碳纸)、催化剂载体等碳材料技术[11]
iTherM2025 | 液冷板与微通道散热器3D打印全景报告
DT新材料· 2025-10-14 00:04
文章核心观点 -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通过实现传统工艺无法制造的复杂内部几何结构(如随形冷却通道和微通道),为应对AI算力、高性能计算、电动汽车等领域日益严峻的热管理挑战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 [1][5] - 该技术不仅显著提升散热组件性能,还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缩短制造周期,带来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势,正在从原型制造向广泛的工业应用渗透 [7][8][35] 增材制造的技术优势 - 实现从“线性冷却”到“随形冷却”的革命,冷却通道可完全贴合模具或发热体的复杂曲面,消除冷却盲区和热点,使注塑件生产周期缩短20%至30% [6] - 设计的复杂内部结构能极大增加换热表面积,优化流体流动,例如Alloy Enterprises的冷板可使压降降低多达10倍,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制造的热沉性能比传统件提升20%至50% [5][8] - 作为近净成形技术,将材料利用率从传统减材制造的不到45%提升至接近85%,并通过均匀冷却将模具寿命延长20%至30% [8] 增材制造的经济效益 - 尽管金属3D打印设备初始投资较高(如一台约500万元),但长期成本优势显著,SLM Solutions与CellCore合作将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生产时间从半年缩短至不到5天,华曙高科案例显示交期从数月缩至15-20天且成本降低高达75% [8] - 一体化成型工艺消除了传统焊接接头,从根本上解决漏液风险,并降低装配成本 [7][15] 主要技术路线概览 - 粉末床熔融是常见工业级金属3D打印技术,适用于中大型液冷组件 [10] - 叠层锻造是Alloy Enterprises的专利工艺,通过层叠和扩散键合生产无焊缝的一体式零件 [10] - 投影显微立体光刻可实现微米级超高分辨率打印,用于制造超高精度的微流体组件 [10] - 电化学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也在发展,如Fabric8Labs的ECAM技术制造的微网格样板热性能提高1.3°C/100W,表面积增加900%以上 [31] 相关企业及其解决方案 - **希禾增材**:中国首家专注绿激光金属增材制造,解决纯铜等高反金属材料打印难题,适用于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0][11] - **铂力特**:全球金属增材制造龙头,其液冷板热交换效率提升20%,流阻降低60%-70%,支持复杂仿生流道设计 [13] - **易欧司光电**:采用金属粉末床熔融技术制造液冷板,实现仿生微通道等复杂内部结构,适用于超算中心和新能源汽车 [15] - **精研科技**:拥有3D打印液冷歧管技术,能降低成本50%,技术可迁移至AI服务器 [17][20] - **Alloy Enterprises**:独创叠层锻造工艺,制造的结构可实现压降降低最多10倍的热性能突破 [24] - **3D Systems**:为NVIDIA A4000 GPU设计一体化散热器,微通道厚度0.3mm,热阻降低40% [26] - **Fabric8Labs**:专有电化学增材制造技术,其3D微网格设计显著增加表面积并改善散热 [31]
珠海发布固态电池发展最新行动方案
DT新材料· 2025-10-14 00:04
珠海市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珠海市印发《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明确要抓住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 - 发展目标:到2027年,推动行业中试平台建立,布局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设立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并引进一批具备成长潜力的固态电池企业 [2] - 到2030年,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固态电池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2] 重点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固态电池电芯制造、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以及固态电池材料三个方面 [3] - 电芯制造方面,聚焦高端消费电子等率先应用领域,推进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和全固态电池研发进程,优化半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提高制造良率和生产效率 [3] - 突破界面电阻高、电导率低、稳定性不足等技术瓶颈,发展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的固态电池体系 [3] - 生产设备方面,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成本、高性能的固态电池设备,布局干法电极等下一代电池生产设备 [4] - 支持开发干法电极高效混料机、干法成膜复合一体机、固态电解质负极复合机、锂金属-铜箔复合机等关键设备 [4] 关键材料与技术路线 - 在固态电解质方面,依托厂商发展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多元技术路线,突破超薄固态电解质膜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 [5] - 在正负极材料方面,重点布局富锂锰基正极、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关键原材料,支持开发电极适配性更高的新型正负极材料 [6] 珠海现有产业基础 - 珠海已拥有珠海冠宇、欣界能源、海四达等固态电池企业 [6] - 珠海冠宇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规模化量产,通过多家客户认证,多个平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6] - 欣界能源已布局国内首条能量密度≥450Wh/kg级别固态电池的中试产线,年产能200MWh [6] - 海四达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年产能6GWh [6]
尼龙巨头,再扩产长碳链尼龙和共聚物
DT新材料· 2025-10-14 00:04
【DT新材料】 获悉,2025年10月8日,领先的工程尼龙树脂制造商美国 NYCOA 公司宣布,其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的总部生产基地正式 启用第三条特种尼龙反应釜。 这条全新的聚合生产线预计将使NYCOA的长碳链尼龙和共聚物的产能翻一番。 此次扩产是NYCOA特种尼龙多阶段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NYCOA自195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为 电线电缆和长丝挤出提供尼龙6、共聚物及改性料, 目前正经历增长转型,将其材料开发和制造技术提升到新的水平 。新增产能是与曼彻斯特生产基地尼龙6连续生产扩张的补充,确保未来为交通运 输、工业和体育用品等一系列市场提供特种长碳链尼龙。该产能扩张战略的最后阶段——第四条反应釜建设进度已达75%,同样位于曼彻斯特生产基 地,预计将于2026年底投产。 随着产能的不断增长,公司将继续扩展其特种尼龙材料产品线,推出新的产品: 例如NXTamid T™尼龙612和尼龙610、用于食品包装和汽车行业的 NY-Clear™非晶态尼龙6i/6t,以及NXTamid L™——该产品在多类应用场景中性能达到或超越尼龙12与尼龙11,并提供丰富的定制化选择 。此外, NY-Flex®系列作为聚醚嵌 ...
飞荣达:预增130%,灵巧手业务有序推进,AI服务器散热业务增长
DT新材料· 2025-10-14 00:0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46.17亿元,同比增长约29.9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7.34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至3亿元,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38亿至2.63亿元,同比增长101.76%至122.95%,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9亿至1.34亿元,同比增长100.00%至145.91% [2] - 报告期内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约为23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金额约为3700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合并江苏中煜的影响 [3]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深耕产业链、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 [2]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需求用量显著提升,叠加重要客户新项目产品放量,推动该领域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增长 [3] - 公司在服务器液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紧跟客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 [2] - 通信领域AI服务器散热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合作有序推进,营业收入有所增长 [3] 新兴业务与市场布局 -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定点项目订单持续释放,带动销售收入增加,新项目定点落地工作稳步推进,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规模效应显现 [3] - 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3] - 行业平台展示重点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及储能热管理等材料主题 [6]
第一批展商剧透!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Carbontech2025)
DT新材料· 2025-10-14 00:04
会议基本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Carbontech2025)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 - 大会主题为“齐聚全球力量,共‘碳’材料未来” [6] - 预计展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汇聚800余家领军企业 [6] -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1000+行业CEO,2000+终端用户,1000+科研团队,3000+企业,500+政府园区与投资机构参与 [6] 展区设置与展品范围 - 设置半导体(N1)、能源与高端装备(N2)两大主题展馆,面向机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光氢储、消费电子、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 [19][20] - 半导体展区展品涵盖应用端(如金刚石、培育钻石、超硬刀具)、原料端(如高纯气体、高纯石墨)及生产设备(如MPCVD设备、激光器、镀膜设备) [21] - 能源与高端装备展区展品涵盖应用端(如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储能系统)、材料端(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及生产设备(如高温炉、碳化炉、缠绕机) [22] - 展会还将展示包括XRD、TEM、SEM在内的各类分析仪器 [24] 会议议程与核心议题 - 大会由一场开幕式、三大主题会议及10余场特色活动组成 [25] - 2025金刚石年会主题为“让更多金刚石应用被看到”,重点探讨金刚石在超精密加工、高功率散热、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与产业化路径 [27] - 2025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大会主题为“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重点探讨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8] - 2025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主题为“破界新材料 定义新电池 引领新周期”,重点探讨新能源碳材料的技术瓶颈突破及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 [29] - 具体议题包括金刚石全场景应用拓展、超精密加工、培育钻石、宏观行业分析、航空航天应用、汽车工业绿色转型、新能源碳材料(多孔炭/硬碳等)、先进电池(动力/储能等) [31] 同期特色活动 - 大会将举办新品发布、科技成果展示、培育钻石看货会、供需对接、用户端巡馆等同期活动 [26][32][34][35] - 特设产品展示区,征集碳材料领域引领性的终端产品与核心结构件,以打通材料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32] - 通过定向匹配用户需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 [33] - 特设新品发布专区和科研成果展示区,面向全球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征集创新技术与可转化成果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