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巴斯夫已布局!刷屏的“诺奖”MOF材料,一文读懂
DT新材料· 2025-10-09 00:04
诺贝尔奖认可与产业化突破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MOF材料开发者,标志着该材料获得最高学术认可,有望加速产业化进程 [2] - 巴斯夫于2023年10月10日宣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MOF商业化规模生产的公司,年产量可达数百吨 [2] - 几乎同步,广东碳语新材料有限公司官宣实现MOF量产,成为国内首家实现MOF量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2] MOF材料的基本特性与优势 - MOF是由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多孔化合物,结构可为一维、二维或三维 [3] - 其最显著特点是孔隙结构,孔隙率可达90%以上,赋予材料极大的比表面积,例如MIL-101的比表面积高达5900 m²/g [8] - 材料具备极强的结构可调控性,可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定制化调节孔隙率、孔径等性质,实现定向功能 [9]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 合成方法多样,包括机械化学法、溶剂热法、喷雾干燥法等,其中后三者最具大规模生产潜力 [10] - 机械化学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但反应速率不易控制;溶剂热法所得晶体质量高但条件苛刻、成本高;喷雾干燥法可快速连续生产,被视为最可能实现量产的工艺 [12] - 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原料种类与配比等方式对MOF产物结构进行调控 [12] MOF材料的应用领域 - 气体储存与分离:凭借高孔隙率,MOF可用于氢气、甲烷储存及二氧化碳捕集,相比传统高压或深冷储气具有常温常压操作、储气量大、质量轻等优势 [15][16] - 能源领域:可作为电极材料用于双电层电容器,或作为电池隔膜用于锂离子/锂硫电池,提高循环稳定性与能量效率 [18] - 水处理与获取:可用于工业废水与海水净化,回收贵金属;并能从空气中吸附水蒸气并释放液态水,实现淡水获取 [20] - 其他应用: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实现精准释放;作为荧光探针用于传感检测;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制氢、污水处理等领域 [21]
糖能科技,超2亿融资完成,全球首条万吨HMF产线加速
DT新材料· 2025-10-09 00:04
融资与资本动态 - 公司成功完成股权与债权组合融资,总额超2亿元 [2] - 此次融资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并为年产12000吨5-羟甲基糠醛(HMF)等核心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 [3] - 融资将加速公司建成全球首条HMF万吨级产线 [3] 公司技术与产品实力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基呋喃新材料研发、生产与应用企业,核心技术源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5] - 公司已累计突破120余项关键技术,成功攻克HMF生产过程中选择性低、产物不稳定、提纯难度大等技术壁垒 [5] - 公司在国际上率先实现HMF连续生产工艺,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5] - 公司已实现千吨级5-HMF中试生产线的稳定运转,并成功开发出工业级5-HMF(纯度>98%/>99%)和食品级/医药级5-HMF(纯度>99.8%/>99.9%) [5] 产能建设与扩张计划 - 公司正在岱山建设年产1.2万吨5-HMF的生产线,以及年产2000吨2,5-呋喃二甲酸(FDCA)和2000吨聚酯(PEF)的生产线 [6] - 公司构建了“1个核心单体+N个衍生创新产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体系 [5] 行业背景与平台信息 - 行业存在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等交流平台,关注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等领域 [8] - 存在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新品发布、品牌传播、研究咨询等服务 [9][10]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这个热门新材料
DT新材料· 2025-10-08 18:00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Susumu Kitagawa、Richard Robson、Omar M. Yaghi,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开发方面的贡献,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 [2] 诺贝尔化学奖历史数据 -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已颁奖116次,共计195人获奖,其中8位为女性 [4] - 最年轻获奖者年龄为35岁,最年长获奖者年龄为97岁,有两位科学家曾两次获奖 [4]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主题 - 2024年获奖主题为用于计算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 [5] - 2023年获奖主题为发现并合成量子点 [5] - 2022年获奖主题为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 [6] - 2021年获奖主题为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 [6] - 2020年获奖主题为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6] - 2019年获奖主题为用于开发锂离子电池 [6] - 2018年获奖主题为酶的定向进化以及用于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 [6] - 2017年获奖主题为开发用于测定溶液中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的低温电子显微镜 [6] - 2016年获奖主题为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 [6] - 2015年获奖主题为DNA修复机制研究 [6] - 2014年获奖主题为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开发 [6] - 2013年获奖主题为复杂化学系统开发多尺度模型 [5] - 2012年获奖主题为用于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 [6] - 2011年获奖主题为发现准晶体 [6] - 2010年获奖主题为用于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 [6] - 2009年获奖主题为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6] - 2008年获奖主题为发现并开发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6] - 2007年获奖主题为对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的研究 [6] - 2006年获奖主题为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6] - 2005年获奖主题为开发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方法 [6] - 2004年获奖主题为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6] - 2003年获奖主题为发现细胞膜通道、发现水道以及离子通道结构和机制研究 [6] - 2002年获奖主题为开发生物大分子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开发出用于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的软解吸电离方法、开发了核磁共振波谱法来确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5] - 2001年获奖主题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方面做出的贡献以及因其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的工作 [5] 2025年其他诺贝尔奖项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以表彰他们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电路中的能量量子化 [5]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Mary E. Brunkow、Fred Ramsdell和Shimon Sakaguchi,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 [5] 2025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12月11日至13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主题包括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创新应用以及动态高分子 [7] - 专题一为高分子循环再利用产业宏观论坛,将解读欧洲、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政策、市场、法规、规划 [8] - 专题二为先进回收技术,涵盖将废弃高分子转化为单体/低聚物/热解油的技术,如热裂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溶剂解、超临界水解等 [9] - 专题三为PCR/PIR高分子的循环利用案例,探讨强制法规如何倒逼行业变革以及再生高分子在汽车、家电、废纺、包装、风机叶片材料等领域的循环利用 [9] - 同期活动包括动态高分子论坛,聚焦可逆化学键分子结构设计实现高分子可持续化及功能化,以及青年科学家论坛和100多项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10]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 ITherM2025大会将于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1] - 大会涵盖六大主题应用领域: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储能等 [11] - 大会关键词包括热科学、热管理材料、热管/VC均温板、隔热保温材料、微射流冷却、液冷技术、Chiplet/3D IC热管理、功率器件热管理 [11] 新材料科技服务平台业务 - 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等服务 [12] - 具体服务包括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需求对接、定制报告、项目尽调、投资融资 [12]
倒计时15天!苏州纳米所主办,第四届先进凝胶论坛即将召开
DT新材料· 2025-10-08 18:00
论坛背景 " 第四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 "将于 2025年10月22-23日 在 苏州 举办,论坛以 " 创新驱动,产业融合 "为主题,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六位 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论坛将聚焦 凝胶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瓶颈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寻求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域、跨国界的交流合作 ,共同推动凝 胶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优秀青年学者提供成果展示舞台,推动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扫码报名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李清文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研究员 执行主席 张学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研究员 严 锋 ,苏州大学教授 合作媒体 高分子科学前沿、探索未来科学、科匠文化、 Carbontech、洞见热管理、活动家、高分子凝胶与网络…… 报告议程 全体大会 10月22日上午 签到&注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江苏省先进凝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DT新材料 苏州纳米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名誉主席 溶胀起皱图案化水凝胶膜及其用于多细胞球的制备研究 08:30-08:50 张拥军,南开大学教授 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表界面材料设 ...
碳纤维行业底部复苏,景气回升正当时
DT新材料· 2025-10-08 18:0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以来碳纤维行业整体表现亮眼,正稳步走出低谷期,2月碳纤维板块涨幅超2%实现开门红 [4] - 碳纤维龙头企业半年报印证复苏趋势:中简科技上半年营收4.64亿元,同比增长59.46%;中复神鹰营收9.22亿元,同比增长25.86%;吉林化纤碳纤维营收4.43亿元,同比大增368.31%;光威复材碳梁业务收入增长47.95% [4] - 产业投资热度高,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吾一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投产,精工科技发布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 [4] 价格与供需 - 截至今年8月,华东地区主流型号碳纤维价格较年初保持平稳,T300-12K、T300-24/25K、T300-48/50K、T700-12K价格分别为85元/千克、75元/千克、70元/千克和105元/千克,8月月均价为83.75元/千克 [5] - 行业开工率已回升至61.52%,较年初提升10.02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 [5]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T300级碳纤维占比下降,T700+级占比继续提升,2024年已达到36%,预计2025年国内碳纤维产能有望达到14.4万吨 [5] 下游应用市场: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 - 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扩展,波音787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高达50%,国产大飞机C919整机用量约12% [6] - 2024年全球空天碳纤维需求2.64万吨,同比增长20%,市场价值占比接近50%,预计2033年规模将达500亿美元 [6] - 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eVTOL中碳纤维复材占比高达70%,单机需求量在100-400公斤 [6] 下游应用市场:汽车工业 - 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于车身结构、内饰、电池箱及制动系统,2024年全球汽车领域碳纤维需求约1万吨,预计2025年达1.44万吨 [6] - 碳/碳(陶)刹车盘成为高端车型标配,中泰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碳陶刹车盘市场规模将超20亿元 [6] 下游应用市场:风电与光伏产业 - 在风电产业大型化趋势下,碳纤维应用于叶片主梁帽、蒙皮及防雷系统,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117GW,中国新增80GW,占比70% [7] - 2024年全球风电用碳纤维约4.4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8万吨,中国本土企业消耗约一半,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159.0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5.37% [7] - 光伏行业受内卷影响相对低迷,国家能源局将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碳/碳热场市场前景依然可观 [7] 产业链合作与拓展 - 碳纤维企业积极携手低空经济、汽车、数码等下游厂商,拓展应用场景,加速技术突破与需求释放 [5] - C端市场如小米汽车、eVTOL旅航者X2、折叠手机等均对碳纤维进行了大量尝试 [5] 行业展望 - 碳纤维行业正迎来从底部修复到稳步上升的关键阶段,价格企稳、开工率回升、产能布局加快为产业链利润改善提供基础 [8] - 下游应用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传统高端领域,向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新兴市场延伸 [8]
固态电池,我国科学家再获突破
DT新材料· 2025-10-08 14:44
固态锂电池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新路径[2] - 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设计灵活性,制备出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备高离子传输能力,并能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4] - 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5] - 清华大学化工系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有效增强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6] - 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1MPa外压下能量密度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并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7] 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 -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具有轻量化、高性能、长寿命、低能耗、高功率、可持续等特点[11] - 锂电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等,原料来自天然石墨、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硅烷和多孔碳[13] - 锂电导电剂使用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13] - 钠电负极采用硬碳/软碳,原料来自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煤炭及生物质碳源[13] - 氢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使用碳纸,原料包括短切碳纤维、导电炭黑[13] - 液流电池电极使用碳毡,原料为碳纤维、聚丙烯睛、沥青、树脂[13]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原料来自生物质碳源、煤炭、石油焦、沥青、酚醛树脂、聚丙烯睛[13] - 电池热场使用碳碳匣钵、石墨匣钵,材料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石墨、碳纤维、预制体、烷烃气体、石油焦、针状焦、沥青[13] 碳材料大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16] - 大会包含碳材料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专题讨论,涵盖多孔炭/硬碳、硅碳/电容炭等新能源碳材料[9] - 专题讨论涉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eVTOL电池、具身机器人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9] - 大会设置新品发布、供需对接、应用产品展示等环节[9]
巴斯夫,百亿级两大业务出售
DT新材料· 2025-10-08 14:44
巴斯夫业务组合战略调整 - 公司于2025年10月1日完成向宣伟出售其巴西装饰涂料业务,交易金额为11.5亿美元(约81.87亿元人民币),是2025年全球涂料行业最大并购案,业务包括品牌、生产基地及约1000名员工 [2] - 公司巴西装饰涂料业务2024年销售额约为5.25亿美元,是其唯一大型B2C业务,与公司其他涂料业务协同效应有限 [2] - 公司已完成向Louis Dreyfus Company(LDC)出售食品与健康功能成分业务,包括一个生产基地、三个应用实验室及约300名员工,交易金额未披露 [3] - 通过出售营养与健康业务,公司旨在优化产品组合,以专注于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优先增长领域 [4] - 公司战略调整是“制胜之道”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优化产品组合并支持核心增长领域 [4] 巴斯夫其他业务部门战略规划 - 环境催化剂和金属解决方案(ECMS)业务计划在更长时期内保留,该业务2024年销售额为70亿欧元,预计2024年至2030年间将产生约40亿欧元累积现金流 [5] - 电池材料部门2024年销售额为6亿欧元,公司已大幅降低其固定成本和资本支出,并与宁德时代等主要客户签署协议以填补产能,同时探索价值链合作机会 [5] - 公司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探索汽车OEM涂料、汽车修补漆和表面处理等剩余涂料业务的战略选项,这些业务2024年销售额为38亿欧元,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做出决定,若出售则意味着公司彻底退出涂料行业 [6] - 农业解决方案部门目标是在2027年为少数股权上市做好IPO准备,该部门2024年销售额为98亿欧元 [7] 巴斯夫资本支出调整与一体化基地进展 - 公司已将其2025-2028年间对房地产、厂房、设备和无形资产的预期支付从约170亿欧元减少至160亿欧元 [7] - 位于中国湛江的一体化新基地2019-2028年的总资本支出减少13亿欧元至约87亿欧元,大多数工厂预计在2025年底前投产,核心业务深度整合到环氧乙烷或聚氨酯等价值链中 [7]
杉杉股份,易主!两大龙头入局,新实控人现年72岁
DT新材料· 2025-10-08 14:42
【DT新材料】 获悉, 9月30日,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杉杉股份")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 杉杉集团 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 司、杉杉集团管理人(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指定的杉杉集团和朋泽贸易合并重整案管理人,下称"管理人")与 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 、 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 、 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 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根据公告,重整投资人拟通过 "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剩余保留股票表决权委托 "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朋泽贸易持有的杉杉 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 对价共计约 32.84亿元 。 如上述重整成功,杉杉股份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 任元林 。 现年72岁的 任元林 是 国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扬子江船业 的创始人,在业内有"中国民营船王"之称。2007年,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上市。 扬子江 金控则是扬子江船业于2021年分拆出来的投资业务部门,并于2022年4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新扬 ...
10月22-23日 · 苏州丨第四届先进凝胶论坛即将召开
DT新材料· 2025-10-08 14:42
论坛概况 - 第四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2-23日在苏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 [2] - 论坛聚焦凝胶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瓶颈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寻求跨领域、跨学科合作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省先进凝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DT新材料及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 - 承办单位为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 - 论坛名誉主席为李清文研究员,执行主席包括张学同研究员和严锋教授 [3] 全体大会议程(10月22日) - 下午议程涵盖多个前沿研究方向,包括高强水凝胶设计与性能、水凝胶软体机器、离子凝胶、纳米复合材料及新型纳米气凝胶材料等 [6] - 报告人包括俞书宏院士、李长明院士等多位顶尖学者 [6] - 设置茶歇与自由交流环节以促进互动 [6][8] 平行论坛一:水凝胶与生物医学应用(10月23日) - 上午议题涉及溶胀起皱图案化水凝胶膜、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材料、高分子水凝胶仿生智能材料及水凝胶生物应用等 [9] - 下午议题包括手性水凝胶构筑、智能聚合物水凝胶、自修复水凝胶耐疲劳机理及抗菌水凝胶材料等 [10] - 研究强调材料在组织黏合剂、仿生非均质结构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9][10] 平行论坛二:气凝胶材料与应用(10月23日) - 上午议题涵盖碳气凝胶、纤维陶瓷气凝胶、金属气凝胶设计、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及石墨烯气凝胶的动态力学行为 [12] - 下午议题包括低成本气凝胶、仿生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气凝胶功能复合材料及纤维素气凝胶纤维新型结构等 [13] - 研究聚焦材料在隔热、催化、电化学能源转换及智能感应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12][13] 平行论坛三:凝胶前沿技术与交叉应用(10月23日) - 议题包括微流控纺丝技术、水凝胶基太阳能界面蒸发器结构调控、双水相微流控技术及机器学习辅助的凝胶传感与人机交互 [16] - 研究探索凝胶在分离膜材料、组织工程支架及慢性创面修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16][18] 青年科学家论坛(10月23日) - 论坛分为两个组别,议题涵盖气凝胶多级结构调控、聚苯并噁嗪气凝胶绿色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功能弹性体及仿生电子皮肤关键材料设计 [19] - 研究涉及生物医学应用,如活性分子自递送凝胶、细胞-生物材料相互作用调控及金属元素递送高分子材料等 [19][20][21] 参会信息 - 常规注册期为07月01日至10月20日,正式代表费用为2600元/位,学生代表费用为1400元/位 [21] - 注册费需汇款至承办单位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定银行账户 [21]
刚刚,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DT新材料· 2025-10-08 14:42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表彰他们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电路中的能量量子化[2] - John Martinis领导的谷歌团队在2019年宣布实现量子霸权,研制了悬铃木量子处理器[2] - 2025年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与2024年持平,约合人民币834.526万元[2] 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数据 - 截至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颁发118次,有6年未颁发(1916、1931、1934、1940、1941、1942年)[3] - 1901年至2024年共227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226人,因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于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奖[3] - 最年轻获奖者是英国物理学家Lawrence Bragg,1915年获奖时年仅25岁[5] - 最年长获奖者是美国物理学家Arthur Ashkin,2018年获奖时96岁[6] - 22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有5位女性,包括1903年居里夫人、1963年Maria Goeppert-Mayer、2018年Donna Strickland、2020年Andrea Ghez以及2023年Anne L'Huillier[6] 改变物理学的诺贝尔奖成就 - X射线:1901年威廉·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奖,X射线至今仍被用于诊断骨折、定位体内子弹等[7] - 照相技术:2009年Willard Boyle和George Smith因发明电荷耦合器件获奖,该技术是数码相机重大突破,在科学成像领域发挥关键作用[7] - 节能灯: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奖,实现照明技术根本性变革[8]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10] - 该工作深化了人类对免疫系统理解,为精准医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0] -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832万元人民币[10] 高分子循环再利用产业大会 - 高分子循环再利用产业大会将于12月11-13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主题包括高分子循环再利用产业宏观论坛、先进回收技术、PCR/PIR高分子循环利用案例[18] - 专题二涵盖热裂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溶剂解、超临界水解等先进回收技术,将废弃高分子转化为单体/低聚物/热解油[18] - 同期举办动态高分子论坛,探讨可逆化学键分子结构设计实现高分子可持续化及功能化,特色活动包括青年科学家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19] 金刚石与新能源材料大会 - 金刚石年会与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同期举行,涵盖金刚石全场景应用拓展、超精密加工与制造、金刚石材料制备、培育钻石特色专场[21] - 新能源碳材料专题聚焦多孔炭/硬碳、硅碳/电容炭等材料,先进电池专题覆盖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21] - 同期活动包括新品发布、供需对接、科技成果展示、培育钻石看货会、用户端巡馆等[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