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圣泉集团,大涨51%,PPO树脂需求爆发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圣泉集团半年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51.19% [2] - 总资产162.80亿元,负债总额58.05亿元,资产负债率35.6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3亿元,较上年同期-5.05亿元有所改善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高端新材料业务爆发式增长:先进电子材料(如PPO树脂)受益于全球AI服务器需求激增 [4]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公司多孔碳材料切入主流电池供应链 [4] - 传统业务高端定制化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包括新能源汽车专用树脂、油田特种树脂等 [4] - 生物质产业产能释放:大庆基地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项目稳定运行 [4] 分业务表现 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32.43% [5] - 销量4.01万吨,同比增长14.90% [5]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长4.74% [6] 合成树脂类产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0亿元,同比增长10.35% [7] - 销量39.18万吨,同比增长15.48% [7]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4.33% [8] 生物质产业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6.47% [9]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1.74% [10] 全年业绩展望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0.2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超52亿元,全年营收大概率将超过110亿元 [10]
道氏技术,再建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加码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募集资金调整 - 公司将原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中剩余14.34亿元募集资金调整用于新项目"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2] - 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暂缓实施,剩余1.04亿元募集资金将倾斜于固态电池相关材料技术研发 [2] - 调整原因包括:新能源电池技术升级需求、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电池等领域的性能优势、现有三元前驱体产能已满足订单需求 [2] 新项目规划 - 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由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6亿元,其中3亿元来自募集资金,建设期三年 [3] - 预计2026年Q1实现50吨/年产能,一年内完成120吨/年建设 [3] - 公司已攻克高品质低成本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制备技术,掌握连续化环保提纯等关键技术,产品性能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或更优 [3] 技术布局与客户 - 公司全面布局固态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及导电剂等核心材料,单壁碳纳米管和硅碳负极产品已向主流固态电池厂商送样并小批量供货 [3] - 与安瓦新能源等企业合作加速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应用 [3]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头部锂电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19.72%)[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67亿元(同比增长97.5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1%(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5] - 总资产135.79亿元(同比下降5.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8.49亿元(同比增长16.30%)[5]
Carbontech2025:集聚全球力量,共筑碳材料产业未来,拥抱新兴产业万亿大市场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碳材料行业战略地位与市场增长 - 碳材料是贯穿工业文明的战略性材料 包括石墨 多孔碳 活性炭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富勒烯 金刚石半导体 硅碳 碳纤维与碳/陶复合材料等 凭借卓越结构特性和综合优势在众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地位 [1] - 2024年全球金刚石市场接近1000亿美元 合成金刚石工业与高科技市场达数百亿美元规模 [1] - 2024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超过43亿美元 需求量达15.6万吨 十年复合年增长率接近12% 中国2024年碳纤维产能13.55万吨 占全球需求87% [1] - 多孔碳需求预计2030年达4.85万吨 市场空间超70亿元 受益于硅碳负极放量 [1] 国际碳材料展会战略定位 - 展会聚焦金刚石 碳纤维 新能源碳材料在新兴领域技术演进与市场脉动 构建"基础材料—核心装备—终端应用"展示矩阵 [2] - 展会促进全球优质企业 资本力量 权威机构深度对接 链接上中下游资源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展会规模与参与主体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举行 展出面积20000㎡ 汇聚全球800余家领军企业 [7] -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 1000+行业CEO 2000+终端用户 1000+科研团队 3000+企业 500+政府园区与投资机构 [7] - 参展龙头企业包括国机金刚石 SLTL 科猛碳极 Anjali Diamonds 银湖激光 英谷激光等 [7][9] 展馆技术分区与焦点领域 - N1半导体碳材料馆涵盖金刚石 超硬材料及制品 超精密加工装备 宽禁带半导体 量子器件 功率器件 热管理等前沿应用 [8] - 展区覆盖汽车工业 航空航天(eVTOL) 光伏热场 氢储运等领域用碳材料 碳纤维预制体复合材料 碳/碳(陶)复合材料 [8] - 包括锂/钠电池 固态电池 超级电容器 液流电池 石墨 多孔碳 硅碳负极 活性炭 生产加工设备及检测设备 [8] 同期核心论坛主题 - 2025金刚石年会以"让更多金刚石应用被看到"为主题 探讨超精密加工 钻探切削 高功率散热 极端传感 量子技术 生物医学等领域前沿进展与产业化路径 [12] - 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大会以"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为主题 系统阐述市场现状 产业布局 技术迭代及航空航天 汽车工业 绿色能源应用趋势 [13] - 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聚焦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 破解技术瓶颈 推动制备工艺革新 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 [14] 产业闭环与创新推动举措 - 设立产品展示区面向全球征集碳材料领域引领性终端产品与核心结构件 涵盖精密切削刀具 培育钻石珠宝 风电叶片 新能源汽车 eVTOL 电子消费品等应用 [16] - 通过供需对接定向匹配用户需求 打破信息壁垒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 推动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覆盖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硅碳等材料及制品 [17] - 设立新品发布专区征集行业引领性技术突破与创新产品 助力企业彰显实力 挖掘客户 链接商业资源 抢占产业高地 [18] - 设立科研成果展示区面向全球高校及科研院所征集前沿可转化成果 以展台形式呈现 促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落地 [19]
巴斯夫,签约人形机器人国家“小巨人”,沙特阿美已投!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与高分子材料应用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下一个十年发展 [1] - 巴斯夫与傅利叶智能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开发机器人应用新材料解决方案 包括工程塑料、聚氨酯和热塑性聚氨酯 [2] - 巴斯夫此前已在2017年展示与中科新松合作的工业协作机器人 采用Elastollan®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材料 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源成本 [2] 傅利叶智能公司背景 -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 是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 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5] - 公司以康复机器人起家 2024年康复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127% 订单排至2025年底 [5] - 发布首款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 具备"可触摸"特性 采用柔肤软包覆材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 [5] - 已完成13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6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红杉中国、软银集团等 [5] 机器人行业与高分子材料应用 - 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有多家企业布局高分子材料 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会通股份等 [8] - 聚氨酯是电子皮肤理想基础材料 可用于仿生皮肤、关节密封圈、足部缓冲垫等 国内布局企业包括红宝丽、优佰特等 [8] - 傅利叶新品采用润阳科技固特棉(GFOAM) 具有高回弹性、隔音减震等特性 可包覆机器人全身 [9] - 2024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需求旺盛 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长50%-100% 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能每年翻番 [9] 行业活动与论坛 - 将举办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涵盖交互人形机器人产品新材料应用、高分子复材替代等议题 [12][13] - 论坛演讲嘉宾包括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CEO、LG化学代表、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负责人等 [13] - 同期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 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议题 [14]
高分子年会最新议程!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eVTOL+5.5G/6G通信......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会议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聚焦全球化工产业变革下中国新兴产业对高分子材料的引领作用 [2] - 会议主题涵盖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八大新兴产业的材料与技术机遇 [2] 组织机构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方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5家单位 [3] - 专家顾问团由8位院士及教授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等 [3] - 特别鸣谢12家国际领先企业,涵盖聚酰胺材料(浙江道默)、激光焊接(丰汇新材料)、挤出技术(江门金仕德)等领域 [3][4][5][6] 核心议程 工程塑料创新 - 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将探讨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工程塑料抗老化等10项技术议题 [10][11] - 演讲嘉宾包括小鹏汽车材料总监黄家奇、四川大学教授杨杰等产业界与学术界代表 [11] 新能源汽车材料 - 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聚焦轻量化案例(岚图汽车)、LCP材料进展、聚酰亚胺三电系统应用等8项议题 [12] - 参与企业包括中石化研究院、嘉兴道默工程塑料等产业链关键角色 [12] 具身机器人材料 - 专题论坛探讨人形机器人新材料应用(四川具身机器人)、PEEK复合材料(江苏君华)等6项技术方向 [13][14]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 - 论坛覆盖航空混合动力系统(中科院宁波所)、eVTOL轻量化需求(南京聚隆)等9项议题,吉林大学教授王贵宾将解析聚醚醚酮应用前景 [15] 电磁复合材料 - 第三届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论坛涉及5G/6G通信天线材料(中兴通讯)、MXene屏蔽材料(哈工大)等前沿研究 [16] 特色活动 - 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将组织政府、企业CEO及科研院所开展工程塑料高质量发展研讨,并征集全球范围内新材料技术路演项目 [18][22] 参会信息 - 企业代表参会费3500元/位,高校教师2800元/位,DT会员享有免费参会及优先对接权益 [20] - 往届参会单位包括巴斯夫、科思创、沙特基础工业等50余家国际化工巨头 [29][30]
光威复材,能源新材料增长47.95%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3.87% [2] - 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26.85% [2] - 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24.2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7亿元,同比下降15.76% [3] - 基本每股收益0.3241元/股,同比下降27.27% [3] - 总资产80.43亿元,同比下降0.36% [3] - 净资产53.76亿元,同比下降2.52% [3] 分业务表现 碳纤维板块 - 实现销售收入6.36亿元,同比下降6.85% [2] - 毛利率60.32%,同比上升1.71个百分点 [7] - 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工业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影响 [2] 能源新材料板块 - 风电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47.95% [3] - 毛利率24.93%,同比上升2.68个百分点 [7] 通用新材料板块 - 预浸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5.17% [4] 复材科技板块 - 实现销售收入0.35亿元,同比下降46.20% [5] 精密机械板块 - 实现销售收入0.37亿元,同比增长7.88% [6] 光晟科技板块 - 实现销售收入753.65万元,同比增长44.79% [6] - 主要布局航天火箭、导弹发动机壳体研发 [6] 战略布局 氢能领域 - 民用纤维业务收入中超过1.2亿元来自氢气瓶领域 [6] - 参股中航工业旗下氢瓶企业威海子公司,预计年内投产 [6] 大飞机领域 - T300级纤维和阻燃预浸料已列入商飞采购目录 [6] - 后续将有更多产品参与 [6] 卫星领域 - 为卫星总体单位配套提供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 [6]
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沧州旭阳尼龙新材料扩产项目 -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选址于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现有厂区内 [2] - 项目将建设4条生产线,购置22台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萃取塔、干燥塔和储罐等 [2] - 产品结构包括年产7万吨全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半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膜级切片和2万吨差异化尼龙切片 [2] 公司现有产能布局 - 现有工程包括一期15万吨/年己内酰胺、二期30万吨/年己内酰胺、一期13.5万吨/年环己酮、二期27万吨/年环己酮 [2] - 配套产能涵盖2000吨/年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34.3万吨/年双氧水、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和8万Nm³/h兰炭制氢装置 [2] - 热电联产装置和区域供热中心一期项目已配备废气、废水、噪声环保治理设施,污染物达标排放 [2] 行业技术论坛议题 - 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涵盖树脂基复材在线固化监测、改性生产关键要素、抗老化析趋势及聚酰胺弹性体应用价值 [8] -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聚焦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热界面材料在通讯基站应用及MXene复合屏蔽材料 [9] - 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讨论LCP材料应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及高压轻量化解决方案 [10] 低空经济材料需求 - 航空航天论坛关注高分子材料在航空领域应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性能及eVTOL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 [11] - 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议题包括橡塑行业协同、3D打印应用及区域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分析 [11] 产业服务平台 - 新材料科技服务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服务,包括企业专访、产品展示及定制报告 [16] - 平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提供投资融资、需求对接和项目尽调等一站式服务 [16]
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入局eVTOL成热点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太蓝新能源参与的固态电池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项目目标是开发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态电池系统,重点面向低空飞行器动力应用 [2][3] - 项目整合产学研用资源:南开大学提供材料基础,太蓝新能源负责电池设计与产业化,中国民航大学进行航空验证,小鹏汇天关注空域交通能源需求 [3] - 太蓝新能源已发布容量120Ah、能量密度720Wh/kg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并完成多款数十Ah级电池原型及定点量产,与无人机及智能装备企业开展合作 [3] 行业竞争格局 - 瑞浦兰钧牵头的全固态锂电池项目入围浙江省科技计划,其电芯能量密度预计超过400Wh/kg,目标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等领域 [4] - 赣锋锂业展示能量密度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产品,配套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10Ah级样品已小批量生产,计划年内向eVTOL企业交付验证样品 [4] - 金龙羽签订无人机用500Wh/kg固态电芯采购订单,欣界能源推出能量密度480Wh/kg、循环超1000次的锂金属固态电池 [4] 低空飞行器应用进展 - 小鹏汇天成立于2013年,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投资控股,专注于飞行汽车研发,在广州设有研发中心和飞行试飞基地,在深圳、上海设有前瞻实验室 [3] - 亿航智能在2024年11月完成EH216-S全球首例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并在2025年央视春晚展示七机同飞 [6] 行业活动预告 - 新能源电池大会将涵盖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讨论,同期举办新品发布、科技成果展示及供需对接活动 [8]
第二轮17+嘉宾剧透!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和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新技术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的关键路径,被视作实现"双碳"目标最平稳可行的解决方案 [3] - 2025年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色燃料技术攻关,江苏、浙江等省份重点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全链已实现规模化项目投产、生物质气化中试突破及国际订单签约 [3] - 行业当前面临规划多、落地少、消纳难等痛点,需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与市场应用 [3] 论坛关键议程与报告方向 宏观趋势与技术进展 - 李灿院士将探讨液态阳光发展战略路径,聚焦太阳能转化与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 [4] - 魏飞-张晨曦团队展示CO₂加氢制芳烃技术,CO₂回收率超95%、芳烃选择性超80%,已推进万吨级示范工程 [5] - 陆诗建教授分享全球最大规模CCUS项目经验(胜利电厂200万吨/年CO₂捕集) [6] 产业化实践案例 - 吉利累计运营醇氢电动车超5万辆,专利400余件,布局CO₂加氢、生物质气化等全链条技术 [7][12] - 马士基已订购25艘甲醇燃料船舶(总载重387万吨),10艘投入运营,并与金风科技等企业合作 [8] - 霍尼韦尔UOP的甲醇制航煤技术(MTJ)碳减排率超80%,占全球SAF市场35%份额 [13] 前沿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40t/d生物质加压气化中试装置投运成功,实现非烘焙制粉技术突破 [10] - 清华大学"允清炉"完成多种生物质纯氧气化工业级示范,焦油含量显著降低 [11]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集杰团队实现CO₂单程甲醇选择性超90%,催化剂稳定运行5000小时 [9] 重大项目与市场动态 - 西南院中标金风科技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EPC,一期25万吨工程已启动 [18] - 托普索公司提供电解水制氢至绿色合成氨的全流程脱碳解决方案 [15] - 国家管网研究总院将探讨甲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可行性挑战 [17] 论坛特色活动 - 设置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聚焦电还原CO₂制化学品技术(如天津大学康鹏团队全球首套中试项目) [19][20] - 国际对接专场邀请港口、船东等终端需求方,推动绿色甲醇出海合作 [32] - 科技成果展示包括80cm×120cm科研海报及液态阳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 [33] 行业影响力数据 - 往届论坛吸引1500+参会者,100+院士专家演讲,800+企业参与(含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 [38] - 本届预计400+EPC、终端用户参与,覆盖绿色甲醇制备、SAF、生物质气化等全产业链 [25]
中石化北化院胡法:汽车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与应用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尼龙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尼龙凭借抗振动疲劳、抗燃油性、耐热、粗糙度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蒸发排放、油路、冷却系统等管路,约占整车塑料的20% [2] - 相比传统橡胶管,采用尼龙可减重50%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尤为关键,尼龙管由于重量轻、加工工艺简单,已成为冷却润滑管路的主要使用材料 [2] - 中国石化打造原料-改性-尼龙管制造商-主机厂合作路线,系统开展汽车领域尼龙全产业链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 [2] 尼龙产业发展现状 - 由于己二腈国产化实现原料突破,国内尼龙66产能大爆发,2025年拟建产能超800万吨 [2] - 尼龙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2]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测试评价平台管材管件检测室副主任胡法将分享"汽车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报告 [3]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 大会聚焦新树脂、新材料、新设备、新兴应用,包括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磁屏蔽等方向 [9] -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共探"十五五"高分子产业发展趋势 [9]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10]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机构 [10]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 - 论坛将讨论汽车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与应用 [17] - 岚图汽车将分享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 [18] - 讨论主题包括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动态、LCP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高端大巴内饰材料发展趋势等 [18] 其他专题论坛 - 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将探讨交互人形机器人产品新材料应用、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等 [20] -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将讨论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需求、低空经济与橡塑行业的融合发展等 [21] -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将探讨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热界面材料在通讯基站上应用需求及展望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