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我国首个农业生物制造领域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5 23:16
农业生物制造——饲料创新联合体成立 - 农业生物制造——饲料创新联合体由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成员包括10家高校院所和企业,旨在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创制微生物细胞工厂,推动生物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联合体目标为开发优质环保、营养健康的生物饲料产品,建立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的养殖生产体系 [1] - 发起单位包括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安琪酵母、梅花生物、华恒生物等,中国农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1]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3]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协办,多家产业联盟支持,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趋势及技术转化 [3] - 活动涵盖项目路演、青年论坛和科技成果展示,推动产品规模化与产学研合作 [5] 行业动态 - 创新联合体模式加速农业生物制造技术落地,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合成生物技术应用 [1]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持续扩张,行业通过大会等形式整合资本、政府与产业链资源 [6]
西尔曼科技:高质量生物培养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 | SynBioCon 2025推荐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5 23:16
公司概况 - 西尔曼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高质量生物培养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 致力于帮助科研机构 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实现高效稳定的生物培养 [10] - 公司已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新品库(bio-basedlink) 展示其品牌和技术 [8] 产品线 生物培养振荡器 EM-10 - 集成先进控制系统 具备航空级保温性能和卓越混匀效果 解决传统摇床培养结果不稳定和高故障率问题 [11] 高温在线光学溶氧传感器 AS-1000 - 具备自我诊断功能 采用无电解质设计避免测量误差 无需极化时间可快速响应 光学氧帽便于维护 [12] 生物过程生化分析仪 AP-100 - 自动计算营养物补料速率 精确控制补料体积/质量 实现培养过程数据自动导入和分析 支持"无人值守"操作 [14] 集成在线生物反应器 AMF-101 - 集成无菌化自动取样流路 实现在线生化检测和智能闭环控制 采用新型光学技术进行在线OD检测并动态调整补料策略 [16] 行业活动 - 公司将出席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的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 [1]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汇聚行业领先企业和专家探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17]
探索新型碳源生物制造!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4 21:29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大会核心内容 - 设置"1+4"主题框架:1个主赛道(AI+生物智造)+4个应用领域[1] -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三大方向[1]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30+场青年论坛报告/100个科技成果展示的对接平台[5][13][18]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领域关注生物基材料(PHA/尼龙/菌丝体蛋白)低成本规模化开发[13] - AI+生物智造领域聚焦酶发掘/合成模型/工业发酵控制等6大应用场景[17] - 未来食品领域开发新质蛋白/功能糖/非粮生物质转化等7类技术路径[20] 产业生态构建 - 汇集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产业上下游全链条资源[5] - 设置高层闭门研讨会(30位行业领袖参与)和先锋对话圆桌论坛[9][17] - 覆盖从科研创新(青年论坛)到产业转化(项目路演)的全周期环节[12][18] 会议组织架构 - 由宁波德泰中研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6家单位协办支持[2] - 顾问团队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等权威专家[2] - 往届会议已在宁波连续举办三届(2022-2024),形成行业品牌效应[23]
仅余10席!生物制造青年论坛,8月宁波SynbioCon 2025探索合作机遇!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4 21:29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论坛将于8月20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作为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的特色专场 [1][2] - 设置近30场报告 分为两场进行 第一场13:30-17:30 第二场19:00-20:30 [2] - 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 促进科研团队与产业方对接 [2] - 已确认参与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安徽工程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4] - 报告内容聚焦科学问题 解决思路 成果放大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3] 大会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等 [5] - 大会顾问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 [5] 特色活动安排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将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和专家参与 [11] - 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活动邀约头部园区和投资机构参与 欢迎合成生物新产品 新工艺和新技术企业申报 [14] -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将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创新成果进行现场展示 [20] 分论坛议题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场讨论大宗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 [15] - AI+生物智造专场探讨AI与生物制造双向赋能 拟邀AI技术企业和生物制造企业参与 [17] - 未来食品&农业专场关注高值新质蛋白 功能糖等食品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 [19] - 美妆原料专场讨论生物基化学品 香精香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及化妆品应用 [22] 新型碳源开发 - 新型碳源生物制造专场拟邀非粮碳源开发企业和技术团队参与 [16] - 重点讨论CO2 甲醇等一碳原料生物转化饲料蛋白和能源化学品的产业化案例 [18] - 圆桌会议将探讨新型碳源生物制造的产业化路径与关键成功因素 [18]
投1.7亿,海正药业合成生物学产业柔性生产线技改项目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4 21:29
项目概况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实施合成生物学产业柔性生产线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17106.0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10万元 [2] - 项目建设性质为改建,建设地址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滨海路56号岩头厂区内 [2] - 项目将对现有Y108、Y109、Y110、Y112及Y27车间生产线进行改造 [2] 产品方案 - 项目建成后将年产72000吨60%液体葡萄糖和93816吨30%液体葡萄糖,主要用于自用 [2][3] - 其他主要产品包括1500吨酵母、6吨YS30303、8吨HS30902、2000吨HS31101硫酸盐、1000吨HS31101盐酸盐 [2][3] - 项目还将生产918吨副产品乙酸钠,其质量标准满足《T/CASMES 20-2022工业用乙酸钠》 [3]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5]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5] - 会议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促进产品规模化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5] 公司战略 - 海正药业正在加快合成生物学产业项目落地,投资1.71亿元建设柔性生产线 [4] - 公司已成立独立子公司,投入3.5亿元发力合成生物领域 [4]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李福利等:以CO2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炼制现状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4 21:29
第三代生物炼制技术概述 - 利用CO2、CO、甲烷等一碳气体作为原料进行生物转化,是实现碳资源捕捉利用和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1] - 相比传统生物炼制技术(玉米/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第三代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3][8] - 全球已有商业化案例:首钢京唐4.5万吨/年钢铁尾气制乙醇项目年减排17万吨CO2,宁夏铁合金尾气项目年产4.5万吨乙醇并减排18万吨CO2[4] 技术发展历程 - 第一代生物炼制(1970s起):以玉米/油料作物为原料,存在与粮争地问题[7][8] - 第二代生物炼制:转向木质纤维素原料,但面临结构复杂、高能耗等技术瓶颈[8] - 第三代生物炼制(21世纪):直接利用CO2和可再生能源,微藻培养效率提升20-30倍,工程菌株脂肪酸乙酯产量达50-70g/L[9][10] 固碳代谢途径 - 已发现7种天然固碳途径:包括卡尔文循环(光能驱动)、伍德-永达尔途径(厌氧)、还原性甘氨酸途径(低ATP需求)等[11][12] - 人工设计途径进展:ASAP途径实现无细胞淀粉合成,CETCH循环能量消耗比CBB循环低40%,ICE-CAP途径创生物固碳速率纪录[35] - 关键酶突破:改造RuBisCO减少光呼吸损耗,优化4-羟基丁酰CoA脱水酶提升3HP/4HB循环效率[13][25] 微生物工程化进展 自养微生物改造 - 食气梭菌:通过电极辅助发酵将乙酸产量提至50g/L,Lanza Tech已实现工业废气制乙醇商业化[38][40] - 蓝细菌:引入蜡酯合成酶实现脂肪酸乙酯合成,改造Rubisco酶使CO2固定速率提升30%[43][44] - 微藻:生产1吨生物质可固定1.8吨CO2,美国Green Fuel公司建成1040MW级微藻固碳系统[45] 异养微生物改造 - 能量供给创新:半导体纳米捕光系统使大肠杆菌苹果酸产量达1.48mol/mol葡萄糖[48] - 途径强化:大肠杆菌过表达CO2转运蛋白sbtA使琥珀酸产量增加10%,构建羧酶体提升固定效率[49] - 异源途径引入:毕赤酵母导入CBB循环实现自养生长,工程酿酒酵母乙醇得率提高10%[47][50] 产业化应用方向 - 燃料领域:乙醇、生物柴油(微藻脂质转化)商业化生产规模已达万吨级[4][45] - 化学品合成:Evonik-西门子合作年产2万吨丙酸/丁酸,首钢朗泽项目年产值1.2亿元[40] - 高附加值产品:微藻合成PUFAs替代鱼油,蓝细菌生产异戊二烯等生物基材料[46][43] 未来技术挑战 - 酶催化效率:天然RuBisCO固碳速率仅20-30个/秒,需进一步定向进化[13][35] - 能量供给优化:自养微生物ATP产率低限制生长速率,需开发电子传递新机制[36][37] - 规模化瓶颈:多数固碳途径处于概念验证阶段,需降低培养成本(如微藻抗盐改造)[44][51]
发展海洋资源!海南生物制造重磅文件发布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4 21:29
海南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 海南省出台《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5+8+N"发展路径,聚焦海洋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两大特色创新领域 [1][2] - 重点发展五大领域: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生物化工与能源 [2] - 实施四大主线: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发展特色产业链、引育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2] - 2025年底目标:组建海洋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培育标志性产品,谋划中试及重点产业链项目 [2] 海南海洋生物制造产业优势 - 资源优势:海南拥有占地球总量80%以上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3] - 政策优势:自贸港开放政策和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特许医疗政策 [3] - 平台优势: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建立深海生物开发平台,海口国家高新区形成"海口药谷"产业集群 [3] - 产业基础优势:高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全生物降解材料等产业规模近800亿元 [3] 海南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形成"双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海口、三亚为双核,儋州、琼海为两翼,联动多个市县 [4] - 目标实现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超百亿元,打造完整产业链 [4] -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基材料,利用蓝藻、红藻制造聚乳酸、卡拉胶纤维等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6]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6]
推荐 | 达普生物:中国高通量液滴微流控技术的领军企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3 23:39
公司概况 - 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并于2018年创立,致力于提供世界领先的生命科学工具,是中国高通量液滴微流控技术的领军企业 [5] - 在深圳、嘉兴设有研发与生产中心,研发团队近百人,聚焦液滴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药与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 [5] - 目标是成为集微流控芯片、仪器、试剂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 [5] 商业化产品与技术 - 已商业化多款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科学仪器,包括微流控高通量筛选系统(CytoSpark®)、全能液滴微流控分析系统(OMNIdrop®)、星海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等 [6] - 产品应用于抗体筛选、酶定向进化、菌株筛选、癌症研究、肿瘤早筛等领域,服务超过100家头部生物医药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6] 核心产品性能与应用 OMNIdrop®全能液滴微流控分析系统 - 功能多元:集成液滴生成、融合、阅读及分选于一体 [9] - 高速生成:100~8000 droplet/s,百万级液滴制备仅需10分钟 [9] - 精准分选:样本真实性达95%,兼容市面常用生物实验耗材 [9] - 应用领域:抗体发现、微生物筛选、单细胞测序、数字PCR液滴分析 [9][10] CytoSpark®微流控高通量筛选系统 - 跨膜蛋白抗体开发:高效筛选复杂跨膜蛋白(如GPCR/离子通道)功能性抗体 [14] - 百万级通量突破:单次实验覆盖百万级浆B细胞,效率提升10~100倍 [14] - 应用领域:双特异性抗体、中和性抗体、激动型抗体等 [15] 行业动态与活动 - 公司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bio-basedlink) [2]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等热门领域 [18]
阿洛酮糖,又一企业拿下生产许可!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3 23:39
阿洛酮糖获批上市 -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公告,批准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包括5种新食品原料、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1] - 微元合成成为全国首家获得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公告行政许可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获批的企业 [1] - 福洋生物于7月9日成功拿到阿洛酮糖生产许可证,全面启动国内市场布局 [2] 阿洛酮糖产品特性 - D-阿洛酮糖是一种六碳酮糖,少量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小麦等食品中,能量系数约为1.67 kJ/g [4] - 甜度接近蔗糖的70%,却仅有其10%的热量 [6] - 推荐食用量≤20克/天,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不宜食用 [5] - 在美国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加拿大批准其为天然健康产品原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其为新食品原料 [5] - FDA规定D-阿洛酮糖在食品营养标签中无需计入"total sugars"或"added sugars",在卡路里统计时仅以0.4 kcal/g计算 [8] - 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D-阿洛酮糖使用,其能量为0 kcal/g [8] 阿洛酮糖生产工艺 - 微生物发酵法:以葡萄糖或蔗糖为原料,经大肠杆菌AS10发酵、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 [4] - 酶转化法:以果糖为原料,经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转化,再经脱色、分离、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 [4][10] - 福洋生物采用酶转化法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卫健委公告要求 [10] 阿洛酮糖应用优势 - 口感接近蔗糖,应用场景多,是理想代糖 [8] - 口感柔和纯净、不良风味少、无后苦味,溶解度高,完美适配饮料、烘焙等食品工业化需求 [8] - 可发生焦糖化反应,能够赋予面包和饼干等烘焙产品优良感官 [8] - 具有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降体脂、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功能 [8] 福洋生物技术优势 - 多年前便自主设立阿洛酮糖科研课题,持续强化科研攻关 [7] - 对接合作国内知名专家,深化阿洛酮糖关键技术研究 [7] - 建立起阿洛酮糖产线,强化生产过程及下游应用领域研究 [7] - 已申请并获得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7] - 2023年牵头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围绕构建阿洛酮糖高效酶转化体系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优化 [7]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报告征集中!8月20-22日宁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3 23:39
论坛概述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同期设有"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特色专场[2] - 青年论坛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创新团队、技术及产品 促进科研与产业对接[2] - 论坛采用15分钟快速分享模式 聚焦科学问题、解决方案、成果转化可行性及未来方向[3] 论坛安排 - 时间定于8月20日 分两个场次(13:30-17:30和19:00-20:30) 席位仅限30个[6] - 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生物制造领域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6] 组织机构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11] - 协办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委会等4家行业组织[12] - 学术顾问由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担任[12] 大会背景 - SynBioCon系列大会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成功举办[14] - 2024年第三届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 宁波酶赛生物协办 并获得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等机构支持[14] 产业服务 - 大会关联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www.bio-basedlink.net[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