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4个领域项目申报指引发布
机器人圈· 2025-09-17 17:5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 专项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 旨在加速培育颠覆性技术并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 [1] - 总体目标为面向经济主战场 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 通过开放式选拔和体系化培育实现技术跨越式革新 [2] - 专项定位为探索型 培育型专项 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 [3] 脑机系统领域 - 目标为面向解析脑 开发脑 保护脑重大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并打造全球领先技术族群和产业集群 [3] - 重点方向包括解析脑领域对非侵入式脑电图 超导量子干涉脑磁图等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 [4] - 开发脑领域涉及对脑神经活动信号采集 处理 解码等关键技术环节的主流材料进行升级 [4]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 目标为聚焦基础性 战略性重大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并开辟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新赛道 [5] - 重点方向包括底盘技术 对DNA编辑 RNA编辑 细胞重编程等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 [6]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领域 - 目标为面向复杂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形成人工智能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颠覆性技术 [8] - 重点方向包括前沿科学领域对量子物理 核聚变 天体物理等主流研究方式进行革新 [9]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 - 目标为面向煤炭安全智能生产 高值利用和CO₂高值转化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族群 [10] - 重点方向包括煤炭安全智能生产 对煤矿地质勘探 开采加工等主流工艺技术进行升级 [11]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14] - 行业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新机遇 [1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 引发产业重构 [14]
议程发布|2025年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关节创新论坛
机器人圈· 2025-09-17 17:58
行业论坛活动 - 2025年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关节创新论坛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青岛举行 由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和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协办[2] - 论坛议程包含工业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精密减速器与关节技术发展 移动式协作机器人驱动控制技术 仿生机器人理论 人形机器人关节技术集成创新等核心议题[2][4] - 特邀报告嘉宾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杰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杨桂林研究员 吉林大学商震/任雷教授等权威专家[2][4] 技术研讨内容 - 专题报告涵盖减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思考 谐波减速器标准升级 行星减速器一体化关节技术 谐波减速器高可靠性齿形设计等关键技术方向[4] - 直线关节传动技术专题包括行星滚柱丝杠关键技术 人形机器人直线关节集成开发 关节电机平台化产品开发 一体化关节通用控制技术等内容[4] - 精密制造技术专题涉及RV减速机探讨 关节模组轻量化探索 应变波齿轮加工技术 纯滚动齿轮主动设计方法 机器人密封解决方案等前沿课题[4][5] 行业数据表现 - 机器人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反映行业整体规模与盈利能力[8]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传统巨头与AI新锐企业共同角逐市场领先地位[8] - 2023年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年报呈现喜忧参半态势 行业洗牌加剧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8] 技术发展动态 - 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 面临量产爆发与价格战趋势 同时需要应对突进与阻力的较量[9] - 具身智能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微纳感知技术赋能创新 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等机构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取得进展[8][9]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振动式压电机器人 3D打印软机器人手 折纸制造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方向[9] 企业动态与战略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 实现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的跨越式发展[9] -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作为论坛承办方 安排参会代表参观公司智能制造生产基地[5]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9]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7 17:58
一、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中机电协〔2025〕48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重要精神,本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的组织作用,整合资源协同解决具身智能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推动我国具身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 经济高质量发展锻造新质生产力引擎。经研究决定,拟成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现 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具身智能战略价值与产业情况 2025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具身智能融 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使智能体能够在环境中完成感知、决策与行动的闭环,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 当前,具身智能产业迅猛发展,仅2025上半年国内融资额突破230亿元。国际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具 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重要路径,在工业、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我国已涌现一批具身智 能领域创新企业,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场景应用持续拓展,多地出台政策持续加持。 (二)机电 ...
蚂蚁集团旗下灵波科技推出首款R1服务人形机器人,已投入试点
机器人圈· 2025-09-17 17:58
公司产品发布 - 蚂蚁集团旗下灵波科技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Robbyant-R1 具备多模态感知和交互能力 基于自研具身智能基础大模型和智能硬件 [1] - R1机器人可担任导游 药店分拣药品 提供健康咨询或执行厨房任务 已在部分实际场景试点 [1] - 机器人具备多模态识别能力 能自动识别食材厨具 精准定位工具 实现从取菜到清洁的全流程自动化烹饪 [1] 行业展会动态 - 外滩大会专设"机器人小镇" 吸引40余家具身智能企业和百余台机器人参展 [3] - 灵波R1在湖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展示导览功能 在杭州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健康咨询服务 [3] 技术战略定位 - 灵波科技聚焦为机器人开发"大脑" 专注于服务模型和算法研究 将人形机器人视为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入口 [5] - 蚂蚁集团具身智能技术仍处初级阶段 存在技术难点需攻克 开发稳健可扩展模型是行业发展关键 [5] - 公司延续"AI First"战略 通过具身智能实现数字与物理世界协同 依托支付金融和数字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生态积累 [5] 未来发展计划 - 灵波科技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探索具身模型智能上限 与产业上下游合作打造软硬件一体商业解决方案 [7] - 目标让智能服务进入家庭 成为居家生活助手 [7] 行业数据参考 - 机器人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营收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10]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6 18:17
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具身智能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 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驱动力 [1] - 2025上半年国内融资额突破230亿元 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在工业、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 [1] - 机电一体化构成具身智能的物理基座 承担物理载体的骨骼与神经功能 具身智能赋予系统认知能力的大脑与感知核心 推动工业智能从自动化执行向自主化决策跃迁 [2] 协会基本情况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于1989年9月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发起成立 从事自动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国家4A级社会组织 [3] - 协会党的领导机关是中央社会工作部 行业管理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3] - 具身智能分会将成为第一个中字头、国字号的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4] 分会宗旨与职能 - 发挥政府与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重点围绕促进技术研究、规范行业发展、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等主要工作任务 [6] - 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6] 会员征集范围 - 上游零部件软件企业:从事大脑、小脑、操作系统、软件算法、芯片、传感器、机器视觉、电子皮肤、灵巧手等领域企业 [7] - 中游本体与集成企业:从事整机研发、制造与集成应用相关企业 [8] - 下游终端用户企业:工业制造、智能仓储、商业服务、家庭服务、安防巡逻、物流零售、无人驾驶等领域用户 [8] - 科研院所与高校: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器人、自动化等专业的高等院校 [9] - 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知识产权服务、保险机构、专业媒体等机构 [10] 会员申请条件 - 具备中国独立法人资格 [11]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诚信经营 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新成立企业不受限制) [12] - 自愿加入协会 拥护协会章程 遵守有关规定 认同组织理念 履行会员义务 [13] 工作程序 - 需填写理事单位推荐表和会员单位登记表 提供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于2025年9月30日前提交至秘书处 [14] - 协会秘书处及分会筹备组进行资格审查 完成会员单位登记审核 [15] - 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 成立细分工作组和专家组 [16] 行业数据参考 - 机器人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22] - 行业呈现传统巨头与AI新锐竞争格局 2024年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机遇 [22]
脊髓断了还能动?鳗鱼的逆天运动能力!机器人:拿来吧你
机器人圈· 2025-09-16 18:17
鳗鱼运动控制机制研究 - 鳗鱼运动控制采用“中央指导+地方自治”的精妙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作为指挥内置神经振荡器产生肌肉收缩基础节奏[8] - 周围神经系统实现地方自治,通过拉伸反馈感知身体弯曲程度和压力反馈感知环境阻力来实时调整发力[8][9] - 感觉反馈会实时传入神经振荡器动态微调基础节律,使运动指令能灵活适应水陆等不同环境[10] 机器人实验验证 - 研究团队构建了真实的仿生机器人进行测试,基于感觉反馈的控制模型能让机器人在水中高效游动并自主切换到陆地爬行[14] - 在陆地运动中拉伸反馈发挥更重要作用,帮助机器人通过推抵障碍物产生向前推进力[14] - 机器人模型包含10个刚性身体节段,每个节段都有局部神经回路,含振荡器和一对侧向压力传感器与拉伸传感器[16] 脊髓损伤后的运动维持机制 - 局部感觉反馈和回路自振荡能力结合使身体在失去大脑指挥后仍能保持协调运动[16] - 即使脊髓完全切断,损伤部位以下神经回路仍能通过身体感觉信号自主维持节律性活动并实现各段同步协调[16] - 这一机制解释了鳗鱼相比哺乳动物具有更强损伤恢复能力的原因[17] 进化启示与机器人应用前景 - 研究揭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可能通过重新利用已有游泳神经回路来适应陆地运动,无需演化全新控制系统[18] - 基于局部感觉反馈控制的仿生机器人能够通过身体与环境实时互动调整策略,不依赖复杂中央计算[19] - 此类高度自适应机器人在灾难救援、地质勘探和基础设施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19]
制造领域有这样一个会议你是否还记得
机器人圈· 2025-09-16 18:17
会议背景与历史 - 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编辑部主办 陪伴中国智能制造研究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发展 [1] - 首届会议于2010年9月15-17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 汇聚全国先进制造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 [3] - 会议足迹遍布北京、武汉、西安、上海、佛山和杭州 记录中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从概念探索到落地实践的演进历程 [3] 会议规模与影响力 - 每届会议聚焦智能制造、云制造、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融合等前沿热点 [9] - 会议汇聚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在内的顶尖专家 吸引数千名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企业工程师参与 [9] - 会议展示现代制造集成技术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与应用实践 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桥梁 [9] 期刊学术地位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创刊于1995年 获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和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题词 [17] - 期刊创刊次年即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为核心刊源 收录率保持100% [17] - 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影响因子1.3103 位于机械、仪表工业Q1区 [17]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显示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世界排名第三(3/34) 中国期刊排名第一 [18] 第七届会议预告 - 第七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1月7日在郑州召开 [16] - 会议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等核心议题 [16] - 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 并设立多个专题论坛 [16]
专访图灵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俞志晨:“AI+教育”产业足够大,机会还很多,要做好得“下深水”
机器人圈· 2025-09-16 18:17
公司转型与战略 - 图灵机器人2023年底正式进入教育行业 目前处于转型期 加大投入产品化业务 [4] - 公司设立专门团队深入理解教育行业和教育体系 反向补"教育"课 [1][4] - 智能硬件年出货量已超过2000万台 部署AI助教 AI口语老师等智能体产品 延伸AI眼镜 AI陪伴机器人 AI毛绒玩具等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4] 行业市场空间 - AI+教育是万亿元级别市场 教育科技市场规模约3466亿元 AI渗透率仅7%左右 有较高提升空间 [5][6] - 教育信息化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可能连1%都不到 K12教育存在多种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 [5] - 市场具有刚需性 机会很多 但C端产品处于市场培育期 家长信任度不足 口碑效应未释放 [5][6] 政策与技术驱动 - 2024年5月教育部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 [4] - 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 [4] - 政策推动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 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 促进教育公平 [4] 落地应用与挑战 - 产品已在河南 广西 江西 广东等多地区落地 目标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因材施教服务 [6] - B端/G端需平衡政策预算与科技发展 部分地区缺乏经费支持 AI技术渗透需要大量投入 [1][6] - 技术需与现有业务体系融合产生商业收益 需持续打磨技术解决体系化问题 [6]
【大会前瞻】2025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精彩议程抢先看!
机器人圈· 2025-09-16 18:17
2025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 将于9月26日下午14:00 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国际会议厅举办 欢迎扫码报名参会↓ ↓ ↓ 共于大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是推动安防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常务 会议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贯彻 落实"人工智能 + 安防"行动,以技术革新为引擎,推动安防 新质生产力跃升,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定于 9 月 26 日 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 2025 中国安防"人工智能 +"行动 大会,同期举办 2025 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 将围绕各类智能机器人在公共安全等场景的创新应用,聚焦全 球智能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探讨"机 器人 +"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动能,拓展智能机 器人在生产制造、商业和公共场所服务以及安防巡逻、应急救 援、安检排爆、卫生防控、工业巡检等场景的广泛应用,展望 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带来的新机遇。 - ZUZORE ST F ZOLE ♀ 北京 ·世纪金源大饭店 扫码预约参会 论坛议程 国际会议厅; 14:00-17:40 . ...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5 18:23
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3月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该技术融合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 成为科技革命关键驱动力 [1] - 2025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产业融资额突破230亿元 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在工业 物流 医疗 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 [1] - 机电一体化构成具身智能的物理基座 承担物理载体的骨骼与神经功能 具身智能则赋予系统认知能力的大脑与感知核心 推动工业智能从自动化执行向自主化决策跃迁 [2] 协会基本情况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由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年9月发起成立 是从事自动化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全国性 专业性 非营利性国家4A级社会组织 [3] - 具身智能分会将成为第一个中字头 国字号的跨部门 跨地区 跨领域的具身智能全国性行业组织 [4] 分会宗旨与职能 - 发挥政府与行业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技术研究 规范行业发展 构建产业生态 拓展应用场景 制定技术标准 [6] - 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6] 会员征集范围 - 上游零部件软件企业:从事大脑 小脑 操作系统 软件算法 芯片 电机 丝杠 微型伺服 传感器 控制器 机器视觉 电子皮肤 材料 灵巧手 肢体 动力电源 轴承等领域企业 [7] - 中游本体与集成企业:从事具身智能整机研发 制造与集成应用相关企业 [8] - 下游终端用户企业:工业制造 智能仓储 商业服务 家庭服务 科学研究 安防巡逻 特种服务 危险环境 物流与零售 无人驾驶等领域用户 [8] - 科研院所与高校:从事具身智能整机 大脑 小脑 关键部件软硬件研究单位 设有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 机器人 自动化等专业高等院校 [9] - 第三方服务机构:社会组织 金融机构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知识产权服务 保险机构 专业媒体等机构 [10] 会员申请条件 - 具备中国独立法人资格 [11]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诚信经营 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新成立企业不受此限) [12] - 自愿加入协会 拥护章程 遵守规定 认同组织理念 履行会员义务 正当行使会员权利 [13] 行业数据参考 - 机器人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