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100家中国低空经济企业盘点
机器人圈· 2025-06-21 20:53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融合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形态,涵盖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等领域[1] - 2025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全面起飞的元年,各地正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抢占发展先机,但存在标准规范不统一、空域管理待完善等短板[1] - eVTOL企业成为产业热点,商业化进程加速,文章梳理了10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代表企业[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核心零部件(电池、电机、飞控系统等),涉及31家企业如中复神鹰、西部超导、国轩高科[2][11][12][13] - **中游**:覆盖eVTOL整机制造(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15家)、无人机(大疆创新、纵横股份等8家)、直升机(中航直升机等3家)及配套基础设施企业(海格通信、航天宏图等17家)[15][16][17][18] - **下游**:聚焦飞行服务(航空维修、培训)和运营场景(物流、旅游、农业等),包含20家企业如中信海直、极飞科技[19][20] 重点企业动态 - **上游材料**:中复神鹰与小鹏合作研发飞行汽车碳纤维材料,西部超导实现超导线材全流程生产[12] - **eVTOL整机**:亿航智能EH216-S获全球首个适航认证,峰飞航空V2000CG获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16] - **无人机**:大疆占据美国市场超80%份额,纵横股份为科创板"无人机第一股"[17] - **基础设施**:南京莱斯空管系统市占率42%全国第一,北斗星通导航技术广泛应用于低空领域[18] 技术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动力电池系统,宗申动力为无人机提供螺旋桨定制服务[13] - 沃兰特航空成为华东首家获载人eVTOL适航受理企业,御风未来M1b型号进入适航审定阶段[17] - 低空应用场景拓展至物流(新北洋)、农业(极飞科技)、旅游(岭南文旅)等领域[20]
强强联合 中国移动联合乐聚发布业界首款5G-A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圈· 2025-06-21 20:53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进入第三年,具身智能被视为下一个浪潮,人形机器人作为其高阶形态今年极为火热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面临技术、成本和网络瓶颈等多重阻碍 [1] - 乐聚机器人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发布业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机器人,突破网络瓶颈 [1] 5G-A"夸父"技术突破 - 5G-A"夸父"解决人形机器人实时控制、多机协同等网络瓶颈问题,特别适用于工业制造等高并发场景 [3] - 该机器人首次将5G-A技术深度集成至人形机器人本体,构建具身智能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 [3] - 核心技术突破包括:高精度定位降低多机组网成本、实现工业环境精准协同作业 [4] - 具备低延迟与实时远程控制能力,支持执行复杂任务 [5] - 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能力减轻硬件负担与成本,增强实时环境感知与决策推理能力 [5] - 数据采集与增量训练能力加速深度学习模型迭代,快速适应各行业需求 [5] 产业化与标准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产量破百万台将标志大规模量产阶段开启,但目前仍需时间 [9] - 通信系统与机器人系统间缺乏统一标准接口,导致规模化推广困难 [9] - 《5G-A 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发布,首次定义5G-A网络支撑人形机器人的关键能力指标与接口规范 [9] - 生态联盟在多方协同、标准共建方面已取得进展,包括智网慧城计划和5G-A×AI百大商用计划 [12] - 已打通贯穿"研发-产品-验证"的生态链 [12] 商业化前景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预计超万台,市场规模达82.39亿元,占全球50% [13] - 2045年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预计超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 [13] - 乐聚已在科研、商业、工业三大场景实现全尺寸产品的稳定交付 [13] - 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移动、华为合作,推动5G-A与人形机器人本体深度集成 [14]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 [17]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开始 [17]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打通带来机遇 [17]
突破极限!“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首秀泰山!复杂地形挑战彰显科技实力
机器人圈· 2025-06-21 20:53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 大会将聚焦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提供高曝光商务合作机会 [1] - 9大期刊联合征文 入选文章将在年底正刊发表 [1] - "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完成首秀 展示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1]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公司 - 公司为山东省政府引进的高科技企业 核心团队来自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2] - 专注于人工智能和特种机器人研发 产品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多个行业 [2] - 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荣誉 [2]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快速发展 面临量产爆发和价格战 [3]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 但AI融合带来新机遇 [3] 技术研发进展 - 国内外研发团队在机器人路径规划、3D打印、仿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4] - 多位院士探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协同发展 提出六大关键技术 [4] - 新型机器人装置不断涌现 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变形机器人等 [4] 学术研究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 [3]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分析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 [3] - 潘云鹤院士探讨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4]
高新奇战略投资半空智能,解决玻璃幕墙清洁难题
机器人圈· 2025-06-19 17:56
战略合作 - 高新奇集团与半空智能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双方将采用仿生机器人技术重点解决建筑物玻璃幕墙清洁难题 技术先进性居世界前列 [1] - 合作目标为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开创人工智能领域新天地 [4] 公司背景 - 高新奇集团成立于1997年 总部位于深圳宝安区 从通讯终端制造商转型为产业运营与投资孵化服务型企业 运营的高新奇新兴产业园区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项荣誉 [2] - 半空智能专注仿生机器人研发 产品应用于商业楼宇玻璃幕墙与楼梯间清洁 创始团队来自世界500强及上市公司 已与知名客户及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3] 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业绩亮点 行业呈现洗牌加剧态势 [5][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与价格战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53家上市公司2023年中报显示业绩普遍承压但AI融合带来机遇 [6]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3D打印软机器人手 cm级折纸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成果涌现 [6] 技术进展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 借鉴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6] - 院士报告指出人工智能需行为智能与产品智能双驱动 机器人创新设计涉及六大关键技术 机构智能助力变形金刚现实化 [6]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 强调信心与创新的重要性 [6]
50天内连获2轮重磅融资!帕西尼再揽数亿元,加速构建具身智能核心技术
机器人圈· 2025-06-19 17:56
融资动态 - 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累计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TCL创投、毅达资本、尚颀资本、基石资本、商汤国香、中信里昂等多家知名机构 [1] - 此次融资是继比亚迪战略投资后,公司在近2个月内完成的第二笔融资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触觉感知技术迭代、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大模型研发及产线扩张 [1] 投资方分析 - 本轮投资方阵容多元,涵盖智能终端巨头、汽车头部企业、AI领军企业、高端芯片制造商等产业资本,以及大型财务投资机构 [2] - 产业与资本联合注资,反映帕西尼触觉传感技术在高端应用场景的潜力及具身智能战略布局的认可度 [2] 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6D霍尔阵列式多维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技术,为全球少数实现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自主可控且规模量产的企业 [3] - 自主研发的多维触觉传感器突破"卡脖子"技术,拥有15种感知维度,可赋予机器人类人触觉能力 [3] - 构建"传感器-灵巧手-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及全栈技术体系,覆盖硬件封装、数据采集、算法集成、VTLA模型构建 [3] 核心产品与数据布局 - 帕西尼多维触觉传感器是唯一具备高一致性物理交互数据获取能力的柔性力学传感器 [6] - 布局稀缺触觉模态多模态数据集MotionSharing DB,通过高精度同步采集和跨本体泛化技术提升数据价值 [6][7] - TacFlow Engine大模型将应用该数据集,打造VTLA具身智能大模型,增强跨任务、跨场景泛化能力 [7] 战略规划 - 融资后公司加速具身智能数据集与模型领域布局,构建"触觉传感器-多模态数据集-具身智能大模型"闭环 [7] - 天津已建成超大规模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工厂,有望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数据领域的领先力量 [8] 行业应用 - 产品已应用于3C精密装配、车机产线、物流分拣、地铁安检、医疗康养、商超零售等核心场景 [3]
9大期刊联合征文|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正刊发表!
机器人圈· 2025-06-19 17:56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市举办,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发起,获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权威机构支持 [1] - 征文范围涵盖机器人自主导航、人机交互、智能感知、SLAM技术、人形机器人等20余项前沿技术领域 [2] - 优秀论文可推荐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I)、《仿生智能与机器人(英文)》(eSCI)等9种核心期刊,2025年12月前出版 [3][4] - 论文要求原创未发表,字数5000字以上,需通过知网学术不端检测 [2] - 长摘要需包含研究背景、方法、结论,长度不超过4页,可收录会议论文集但不进检索 [5][6][7] - 投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5日(论文)和7月15日(长摘要/海报) [10]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表现分化,部分企业领跑市场 [11] - 越疆科技在港股实现市值翻三倍,成为机器人赛道标杆企业 [12]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与价格战,产业面临科技革命重构 [12]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12]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折纸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12] 技术研究进展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技术可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11]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分析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面临的发展挑战 [11]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通过模仿松鼠运动机制提升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11]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技术,强调创新驱动 [12] - 院士报告指出人工智能需行为智能与产品智能双驱动,机器人设计存在六大关键技术 [12]
从“表演”到“工作”,人形机器人离“进厂打工”还有多久?
机器人圈· 2025-06-19 17:56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从"表演"到"工作"的跨越面临严苛技术考核,大规模普及乐观估计需3-5年甚至更久[1] - 工业场景要求机器人具备三大核心技术集群:高保真环境感知与认知智能、高精度全身协同与灵巧操作、高可靠性工业级稳定与安全[4] - 车企和家电企业跨界布局机器人赛道,特斯拉、小鹏、广汽等6家车企已推出人形整机成品,美的自研机器人进入工厂测试[6][8] 技术挑战 - 工业场景需微米级定位精度、高级别防护等级和稳定性,例如汽车发动机装配中细微偏差会导致质量问题[5] - 工厂环境对硬件稳定性和鲁棒性要求极高,高温等恶劣条件仍是挑战[7] - 人形机器人在仓储、物流等场景效率争议存在,特斯拉前负责人认为双足设计不实用[10] 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全球首次签署2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应用于东风柳汽整车制造[3] - 美的机器人"美罗"已实现生产系统融合,可执行巡检、首检搬运等任务,计划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6][7] - 优必选规划2033年实现10多种技能的通用型工业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12] 跨界企业动态 - 车企跨界优势显著: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三电系统等技术栈与人形机器人高度重合[8] - 美的机器人已部署洗衣机工厂,完成第一阶段调试并融入生产业务系统[6][7] - 家电企业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未来或成智能家居中枢[8][9] 形态发展 - 未来工厂可能多形态并存:双足机器人适应复杂立体空间,轮式/履带式主导平面产线[10] - "人形"定义不应绝对化,核心是智能与好用,人形仅是实现路径之一[11] - 节卡认为人形机器人优势在于适配产线柔性化、智能化需求[10]
全产业链“组团”出击,中国力量现身巴黎航展
机器人圈· 2025-06-18 11:39
中国航空学会巴黎航展参展情况 - 中国航空学会首次在巴黎航展设立中国展区(第五展厅C258/D258),联合2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70余平方米,旨在展示中国航空科技最新成果并拓展国际合作[1] - 展区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北京巨友华宇国际展览公司和上海广尧航空联合承办,获得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GIFAS)支持[1] 中国展区企业及技术亮点 - 参展企业覆盖航空全产业链,包括中航上大、抚顺特钢等特钢龙头,提供高温合金等特种材料支撑高端装备制造[3] - 中航沈飞民机、江西景航等企业展示飞行器结构件与发动机零部件精密制造技术[3] - 宝鸡钛业凭借钛合金研发优势与空客、波音建立战略合作,宝钛华神以智能化生产引领行业[3] - 南航科技深耕模拟机制造,安胜飞行交付国内首台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填补技术空白[3] - 天津华翼蓝天提供商用飞机模拟器并获得空客、波音原始数据包授权,深圳拓扑视通科技聚焦光学变倍云台摄像机研发[3] 创新参展模式与政企协同 - 展区首创共享展位模式(2-6平方米),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德普数控、涵道科技等通过该模式推广五轴数控机床、陶瓷型芯等前沿技术[5] - 大兴机场航空城与太仓投资等政企参与,发挥协同优势推动招商引资[5] - 中国航空学会将举办企业对接、论坛交流等活动,强化中法及中欧产业对话与技术协同[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75家企业业绩表现分化,行业洗牌加速[7][8] - 越疆科技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领域爆发价格战[8]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技术,Uber Eats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8]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折纸制造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成果[8]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会议在浙江嘉兴成功召开
机器人圈· 2025-06-18 11:39
会议概况 - 会议名称为"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于2025年6月15-1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由中国焊接协会主办,斯达半导体等机构承办,参会人数达230余人 [3][5] - 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企业考察"双轨模式,包含16场高规格报告,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焊接技术协同创新 [45] 核心议题与技术方向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成为焦点,北京工业大学陈树君教授专题报告其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 [23] - 智能化焊接应用案例丰富:港珠澳大桥智能焊接实践、TKY管节点智能焊接技术、工程机械机器人焊接应用等被重点分享 [23][24] - 前沿技术融合:宽禁带器件在焊接电源中的应用、云边端技术智能焊接解决方案、AI赋能中厚板焊接等创新方向被探讨 [24][38] 参与企业与机构 - 斯达半导体作为核心承办方,展示功率器件生产线,其研发总监刘志红专题介绍宽禁带器件技术 [14][24][42] - 埃夫特、欧地希、江苏北人等企业分别分享焊接机器人破局策略、中厚板焊接工艺、具身智能重塑应用等实践 [24][34] - 高校科研力量突出:上海交大、哈工大、天津大学等院校专家参与技术研讨 [4][23][28] 行业生态建设 - 会议汇聚焊接装备制造企业、材料供应商、终端用户(如桥梁、工程机械领域)及科研院所,形成全产业链对话 [5][45] - 配套北京埃森焊接展,强化技术交流与产业实践对接的双重目标 [45]
人形机器人亮相毕业典礼,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以“匠心”寄语毕业生
机器人圈· 2025-06-18 11:39
行业动态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即将举办,涵盖展览展示、征文投稿等环节,聚焦智能机器人领域新机遇[1] - "行者二号"人形机器人在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亮相,该机器人曾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季军及国际全地形挑战赛冠军[2][4] - 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爆发趋势,价格战加剧,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12]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12] 技术进展 - "行者二号"机器人采用仿生关节设计,机械腿摆动轨迹经过多次代码调试和设计迭代[4]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研究团队从松鼠运动模式中获取跨越复杂地形的灵感[12] - 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问世[12]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动作,强调技术创新信心[12] 企业动向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12] - Uber Eats计划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12]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发布,行业竞争格局显现[11] - 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中报显示行业洗牌加速[12] 学术研究 -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与比亚迪等企业开展产教融合项目[7]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探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的挑战[12]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技术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赋能作用[12] - 潘云鹤院士分析人工智能行为智能与产品智能的发展趋势[12]